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时间:2023-05-17 18:39:37 泽彪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修正主义性质的,集合了保守哲学观念和激进政策设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仸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曲线。

  4.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5.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者: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6.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7.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8.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9.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11. 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12.“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gdp-外国居民在国内获得的收入+本国居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一国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实际报酬的总和。即: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生产要素总收入

  【个人收入(pi)】一国在一年内所有家庭所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pi=ni-(劳而不获)+(不劳而获)=ni-(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企业留利)+(政府、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应缴纳的各种税收所剩余的部分。即:dpi=pi-个人所得税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前者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后者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流量与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漏出与注入】漏出是指在经济循环中有部分可贷资金流出,使循环中用于总需求的资金流量减少(一般包括储蓄,税收,进口);注入是指在经济循环中有部分可贷资金流入,使循环中用于总需求的资金流量增加(一般包括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名义gdp与实际gdp】前者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后者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总体均衡】总需求=总收入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绿色gdp】在现有的gdp核算基础上,针对一国自然状况和环境退化状况进行调整,包括衡量开发自然资源的用户成本及评价污染排放的社会成本。

  【地下经济】指某些逃避税收与政府管治的经济活动,它的规模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结果,使gdp的 计算出现误差。

  【收入与支出】收入与支出是一笔交易的正反面,度量的是同一个东西。买方的支出就是卖者的收入,就总体经济而言,总收入一定等于总支出。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Δy/Δi=1/(1-β),其中β为mpc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公式:它是一个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的增加而减少,其绝对值等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付转移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is曲线】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lm曲线】一条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正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利息收入而存储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它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分为三种: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整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极端】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

  【古典主义极端】is曲线为水平线而lm曲线为垂直线,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无效的情况。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货币幻觉】指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的现象。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即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确保经济稳定,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为所吸收的存款保留的准备金比率。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在某个特定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供给】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产生的产量。

  【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应贫穷,消费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的情况。

  【工资价格“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即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奥肯定率】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根据奥肯定率可以根据失业率的变动推测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来推测失业率的变动。

  【通货膨胀】是指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状态或者可以更精确的描述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

  【价格指数】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常用的价格指数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通货膨胀率】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的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现代的则是表示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是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家贸易成为可能。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倾销】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反之,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同一价格定律】指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

  【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它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实际汇率被定义为:e=expf/p,e为实际汇率,p和pf分别表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e为名义汇率。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

  【经济增长】定义为产量的增长: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价计算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

  【资本积累的黄金率】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就是: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即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返的一种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如下:

  消费价格指数(CIP),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这些产品包括制成品和原材料。

  拉氏价格指数(Laspeyres index,或称拉斯拜尔公式)以基期数量计的加权价格指数。

  帕氏指数(Paasche index,或称帕煦公式)以报告期(现期、本期或计算期)数量为权数的价格指数。

  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潜在国民收入: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力、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量,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实际国民收入:和总支出水平相一致的均衡收入,它由整个社会(该国家)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总而构成的总需求水平决定。

  IS曲线:从产品市场均衡要求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这一点出发,可以得到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相互关系的曲线,即IS曲线。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微观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宏观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01-10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宏观西经名词解释06-08

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09-23

汽车构造复习资料名词解释09-23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混凝土结构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09-23

法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