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药物: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从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它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
药效动力:全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的科学,既研究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换言之,研究在药物的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药代动力学:全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中,药物效应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换言之,研究机体是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的。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药理效应: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器官有其选择性。因此,药理效应实际上是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组织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1..兴奋性的改变:兴奋,抑制;2..新陈代谢的改变:有些药物通过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变体液成分而发挥作用。肾上腺素——血糖, 胰岛素——血糖;3.反应性的改变:少数药物还能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如免疫抑制药和免疫调节药。
兴奋: 使机体器官原有的机能活动加强或提高。 兴奋药:凡能引起机体器官功能活动加强或提高的药物。
抑制: 使机体器官原有的机能活动减弱或减低。
抑制药:凡能引起机体器官机能活动减弱或降低的药物。
药物作用的方式:1.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 3.局部作用4.吸收作用
直接作用 :药物对所接触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亦称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 :由于药物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其它组织器官的继发反应。也称续发作用。 局部作用:药物未被吸收入血流之前,就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酒精——皮肤表面的消毒作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的作用。吸收作用一般也指药物被转运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后发生的作用,故有时也称全身作用。 如抗生素被吸收后,分布到全身而发挥的抗感染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许多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往往对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发生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很少或几乎不发生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1. 某些药物的选择性高,另一些则较低;
2. 某些药物小剂量时只选择性地作用于个别组织器官,大剂量时则可对几个组织或器官的功能都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广泛的全身性毒性反应。
药物作用选择性产生的原因:1. 不同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 2. 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 3. 受体分布不均一,不同组织受体分布的多少和类型存在差异;
4. 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防治作用,不良反应。
预防作用: 在疾病发生之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称为预防作用。如 抗过敏药——防晕动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等。
治疗作用: 用药的目的在于防治疾病,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叫做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又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治病因子的,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的叫做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不良反应 : 是由药物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的总称。按其性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是指在用药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紊乱或结构的病理变化。
过敏反应:亦称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少数特异体质的病畜受到某些药物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病理反应。
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
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或减少,药物的药理效应也相应增强或减弱,这种剂量与药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的关系,叫做量效关系,或浓度-效应关系。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剂量:是指防治疾病作用所需的用量。
最小有效量:亦称阈值量(Threshold dose)。指药物达到开始出现治疗作用的剂量。
有效量:亦称治疗量或常用量。临床上常用于防止疾病,既可获得明显疗效,而又比较安全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 在一群动物中引起50%的动物阳性反应或有效的剂量。用ED50表示。 中毒量:超过极量,引起机体毒性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在一群实验动物中引起50%的动物死亡的剂量。用LD50表示。 药物的治疗指数:LD50/ED50
量效关系曲线:量效关系曲线常用曲线来表示。如果以横坐标表示对数剂量,纵坐标表示效应强度,则量效曲线几乎呈一条对称的S型曲线,即量效关系曲线。药理效应强弱的表示有2种: 量反应-连续增减的量变,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质反应-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量效关系曲线表明: ①当药物剂量过小,达不到阈值量时,药物就不会产生任何药理效应;②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药物作用强度也相应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效应;④药物效应的增加是有一定极限的,此极限就是最大效应。药物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加大,药物效应也不会增加。
构效关系: 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而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则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这种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一般来说,化学结构非常相似的药物,常表现为相似或相反的作用。 如:麻黄碱与肾上腺素, 组织胺与抗组胺药。
立体结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立体结构与药理效应也有密切关系。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可能也不同,多数药物的左旋体具有药理作用,而右旋体则无作用。 如左旋氯霉素、左旋咪唑,左旋肾上腺素。
药物作用机制:1.改变理化环境:脂溶性——液体石蜡(润便),渗透压——甘露醇(脱水、导泻),吸附力——药用碳(止泄) ;2.参与或干扰细胞物质代谢过程: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参与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使缺乏症得到纠正; 磺胺类药物——与细菌的PABA竞争,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从而使敏感菌受到抑制。3.对酶的抑制或促进作用:胰岛素——促进己糖激酶的活性,产生降血糖作用;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发挥拟胆碱作用;解磷啶——使被有机磷酸酸类抑制的Ach恢复活性,产生解毒作用。4.影响细胞膜的
通透性普鲁卡因酰胺——稳定心肌细胞膜,抑制Na+ 、K+ 、Ca++的通透性,产生抗心率失常作用;苯妥因钠——稳定大脑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抗癫痫作用; 表面活性剂和卤素类等——降低细菌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发挥抗菌作用:5.影响活性物质的释放:麻黄碱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升压作用;溴苄铵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降压和抗心率失常作用。6.影响免疫机能: 免疫增强药(左咪唑)——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免疫抑制药(环孢霉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7.作用于受体。
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能识别某些相应的药物,并与之发生特异的可逆性结合,从而导致组织或器官发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激动剂: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会兴奋受体,产生药理效应,这种药物叫激动剂(Agonist)或兴奋剂。
拮抗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也可能会阻断受体,产生对抗作用,这种药物称拮抗剂或阻断剂。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是否引起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① 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其作用物(受体、酶等)的结合力; ② 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亦称效应力,是指药物产生生物效应的能力。
药物与受体的继发性变化:① 激活细胞膜上的酶②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③ 调节蛋白质的合成。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理过程的科学,既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转化、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药物效应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从血液分布到各组织,以及自体内排泄,都要通过机体的生物膜,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跨膜转运,简称转运。换言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叫做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转运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被动转运:药物由高浓度一侧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被动转运又包括以下二种形式:简单扩散,滤过。2.主动转运是药物由低浓度的一侧转运到高浓度的一侧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膜为转运提供载体,且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 :3.易化扩散 又称促进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胞饮胞吐/吞噬作用细胞膜通过主动变型,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称为胞饮胞吐。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
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屏障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被吸收的途径从总体看有两种:,消化道吸收,消化道外吸收。
首过消除(第一关卡消除):药物在胃肠吸收的途径主要是经过毛细血管,再汇集于肝门静脉进入肝脏。许多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经过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叫做首过消除。
影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的大小,脂溶性,解离度 ,溶解度;2.吸收部位的环境: 胃肠排空速度, 胃肠蠕动快慢, 同时服用的食物或其他药物, 胃肠道pH;3.药物的剂型胃内容物充盈程度; 4.病理因素
消化道外吸收:通过各种注射、吸入或局部给药等方法的吸收。 1 静脉注射 2 吸 3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
注射给药的吸收速度主要取决于:① 制剂的溶解度;② 药物的剂型;③ 给药局部组织的血流量。
分布: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转运的过程,叫做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①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解离度等。
脂溶性高或小分子的易于进入细胞内,离子型药物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② 局部组织的血流量:血流量大的器官,如心肝肾脑等,药物在这些器官的灌注比较充分,往往易于在这些器官发挥药理作用或引起毒性反应。③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进入血浆中有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称结合型药物;有一部分则保持游离状态,称游离型药物。④ 组织屏障: 血脑屏障—许多大分子或极性高的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只有脂溶性较高,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非离子型药物才能通过;胎盘屏障——胎盘屏障的穿透性和一般细胞膜相似。 ⑤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与器官或组织的亲和力越大,它在该组织中的分布就越多。 ⑥ 病理因素: 严重的寄生虫病、失血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患畜,由于血浆蛋白大大减少,可使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
代谢:又称生物转化,是药物在体内的化学结构变化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转化方式最重要的有氧化、还原、分解及结合四种。
肝药酶: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也可发生在血浆、肾、肺、肠及胎盘。这是因为肝脏中存在着与药物代谢关系密切的微粒体酶,由于它们可促进药物代谢,故称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 ,简称肝药酶。
药酶诱导剂:能提高肝药酶的活性或能加速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 。
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如雷米封、氯霉素等。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① 遗传因素② 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③ 病理因素
排泄:已吸收入血的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机体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影响药物排泄的主要因素①尿液pH ②病理因素 ③药物的理化性质
血浆药物浓度: 药物的血中浓度通常是指血浆中的浓度。因为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强度与血浆药物浓度是平行一致的,因此,血浆药物浓度常常是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也是药效强度的指标。
时效(量)关系: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可用时效或时量曲线来表示。
血浆半衰期:简称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① 潜伏期;② 高峰期; ③ 持续期;④ 残留期。
联合用药: 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其目的是提高疗效,消除或减轻某些毒副作用;适当联合应用抗菌药也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药物相互作用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药动学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体外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一般可产生以下两种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后,使药物的效应加强,称为协同作用。又可分为:相加作用,增强作用。
相加作用:各药合用的总药效等于各药单用时效应的总和。
增强作用:各药配伍应用后,其总药效超过各药单用时效应的总和。
拮抗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后,使药物的效应减弱或抵消,称为拮抗作用。 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配伍应用时,直接引起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此称为配伍禁忌。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的因素: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动物方面的因素 2动物方面的因素 :种属差异,生理因素,病理状态,个体差异 。
药理学—名词解释2017-04-09 14:33 | #2楼
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的学科。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般药理学研究:指对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研究。主要是研究药物对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作用等。
安慰剂:是不含活性药物但又暗示某种效应的制剂(如在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与某种活性药物或受试药物相同)
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兴奋: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称为..
抑制: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副作用:指用于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慢性毒性:指长期用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
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四环素类等广谱性抗生素后,由于敏感菌株被抑制,而使肠道内菌群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部分激动剂: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且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 极量:产生疗效的最大治疗量
药物的效能:指药物引起的最大效应
效价:指产生相同效应时所需要剂量或浓度大小,与药物的作用强度成反比
治疗指数:是LD50与ED50的比值,该指数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首关效应: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表观分布容积: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 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个体差异:在相同用药情况下,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快速耐受性:在短时间内连续用药数次后,立即产生的耐受性
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些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的敏感也降低
特异质: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出现极敏感或极不敏感的反应,或出现与通常性质不同的反应 躯体依赖性:反复用药后造成身体适应状态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称为
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而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称..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胆碱受体:能与ACh结合的受体。可分为M、N两种亚型
肾上腺素受体: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分为α、β两种亚型 1
拟胆碱药:一类作用与ACh相似的药物,能激动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神经节、神经肌肉接头等部位的胆碱受体,产生拟胆碱作用
调节痉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的作用
调节麻痹:晶状体受调节,屈光度减低,不能将近物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仅适于远视
去极化型肌松药:与N2受体结合后,能持续兴奋受体,产生ACh样作用,随后受体失去兴奋性产生肌松的药物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竞争性阻断ACh对N2胆碱受体的兴奋而引起肌松的药物
血/气分布系数:指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中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在血中浓度大,血中药物分压升高慢,即达到血/气分压平衡状态慢,故诱导期长。 最小肺泡浓度MAC: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的浓度称为..,MAC越低,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分离麻醉:氯-胺-酮可抑制丘脑和新皮质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使用过程中可引起意识模糊,短时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梦幻和肌张力增加等,这种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称..
帕金森病:(震颤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重症者伴记忆障碍和痴呆等。
“开-关”现象:即突然发生少动(肌强直性运动不能,所谓“关”),此现象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又突然恢复为良好状态但常伴有运动障碍(所谓“开”)。
中枢兴奋药:是一类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提高其功能活动的药物;包括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以及主要兴奋脊髓的药物。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非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成瘾性小,未列入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的镇痛药,俗称非成瘾性镇痛药,如喷他佐辛、曲马朵、罗通定、奈福泮等
成瘾性:即躯体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兴奋、失眠、流涕、流泪、震颤、出汗、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发热、瞳孔散大、焦虑、甚至虚脱和意识丧失。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它们在化学上不同与甾体类激素,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
瑞夷综合征: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肝损害和脑病,可致死。
折返:是经传导环路折回到原处的冲动。单次折返可引起期前收缩,连续折返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或室心性心动过速;多个折返同时发生,可引起心房或心室的扑动和颤动。 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大上升速率之间的关系。
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呈震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容易引起异常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是发生在2相和3相中由Ca2+内流增加所致的后除极。
迟后除极:是因细胞内Ca2+过荷诱发的发生在4相早期由Na+内流所致的后除极。 触发活动:是由后除极电位诱发的异常冲动
奎宁丁晕厥:是用奎宁丁时,病人突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使病人神智丧失,四肢抽搐及呼吸停止的反应。
金鸡纳反应:是奎宁丁和奎宁所致的肠道反应、耳鸣、听力减退或丧失、势力模糊、晕厥及谵妄等特有的反应。
碘反应:是由含碘化合物在体内释放出碘所致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及变-态反应等。 2
光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均有疗效的药物。
正性肌力作用:指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负性频率作用:指减慢心率的作用。
强心苷: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苷类。
变异型心绞痛:是冠脉痉挛所诱发的一种自发性心绞痛类型。特点:疼痛发生与心肌需氧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冠状动脉血流主流贮备量的减少有关。
高脂血症:凡血浆中VLDL、IDL、LDL及apoB浓度高于正常值为高脂蛋白血症或高脂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共有6型。
调血脂药:凡能使LDL、VLDL、TC、TG及apoB降低,或使HDL、apoA升高的药物,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称..
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症状控制后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所致愿病复发或加重现象。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性激素:为性腺分泌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属类固醇化合物。
避孕药:指阻碍受孕或防止妊娠的一类药物,现有的避孕药大多为女用药,男用药较少。女用主要为复方类固醇激素制剂。
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即是它们的治疗作用对象,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原微生物的能力。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耐药性: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交叉耐药性:指致病微生物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化疗: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引起的疾病。
最低抑菌浓度(MIC):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称为抑菌剂。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
最低杀菌浓度(MBC):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称杀菌剂,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能够杀灭...
突变选择窗(MPC):细菌突变耐药株在MIC到MPC之间的浓度范围范围内会被选择出来,此即...
青霉素结合蛋白:为一系列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β-内酰胺类作用的靶分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肽酶,不同细菌的PBPs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异。
β-内酰胺酶:系由细菌所产生的一种能水解失活β-内酰胺类的酶,如窄谱(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及广谱类等。
抗真菌药物: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指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所需容积。 生物利用度(F): 指药物实际被利用的程度。即进入血液的药量与给药量之比。
最低抑菌浓度(MIC) 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耐药性:生物病原微生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
耐受性(Tolerance):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治疗指数:TI)= LD50/ED50
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柯兴征:皮质醇增多症,一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坪浓度: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坪值 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毒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后遗作用;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加剧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变-态反应:指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
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药物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零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内消除向等量的药物,也称衡量消除动力学。 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转为降压
成瘾性麻药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时出现严重生理机能混乱
药物依赖性:指连续使用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但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有一种要周期地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舒适感或避免不适感。这两个术语已取代了习惯性
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受体 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到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能,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
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 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吸收: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也称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肝药酶诱导剂:指凡能增强肝药酶活性或增加肝药酶合成的药物。
肝药酶抑制剂:指凡能抑制肝药酶活性或减少肝药酶生成的药物。
肠肝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学将药物浓度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无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称副作用。
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预知,应避免发生。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效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少数特殊体质的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感敏反应:服用或局部外用某些药物后经日光照射可产生红、肿、热、痛等。
受体:指能与配体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激动药: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的激动药。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其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激动药的亲和力降低,但内在活性不改变,结合是可逆的。
非竞争性拮抗药:可使激动药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结合很牢固,是不可逆的。
【药理学常用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药理学总结名词解释09-23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药理学名词解释大全09-23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03-03
完整药理学名词解释12-21
药理学完整英文名词解释09-23
药理学名词解释免费版09-23
佛教常用名词解释09-23
安全常用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