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名词解释

时间:2023-06-15 12:21:10 炜玲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貌名词解释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貌名词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貌名词解释

  滩脊(beach ridge)

  又称“沿岸堤”。指激浪流将沙或砾石以及贝壳碎片堆积在高潮线附近成为与海岸线平行的堤状堆积体。高数米,宽数十米,长数百米至数千米。是堤式海滩的组成部分,其前缘存在着砂质海滩。根据新老滩脊的关系、规模、物质组成等,可以分析海岸变化的动态。] 天然堤(natural levee)

  又称“自然堤”。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而成微见高起的长堤。洪水漫溢河槽时,在其两旁流速骤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天然堤。

  土体蠕动(soil creep)

  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移动的速度每年小的只有若干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

  U形谷(U-shape valley)

  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它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坡陡峻,谷底平缓,横剖面呈U形。 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athering)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下切侵蚀(downcutting)

  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切侵蚀。下蚀的强度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程度

  泻湖(lagoon)

  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的湖泊。有的高潮时可与海水相通,如河北昌黎县七里海;有的则与海水不通;还有古代泻湖长期与海隔离和较长岁月的沉积作用,使原有咸水因地表淡水的注入,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积湖”,

  新月形沙丘(crescent dune)

  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为新月形沙丘。它的高度不等,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最高达50米,宽度一般在100-500之间,也有更小一些的。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风向的一坡称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坡度一般在10度-20度之间;相反的一坡称为背风坡,或叫落沙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一般为28度-55度左右,有时达56度。背风坡的坡度大小和不同粒径沙粒的饿休止角有关。

  悬移质(suspended load)

  粒径较小,沉降速度比水流的垂向脉动流速水,在紊动扩散作用下,可以悬浮在水流中的泥沙。又称为"悬沙"。

  雪线(snow line)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悬冰川(hanging glacier)

  一般呈斑点状悬挂依附在山坡上,冰川规模小,冰体厚度薄,对气候的变化反映比较灵敏,容易形成,也容易消亡

  羊背石(roche moutonnee)

  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是在大陆冰川作用区,石质小丘往往与石质洼地、湖盆相伴分布,成群地匍匐于地表,犹如羊群伏在地面一样,故称羊背石

  沙垅(sand ridge)即“沙垄”。纵向沙丘

  溯源侵蚀(headward erosion)

  又称“向源侵蚀”。指河流或沟谷底坡坡度变陡之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而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

  潜蚀作用(underground erosion)

  多指黄土地区流水沿着黄土裂隙或动物洞穴下渗,发生机械侵蚀和对可溶盐进行的溶蚀作

  用。潜蚀作用形成黄土陷穴、黄土桥和黄土柱等地貌,促进坡面物质块体运动,对黄土地貌发育起很大作用。]

  侵蚀基准面(base level of erosion)

  河流的下切侵蚀深度不是无止境的,通常是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水平面称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两种

  侵蚀面(erosion surf-ace)

  山区河流河床侧蚀,谷坡后退,逐渐切平谷底地质构造,形成宽平的谷底河漫滩。这种由水流削平基岩构造而成的缓平地面,称为“侵蚀面”。]

  侵蚀循环(erosion surf-ace)

  又称“侵蚀旋回”。指地表在水流作用下,地貌形成与发育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阶段,这三阶段合一旋回,称为“侵蚀旋回”。此说由美国戴维斯于1899年提出。假定一个平缓的地面,因地壳运动而被迅速的抬升,当升到一定高度后,地壳转向长期稳定,在水流长期侵蚀作用下,地貌经历着一个地表起伏迅速增加短促的幼年期;一个地势起伏很大和地貌类型复杂的壮年期;一个地势逐渐变缓的过渡期,和一个地面夷平为准平原,变化十分缓慢的老年期。此后,地貌发育回春,进入新的发育旋回

  溶洞(karren)

  地表流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时所溶蚀出来的石质小沟,称为溶沟(石沟)。深度一般在半米以上至数米。

  溶斗(doline)

  亦称为“喀斯特漏斗”。是一种碟形、漏斗形、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地,直径数米至百于米不等,深度一般小于直径。溶斗是现代喀斯特作用下的产物,起者汇集地表水的作用。在溶斗底部通常有消水道(如落水洞、溶隙等)把溶斗的汇水引向地下排走,当溶斗底部被碎屑物覆盖后就成为平底的圆洼地,可供垦殖。

  溶蚀(corrosion)

  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侵蚀作用。当水中含有侵蚀性的CO2时,则有较强的溶蚀作用,对石灰岩进行溶蚀。]

  溶蚀谷(polje)

  岩溶地貌中宽阔而平坦的谷地。谷地两侧多被峰林夹峙,谷坡急陡,但谷底平坦,横剖面如槽形,又称为槽谷。谷地内通常有过境河穿过,它由谷地一端流出,至另一端潜入地下。在河流的作用下,谷地不仅迅速扩大,而且堆积了较厚层的冲积物。此外,还保留着石灰岩残积红土,以及低矮的石灰岩孤峰或残丘。

  溶蚀盆(uvala)

  溶蚀盆是一些宽广平坦的盆状凹地或谷地。在南斯拉夫称为坡立谷,意为可耕种的平地。溶盆规模很大,仅底部就达至数十平方公里。一般宽度在1千米以上,长达10千米以上,四壁陡峭,盆地底部常有较厚的松散堆积层,山地坡麓常有水量较大的泉水流出,呈溪流流经盆地底部,并在另一端坡麓潜入地下,是喀斯特地区工农经济发达之所在。

  三角洲(delta)

  河口区由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的冲击平原。最初由希腊人近似三角形的尼罗河三角洲,故名。是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堆积而成。一般呈弓形或三角形,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流多汊道,河网密集,大部是良好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依其形态可分为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

  离堆山(meander core)

  又称“曲流环绕岛”。被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称“离堆山”。它是深切河曲未裁弯前的凸岸山嘴,在易溶性岩石地区,也可由地下水对地颈溶蚀而成天然桥,而后天然桥崩塌形成离堆山。

  流水地貌(fluvial landform)

  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类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落水洞(sinkhole)

  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落水洞的深度比宽度大得多,一般宽度很少超过10米,但深度可大100米以上。例如法国的“牧羊人深渊”,深112米,而比利牛斯山上的“马丁石”更深,达1158米。

  泥石流(debris blow)

  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牛轭湖(ox-bow lake)

  又称“弓形湖”、“月亮湖”。河曲裁弯后废弃的弯道。因似牛轭,故名。河曲裁弯后,废弃弯道的上口门和下口门先后被淤死,使废弃河道和新河失去联系而成湖泊。由于废弃弯道凹岸槽深较深,形成湖泊后能长期保留牛轭形、新月形或弓形。牛轭湖是河曲弯道衰亡的标志,对研究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片蚀(sheet erosion)

  雨滴冲击地表,使土壤层层分离,被水流带走的现象。

  黄壤(yellow earth)

  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中等高度的山地。[8] 黄土(loess)

  黄土是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黄土是疏松的土状堆积物,矿物养分丰富,土层深厚,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但由于多数地处半干旱地区,生态平和脆弱,自然植被被破坏后,恢复较困难,因此植被稀疏。雨季暴雨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黄土的结构和岩性的特点故很容易发生坍塌,对工程建设也有一定影响。

  黄土地貌(loess landform)

  由于黄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疏松多孔隙、富含碳酸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易沉陷等),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水流作用),切割成许多沟谷和沟间地,形成许多正向、负向地形,叫黄土地貌。

  黄土梁(loess ridge)

  黄土呈条状延伸的平顶岭岗称为黄土梁。面积较小,为0.5-1平方千米。

  黄土峁(loess hill)

  黄土区形成的孤立穹状丘陵地形,顶部浑圆,斜坡较陡,峁顶坡度5度-10度,峁坡坡度10度-55度。黄土峁一般是由于继承了古丘陵地形,或黄土被近代河谷流水切割而成。黄土峁一般分布在切割强烈的河流下游或河流交汇处。

  黄土塬(loess tableland)

  黄土覆盖的面积较大的平坦高地称为黄土塬。黄土塬具有巨厚的黄土堆积、完整的地层序列、和连续的自然剖面,地形上表现为平坦高地,高地边缘陡峻,为沟谷所环蚀,由于溯源侵蚀而参差不齐,腹部平坦,平均坡度小于1度。

  火山(volcano)

  堆积山的一种类型。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

  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个锥形山丘,称为“火山锥”,锥顶有圆洼形的火山口,口下有一个与地壳深处岩浆相连、作为内部物质喷出的火山通道(火山管道)。我国已发现火山有600多座,大部分属死火山

  极地冰川(polar glacier)

  温度都在压融点以下,运动缓慢,大都由内部变形引起的冰川

  岬角(cape)

  又称“地角”。向海(或河、湖)突出的陆地尖角。常见于半岛前端。岬角通常是陡岩岸或由松散岩石组成。如我国山东半岛的成山角、南美洲的合恩角。]

  间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

  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此时高纬度地区的大冰盖面积缩小,中、低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高山雪线大幅度升高,冰缘作用衰退,全球自然地理带向两极方向推移,世界海平面上升。

  角峰(horn)

  当不同方向的数个冰斗后壁后退,发展成为棱角状的陡峻山峰,叫做角峰。 阶地(terrace)

  河流阶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接替阶梯式地形,由河流的堆积与下蚀作用塑造而成。每级阶地都由一个平台和与之相连的斜坡组成。

  局部侵蚀基准面(local base level)

  局部侵蚀基准面是指河流流经的坚硬岩坎,湖泊洼地以及主支流汇口处等,它们往往控制着其上游河段或支流的下切作用。

  喀斯特(karst)

  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次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即“岩溶地貌”。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区(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地层中分布最广,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岩溶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等各种洞穴系统。]

  河漫滩(floodplain)

  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以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 横向沙丘(transverse dune)

  因沙丘与主导风向垂直,故称为横向沙丘。横向沙丘按堆积形态分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形沙丘链。

  红树林(mangrove)

  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这类群落的主要种类是由红树科植物所组成,故称为红树林

  洪积扇(proluvial fan)

  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山谷出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一般规模较大。自扇顶向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其组成物质为洪积物。

  滑坡(landslide)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滑塌(collapse)

  又称为“崩塌”。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

  位于地表的岩石矿物在水、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氧化、溶解、水解、水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因而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甚至形成新的矿藏物破坏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使岩石疏松甚至逐渐变成松散的土层,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环礁(atoll)

  我国古代称为“石塘”。海洋上呈环状或马蹄状的珊瑚礁。我国南海诸岛就属于环礁类型。巨大的环礁上往往堆积有沙帽,即形成珊瑚岛(如我国永乐群岛的环礁),被包围的水面称为泻湖,有水道和外海相通,泻湖可成为优良避风港口。

  荒漠(desert)

  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

  海岭(oceanic ridge)

  即“海底山脉”。海底的巨地貌。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其轴部为地壳板块的交界,是地壳的破碎带,地球内部岩浆沿破碎带裂隙溢出,形成高出洋底2000-5000米的岩墙-山脊,以后再喷溢的岩浆,又上涌到早期已硬化的岩墙中间把岩墙一分为二向两侧推开,岩墙在在向两侧移动中随着冷却而降低其高度。因此海底山脉约深1000-3000米、宽几十千米的中央裂谷,沿裂谷为地震及岩浆喷发,有较高的地热量。裂谷两侧为高度逐渐向外降低的山脊

  海蚀洞(sea cave)

  海蚀地貌中分布在陡崖的脚部,深度大于宽度的,由于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的凹槽。 海蚀台(abrasion platform)

  海蚀地貌中,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前微倾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台。海蚀崖(sea cliff)

  海蚀地貌中,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叫做海蚀崖。 海蚀柱(sea stack)

  海蚀地貌中,坚硬的岩脉常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叫海蚀柱。

  海蚀作用(marine erosion波浪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最明显,它通过冲刷研磨和溶蚀作用使海岸线逐渐后退的作用。

  海滩(coastal beach)海岸带泥沙在激浪作用下形成的堆积体。分布于激浪作用带,地面和缓向海倾斜。

  海峡(strait)

  两个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其中有的沟通两海(如渤海海峡),有的沟通两洋(如麦哲伦海峡),有的沟通海和洋(如直布罗陀海峡)。海峡中一般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水文要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底质多岩石或沙砾,细小的沉积物较少。海峡在军事和航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鼓丘(drumlin)

  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

  地貌(landform)

  地表起伏形态。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

  地壳均衡(isostasy)

  关于地表重力场的一种假说。简称“均衡说”。1855年由英国普拉特(J.H.Pratt)和艾利(G.B.Airy)提出。认为较轻的地壳象冰山一样浮在较重的地幔上,并按阿基米得原理达到均衡状态。即从地下某深度开始向下,同深度的同等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或所承载的质量趋于

  相等。]

  地下河(underground river)

  又称“暗河”“伏流”由于岩溶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和地下通道,地面河流往往经地面溶洞潜入地下形成暗河,称“地下河”。[12]

  冻胀(frost heaving)

  由于表土上形成达30mm厚的冰透镜体而造成地面或个别颗粒的向上移动。[23] 断层谷(fault valley)

  纵谷的一种。沿断层或断裂发育的河谷。因断裂带上地层破碎,抗冲性和抗蚀性显著降低,在水流作用下发育成河谷。如雅砻江下游麦地龙至渡口为断裂带发育的河谷。] 断层三角面(triangular facet)

  断层崖遭沟谷或河流切割,形成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fault scarp)

  为断层上盘形成的崖壁或陡坡。阶梯状断层可形成阶梯状断层崖。老断层崖形成后,断裂运动复苏,在老断层崖下又出现新断层崖,称为“复苏断层崖”。]

  断块山(block mountin)

  又称断层山。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 堆积作用(deposition)

  指搬运的泥沙和砾石等物质,因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等)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而聚集的现象,以及岩屑在重力作用下的堆积、火山喷发物的堆积。有流水堆积、冰川堆积、风成堆积、重力堆积等。堆积作用比“沉积作用”含义更广,但两词往往通用。] 多年冻土(permafrost)

  又称永久冻土,指数年或千百年以上经久不化的冻土层。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度)区的产物 峰林(peak foest)

  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峰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峰林是在地壳长期稳定下,石灰岩体遭受强烈破坏并深切至水平流动带后所形成的山群。

  风化(作用)(weathering)

  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侧向侵蚀(lateral erosion)

  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侧向侵蚀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由于主流线迫近凹岸和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蚀,凸岸堆积,这就使弯道曲率半径不断减小,离心力不断增大,横向环流随之增强,侧向侵蚀也就相应增强

  冲沟(gully)

  一种较大的、有间歇性水流活动的条形凹地。由切沟发展而来,沟谷平面图形呈梭形,横剖面大致呈“V”形,宽度和深度可达数十米。沟床纵剖面呈凹弧曲线,与沟身所在坡面明显不一致。冲沟只沟谷中主要类型,标志着地区性强烈侵蚀阶段

  单面山(cuesta)

  又称单斜山。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被蚀成谷地,硬岩层突露成山岭,即单面山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

  刃脊(ar te)

  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两个冰斗或冰川谷地间的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薄而陡峭,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

  地貌学名词解释2017-04-09 08:05 | #2楼

  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地貌---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

  地貌形态---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地貌的基本形态---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例如冲沟、沙丘等

  地貌的组合形态---组合在一起。如盆地、沙漠等。

  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

  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

  古土壤---指非现代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具有埋藏或非埋藏的表面

  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崩塌---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称为崩塌。

  错(座)落---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撒落---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

  倒石堆---崩落下来的大量石块、碎雪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所形成

  滑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和水的参予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又称为地滑

  片流---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斜坡表面形成的面状流水

  坡积物---

  泥流---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斜坡下缓慢(有时迅速)流动的现象。

  洪积物---主要是沟谷和季节性河流)所挟带、当水流能量降低时而堆积下来的物质。

  洪积扇---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在平面上呈扇形,称为洪(冲)积扇。

  泥石流---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

  河谷---河流携带着沙砾在地表侵蚀塑造的线型洼地,是一种形态组合。

  侵蚀基准面---限制河流侵蚀作用的下限水体面。侵蚀基准面一下河流不发生大规模的侵蚀作用。

  隘谷---谷坡陡峭或近于直立,谷宽与谷底几近一致,河谷极窄,谷底全部为河床占据。

  障谷---隘谷进一步发展而成,两壁仍很陡峭,但谷底比隘谷宽,常有基岩或砾石滩露出水面,可以通行。

  峡谷---横剖面呈明显V字型,有时呈谷中谷现象,谷坡陡峭,坡上有阶状陡坎。谷底出现岩滩和沙砾滩,后者不稳定。

  迂回扇---河漫滩表面的一种微地貌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在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

  牛轭湖---曲流形成,河道被截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河流阶地---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冲积平原---河流搬运的碎屑物,因流速减缓、能量降低而逐渐堆积下来所形成的平原。

  水系---由主(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复杂的多级河道系统

  河流袭夺---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的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断头河(能正确指出图中地貌名称)---层水平活动错移开之后,剩下的下游被废弃的河段。

  (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有明显的转折,称为袭夺湾,被夺河在袭夺湾以下的河段称为断头河)

  岩溶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破坏过程

  岩溶地貌---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地下洞穴系统

  岩溶堆积物---与各种岩溶作用有关的沉积物

  岩溶漏斗---径数十米,深十几至几十米

  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侵蚀作用并伴有塌陷而形成

  坡立谷---

  冰川---冰川冰是多晶固体,具有塑性,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

  雪线---又称均衡红线,是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分界线。

  山岳冰川---完全受地形约束而发育,冰层位于高原地区沿山谷分布,其冰舌自冰层沿山谷顺流而下,称为山岳冰川

  冰斗冰川---雪线附近占据着圆形谷源洼地或谷边洼地的小型冰川

  冰川挖掘作用---

  冰川刨蚀作用---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沙石对冰床岩石的破坏作用

  冰蚀地貌---由(冰川和它所携带的岩石碎块对地面进行掘蚀和磨削作用叫冰蚀) 如冰斗、冰川谷、刃脊和角峰等。

  角峰---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刃脊---后形成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冰碛物---由冰川直接沉积,是未经其他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称为冰碛物

  风蚀壁龛(石窝)---

  风蚀蘑菇石---近部分,形成上大下小的风成蘑菇石。

  风积物---经风搬运再堆积的物质叫风积物,风积物有风成沙和风成黄土两种,前者是跃移和蠕移的产物,后者是悬运的沉积物。

  荒漠---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

  黄土---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广泛分布的松散土状堆积物

  风蚀谷---风沿着暂时性洪水所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

  新月形沙丘---是一种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其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微凹而陡。

  潮汐---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

  波浪---向传播的现象。

  浪基面---再影响到沉积物表面颗粒的运动。

  海蚀崖---基岩海岸的岸坡经海蚀作用形成的陡崖。

  三角洲---沉积形成的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堆积体

  古地磁年代学---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量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代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热发光法(热释光法)---一般非金属破碎绝缘矿物具有受激发光现象,其发光强度与矿

  物以前吸收的能量成正比,辐射量的积累是时间的函数,因此通过测量材料的发光强度可以推算其年龄

  放射性同位素法---利用矿物和岩石中含有的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自行衰变计算年龄的一类方法

  极性时---指以某种极性占优势持续时间较长的时间单位

  极性事件---指地史时期地磁场极性倒转变化中时间短暂的变化

  布容正向期---松山反向极性期后,地磁极曾不断漂移,距今大约70万年前至今,地磁场的方向和现代地磁场的方向完全相同。

  冰期和间冰期

  冰期--第四纪时期全球性的降温期

  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全球性的增温期,地表大量的冰雪消融以致消失,大陆冰川消失或向高纬后退,高山区冰川由山下向山上后退,但有大量的新生种产生。

  冰阶和间冰阶

  冰阶--冰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冰川发育阶段,其冰川作用范围一般小于该冰期的最大范围

  间冰阶--冰期中两个冰阶之间的相对温暖的寒冷气候阶段,冰川作用变弱或有所消融,但未全部消失

  气候旋回---

  牙式---上下齿类各一半的齿序和齿类数

  植被的垂直分带---在任何一个纬度带,第一带与地面相同,往上分别相当于此带以北的带。分带在山的两坡高度不同,南高、北低

  古文化---按照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划分的发展阶段

  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石器---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石质工具

  文化遗址---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植被带平行移动---

  泥河湾组---属于第四纪早更新世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河北泥河湾村,故名

  周口店组---属更新世中期。分布在北京及其邻近地区,命名剖面在北周口店洞穴堆积物剖面图京周口店第一地点。

  同时异相---

  同期异相---

  全新世---第四纪最新的一个世,约1万年前至今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来所发生的地质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地貌的构造变形或变位

  现代构造运动---有人类历史以来的构造运动

  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断层---动的断层

  各种形态

  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

  发展与形成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

  划分方式及区别

  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

  主要作用

  地貌对人类的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的影响尤为显著。

  地貌与农业生产

  海拔高度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海拔较低的地区,因水分条件不同而适合发展种植业或畜牧业。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都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而干旱地区的平原、盆地则适于发展畜牧业。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平原以及中亚平原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适合发展林业。如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都是我国的重要林区。而海拔较高的高原,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则适宜种植高寒作物和发展高原畜牧业。

  地表的起伏状况和地形的坡度、坡向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平原地区地表宽阔平坦,利于机械作业和农田基本建设,适合发展规模农业。而丘陵、山区地表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如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地表的坡度越大,土壤受侵蚀越强。坡度在3度到7度就要采取等高种植,超过7度就需要修筑梯田,超过25度的山地则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适宜发展林业或留作自然保护地。坡向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南坡比北坡接受太阳辐射多,光照和热量条件好;但蒸发强烈,水分条件比北坡差,林木不如北坡茂盛。

  地貌的物质组成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流水地貌中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特别有利。黄土地貌是由深厚疏松的黄土构成的,土层厚,持水性好,耕性好,富含钙、磷等矿物养分,适合农作物生长。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地貌与工程建设

  不同海拔高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使用效益。如已顺利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在长达1142千米的线路上,约有85%的路段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由于海拔高,施工条件十分恶劣。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是当时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在海拔较低的临水地区,由于地下水埋深都比较浅,施工中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等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防潮、防盐碱的费用。

  地质基础影响工程的选址和施工建设。水库大坝、高层建筑、铁路、公路都要求地质基础坚硬。在平原地区,因土层深厚,地基松软,多流沙层,在施工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和防水。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宝钢一期工程建设时,曾把直径为900毫米的钢管打入60米深的地下做支撑,效果显著,使宝钢成为上海近期地面沉降幅度较小的地区。在喀斯特地貌区,因岩层的渗水性强,而且多地下溶洞,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如果选址不当,容易出现水库渗水、大坝开裂等问题。为确保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在选定坝址时就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周密的勘探和考察论证。

  地表起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施工难度和使用效益。在平原和高原地区,地表起伏较小,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选址、选线与施工。在丘陵和山区,相对高差大,地形陡峭,平整成本高,而且易发生地质灾害,不利于大型工程的选址和选线。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成昆铁路,由于所经地区大部分都是丘陵和山地,桥梁和隧道竟占总长度的40%以上,建设成本大大增加。

  海岸地貌与港口建设关系密切。由海积地貌形成的平原海岸,岸线开阔,坡度较小,有利于港口建设。但由于泥沙淤积旺盛,航道较浅,不利于大型船只泊靠。由海蚀地貌形成的山地丘陵海岸,水深坡陡,适宜建设供大型船只泊靠的深水码头。但这种码头潮高浪大,泊稳条件相对较差。我国新建的东海洋山深水港利用大、小洋山岛链作为天然屏障,水深浪小,水域广阔,可供大型船只泊靠,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集装箱港。

  地貌与城市发展

  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和景观有直接的影响。

  地貌影响城市的布局。平缓地形有利于城市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位于临江、临海的平原(如哈尔滨、吉林、武汉、西安、上海、青岛)、山间盆地(如昆明、贵阳)和山麓绿洲(如乌鲁木齐)等地势相对低平的地区。据统计,我国城市中,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大体比例分别是1%、32%和67%,其中39个特大城市中有27个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地貌制约着城市的拓展方向和城市的空间格局。河谷、山谷中的城市只能线性延伸,如兰州城只能沿黄河狭长的谷地向西扩展。高原、平原上的城市可向四周呈放射状或棋盘状扩展,如拉萨、北京的城市街区像棋盘一样。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街区则呈立体发展态势,如山城重庆就位于坡麓上,整个城市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地貌与旅游

  地貌构成了景观的骨架,形成风格各异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群峰林立的张家界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怪石林立、溶洞幽深、是我国云南、贵州、广西自然景观的基本地貌。赤岩险峻的丹霞地貌,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以及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各种地貌形态同时为山地避暑、海滨度假、林海滑雪、温泉沐浴、沙漠探险等形形色色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环境。[1]

  地貌分类

  地貌

  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

  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引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中国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在45-1480米之间,平均比降约2%。西北部为山岳区,东南部为丘陵区。山岳区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丘陵区山包起伏,地势较西北低平。

  著名地貌

  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地貌类型。

  中国丹霞

  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刚果盆地

  为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刚果盆地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平原降水多,原因是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巴西东南部。大部在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保罗州境内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顶高原构成。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 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哈萨克斯坦中、东部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公里;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公里,地表受强烈切割。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 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哈萨克丘陵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安第斯山脉

  地貌

  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互平行,并同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等国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 (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公里,。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 ,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青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富森林资源以及铜、锡、银、金、铂、理、锌、铋、钒、钨、硝石等重要矿藏。山中多垭口,有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过。泛美公路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区各国。安地斯山脉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地貌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高层名词解释09-23

润滑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

西方名词解释04-03

结构的名词解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