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时间:2023-03-23 14:47:53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

1、非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保障、管理、法律服务等作用的组织,包括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技术研究、开发和咨询机构、服务机构以及法律服务机构。

2、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3、公共事务 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

4、准公共事务 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和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中介性。

5、公共事业管理 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6、公共组织 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的组织。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也是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形成了所谓的公共事业组织。

7、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8、社会团体: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9、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10、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个人、群体、组织等)进行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11、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12、消极控制 就是禁止或限制控制对象发生某些行为,既包括记过、降级、停职、判刑等正式的控制方式,也包括嘲讽、白眼等非正式方式。

13、MEA法:最低限年度支出法,在实行MEA法的国家和地区,享有所得税免税资格的慈善或公益事业组织必须使用或分配其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以达到免税目的。

14、公共事业品德 是公共事业伦理规范在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在其公共事业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

15、公共事业管理发展 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系,改善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方式,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以便更好地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16、公共事业社会化 是指主要通过社会各方力量,利用民间资源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

17、目标管理 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装的一种方法。

18、社区管理 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19、人力资源测评 是指对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为客观、准确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0、社区管理体制 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要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会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

2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所谓内部环境 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内部的各种关系和要素组合(包括内部人事管理问题)等。所谓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之外的影响因素,如政治、经济、地理、人口、文化、民族、宗教等。

22.公共支出 就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23.公众满意 是指在对政府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对公众心理状态的量化与测量。

24.企业活动:是生产私人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非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一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典型的非公共组织。

25.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26.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是指公共事业领导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时间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

27.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控制意指衡量和检查组织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工作,其基本含义是公共事业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公共事业组织成员及其行为进行约束的过程。

28.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有三个构成要素: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公共责任的内容和公共责任的客体;它包含三层意思:即在行为实施之前,公共责任是一种职责,负责任就意味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行为主体在行使权利之前就明确行使权利所追求的公共目标。

29。登记管理机关:所谓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条例》第6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等级或备案。

30。业务主管单位:所谓业务主管单位,根据《条例》第6条第2款规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

31。分支机构:是指社会团体因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其业务范围科学划分而设立的事业活动的内部机构。

32。代表机构:是指社会团体在会址以外某行政区域设置的代表该社会团体从事活动、承办社会团体交办的工作任务的机构。

33。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34。公共事业伦理: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为活动的总和。公共事业伦理就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和原则规范。

35。公共事业伦理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依据一定的历史时期公共伦理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作用,对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系统的现状进行价值判断。

36.道德驱动自律:道德驱动自律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石的自律。

37.人力资源测评的对象分析:是指主管部门结合员工的素质与工作岗位,对其工作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业技术,包括素质分析和绩效分析两方面的内容。

38。绩效: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员工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某项工作所取得的效益、成绩;绩效的特点有: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组成。

39。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员工主要工作领域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做出定量或定性判断,或直接从表征信息中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40。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法,它是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来调查,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这种由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的过程就是抽样。

41。抽样误差:由于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样误差。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2017-04-09 20:01 | #2楼

1、公共事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2、标杆管理是指实施基准比较方法的单位和组织,主动寻找参照对象,以之为基准或标杆进行比较。

3、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4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成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而准确的说,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与总目标相连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状式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目标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6、SWTO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中方法。

7、公共事业管理的刚性方法,就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刚性手方法不等于行政方法,只要是凭借权力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都属于这一方法体系。

8、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方法,主要是指政府采用指导、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授权、委托等软的方式进行管理。

9、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俯支出,是指政俯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总合。

10、价格听证制度:是指针对涉及公众基本生活和利益的产品,在做出价格决定时,就有关价格决定的相关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听取利益受到影向的意见的程序法律制度.

11、公共-产品的市场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和交换时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品单位的经费。在一般情况下,提供者将通过收费来收回成本,并有一定的利润。在现实中,采取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其中的一些准公共-产品,这类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主要是属于公共事业范围的水、电、煤气、城市公共交通等,以及电信、邮政、铁路运输等。

12、公共-产品的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和交换时由政俯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13、公共-产品的混合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和交换时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事业产品。

14、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规划,是指该组织在分析环境和把握环境所存在的威胁与机会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战略多于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决策系统的形成式产生并发出连贯协调的结果正规化程序。

15、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16、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主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17、公共问题,通常与人类社会的制度、价值等相关,体现的是公意,是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价值、观念以及生存条件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是与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的满足和保证息息相关的问题。 18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在政府管理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其基本做法是将组织目标分解为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与资源的配置和整个组织系统的控制、评估想结合。

19、公共项目:是指把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行为和过程。

20、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一方面是指体现全体公民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显示中的全局利益,因而是全体公民十分关注的事务。)

21、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22、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23、非政府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

24、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调节和控制过程。

25、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26、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国家利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影响公共事业活动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以保证公共事业的发展按国家意识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27、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规划,是该组织在分析环境和把握环境所存在的威胁与机会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战略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决策系统的形式产生并发出连贯协调的结果的正规化程序。

28、公共项目是根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也是把公共政策具体化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全】相关文章:

最新管理名词解释09-23

成本管理名词解释09-23

管理信息名词解释09-23

工程管理名词解释07-13

酒店管理名词解释09-23

饭店管理名词解释04-21

超全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汇总09-22

物业管理名词解释09-23

船舶安全与管理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