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01 17:46:47 赛赛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是心理学考研中最容易得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因此掌握好名词解释是心理学考研十分关键的一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即关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

  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

  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认知: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

  无意识: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自变量: 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外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无关变量

  双盲变量: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

  神经-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突触:一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的有一种一些白质和灰质混杂的结构

  边缘系统: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远有一个结构它们组成一样的功能性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相互抑制的现象。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分配: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分心: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识记: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

  保持:保持的质和量的变化

  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高,这就是记忆恢复。

  过度学习: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聚合思维: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概念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发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信念:坚持某种观点、思想或者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意志行动: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

  情绪和情感:个体对认知对象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心境 :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渲染性、弥散性 )

  激情 :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爆发性、冲动性 )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超压性、超荷性) 道德感 :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液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素质: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

  智商: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2、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知识、技能的水平。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自我调控系统: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篇2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继续学习。

  4、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1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1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2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2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3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3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7、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3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9、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2、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43、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44、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5、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6、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47、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48、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4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0、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51、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52、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5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4、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55、课堂纪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56、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57、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59、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6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61、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62、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63、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64、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65、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66、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67、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68、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69、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70、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71、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72、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73、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74、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7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7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材料物理导论名词解释09-23

社区护理导论名词解释09-23

商业伦理导论名词解释09-22

教育心理学经典名词解释09-23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06-10

工程心理学名词解释09-23

心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09-23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09-23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