- 企业如何防范经营风险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1
企业在年度经营的过程中,始终会处于一个动态的经营环境当中,这就造成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这些经营风险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如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持续经营风险,也有可能来自企业外部的,如自然灾害、经济环境变化、政治环境变化、市场波动、文化环境变革等,因此建立经营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至关重要。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是企业以合理的风险成本投人,通过对风险的确认、选择和控制,以期达到最大的经营安全度。
一、企业内部年度经营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经营风险通常包括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
1.人力资源风险,包括核心人力资源对企业经营目标不认同、核心人才的流失、由于人力资源激励不到位造成的怠工、人员供给不足导致关键岗位长期空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导致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员工技能不足造成岗位不适、违法用工风险等。企业一方面在确定年度进行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现状,同时也要为达成年度经营目标对人力资源政策作出优化与调整。
2.技术风险,包括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理解及应用不足、产品升级换代滞后、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等。
3.财务风险,包括现金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税务风险等。
4.管理风险,包括管理变革失败、管理理念陈旧、流程创新不足、管理制度及规范墨守陈规等。
5.法律风险,包括经济合同风险、用工风险等。
6.持续经营风险,包括企业接班人风险、家族传承风险、竞争能力衰退风险、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等。
二、企业外部年度经营风险管理
企业外部经营风险一般包括自然灾害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政治环境风险等。
1.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造成企业经营损失,如每年台风天气对东南沿海企业的影响等。
2.经济环境风险,包括经济危机、财政紧缩、税务改革、通货膨胀、国家经济制度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等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3.技术风险,包括新技术更替、新工艺导入、新材料应用等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本书第二章第一节【场景3】中刘总团队遇到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因为新技术更替带来的经营风险。
4.政治环境因素,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包括政局稳定性、政府对外来企业的态度、国家的政治制度与体制等。
三、有效防范与控制企业年度经营风险
既然企业经营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那么建立和健全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任何企业的经营都不可能顺风顺水,企业在进行经营风险管理时,一般会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客观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客观性,在分析风险障碍时要尽量客观、全面。对风险事件、风险损益不能一厢情愿,过于乐观,绝不能在信息不全面、缺乏统计分析、对风险盲然无知的情况下,对获利做过高估计,而对损失做过小评价。
2.谨慎对待。对待风险需要谨慎从事。认真考虑潜在损害发生的机会、规模,研究得失关系。要去规避不能承担的风险,也不要为了小利去冒大风险,要认真风险处理后是否会带来更大风险,特别是在后期给企业带来难以避免的风险,造成更大的损失。
3.控制合理。经营风险管理的根本要求是以最小的.风险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企业在风险管理中需认真考虑解决风险投入成本的合理性,企业要能够承受得住。
另外,企业在控制经营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基本的风险应对策略,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风险应对有5种策略:
1.转嫁。转嫁风险并不是逃避责任,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财产安全险等手段将可保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与第三方联盟将长期投资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等不可保风险降到最低。
2.回避。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经销商形成战略联盟,共同抵御和回避共同面临的风险。
3.降低。对于无法转嫁又无法回避的经营风险,可采用积极的预防性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发生后的损失。如为低赊销中坏帐风险,可加强对赊帐客户的管理,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和甄别,对应收帐的帐龄进行分析,建立赊销责任制度等。
4.组合。运用大数法则,增加承担风险个体的数量,降低损失发生的比例。如为降低长期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可采用合资、合伙或股份化的组织形式来筹资组建。
5.承担。对于通过以上四种方式都不能规避的风险,企业也要勇于面对与承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对于库存产品提前提取跌价准备等。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2
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控制经营风险呢
首先,企业必须全面分析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容忍度的确认,建立规范的风险监控体系。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按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理论,企业应当在以下8个领域确定目标:即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等。
企业的目标是由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去实现的,这些部门也就成为风险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与相应目标的风险确认后,定期地进行风险测评成为风险监控的重要过程。风险的测评,不仅要有测评结论,还必须对今后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范措施。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来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目前,国内有众多的在美国上市,根据2002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在美上市的必备条件。
五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
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国内各正竞相推广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构成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中包含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来说是一个丰富的概念集合和管理工具。以往我们许多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并非是没有制度,而是企业经营者违规操作。所以内控制度还必须规范这种违规操作的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建立风险应急机制
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前两个方面的努力是为了控制风险的发生,但如果出现控制的失败,风险就必然会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将风险重新加以控制,其结果是要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范围,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注意事项
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那些能驾驭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企业必然会成为企业中的佼佼者。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3
当前我公司经营风险主要是应收帐款信用风险,是企业不能收回赊销商品的货款而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部门多采用款到发货规避有可能造成应收帐款的经营风险,但由于特殊原因仍有赊销情况,针对此问题我部门应采取下列措施规避经营风险。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要有效保护企业利益,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
(1)确定适当信用标准,谨慎选择客户
应以信用评估机构、银行、财税部门等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经过加工整理而获得客户的信用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客户信用资料的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结合企业承担违约风险及市场竞争需要,具体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
(2)建立客户档案
在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客户建立一个信用档案,详细记录其有关资料。客户档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客户与企业有关的往来情况以及客户的付款记录;客户的基本情况,如客户所有的银行往来帐户、客户的所有不动产资料以及不动产抵押状况,客户的资信情况,如反映客户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营运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反映客户即期及延期付款情况,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信息等。
2、制定和完善信用政策
在充分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恰当进行信用评价以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现金折扣政策。
为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偿付款项上的优惠。它应该与信用期限结合起来考虑,现金折扣政策一方面可以促进客户提前付款、减少应收帐款上的资金占用,扩大销售;但另一方面由于给予了客户折扣优惠,增加了我公司财务负担。因此我部门采用的政策是在承兑条件下增加贴息来减少我公司财务负担。
(2)确定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间隔。信用期过短,不能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虽然可以扩大销售额,但同时会引起应收帐款占用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增加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因此,企业必须确定合适的信用期限。
3、加强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建立分工明确、配合协调的应收帐款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应收帐款占用,避免坏帐损失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舞弊和差错,避免或及时发现不法分子截留、贪污企业货款的行为,减少应收帐款风险,企业的'应收帐款涉及到销售、仓储、财务等部门,企业必须将与应收帐款相关的有关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
(2)强化对赊销业务的授权和控制
赊销虽然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但也同时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对于赊销业务,财务部门应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深入调查外,还必须经过领导或有关部门的授权批准,将赊销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3)建立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制度,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帐务处理。 在此基础上,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帐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同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帐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建立弥补坏帐准备金制度,即提取坏帐准备。
(4)落实责任制
对销售部门考核要根据资金时间价值,赔偿能力等实行谁经手、谁负责、谁回笼、谁得益,将回收、责任、期限落实到人,辅以考核挂钩,奖惩兑现的手段,以充分调动营销人员收款的积极性。同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明确发货审批权限,责任到人,防止盲目发货或发人情货。
4、开展信用保险
在国外,企业为了避免在提供赊销时遭受意外的坏帐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信用险。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尚未开展这项业务。但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这项业务一定也会开展起来。在投保时,应在坏帐损失和保险费之间进行权衡,以使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5、开展债务重组,盘活资金
客户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致使发生财务困难,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对客户采取立即求偿的措施,那么有可能对客户造成较大的困难,使客户永久无法摆脱债务,企业遭受坏帐损失,特别是对于双方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企业的损失将更大。因此,当客户发生暂时财务困难时,双方应寻求重组方式来清偿债务。 总之,只要企业采用有效的措施,应收帐款的信用风险是可以防范的,也只有进行了科学的防范,才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既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又使应收帐款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相关文章:
企业如何防范经营风险09-23
创业企业如何防范失败09-23
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09-23
企业雇佣风险如何防范09-23
如何防范诈骗11-28
如何防范邪教09-23
企业如何防范劳动合同风险09-23
企业如何防范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09-23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