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护理安全隐患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时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腰提高护理质量必须首先保证护理安全。护理管理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及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 ,做到以预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有关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护理人员学习掌握各项规章制度。
2、 明确护理安全中存在的各项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按流程及规定时间及时上报。
3、 接报后按实际情况,相关护理安全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处置,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4、 各项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服药中的安全隐患:发错药,药名或剂量错误,未看服到口,发药时未去包装,病人拿错,服药时间交待错误,整盒(或瓶)药未交待服药方法,发药前未查对,发药时间未带服药卡,未执行两人同时发药,未交待服药注意事项。
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执行两人同时发药。
(2)注射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隐患:执行卡查对错误,配制错误,执行时用错病人,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滴速过快或过慢,巡视不及时,用药未观察效果,有反应未记录或记录不准,执行口头医嘱。
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
(3)处理医嘱中的安全隐患:医嘱处理不及时,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处理错误,核对错误,有疑问的医嘱未及时提出,错误医嘱不能识别。
防范措施:规范医嘱处理程序,加强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有疑问一定核实后再执行。
(4)交接-班的安全隐患:未床头交接病人的病情,未交接治疗、护理(如管道、皮肤等),未交接麻-醉-药。
防范措施:执行“十不交接”,不遗漏。
(5)标本采集中的安全隐患:试管选择错误,标本注入他人试管,采集方法错误,采集好的标本试管被摔破。
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查对后再采集标本,采集后注意核对,小心保管标本。
(6)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及判断病情变化,未及时通知医生,延误抢救,抢救措施不及时,不到位,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急救药准备不足,用药不及时。
防范措施:护士长加强管理,成立抢救小组;培养护士急救、协调意识;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人人过关;严格管理急救药品、用物、仪器设施,每周检查一次。
(7)护理记录中的安全隐患:记录有涂、刮、粘的现象,记录不及时,记录不准确,不完整,记录未客观反映病情,特殊变化、特殊操作以及各种意外发生未做记录。
防范措施: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人人掌握《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并遵照执行;人人加强环节质控意识,护理记录(特别是危重病人)每天检查把关。
(8)院内感染安全隐患:环境污染,无菌物品未达到要求,消毒隔离不严,一次性无菌用物未达要求。
防范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人人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隔离意识。
(9)护士素质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服务态度不好,语言不规范,缺少同情心,不关心病人,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护理操作技术差,业务知识水平差,工作中无慎独精神,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不能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防范措施:护士长起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教育,培养护士的学习意识,规范服务语言、行为,护士长加强检查、督促。
(10)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人员安排不合理,医患矛盾处理不及时。
防范措施:护士长加强自学管理知识的学习,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11)劳动纪律方面的安全隐患:随意调班,迟到、早退、串岗、溜岗、脱岗。 防范措施:加强教育,如有发现严肃批评。
(12)健康教育中的安全隐患:病情解释不当,治疗解释不当,药物副作用未适度告知,
饮食、休息等知识指导错误,医护的教育不统一,特殊治疗、操作、护理未告知。 防范措施:医护之间多沟通,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训,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人人掌握患者权利和义务。
(13)患者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情绪不稳定,不信任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护理,家
属不配合、不关心病人。
防范措施:注意服务态度,加强病人基本情况的评估,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沟通。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2017-04-21 06:55 | #2楼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护理安全隐患制度及防范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 存在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 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 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1.4 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5 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6 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7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 防范措施
2.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
2.3 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2.4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室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护理安全隐患制度及防范措施】相关文章: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04-11
护理安全隐患报告制度04-11
危重患者安全护理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11-01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06-20
护理纠纷防范措施09-23
消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09-26
急诊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09-23
火灾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精选5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