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常用安全名词解释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

时间:2022-11-20 02:46:17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

1.有感领导:各级领导通过带头履行HSE职责,模范遵守HSE规定,以自己的言行展现对HSE工作的重视,让员工真正看到、听到和感受到领导在关心员工的安全,在高标准践行安全,使员工真正感知到HSE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HSE工作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HSE工作的必要性,进而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HSE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环保氛围。

2.直线责任:上级领导直接而全面地对分管部门、下属单位(或个人)进行组织、协调、领导、指挥和控制的一种方式。直线责任者肩负着对履行职责的全体人员、全部过程全面负责,其核心是落实“谁管工作,谁管安全”。

3.属地管理:对属地内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属地主管即属地的直接管理者。包括员工对自己岗位涉及的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环保负责,对区域内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和施工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

4.三交一封:交通管理中节假日交车辆钥匙、交行车证、交准驾证,定点封存车辆。

5.三基:加强基层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员工基本素质。

6.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7.安全生产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9.三不动火:无合格的火票不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10.三停四查:“三停”即通过险路桥前停车观察路况、通过城市前停车整理车容车况、遇有行车安全障碍的停车排除事故隐患;“四查”即途中停车检查车辆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等部位是否灵敏安全可靠、检查车辆指示信号是否有效、检查货物是否捆-绑牢固。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11.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12.井下低压安全供电三大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13.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4.四个来源:安全源于设计、源于责任心、源于质量、源于防范。

15.四全监督管理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16.承包商五关:资质关、HSE业绩关、队伍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关。

17.五个杜绝:杜绝重大井喷失控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工业生产火灾爆炸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工业生产亡人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职业病危害事件。

1

18.五项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实行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个关键要素落实。

19.六大禁令: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20.冬季八防:防火、防爆、防井喷、防油气泄漏、防交通事故、防滑、防坍塌、防冻凝。

21.HSE九项原则:

一、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二、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三、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四、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五、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六、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七、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八、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九、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22.十字方针: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

23.十防:防油气火灾爆炸、防触电、防雷击、防高空坠落、防淹溺、防中毒中暑、防倒塌、防重大人身伤亡交通事故、防井喷、泄漏污染。

24.生产受控:是指生产过程中,管理、运行到岗位操作等全过程受到控制。生产受控应做到生产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即持续改进。

25.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26.本质安全: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7.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8.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 2

单元,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29.危险区域:有或可能会积聚大量易爆气体-空气混合物,以致在制造和使用电气设备时有必要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0类、1类和2类危险区域。

30.非常规作业:临时性的、缺乏程序规定的作业活动,包括: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管线打开、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挖掘施工、大型设备吊装等。

31.作业许可:对在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工作程序或操作规程未涵盖的非常规作业,事前开展作业危害辨识,提出作业申请,验证作业安全措施,并最终获得作业批准的一个过程。

3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一种可用于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用于探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及其原因,寻求必要对策。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可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33.启动前安全检查:在工艺设备启动前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检查确认,并将所有必改项整改完成,批准启动的过程。

34.工艺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35.上锁/挂牌:当设备或工具在保养或清洁时,动力被切断并且设备或工具不能移动.所有的能源(电,液压,气压等)关闭。目的为确保在机器旁工作时无人受伤。上锁即要确保一旦设备关闭能源,设备就保持在安全状态。上锁有助于预防人员不慎开动设备造成伤害或死亡。

36.安全文化: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

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37.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目视化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目视管理的目的: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看得见的管理、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38.HSE需求性岗位培训:是根据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HSE相关知识、技能而为在岗员工安排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在岗员工的HSE知识和意识,强化在岗员工的HSE技能。

HSE需求性岗位培训的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使员工进入角色;就地取材,便于操作;培训对象已具备一定HSE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

39.分散控制系统(DCS):一种控制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采用分级结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监控及管理一个生产过程或一个工厂。

40.紧急关断系统(ESD):当生产过程出现紧急情况时,在允许的时间内做出响应,及时发出连锁保护信号,对现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41.火灾与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F&G/FGS):简称为火-气系统。对生产区内火灾、气体泄漏、或其他重大事件进行手动/自动检测报警,根据报警所在区域和报警级别,连锁关断部分或全部工艺流程,并完成对场内消防设施(泡沫灭火系统、消防冷却水系统)的控制。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2.安全仪表系统(SIS):基于生产过程的安全目的而配置的测控仪表及控制系统。

43.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对气田所属站场、气体处理厂的工艺参数进行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使全气田进行统一的生产运行管理。

44.逃生通道:是指发生火灾的时候供人员逃生用的通道。平时不许堵塞,有应急照明灯和消防指示灯。

45.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46.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应急救援的特点:迅速、准确、有效。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险、危害进行监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维护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47.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48.风险评估: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2、安全常用名词解释2017-04-09 17:23 | #2楼

1、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5、本质安全------设备、设施或技术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是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6、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7、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各种事故的致因因素都是危险源。根据其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分两类:一类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一类是必要条件,决定事故的可能性。

8、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9、事故隐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0、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11、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和保护别人不受伤害。

12、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4、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5、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6、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7、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中一项最基本的的安全制度,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其原则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8、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19、劳动防护用品职工“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

20、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21、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22、五临别-----沟、坑、槽周边,屋面、楼层周边,平台或阳台边,楼梯侧边,通道侧边。

23、火灾三要素是: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24、六有装置-------有轮必有罩 ; 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 ;有洞必有盖 ;有轧点必有挡板 ;有特危必有连锁 。

25、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6、有限空间--------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6、五到位-----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 、责任、资金、 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27、员工代表--------在企业员工中产生、由员工自主选举并经主要负责人任命的代表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员。

28、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包括场所和设施)。

29、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与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

30、相关方--------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安全绩效--------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安全常用名词解释09-23

常用证券名词解释09-23

金融常用名词解释09-23

股票常用名词解释09-23

常用汽车名词解释09-23

常用保险名词解释09-23

佛教常用名词解释09-23

常用经济名词解释汇编09-23

煤矿常用术语名词解释09-23

安全生产及安全技术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