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时间:2022-11-20 02:55:42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1. 自体输血(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或称自身输血(autotransfusion),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主要优点是既可节约库存血,又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型实验。

2. 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3. 最低肺泡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麻-醉-药的MAC越小其麻醉效能越强。

4.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维持适当的脑组织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完全恢复。故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

6. 基本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是BLS的主要措施。成年病人BLS包括: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s)、尽早开始CPR、尽早电除颤。

7. 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是以高质量的复苏技术,复苏器械、设备和药物治疗,争取最佳疗效和预后的复苏阶段,是生命链中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呼吸支持、恢复和维持自助循环、CPR期间的监测(心电图、呼气末CO2、(PETCO2)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药物治疗。

8. 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为了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称为脑复苏。

9. 疼痛(pain):由机体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人体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是人对机体特定区域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

10.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是指疼痛持续超过相关疾病的一般病程或超过损伤愈合所需的一般时间,或疼痛复发持续超过1个月。

11. 疖(furuncle):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病菌致病。好发于颈项、头面和背部,与局部皮肤不洁、擦伤、皮下毛囊与皮脂腺分泌物排泄不畅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12. 痈(carbuncle):病因与疖相似,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病变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3.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

14. 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发病后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病情蔓延较快,常累及引流区淋巴结。

15. 甲沟炎(paronychia):是皮肤沿指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6. 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多因创伤引起。痉挛毒素是引起临床表现的主要外毒素。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

17.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由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厌氧菌感染,以肌坏死、肌炎为特征。常伴气体产生和严重的脓毒症。

18. 创伤:是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19. 烧伤:指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伤害,为狭义的烧伤。

20. 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各种使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 1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21. 皮肤乳头状瘤(skin papilloma):系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所致,同时向表皮下乳头状伸延,易恶变为皮肤癌,如阴-茎乳头状瘤极易癌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22. 乳头状疣: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状突出物,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延伸。有时可自行脱落。

23. 老年性色素疣(senile pigmental wart):多见于头额部、暴露部位或躯干,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扩大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可能。

24. 皮肤基底细胞癌(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亦可同时伴色素增多,呈黑色,称色素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如鼻梁旁、眼睫等处。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重点)2017-04-09 21:55 | #2楼

1..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其主要组成是磷酸、乳酸及其它有机酸,其正常值为10~15mmol/L。

2.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这是由于一方面k+由细胞内移出,与Na+,H+的交换增加,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小管Na+,H+的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因此病人发生碱中毒,但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

3.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4.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5.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6.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

7.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8.CVP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与腔静脉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相符,是反映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6~12cmH2O。

9.休克代偿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

10.氧供依赖性氧耗:VO2随DO2而相应提高,反映DO2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应提高CO,直至VO2不再随DO2升高而增加为止。

11.应激性溃疡(SU):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受到诸如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打击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血造成胃肠粘膜的损害。临床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12.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指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而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急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并伴有恶心呕吐、嗜睡、水肿、血压升高及血尿、蛋白尿等,常伴有心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13.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14.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即急性呼吸迫综合征,是一种可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共同特点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部浸润性病变的X线征。

15.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当炎症加剧时,过多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解放,酶类失常和氧自由基过多,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失调,或加以细菌毒素的作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用,可引起体温、心血管、呼吸、细胞等多方面失常称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16.ARF(急死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17. 血/气分配系数: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

18.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19.二重感染(super infection) 指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后,原有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此时在原有感染灶或自身其它部位的耐药细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

20.气性坏疽:是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的多种梭菌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故又称为梭菌性肌坏死,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21.感染;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人体组织对该细菌极其毒素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映。

22.软组织感染:是指发生于皮下、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肌间隙极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等处软组织的外科感染。

23.疥(furuncle):和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和表皮葡萄求菌等致病菌引起的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24.痈(carbuncle);是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极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疥融合而成。

25.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是皮下、经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26.脓肿(abscess):是在身体个部位发生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的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其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脓液包绕。

27.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身性反映,主要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

28.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严重全身性症状。

29.脓血症(sepsis):是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隙的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7

30.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体温,呼吸,循环有明显改变

31.菌血症(bacteremia):是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映。

32.毒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映。

33.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急性特意性感染。

34.皮瓣移植:是自体皮肤移植的一种类型,适用于修复软组织严重缺损,肌腱、

神经、血管裸露,创底血液循环差的深度创面,特别是功能部位,可概括为带蒂皮瓣移植和游离皮瓣移植两类。

35.血色素尿:当血管中的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大大增加,大大超过触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未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称为酱油尿。

36.清创术:将开放污染的伤口经过伤口清创后变成为接近无菌伤口,从而为伤口闭合与组织修复创造条件

37.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经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TNM分期法:T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38.肿瘤标志物:指表达或表达水平与肿瘤相关的分子,如蛋白质、酶、DNA、RNA 姑息手术:指通过创伤性不大而病人又能耐受的手术治疗方法,以达到解除或减轻症状,手术后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进而可争取综合治疗机会,改善生存质量。

39.库欣反应(cushing):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欣反应。 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中的一些在体内的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40.出氮量:精确收集24小时尿量,测定其中尿素氮的含量,加常数2~3g即为出氮量。

41..移植术(transplantation):指将某一个有活力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即移植物(graft)用手术或其他的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异体)的体表上或体内某一部位。不包括那些能用在体内或固定在体表,不含有人或动物的组织或细胞的物质,如应用假体、人工合成物质或人造器官。

附注:这里所例举的名词解释是外科学总论部分每一章节相对重要的,那些基础性概念的名词(例如:等(高/低)渗性缺水,休克等)相信大家都会,就没有一一例举了。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09-23

学校体育总论名词解释09-22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汇总09-23

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名词解释09-23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高层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润滑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