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

时间:2023-03-23 14:44:37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

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尺度 (scale):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境(habitat):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其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大气候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小气候 生物群系:如热带森林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840年德国有机化学家J. Liebig(李比希)在研究植物时发现: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内容: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Blackman限制因子定律::除了最小因子外,生态因子的最大状态也有限制性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小、最适、最大“三基点”。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1913年美生态学家V.E.Shelford 认为: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或生态价:每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驯化:生物借助于驯化过程可以稍稍调整它们对某个生态因子或某些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休眠: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昼夜节律和其他周期性的补偿变化。

适应组合: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也必定会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就称为适应组合

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

黄化现象: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昼行性动物:有些动物适应于白天的强光照下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

广光性动物:因其能忍受的光照范围较广,故又称为广光性动物。

有些动物适应于在夜晚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则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 因其只适应于在狭小的光照范围内活动,所以又称为狭光性动物。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即昼长。

称为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或photoperiodicity):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冻害: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损害,原因是冰晶使原生质膜破裂和原生质的蛋白质失活。

冷害(寒害):指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积温:植物整个收获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 春化:植物由低温诱导的开花。

驯化:由实验诱导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的改变的现象。

气候驯化:自然产生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的改变的现象。

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相对较少。

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位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适应。 湿生植物:抗旱能力小,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一般生长在光照弱、湿度大的林下,或日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环境中。

中生植物:适合生长在水湿条件适中的环境,种类最多。

旱生植物: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有些植物的叶片退化成刺状或鳞片。

沉水植物:为典型的水生植物,植物体全在水下。根退化,表皮细胞有直接吸收的作用,叶绿体大,无性繁殖发达。

浮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气孔分布在叶的上表面,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无性繁殖速度快。可分为漂浮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两类。

挺水植物: 植物体大部分挺出水面,如芦苇等。

非腐殖质:原来的动植物组织和部分分解的组织。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腐殖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

种群(Population):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和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一般用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来表示。

时期结构:许多生物经历离散的发育期,如昆虫幼体的龄期,每个时期个体的数量,即为时期结构。时期结构可以对种群进行有效的描述。

存活曲线概念:Deevey(1947)提出。以相对年龄(即以平均寿命的百分比表示的年龄),x为横坐标,以存活数nx的对数为纵坐标而画成的曲线。

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个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同种中的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具有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生殖价:该个体马上要生产的后代数量(当前繁殖输出),加上预期在以后生命过程中要生产的后代数量(未来繁殖输出)。

休眠:由于环境恶劣,生物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 滞育:指昆虫的休眠。 迁徙:方向性运动。 扩散:离开产生或繁殖地的非方向性运动。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婚配制度: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婚配包括异性间相互识辨,配偶的数目,配偶的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感作用中植物的分泌物称做克生物质。

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子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可以作为野外竞争作用的证据。 性状替换:指两个亲缘关系密切的种类若在异域性分布中,它们的特征往往很相似,甚至难以区别。但在同域性分布中,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明显,彼此之间必须出现明显的生态位分离。 捕食(Predation):摄取其他生物个体(猎物)的全部或部分。

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危害。

群落(community):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群落最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群落最小面积能够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越丰富,群落的最小面积就越大。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所包含的物种数目。

多度: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 密度比: 相对密度: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理结构和生物结构二个方面。

物理结构:包括我们走进群落时所首先看到的,如层次、土壤等;

生物结构:包括物种成分、优势度、演替、种间关系等。

生态型:由于趋异适应的结果,形成了一些在生态学上互有差异的、异地性的个体群,它们具有稳定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而且这些变异在遗传性上被固定了下来,这样,就在一个种内分化成为不同的个体群类型,这些不同的个体群就称为生态型。

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分层的现象。陆生植物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

水平结构:由于群落内生境的不均匀,因此,种类的分布也不均匀,在不同的小生境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种类组成的小型组合,这些小型组合就称为小群落。每个小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类群,是群落水平分化的一个结构部分。

边缘效应(edge 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演替系列:一个群落接着一个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直至顶极群落,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构成了一个演替系列。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s):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初级生产者也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媒介。

消费者:指以初级生产的产物为食物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食草动物、肉食动物、顶级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

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

捕食食物链:指一种活的生物取食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指以碎食(植物的枯枝落叶等)为食物链的起点的食物链。

碎食被别的生物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多种动物所食构成。捕食食物链都以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点。

寄生性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物构成。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后者与前者是寄生性关系。

腐生性食物链:以动、植物的遗体为食物链的起点。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土壤或水体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后者与前者是腐生性关系。

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ecological balance):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

初级生产(primany production):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称为初级生产,也称第一性生产。

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物质不灭定律和质能守恒定律

物质不灭定律认为:化学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成分,但不能改变物质的量。

质能守恒定律认为:世界不存在没有能量的物质质量,也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能量。 质量和能量作为一个统一体,其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的守恒。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回归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的过程。 地质大循环: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的循环的过程。这是一种闭合式循环。

生物小循环:环境中元素经生物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这是一种开放式循环。

生物积累: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浓缩: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为生物富集(biological enrichment)。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南北纬10之间的低海拔高温多湿地区,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高大繁茂、终年常绿的森林群落。是地球表面最为繁茂的植被类型。

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侵淹的一种淤泥海滩上生长的乔灌木植物群落。

热带季雨林:分布于热带有周期性干湿交替地区的,由热带种类所组成的森林群落。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湿润地区的,由常绿的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森林群落。又称照叶林、月桂树林、樟栲林等。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于温带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由落叶双子叶植物所构成的森林群落。又称夏绿林。

应用生态学(applied ecology):研究如何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来解释、指导、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质。

1)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消耗性使用价值---直接价值

提供薪柴、猎物等。人们常从他们的周围环境中获得薪柴、蔬菜、水果、肉类、医药、建筑材料等生活必需品。

生产使用价值---直接价值

产品从野外获得,并拿到市场上销售。从野外采集的物种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它们能为家养物种以及农作物的基因改良提供新的基础材料。

娱乐与生态旅游:特点是非消耗性地享受自然美----休闲价值

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敏感的物种可作为“预警系统”。

选择价值:生物多样性潜在的、将来能为人类提供的经济价值。

教育和科学活动:既有经济效益,又能拓宽人们的知识、强化教育、提供环境知识、丰富人类的经验。

2)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整个地球生命系统提供物质、能量和有氧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维持系统。

保护水资源:生物群落在保护集水区、生态系统抵御特大山洪和干旱的缓冲能力,及保持良好的水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保护土壤:生物群落能保护和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调节气候:植物群落在调节地方、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生物群落能分解和固定重金属、农药、污水等污染物。 物种关系:农作物需要依赖其他野生生物才能延续生命。

3)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

a.每一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力

b.所有物种是相互依存的

c.人类必须象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生态范畴内

d.人们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e.资源不应浪费

f. 尊重人类生活和人类多样性与尊重生物多样性是一致的

g.自然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精神和美学价值

h.生物多样性对确定生命的起源是必要的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A.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天然林砍伐后形成片段化,如熊猫。

B.掠夺式的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乱猎,是造成物种受威胁的原因。

C.环境污染:生产和生活引起的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D.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

E.外来种入侵:外来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生态学名词解释2017-04-09 08:53 | #2楼

群落community: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它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发生有强大控制作用的种,其主要识别特征是它们的个体数量多(或生物量大),而且通常是指对某一个营养级而言。(在一个群落中,优势种可能是那些数量最多、生物量最大、预先占有最大空间和对能流和物质循环贡献最大的物种,或者是那些借助于其他方法对群落中其余物种能够加以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物种)

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如果一个物种在群落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对于群落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个物种通常就被称为关键种。(因为它们的活动决定着群落的结构,如果把关键种从群落中移走,其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这也是识别关键种的最简便方法)

优势度dominance:一个群落中优势集中于一个或几个种类的程度,常用群落优势度指数表示,群落优势度指数=两个多度最大的物种对群落总多度贡献的百分数=[(y1+y2)/y]×100,其中y1=多度最大的物种的多度,Y2=多度较次的物种的多度,y=群落中全部物种的总多度。

多度abundance:表示一个种群在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或丰富程度的估测指标,采用Drude的七级多度:极多、很多、多、尚多、少、稀少、个别。

相对多度:在一个群落中,有些物种的个体数量很少,而有些物种的个体数量却很多,所谓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多度(或相对重要值)是指物种对群落总多度(或总重要值)贡献的大小,即把所测物种的个体数量同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相比较。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和每一物种的个体数目。第一种涵义: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物种数目的多寡,另一涵义是种的均匀度,指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封闭群落closed community:属于同一群落的所有物种彼此是密切相关的,每个物种分布的生态局限性同整个群落分布的生态局限性是一致的,这种类型的群落组织通常称为封闭群落。

开放群落opened community:每个物种都是独立分布的,而与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内的其他物种的分布无关,这种群落组织类型通常就称为开放群落。(开放群落的边界可以由人们任意划定,而无须考虑群落中每个物种的生态和地理分布如何,这些物种可能各自独立的将其分布范围扩展到其他的生物组合中去)。 生态交错区ecotone:两个群落之间往往存在一个宽达几公里的过渡地带,在此地带内,一个群落的成分逐渐减少,而另一个群落的成分逐渐增加,这个过渡带称为生态交错区。它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物种竞争的紧张地带。

边缘效应edge effect:在群落交错区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的群落大,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当一个群落或一个演替系列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状态(物种组合达到稳定时)就叫顶级群落。

梯度假说gradient hypothesis:物种的分布界限决定于缓慢连续变化着的环境因素。

竞争假说competition hypothesis:物种的分布界限决定于无中间的竞争排除关系。

生态交错区假说ecotone hypothesis:物种的分布决定于生境的不连续性,即决定于环境的突然变化。 生物带biome:地球各地接收太阳的热量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因而形成了生物带状分布的现象,称为生物带,是生物群体的基本单位。

生长型growth forms:组成群落的各地植物常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貌,根据植物的外貌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生长型,如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是群落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生长型有①木本(树木)生长型:大都是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包括针叶树、阔叶常绿树、硬叶常绿树、阔叶落叶树、多刺树和莲座树②藤本植物:木本攀缘植物或藤本植物③灌木:是较小的木本植物,通常高不及3m,包括针叶灌木、

阔叶常绿灌木、阔叶落叶灌木、常绿硬叶灌木、莲座灌木、内质茎灌木、多刺灌木、半灌木和矮灌木④附生植物:地上部分完全依附在其他植物体上生长⑤草本植物:没有多年生的地上木质茎,包括蕨类、禾草类植物和阔叶草本植物⑥藻菌植物:包括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植物群系formation:具有单一生长型的植被。

生活型life form: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多年生祖师(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多年生组织是植物的鳞茎、块茎、芽、根和种子的胚胎组织或分生组织。(①一年生植物:以种子度过不利季节,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在一个季节内完成②隐芽植物:芽隐藏在地面以下的鳞状茎或块状根上③地面芽植物:多年生的枝或芽紧贴于地表,并常盖以植物的枯死物④地上芽植物:多年生的枝或芽位于地面以上大约25cm高处⑤高位芽植物:多年生的芽距离地面25cm以上,如树木、灌木和藤本植物)

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某地区植物各种生活型之间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生活型谱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

群落的层次性stratification:即群落的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清楚的层次性,群落的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的,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不同类型的动物创造了栖息环境,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一些动物特别适应于该层次的生活。

演替succession:群落在发展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有次序的、按部就班的物种替代过程。

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生物在裸地(此前从未被生物定居过的地点)的定居并将导致顶级群落对该生境的首次占有。基质条件恶劣严酷,演替时间很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指演替地点曾被其他生物定居过,原有的植被受到人类或自然力(如野火、暴风和洪水泛滥等)破坏后再次发生的演替。演替的基质条件较好(有机物质丰富、土壤层厚并遗留有少量的生物遗体、种子或孢子等),演替所经历的时间较短。

自发演替autogenic succession:生态系统内自身变化所引发的演替,特别是指由生物群所引起的生境变化如土壤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如果土壤的上述改良可促进下一个群落取而代之,那么叫做自发演替。 异发演替allogenic succession:指由生态系统外力所引发的演替过程,群落本身对生境的重大变化并无很大影响。(eg.因为溪流流量减少而使沼泽水位逐渐下降,并导致一个适应较干沼泽地的新群落的出现,那么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异发演替)

先锋群落pioneer community:在一个地点最早出现的演替系列群落。

异养群落heterotrophic succession:在每一个主要群落内部都包含着许多小群落,朽木、动物尸体和粪便等,它们都为各种植物和动物群提供了一种演替基质,经过动植物在其上的演替,它们最终将会消失,变成群落自身营养的一部分,这类演替称为一样演替,其特点为最早的定居者都是异养生物。

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指通过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被引入的非本地源的生物,在本地的自然或者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而且对系统的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生态安全ecological security:指当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系统处于不受或者几乎不受到损害与危险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仍符合人类和所有生物物种群落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的改变)。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指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最基本层次,包括地球上整个空间的物种,它指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遗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的微观层次,指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内两个隔离

地理种群间及但各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生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层次,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变化。

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绿色植物的生产。

初级生产力/第一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初级生产者积累能量的速率。

总初级生产GPP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指生产者光合作用所转化的有机物总量。Pg=Pn+R

净初级生产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指自养生物呼吸后所剩下的有机物总量。(如Pg=R,Pn=0,系统收支平衡;Pg>0,Pn>0,系统有利于发展;Pg<R,Pn<0,系统入不敷出,衰退)

次级生产/第二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是将第一性生产转化的有机物再次利用和生产转化成次级生物量的过程,其特点是伴有大量能量的消耗。(Ps=C-F-U-R,Ps第二性生产量,C消费量,F排泄或粪便,U分泌物,R呼吸量)

食物链food chains:是指初级生产者获得光能后制造的食物供给各级消费者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锁关系。类型包括掠食链、寄生链、腐生链。

食物网food web:许多长短不一的食物链互相交织呈复杂的网状关系。

营养阶trophic levels:食物网内从生物到生物的消费者阶梯。处于食物网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总和。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又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水循环water cycle:(图)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种形式,使地球水分达到平衡状态。此外,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该循环中,大气和海洋是主要的贮存库,由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循环。

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参与该循环的物质,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并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分解成为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P,Ca,Na,Mg。(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都受太阳能驱动,依托水循环)

抵抗稳定性resistant stability:指一个生态系统抵抗直接干涉和保护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不受损伤的能力。 恢复稳定性resilient stability:指一个生态系统被干扰、破坏后恢复的能力。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物质(红外线或热之类的能)却被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 phenomenon:指太平洋东部靠近赤道的海域表面温度升高,其影响扩展到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现象。

拉尼娜现象La Nina phenomenon:反厄尔尼诺现象,指两次厄尔尼诺现象之间,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下降,引起一系列异常的现象。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发生时,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表面温度变化并行的是气压的波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存在的这种大尺度海绵气压升降波动的现象称为南方涛动。

【问答】

群落基本特征:①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群落的性质是由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如对土壤温度、湿度、光和营养物质的适应)以及这些生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如竞争、捕食和共生等)所决定的。这些适应性和相互关系将决定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物种的多样性②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理结构和生物结构两个方面。物理结构包括空间上的成层性(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结构包括物种成分和优势度、群落的演变和群落内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还有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③群落具有一定物种间相互关系:群落并不是任意物种的随意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它们各自的生存和繁殖,而且也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性

④具有边界特征:两个群落之间往往存在一个宽达几公里的过渡地带,在此地带内,一个群落的成分逐渐减少,而另一个群落的成分逐渐增加,这个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导致边缘效应⑤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根据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物质可被分为优势种(对群落结构与环境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个体数量和作用仅次于优势种的物种)、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偶然传入群落的种)

群落主要类型:①北方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大部分位于卑微45~57℃,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产地。北方针叶林气候寒冷,但雨量比较丰富,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北方针叶林主要是由常绿的针叶树种组成,主要种类有红松、白松、云杉、冷杉和铁杉。栖息在北方针叶林的哺乳动物有驼鹿、熊等②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半球气候温和的温带地区,主要树种是落叶阔叶乔木,最常见的有山核桃、悬铃木、榆和柳等。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最大的食草动物是鹿,最大的食肉动物是黑熊。其他哺乳动物还有红狐、林猫、鼬、负鼠、浣熊和很多小食草动物如田鼠等。温带落叶阔叶林中还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鸟类,如红眼绿鹃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的种类也很多③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赤道附近。全年温度和湿度都很高。热带雨林的层次性非常明显,林中的灵长类动物最为丰富,如各种猴类但缺乏大型食肉兽,小型食肉兽有山猫、美洲虎和小耳犬等。热带森林中的鸟类极为丰富,鹦鹉科鸟类和猿猴一样是热带雨林的特有类群。热带雨林的昆虫种类也很丰富④草原:地球上最大的两个草原群落都分布在北温带,一个起自欧洲东部,经过苏联南部,伊朗和阿富汗,一直延伸到我国;另一个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南部的大平原。此外,在南美洲、澳洲和非洲还有一些比较小的草原。北美洲的草原可明显的分为高草草原(东部)和矮草草原(西部),高草草原的降雨量要比矮草草原多得多。分布于南美洲的草原属于热带草原⑤苔原:又称冻原或冰土带,主要分布在北纬60°以北环绕北冰洋的一个狭长地带。苔原地带没有树木,其他植物生长的也很矮小。构成苔原群落的植物种类贫乏,地衣是极地苔原群落最典型的植物。苔原群落最主要的食草动物是驯鹿、田鼠和旅鼠等,肉食动物有北极狐和狼⑥沙漠:沙漠群落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不足250mm的世界各地。地球上比较大的沙漠大都分布在北纬30°和南纬30°之间。沙漠植物对干旱的主要适应是减少叶表面的面积,动物对沙漠生活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增加平复的不适水性、排泄尿酸而不是尿素和充分利用体内的代谢水等。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夜行性或限于晨昏活动,如狐、沙漠兔和袋鼠等。昆虫中以沙漠蝗最典型⑦淡水生物群落:淡水分为流水和静水两种类型,流水包括溪流和河流。沿着溪流下行,就逐渐会出现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还有营固着生活的无脊椎动物和在底泥中营钻埋生活的动物。栖息在沿岸带的动物有青蛙、蜗牛、蛇和各种昆虫的成虫和幼虫湖沼带生活着各种浮游植物和各种浮游动物,以及各种自游动物如鱼类和两栖动物等⑧海洋生物群落:海底有大型海藻群落和各种较小的单细胞、多细胞藻类。瓣鳃类、腹足类软体动物、多毛类(沙蚕)和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和海蛇尾)也是海底最常见的动物。远洋带海面的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和双鞭甲藻。浮游动物主要是桡足类甲壳动物和箭虫。自游动物有虾、水母和栉水母。有露脊鲸和蓝鲸这样巨大的哺乳动物。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季节变化:①群落的垂直结构最直观的是成层性。成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而且表现在地下,乔木地上成层结构在林业上成林相,从林相看,森林分单层林和复层林。复层林又分双层林和多层林。地下成层性分浅层、中层和深层。动物也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和各层的微气候有关。水域中的水生生物也有分层现象②季节变化:群落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因此任何群落的结构都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陆生植物的开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开花期的长短有很大不同。在实地热带雨林中有季节落叶现象,但不像在旱地阔叶林那样明显。热带雨林的落叶情况依树种而不同,一般来说,上层树种有较明显的季节性落叶和长叶现象,而下层树种季节性表现不明显,而是全年陆续不断有旧叶脱落和新叶萌发。

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越高。H=-ΣPilog2Pi,Pi为属于种i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H为五种的多样性指数。对数的底可取2,e或10,但相应单位为nit(尼特)bit(比特)dit(点)

群落演替三个重要理论:(有图)①促进作用理论:Clements认为群落是一个高度整合的超有机体,通过

演替,群落只能发展为一个单一的气候顶极群落。演替的动力仅仅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早定居的动物和植物改造了环境,从而更有利于新侵入的生物,这种情况一再发生,直到顶极群落产生为止。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调节是:物种之所以相互取代是因为在演替的每一个阶段,物种都把环境改造得对自身越来越不利而对其他物种越来越适宜定居。因此,演替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预见的过程②抑制作用理论:Egler提出,他认为演替具有很强的异源性,因为在任何一个地点的演替都取决于谁首先到达那里。物种取代不一定是有序的,因为每一个物种都试图排挤和压制任何新来的定居者。该理论认为没有一个物种会对其他物种占有竞争优势,首先定居的物种不管是谁,都将面临所有后来者的挑战。演替通常是由短命物种发展为长寿物种,但这不是一个有序的取代过程③忍耐作用理论:Connell和Slatyer提出,早起演替物种的存在并不重要,任何物种都可以开始演替。某些物种可能占有竞争优势,这些物种最终在顶极群落中有可能占有支配地位。较能忍受有限资源的物种将会取代其他物种,演替是靠这些物种的侵入或原来定居物种逐渐减少而进行的,主要决定于初始条件。

群落演替主要类型:按时间进程划分:①快速演替:在时间不长的几年内发生的演替,如草原畧荒的恢复演替②长期演替:延续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演替,如云杉林采伐后的演替③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和地貌的变迁按主导因素划分:①群落发生演替:在原生或次生裸地发生②内因演替:由植物所创造的环境变化决定,取决于植物内部的矛盾③外因演替:由外界环境变化决定,如火成演替,气候性演替,土壤性演替,人为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划分:①水生基质演替系列,如石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水生演替系列②旱生基质演替系列,如粘土省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按代谢特征划分: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刘慎谔划分:时间演替、空间演替、植被发生类型演替通常分为:初生、次生、自发、异发(见名解)

群落演替过程:①入侵定居阶段:群落演替从定居开始的,在定居期间,一个尚未被占有的生境将会陆续被生物所占有。定居的首要条件是生物必须到达定居点,其次是要在那里立足。生物到达定居点的能力取决于生物的散布能力。最早的定居者一定是来自离定居点不太远的生态系统,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再新生境定居的能力②竞争平衡阶段:群落在发展,种群数量在增加。生境逐渐得到改造,资源利用逐渐由不完善发展到尽可能利用。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渐渐趋向平衡③顶极平衡阶段:优势种的特征相对稳定下来,整个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演替特征:方向性:①从低等生物逐渐发展到高等生物②从小型生物逐渐发展到大型生物③生活史从短到长④群落层次从少到多⑤营养阶层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⑥竞争从无到有,再发展到激烈,最后趋于动态稳定⑦演替的方向不可逆演替的速度:①先驱物种要在荒原上形成种群,再发展为初级群落,这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速度极为缓慢②初级群落建立后,物种之间开始激烈竞争,物种组成不稳定,经常在数年或数十年就更换一系列物种③当强有力的优势种获得主导地位,演替速度就缓慢下来,最后群落在稳定平衡中只存在某种相对的波动演替的效应:群落中的物种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于自己生存而有利于其他生物钟生存的因素,因为在演替中创造了物种替代的环境条件。例如拟谷盗在种群发展中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和一些对自身存活很不利的有毒物质,称为抑制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却使一些微生物物种的数量繁盛起来,最后排斥取代了拟谷盗。

物种取代机制:很多陆地植物群落演替的趋势是逐渐占有优势的树种越长越高,从而增加树冠层的高度。使被遮盖在下面的下木层植物不得不在低光照的条件下生长早期演替物种通常比顶极群落物种所产生的种子要多得多和小得多。这些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在阳光充分照耀下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在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次生演替过程往往是一个迅速的物种取代过程,在演替的前1~2年,通常是一年生植物占有优势,但很快它们就会被更长寿的植物所取代。

水循环:(有图)水和水循环对于生态系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它是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种形式,使地球水分达到平衡状态。此外,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碳循环:(有图)全球碳贮存量约为26×1015吨,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CO2形式存在的碳。其途径有: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

固定,转化为碳水化合物②光合作用产物供各营养级利用、重组、呼吸、分解等,以CO2形式回到大气③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产生的CO2④脱离循环,被永久禁锢

氮循环:(有图)固氮作用三条途径:①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活动等的高能固氮,形成氨或硝酸盐,随降雨到达地面,为http://www.oh100.com·a②工业固氮(化肥的制造),目前全世界已达1×108吨③生物固氮(最重要途径),为100~200kg/km2·a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与氨化合物硝化作用: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氨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大气氮,回到大气库中。

有毒物质循环: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有机氯杀虫剂,它的问世,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它是有机毒物。生态系统通过两个途径吸入人类喷洒的DDT并通过食物链加以富集:①通过植物茎叶、根系进入植物体→草食动物吃→肉食动物食→逐级浓缩②喷洒的DDT落入地面经土壤动物吃用富集→陆上动物→逐级浓缩。营养级越高,富集能力越强,积累量越大。其危害主要是影响生殖,导致人类、动物产生怪胎。

汞作为工业用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不断输入生态系统。它以痕量出现在大气、土壤、岩石及动植物组织中,但通过生物浓缩从水中不到1mg/L到海藻中100mg/L,到鱼体中达1122mg/L。

汞作为工业用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不断输入生态系统。它以痕量出现在大气、土壤、岩石及动植物组织中,但通过生物浓缩从水中不到1mg/L到海藻中100mg/L,到鱼体中达1122mg/L。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特点①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②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于生物体内③有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生态系统循环后使毒性增加。因此,有毒物质的生态系统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又最为复杂。有毒物质循环的途径,在环境中滞留时间,在有机体内浓缩的数量和速度,以及作用机制和对有机体影响的程度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基本规律: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分布.主要受热量,水分和土壤影响,不同气候带出现相应的植被: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荒漠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北美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多,温度高,因而从东到西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垂直地带性分布:①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降水、风速、土壤、辐射依次成带状更替②长白山植被垂直带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矮曲林→高山冻原③植被带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具一定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垂直带性④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替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带结构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见名解)

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措施:①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观②积极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植树种草③既要工业化现代化更要环境优质化——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④大力发展环境科学研究

全球变化是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主要现象有:①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排放,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②大气臭氧层损耗:臭氧层的损耗主要来自氟氯烃.臭氧层变薄使生物因过量的紫外辐射而受害③大气中氧化作用减弱④生物多样性减少⑤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沙漠化扩大,环境质量下降(垃圾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⑥人口的急剧增长

全球生态学基本原理:①自组织原理:全球生命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能够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与环境共同进化②连锁反应原理:地球上某一物种的灭绝或某一敏感成分的变化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环扣一环③量变引起质变原理:地球上某一成分在某一阈值或数量以内,其作用较小,超过一定阈值,其群体或社会作用凸现④多样性原理⑤富集原理.

生物多样性概念见名解,保护措施:①政策和法律途径: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宣传教育途径②科学研究途径:生物多样性本底分析,特殊生物资源的研究,生物种资源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研究环

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③国际合作途径

持续发展: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①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②持续发展是没有破坏的发展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的公平,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公平分配有限资源②持续性原则: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③共同性原则:各国虽然差异很大,但持续发展为全球发展总目标,全球必须联合行动特征:①经济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更应追求改善质量,节约能源,清洁生产②生态持续发展:这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社会持续发展: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消灭贫困,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措施:①摆脱贫困②适度的人口:人类必须在地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生活③维护地球资源,保证以持续发展方式使用再生资源④利用经济杠杆维护自然资源⑤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⑥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安全问题:①外来有毒有害物质的压力和生境的破坏:发达国家垄断了利润高、污染程度轻的高科技产业和加工工业,而不断通过境外传统的、高能耗及污染重的夕阳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缺乏充分保护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②全球变化的生态效应:具体见前③生态入侵引起的生态安全:生态入侵是指通过人类活动有意或者无意而被引入的非本地源的生物,在本地的自然或者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而且对系统的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对策:①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没有边界的,全球化使污染企业和污染物的越境转移更加方便,这不是一个国家(地区)可以解决的,需要制定多边协议与国家间的对话。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地区领导人签署5个文件,保护臭氧层,限制CO2的排放等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态系统的管理,保证环境部门的执法③提高监督技术和建立评估体系:GMO的定量分析检测,大量转基因食品的快速检测,加工食品检测,多种转基因的混合检测等④普及生态安全意识:生态安全和所有人息息相关,生态安全使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要有知情权,加强宣传,提高国民素质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相关文章: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03-03

药学英语名词解释整理09-23

近代史整理名词解释08-31

金融学名词解释等整理09-23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公司法名词解释整理09-23

汽轮机原理名词解释整理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