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23 14:44:04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的“三环外交”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开始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意图扩展到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以示反对,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经过谈判,双方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并直接加快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美苏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至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同时,从东柏林逃到西柏林的居民不断增多。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六个月内撤军,并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6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成为“杜鲁门主义”。在咨文中他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成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1949年8月苏联首次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两个事件改变了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对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引发了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杜鲁门推行的遏制理论的激烈争论。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指示国务院、国防部重新审议整个美国的防务及外务战略。4月14日,以保罗.尼采为主席的特别委员会完成了文件的起草,并提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并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需要大大加强。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首次全面地阐述战后美国国家战略,它对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冷战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与以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二战结束后,法西斯国家被击败,美苏之间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合作基础,加之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两个国家逐渐走向敌对。双方采取了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手段,包括经济领域上的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组建还有军备竞赛的进行等等。纵观冷战斗的全过程,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斗的核心内容,其它国际关系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当时国际秩序已遭到严重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泛滥。同时冷战使世界处在核战的阴影下,但客观上又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

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逐步恶化。1946年,斯大林发表演说时指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均起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在美国政府内部引起极大反响。另外,苏联拒绝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鉴于此,美国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一封8000字电报,提出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的主张。随后,凯南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其特点是:既不触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又能对苏联的“侵略行为”在组织有效的对抗。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它成为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大西洋联盟政策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但它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的复兴。

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利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后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余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多国联盟军事集团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冷战时期它是美国协调和西欧国家关系、联合抗苏的军事同盟。随着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对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实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扩展影响,在欧洲安全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北约”现有26个成员国。

多米诺骨牌理论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二次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主要内容: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假如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伏笔。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当地人口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它宗教信仰者。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教王公控制土邦议会,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双方目前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朝鲜战争

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美国、苏联与中国三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5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突袭韩国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由于没有签订和平协议,这场战争仍然没有结束。朝鲜战争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热战,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力不从心。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力、更主动的“解放”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出来。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60年代初,该战略为“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在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全面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历史条件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对

保障双方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意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日、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条约相关内容逐渐失去其存在意义。特别是从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做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失效。

万隆会议

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由缅甸、印度等五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的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立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苏伊士运河事件

二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出苏伊士运河区,结束对埃及的军事占领。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们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坚决有力的支持,终于在1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埃及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斗争的光辉胜利。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分虚弱,力不从心,发动了侵埃战争,使他们自己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而美国则在运河事件中借机浑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霸占中东。

非洲统一组织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该组织的宗旨在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77国集团

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 ,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77国集团成立后,主要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经济利益,在一些涉及重大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协调立场,发挥积极作用。它强烈要求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定,强调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加强协作与配合,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多边贸易体制等提出具体主张。其宗旨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采取一致立场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剥削和掠夺。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策略。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

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对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随后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艾森豪威尔主义体现出的对外扩张战略以及霸权思想,指导着美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舒曼计划

1949年12月,欧洲委员会致力于建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高级结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工业复兴与发展。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它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曼的建议,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舒曼计划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美苏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苏联宣布取消对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美苏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但值得注意的是,戴维营会谈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奥地利国家条约

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亦称《维也纳国家条约》。1955年5月15日由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同年11月28日,南斯拉夫加入此条约。二战中奥地利曾被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作为战败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本条约确认奥地利重新独立并对有关战后问题做了规定根据条约,1955年10月25日,四国占领军全部撤离。次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永久中立的根本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此前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以来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它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和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柏林墙

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再次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美、苏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古巴独立后,1961年4月发生美国雇佣军入侵的“猪湾事件”。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月中旬,美国根据U2型飞机的侦查,得志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随后,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但经两国元首的秘密协商,相互妥协,苏联决定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并在公海上接受美国“船靠船的观察”,并撤走在古巴的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同时美国宣布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对抗,它使美苏更深刻地认识到双方在避免和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称为冷战以来美苏关系的转折点。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8月美、苏、英为巩固其核垄断地位而签订的国际条约。在中、苏关系恶化和法国核试验成功等背景下,1963年7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开始就禁止核试验的条约草案举行谈判,7月25日,在美、英条约草案基础上达成协议,并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1963年10月10日条约生效。中、法等国没有参加。

战争边缘政策

台湾海峡危机后来成为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大肆鼓吹的一个事件,杜勒斯提出“战争边缘”政策。杜勒斯说:“进入边缘而又不卷入战争的能力是一种必要的艺术。假如你不能掌握它,你最终会卷入战争。假如你企图逃离,不敢进入边缘,你就会失败。在是否要卷入印支战争和福摩萨(即台湾)冲突问题上,我们曾正视它。我们走向边缘,并正视它。我们采取了坚强有利的行动。”走到战争边缘,几乎要开战,而又不进行战争的一种姿态,这是杜勒斯炫耀武力的政策。台湾海峡危机成了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的得意杰作。但是问题的真-相是否如此,值得怀疑。杜勒斯甚至认为随后召开的万隆会议都是中国出于对美国的恐惧而做出的反应,是战争边缘政策的结果,这显然过分自信了,没有什么人相信他;

欧洲经济共同体

又称欧洲共同市场。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它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

德国新东方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联邦德国作为西方集团的一员,它的“东方政策”也明显带着集团对峙的特点。联邦德国不与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这样,联邦德国实际上把自己同东方国家隔绝起来了,因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进入60年代后,联邦德国政府勃兰特开始考虑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勃兰特决心修改联邦德国一直坚持的立场,不再把重新统一放在首位,而是先承认现状。一方面,勃兰特指望以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力量为后盾,谋求联邦德国的安全和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和平方式”,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吞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这些就是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一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保证互不侵犯的“东方条约”,并促使东西方达成西柏林协定,解决双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由此,联邦德国摆脱了50年代那种僵持的封闭状态,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逐渐扩大。更为重要的是,“新东方政策”还意味着缓和与合作,通过互相接触、交流、对话,增进了解,克服分-裂,为最后统一创造条件。

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首度举行于1963年,谈判双方是美苏两国,目的在于减少双方毁灭性核子武器。而首次谈判也成功签订《禁止空中、外太空、水下核子试爆条约》。除此条约,80年代之前因大规模毁灭武器多集中于美、俄之核武存量,因此此类限武谈判都集中于美、俄两国,如何避免核灾难成了美俄两国的共识,也成了双方谈判的主要动因,而此谈判即使在苏联解题后,仍然继续。

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苏联与东欧国家在1954年11月首次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合作会议的建议。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欧安会迫使西方国家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欧洲政治领土现状。对此,西方国家表示反对。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972年5月苏、美达成召开欧安会的协议,同年11月至翌年6月举行欧安会筹备会议。正式会议分3个阶段举行,参加的有欧洲31国(阿尔巴尼亚未参加),以及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共35国。会议通过并签署《赫尔辛基宣言》,内容包括欧洲安全、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人道主义等。欧安会对缓和东西方在欧洲的对抗起到缓和作用。

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

《反弹道导弹条约》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条约对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条约子1972年10月3日起生效。

《反弹道导弹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目前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与这一条约挂钩。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

1987年12月8日,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中短程核导弹条约。根据该条约,美苏两国将在1991年之前,共销毁2400枚以上的核导弹头。这些弹头相当于美苏两家核武库的4%左右。这个条约是两个超级大国裁军史上第一项削减核武器的条约,且规定的检查措施十分严格,有助于推动今后的武器谈判,尤其是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

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迸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1967年7月25日,他出访亚洲途径关岛,宣布对亚洲的新政策(“关岛主义”),后来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它体现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美“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同时对中苏政策的总方针调整为“实力”加“谈判”。1970年,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个主义是尼克松政府多极均势外交的指南。在其任内,美军退出了越南战场,改善了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它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从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果,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人权外交

最早是美国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卡特政府宣称美国的任务是要在世界塑造一个人道主义社会,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此,美国便公开支持苏联内部持-不-同-政-见的人,并在欧安会等场所内用人权向苏联施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人权作为外交工具打击对手,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美国当前所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政策便是人权外交与霸权主义结合的产物。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个人已经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宣扬人道主义秩序,声称美国有义务维护和领导一个和平民-主的社会,这些观点

均为人权外交在新时期的翻版。此外,美国还常在国际上以人权问题打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但收获甚微。由此可知,人权外交仍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手法,这必须引起全世界的防范和警惕。

南北对话

背景

世界上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贫富程度,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因为发展中国家大多在南半球,所以通常被称为“南方”;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通常被称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就经济关系进行的对话和会谈通常被称为“南北对话”。南北对话酝酿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之后,寻求发展经济,要求改善现存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平等状况和不公正待遇。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1964年召开。会议讨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问题,南北对话由此迈出了第一步。后发展中国家就和一些发达国家进行谈判,寻求建立全球性的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办法和措施。这种谈判转到联合国范围内进行,2003年6月1日,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南北对话是解决南北矛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是经济合作和变革现存的不合理,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对话中,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纲领是: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实现主权平等和经济独立,让各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与其他国家一道,平等地参与和制定有关国际问题的决定。具体要求包括:①行使经济主权。②改革国际贸易制度,消除不等价交换,取消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实行普惠制,改变贸易条件。③改变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无权地位,要求发达国家增加发展援助和改善援助条件,减免债务,建立公平的国际货币制度。④保护海洋资源。⑤改革国际经济结构,促进国际间的技术转让。

在推进南北对话过程中,欧洲共同体国家推行现实主义的、开放的南北政策,支持和参加南北会议。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普遍优惠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第一个实行“非互惠”原则。3个《洛美协定》的签订为南北关系开创良好的先例。

加强南北对话,进行南北之间的平等合作,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而且对发达国家也有利。由于经济的国际化日益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合作,取长补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够达到世界的共同繁荣。

勃列日涅夫主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勃列日涅夫制定的一整套苏联对外扩张的理论。该理论采取进攻性战略,主要包括:军事上以美国为主要对手,战略重点在欧洲,将过去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改为力求取代美国,称霸世界。政治上提出:1.有限主权论,认为为保卫社会主义利益最高主权,苏联可以决定别国的命运,而不惜侵犯其主权;2.国际专-政论,宣称“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加强“大家庭”的统一行动;要重新安排各国经济,进行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宣传“国际工农联盟”,认为亚非国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只有“依靠”苏联才会有前途;不论在哪里出事,都涉及苏联的利益,对此苏联不能消极对待;苏联是世界大国,负有“特殊责任”,宣扬“大国特殊责任论”。

卡特主义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这份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成为卡特主义。卡特主义内容:

1.重视国-家-安-全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中的政治存在

卡特主义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将美国最关心的三个安全地区:中东、欧洲和远东联系在一起。卡特大力扩充军备,发展核力量,在波斯湾和海湾地区大力增强海军力量部署,准备在这一地区乃至全世界与苏联

展开激烈对抗,卡特还调整了与中国的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1991年1月爆发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海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卡特主义”的延伸。

苏联入侵阿富汗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视阿富汗为南下波斯湾、印度洋的跳板,培植和扩大亲苏的政治势力。1979年9月16日,阿富汗发生军事政变。苏联便以“应邀出兵”为借口,于12月25日和26日,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规模空运部队,实行军事占领。在遭到阿富汗人民武装反抗后,苏联推行“焦土政策”,使用化学武器,镇-压当地人民,激起世界公愤。1980年1月,联合国大会举行紧急特别会议,强烈谴责苏联的侵略行经,以绝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立即、无条件和全部”从阿富汗撤出外国-军队。此后的历届联大(1980-1985)又先后6次通过类似决议。1988年4月14日,苏联、美国、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的代表在日内瓦分别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决议》。协议规定苏联从5月15日起,在9个月内将全部苏军撤出阿富汗。

国际关系理论名词解释2017-04-09 10:53 | #2楼

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

2权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的影响,国际事件的综合能力

3冲突(论):冲突与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有关。由于各国追求的利益不同,所产生的“权力冲突各异”,因而导致频繁的国际冲突。 4均势(论): 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能够实现共存。均势理论假定,在这种格局下,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

5霸权: 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支配性的领导地位和状态,也可指霸权国强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霸权国是指具有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行为,操纵国际体系运作的国家。

6 博弈论: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和策略选择的统一。 7 合作: 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政策和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行为及其结果。合作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没有利益冲突),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虽然国家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调整各自政策之后,相互的实际或预期效用相吻合,从而克服利益冲突,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结

果。

8体系:“部分或分体系的集合体”,任何体系均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任何体系都呈现一种结构,其组成部分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体系论则是一种“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论的概念。”它提供一种广泛的分析观点。

9相互依存:基欧汉和奈把相互依存定义为:彼此之间的依赖。并认为相互依存意旨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俩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10国际政治经济学(IPE):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者追求财富和追求权力的互动作用。IPE已发展成一个国际关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11国际机制: 是指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里组织和协调国际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12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设想的以集体力量威慑或制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者和侵略行为的办法来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

13安全困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只能是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均被。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均被而感到更不安全。安全困境出现的条件:无政府状态;国家希望生存。缓解安全困境的条件:国家在增强防御的时候,

将进攻型战略和防御性战略清楚区别开来。

14软权力: 一般被界定为包括三方面因素:1价值标准,尤其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2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体制。3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响。

15地缘经济学: 是冷战结束后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地缘政治学项目主任爱德华·卢特沃克,他强调,地缘经济学是一种战略,对军事对抗起“缓冲作用”。

16 俩支世界政治论:国家为中心世界里的行为之与中心世界的对等行为者(各种各样的跨国公司和次国家行为者)发生竞争,合作,互动或共存的关系。为这俩种政治的世界为俩支全球体系。

17文明冲突:亨廷顿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事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就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核心标志。

18 国际安全研究(ISS): 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国-家-安-全,集体安全和国际安全中,国际安全为最高阶段和最高形式,它研究的对象是国际社会生产,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条件和保障机制。

19民-主和平论:指的是西方国家中在评价一个国家好坏的观点与标准上,认为非民-主的国家比民-主的国家更容易进行战争,因为后者的决策是基于民众的同意,而民众将构成对战争的制约力量。这成为美国采取新干涉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有的学者指出,没人能够提供完全

确定的证据,证明民-主国家更爱好和平。同时,民-主国家可能进行的是更具破坏力的战争,因为他们倾向于进行十字军似的道德征伐。 20世界新秩序: 就是生活在国际社会的成员国相互共存的最低条件。 21全球化:是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的最后形成,是世界新格局的战略体现。是指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

22沟通理论: 卡尔·多伊奇认为,沟通理论与控制论和信心论密切有关,是关于事物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3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总的特点是反对实证和经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反对关于理性是决定因素的说法,反对现代性和启蒙传统。

24:结构理论的三原则:体系组成排列的原则;不同体系的功能;单位之间实力的分配。

25 卡普兰6模式 1均势体系2松散的俩极体系3紧张的俩极体系4环球体系5等级体系6单位否决体系。

26 国际冲突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遭遇或相互作用,是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处于自觉的对立之中的相互活动。从冲突的内容上区分分为政治冲突、经济冲突、军事冲突;从冲突的性质上区分分为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局部冲突和全面冲突、根本性冲突和非根本性冲突;从冲突的烈度上分分为国际战争、国际危机、一般性冲突和语言象征性冲突。 27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现实主义陷入危机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兴起。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德《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其中国际机制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新自由主义认为,虽然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进程与结构一样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

28新现实主义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第三世界异军突起。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一批学者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修正和补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现实主义学派。肯尼思·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巅峰之作。其中结构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其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主要集中在:1、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性,而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2、在重要关头,国家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3、研究国际体系的变化,既要注重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

29建构主义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领域活跃着一种称为“建构主义”的新型研究取向。建构主义批评新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强调机构、规则和认同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行为体与体系结构之间存在互动依赖关系。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高层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西方名词解释04-03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润滑名词解释09-23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