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
1、坐忘
庄子认为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摆脱了劳逸苦乐之情,不去思考现实世界的利害得失,超越了有限的现实世界,就可以达到真人的境界。
2、天人感应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主要指帝王的行为、措施和宗教仪式)能够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对它作了从来没有的系统论证,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
3、人副天数
董仲舒《春秋繁露》篇名。认为人是天的缩影和副本,人的形体和精神都来源于天,与天类似。在形体方面,他作了许多荒唐的比附,例如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与一年的天数相符合;有大骨节十二,与一月之数相符合;五脏四肢与“五行”、“四时”相符合。认为“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以此作为“天人感应”的依据。
4、经世致用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经世致用的思想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思想家孔子,到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顾炎武等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5、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天理”,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并且良知人人具有,圣、愚皆同。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物不迁论
《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讨论了动静关系的一篇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发展观。他认为不能把动静加以分割。即不能离开运动来研究静止,而是要从运动中来论证静止的道理;通过对于运动的分析,达到否定事物运动的目的。在论证方法上,他割裂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把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而把运动的连续性说成是人们的一种幻觉,从而否定了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7、四法界
四法界是华严宗对于世界的看法,四法界指的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里的法界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事物而言,界为分,就是差别。一是指理而言,界为性。前者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后者指法性真如。事法界就是形形色色的世界(杂),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个世界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8、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执著有“我”产生“烦恼障”;执著有“法”
产生“所知障”;只有破除我法二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灵魂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世界。如何破除“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可以通过累世的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成佛的无漏种子逐渐的增长,八识都变成为成佛的智慧,便能进入佛国.
9、天人合一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天人在形体结构上的一致,即人副天数;第二,天人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的一致,即三纲五常;第三,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即天人感应。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赋予了天人格化,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帝王的政治上的一统,强化家族的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
10、正名
正名一词源出于儒家经典《论语》之中是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1、仁
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12、中庸
中庸:平常、常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人生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强调“用中”突出用中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强调用中之常,中道可以常行,说明中庸的普遍意义。
14、《中庸》
全篇都在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是道、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就在于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首先要有至诚无妄的心态,中庸把“诚”看做是世界的本性,“诚”看成和本体的同一,人修养到了至诚的程度,就可以从容中道。其次要有一种庸常的精神,每一种原则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处境出发,从日常的琐事出发。再次要有一种行而不倦的精神。
15、中体西用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6、十翼
《十翼》即《易传》,是对《周易》的注释,产生于战国末年,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易传》即“十翼”。翼是“助”的意思,有如鸟的翅膀,用来辅助阐明“经”的意思。《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中国思想史概要 名词解释2017-04-09 08:03 | #2楼
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 “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其主要的思想源自于《大学》的经。《大学》是如此指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周公制礼
周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这次制礼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规定。大的方面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制度礼仪,小的方面包括人的婚姻、丧事、成人礼仪、祭祀活动等等。通过周公制礼,统治阶层力图使西周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人们生活以及思想,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事以礼为准则。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朝代更替很多,但西周时周公制礼所确定的各种礼制都被继承了下来,特别是婚姻制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周礼的影响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王”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墨家三表说
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为而治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涤除玄览
老子把握道的一种方法。就是就要把人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的干扰,象一面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就能把握道了。这是一种神秘主义认识方法
抱法处势
出自《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韩非强调"法"在统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势"的重要性。提出要"法势合一",统治者必须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结合天人感应说,提出人性有上、中、下之别的观点。他认为,人性的根源是阳,表现于外为仁,是善;情的根源是阴,表现于外为贪,是不善。人生下来就有性和情两种质,虽然性是主,情是从,但不能说人性先天就是善的。要使人养成道德品行,达到“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需要经过社会的教育。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这两种都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大多数,需要教育,所以董仲舒指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认为君王承天命,教育人民养成善德。他从人性论上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原心定罪
由董仲舒提出是春秋之义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汉儒把它当成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其内容是在审判中重点考察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乎儒家道德,如不合乎,必须严惩;如合乎,虽犯法亦可从轻论处。这一审判原则从道德至上的立场出发,过分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而相对忽视了犯罪的客观事实,从而为酷吏任意安置人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就是指自然界 ,“人”就是指人类 ,“合一”就是指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文武张设
这是王充法理思想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一德一力,一文一武,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文武张设”、礼法兼用。但比较起来,王充认为礼义德教更为重要。
名教出于自然
"名教"与"自然"之辩是魏晋时期政治伦理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源自汉末士人中普遍发生的儒学信念危机。王弼从"以无为本"、"崇本举末"的本体论出发,得出"名教出于自然"的结论。他否定了汉代"以仁义为本"的观念,儒道兼综,以道统儒,主张"名教"从属于"自然"。"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在中国伦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名教”,一般理解为儒家的纲常伦理,又称“礼教”、“五教”、“王教”、“世教”,因其是正名分的大本,故称“名教”。
名教本自然
王弼对世界存在普遍原理的追问展现在多个方面,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根据,万事万物的运行遵从自然原则;对于人类社会,同样强调自然原则对于人类规范制度的创立具有本源意义,肯定了自然原则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观点被总结为"名教本于自然"。将自在的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规定为自为的人类世界的行为规则,其理论前提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与人类思维在内的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适用的普遍规律。
圣人制刑
韩愈坚持圣人史观,认为圣人就是人道德楷模,圣人就是仁义,圣和仁是一体的。韩愈认为,法律和刑是"道"的体现,是由圣人创造和设立的。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认为统治着生来具有上品的"善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而上下",即可上可下。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刑峻法提供了理论根据,它的性三品说也可以用来反对佛教。
天人不相预
在元气惟存,气化宇宙的思想前提下。柳宗元视天为自然之物,天道只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他肯定的指出,草木之生长繁殖,年岁之凶歉璺收。是天所造成的自然现象;而法制与动-乱,是人为的社会现象。二者皆有其发展变化之规律,各司其职,各行其事,互不干预。这种天人相分的思想。不仅是驳斥了韩愈所主张的天能赏功罚过的天命论,也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同时承继了荀子所谓的“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八条目。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易简功夫
陆九渊认为心就是本心,本心就是孟子的恻隐 仁义 羞恶 辞让 此四端就是此心本心。他认为人常被物欲私欲本见蒙蔽本心,解蔽的方法是他提出的易简功夫。易简功夫就是首先要确认自己尽善的本心,其次学会用心度量是非,最后反观内省,顿悟本心。反观内省的方法就是存心养心去利欲。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天变不足畏”: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同时透露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大明法度
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上时政疏》,“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上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但是,他又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这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立法离不开贤人。其二,执法离不开贤才。
童心说:
李贽认为人先天具有天真淳朴的童心。“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童心说,导源于王守仁的良知说,但否定仁义礼智忠孝等是人的天性。
帝王皆贼
作为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的唐甄,以人人平等为出发点,提出了帝王皆贼和治乱唯君的思想,把矛头直对君主专制政治;并针对其政治弊端,提出了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从而使其反专制思想达到了明末清初时代的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议政
学校议政思想是黄宗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宗羲指出,学校不仅仅是养士的教育机关,而且是国家议政的政治场所,天下是非的评判,国家政事的处理。不能只有皇帝一人说了算,而要听从学校的公议,学校是高于君主的决定政治是非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治理天下的设施都将出于学校。学校议政”可以看作是实现政治设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学校议政,可以反映民-意,可以监督君主和地方官
理势合一
出自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理”和“势”在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不可抗拒。提出“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寂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肯定历史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势。但又认为势“存乎神之不测”,要通过英雄人物来表现。
理欲合一
王夫之提出了理欲合一的观点。他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一是理欲同源。他认为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与生俱来。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二是理不能脱离欲而单独存在。理往往要借助于欲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三是欲为人性的当然组成部分。四是在圣人身上,理欲实现了和-谐统一。既然欲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消灭欲又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要对人的物质欲求给予一定的满足,不过,王夫之对欲的肯定是有限的,他更为推崇的是理的地位和价值,反映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就是注重和维护礼教与纲常。这是其理欲观的局限性所在。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03-03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09-23
护士考试名词解释04-21
中国古建史名词解释09-23
中国建筑名词解释09-22
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09-23
中国档案事业史名词解释09-23
中国股票市场名词解释09-23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