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力市场:
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4.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6.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8.劳动的边际成本:
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9.劳动的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劳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10.短期:
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11.长期:
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12.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13.买方垄断企业:
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14.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15.规模效应:
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
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16.互补性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
要素B是互补。
17.替代性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18.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b公式:ed=-(△L/L)/(△W/W)=-(△L/△W)/(W/L)
19.失业的统计概念:
作的一切人。
20.就业的统计概念: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
正在受雇佣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包括正在工作者和有职业但是并未工作的人。
21.劳动力参与率:a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因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劳动力是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定年龄之上的人口,该年龄线是为衡量经济特性而规定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b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劳动力参与率
1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2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3类别: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4作用: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22.替代效应:
工资增加后使劳动者感到休息的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从而增加劳动供给的行为。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3.收入效应:
一个社会发达了,工资增加时劳动者感到更加富有,从而减少劳动供给的行为。
27.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c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进一步整理:
类别:(1)各级正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2)在职培训
活动: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
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3)健康水平的提高: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4)对孩子的培养。(4)寻找工作的活动。(5)劳动力迁移: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
28.广义工资: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
29.狭义工资:
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租金,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其量较租金小,差别较经济租金小。准租金可以用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来加以分析。可见,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0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然;准租金也可能小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
32.补偿性工资:
若两种工作要求同样技能,工资率也相同,人们通常会认为其中一种工作A较满意,另一种B枯燥或不满意,这种工作条件差别使得B相对于A便有了劣势,由此原因导致的工作B较A多支付的一部分工资。33.前市场差别
过去的歧视情感对于目前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就业选择现状产生影响,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差别称为前市场差别。
34.劳动力市场歧视
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35.雇主歧视
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36.雇员歧视
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劳动经济学_名词解释汇总2017-04-09 06:03 | #2楼
1、劳动力、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的结合形成劳动量。
2、我们把这说明:A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B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C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仲所用的能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在产生使用价值的活动中所运用的能力。D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3、是指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4、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区域的人的总和。 5、劳动适龄人口是指人口中处 6、劳动力资源它是,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8、劳动力资源不等于劳动适龄人口,后者的划分标准只有一条,是劳动年龄的上下限。凡28、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与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也是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恒为负数。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就在于此。边际替代率通常取其绝对值。越是相对稀缺的物品,其替代能力越大。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根本原因。 29、收入约束线:收入约束线是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状况。 31、纯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
30、主体均衡: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效用。所谓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
32、替代效应:在个人实现相同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改变其时间分配还有是否具有劳动能力这条标准。 9、劳动力资源也不同于社会劳动力,社会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10、劳动力需求不能等同于劳动力需要
12、劳动力短期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劳动力长期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力的需求。短期与长期都是功能方面的定义,而不是说明这个时期在时间方面的长短。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3、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用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之间的反向联系。 14、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递减。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15、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
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称为16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表示。
17、劳动力供给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8、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育儿、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程度、就业观念等;另一个是经济学性质的因素,即工资与资产的状况、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雇用习惯等。
力供给弹性19、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 20、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劳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所谓效用是指商品或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的满足程度。
足总和。23、BA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
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 25、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行为是要通
26、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①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任意两个组合A和B序数效的消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组合。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27、可以带来一定水平的余暇时间与收入的组合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称为。无差异曲线有以下特征余暇——收入曲线所表示的效用越高。②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③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④主体的偏好不同,曲线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比率。 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这就是替代效应。 33、道格拉斯-有泽法则:①丈夫的收入越高,
34、所谓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市场小于替代效应。35、均衡:它所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特殊状态,即运动的物体在受到方向各异,
36、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包含两方面含义:①对立的力量即劳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 37、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分析分为
38、 39、静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
动力市场的均衡40、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 41劳。 42、非均衡概念。非均衡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价格并非有时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因此市场运行的结果是非均衡的,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理想的供给不等于有效的需求,理想的需求也不总等于有效的供给。
43、瓦尔拉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人在市场供求可以相等的状态下,有效需求是指经济行为人在其预算可能的条件下,考虑了市场价格者最大区别在瓦尔拉需求是经济行为人在没有数量限制情况下形成的需求,而有效需求则是经济行为人在受价格和数量双重限制情况下形成的需求。
44、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需求与供给数量虽不相等,但市场上已没有改变这种不相等格均衡理论的解释不同,所以被称之为“非均衡”,或“非瓦拉尔均衡”。
45、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的现象,他不是由实际工资太高而引起的,而是
46、劳动力短缺累积效应是指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助长懒惰、工作不厂的劳动力短缺引起减产,使以这个工厂的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厂发生原材料短缺,由此引起一系列短缺。 47、U-V分析:U-V分析是从失业(unemployment)与职业空位(vacancies),法。U与V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及可替代关系。
结构。48、B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是由多尔瑞哥、彼得和麦克尔提出来的,由两部分组成:
A组织50、雇用调整:雇用活动实际上是以企业组织为前提并将其机能当做媒介来开展的。雇用以说企业的雇用活动就是雇用调整。雇用调整在本质上是企业为了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前提下,适应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的。调整系数与调整速度是倒数关系。因为劳动时间的调整比雇用人数的调整成本小一些,所以在进行雇用调整时企业把劳动时间的调整作业首选。
49、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①组织的稳定。②组织的惰性。③组织调整的成本。 4-1
2要教育培训费;相反,为削减人员必须支付很多退职金。除此之外,企业还承担着与劳动时间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如交通津贴、福利保健费等。为了区别于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可变成本,这些成本被称为准固定成本。
3、超时工作。
4、,是指人们在工作期间每小时、每天或每周恪尽职守所实际14、工资非指数化,即工资增长与物价上涨间接挂钩,由政府根据有关条件,人为地、不 16、工资差别:所谓工资差别,是指劳动要素供给者之间在要17、职业间工资差别:现代经济学一般用职业说,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的非金钱差异,从而形成职业间工资差别。
15、
18、:劳动者的能力相同,贡献也一样,工资应该是无差别的,又称隐蔽行动问题。 5、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间的增加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也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6-1、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5、工资刚性: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2:福利作为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还具有以下特征:
3、因的分析)④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是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基础的,其核心是设法降低一国过高的人口增长率,以求实现长远福利。⑤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
4、、均衡价格工资理济理论(马丁·魏茨曼)、工资刚性与效率工资理论等。
6、按要素分配:该理论认为各种报酬取决于各种相应的投入,凭投入取得报酬,投入了什为他们为生产这些“收入”提供了生产要素,即有所“投入”,这些投入才是收入的来源。
7、:在收入工资分配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调控原则,是在中国革而提出的。 7-1、工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国民收入的分配的比例、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品数量、就业规模、人口增长及城乡收入差别等。
2、 3、进行控制。 4、“两个低于”的宏观调控决策: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本企业
5、收入政策就是政府通过非强制性或强制性手段控制工资总水平的政策。有以下四类:①价管制或冻结政策。 6、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7、最低工资标准,也称最低工资率,是由最低工资
8、最低等级工资标准,指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实行的工资等级制度中,最低一个,指用人单位中工资收入最低的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实际取得的货币工资数额。 规定及办法的总称。,一般指社会劳动者家庭的人均收入下限。
生产率、城镇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还有调整因素。11最低工资率的具体测算方法有:恩格尔12、所谓“工资指导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根据社
13、工资指数化,即通过立法,将工资增长指数与生活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定期按照规 劳累、肮脏等),给劳动者带来精神损失、健康损失、这种由于“劳动负效用”造成的“非货币损失”需要在工资中给予补偿;否则,就雇用不到劳动者。
21、 19、风险补偿性工资差别:亦称职业收入的变动性差至有失业风险。因此,虽然其他条件相同,工资却会有差别,这种差别称为风险性补偿工资。
20、: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们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要取得回就会有差别,甚至在同一职业中的不同劳动者,其工资也可能会有差别。
22、垄断性工资差别:垄断性工资差别既非补偿工资差别,也非竞争性工资差别,它是由工资中含有很高的“租金”部分,所以又称“租金性工资收入”。
23、:为了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美国统计学家 24、基尼系数M洛伦茨提出了判断分:设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a+b)的商表示分配的均等程度。这个数值称为基尼系数,亦称为洛伦茨系数。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8-1、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就业。
2、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人数比率:就业人数比率=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3、社会劳动者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人口,其中包括个体劳动者。 4、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①以计划为依据。②缺少劳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1994年我国开始承认有失业。
能得到的工作”6、按照凯恩斯的定义,。
7、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又称为均衡失业率,是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
4%8、统计学界的充分就业概念.20世纪50年代,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不能超过3%到作后。9、6%即为充分就业。
待业人员:劳动制度改革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期满,或所在的企业倒闭等原因失去工、登记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中以到职业介绍结构登记的方式寻找工作的称为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
12、调查失业人员。由于不少失业人员并不去劳动部门登记,而登记为失业人员中又有不
率就会升高13、201%世纪,这就是著名的60年代奥肯通过实证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降低奥肯法则。
3%,失业14、、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 “市场法则概论”。萨伊的石,马歇尔继承了萨伊的衣钵。 15、菲利蒲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表示失业率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是逆相关或负相关的。
16、各种就业理论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①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②凯恩斯的就业理论③菲
21、隐性失业:所谓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 17、
18、
19、构失衡等许多方面。
20、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的周期性失业。 22、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
23、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引进技术代替人力劳动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24、
9-1、
2、:劳动力素质结构,如知识存量、技能状况、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构成人此外,凡是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行为、费用与时间也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3、宏观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其他部门、团体、组织花费在国民教育上的支出,费在教育上的支出。
4、: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识与技能存量。其表现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专业技术等级。
5、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劳动者,或者由工作、消费和闲暇活动的“无病时间”组成。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
6、正规教育: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形式,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中学、大普通教育的费用均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形式的投资形成和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
7、所谓劳动力流动,是指老的在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 8、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工作岗位之9、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二)舒尔茨:代表作《人力的资本投资》,1979年获中最为主要的资源;②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③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影响;④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三)贝克尔:其代表作是《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1992年获诺贝尔奖。(三)明塞尔:其主要贡献是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别。
10、间接成本:又称机会成本,是指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所获得的、大学生如果不上大学
11、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是:①年龄②家庭③教育④流动的距离⑤失业率⑥职业许可制
10-1、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2、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
3、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比重。 6、经济学家对歧视现象最早的书籍之一是1957年加里·贝克尔的《歧视经济学》。
4、职业歧视,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却因非经济的个人特
5、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是指某些劳动力因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较少获得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7、测定收入歧视的特点是考察歧视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注意歧视的行为过程。 8、目前,:①性别歧视。②年龄歧视。③经验歧视。
9、:①香港是成立平等机会委员会。②美国通过《民权法》和《平等工资法》。
11-1市场,而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立法或由行政力量决定。
2、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单位低于规定的标准。
3、生活的制度。其主要功能是为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有机体得以持续、稳定、均衡、协调地发展。
4、业年龄标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应采取措施的各种法律规范以及关于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等。
5、经济。 6、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
7是政府采取的通过控制工资和物价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胀以及实现国民收入分
8、,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
9、是在市场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及其水平,调节工资分配比例
12-1、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和交换关系。
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3、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资
4、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类型是基于多元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括。利契约自由、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5、集体协商是企业代表或雇主代表与劳动者或雇员群体代表(一般是工会)为签订集体合
6、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依据法律或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条件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
7、集体谈判制度,是协调劳资关系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8、在我国,集团协商一般在企业一级,一些中小企业则主要集中于地域性的行业一级。 9、:①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②生产过程给弹性。
10、谈判的特征:一是谈判的不确定性,包括谈判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谈判未来的不确定性。行分析,从而确定谈判的目标和各种项目的先后顺序。②另一策略是妥协与让步。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09-23
网络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保险中的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工程经济学概念名词解释09-23
劳动关系名词解释05-17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09-23
经济学知识点名词解释03-26
微观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09-23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双语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