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从2003年开始连续8年河南省的食用菌总产量和总产值都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河南省立足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成绩比较显著,是在整个农业行业里发展比较快的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已逐步成为农业种植业里的主要产业,2011年食用菌在农业领域的产值超过了粮、菜、油、果,成为排名第五的农业产业。食用菌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黄金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农村经济中一个最具活力的亮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区域发展等情况,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申进文教授。
河南食用菌产业区域分布有特色
1.夏邑县是双孢菇和草菇的主产区。夏邑县从2000年开始发展食用菌生产,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现已成为豫东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全县形成了以车站、杨集、王集、李集等4个乡镇的双孢菇、草菇为引领,北镇的香菇,桑固的平菇、小姬菇,何营、李集的杏鲍菇,马头的金针菇等多种菇类稳步增长的生产格局。2017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2017年8月夏邑县食用菌标准化种植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第6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辉县平菇鲜菇产量居全国第一。辉县食用菌主产平菇,是全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2017年大田食用菌生产面积已达到667万平方米,食用菌大棚1.1万个。其中上八里栽培食用菌20万平方米,薄壁66.7万平方米,冀屯400余万平方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值4.9万元,人均纯收入1万元左右。
3.西峡县是全国香菇的主要集散地。2017年,西峡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3万余户,超过农户总数的1/3,年种植规模保持在1亿袋左右,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成为“南菇北移”后中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集散地和加工地,每年从西峡运出去的香菇占全中国出口干香菇的70%以上,由此奠定了全中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计算中心地位。2017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2001年西峡香菇出口额为2.2亿美元,位居河南省所有农产品出口额第一。目前,“西峡香菇”已被注册商标。
“除了上述三个县市发展食用菌比较突出,还有驻马店泌阳的秋栽大棚香菇生产、安阳市汤阴县的金针菇生产、平顶山市鲁山县的黄贝木耳和袋栽黑木耳,这些地方的食用菌种植面积也很大。驻马店市泌阳县的大棚香菇生产,每年8月份开始制袋,12月份出菇,以生产大菇为主;安阳市汤阴县的金针菇生产规模很大,单棚面积很大,每户种植的量也比较多,有规模化栽培的趋势;平顶山市鲁山县的黄贝木耳比较厚,栽培面积和栽培两都排在全国前列。河南省食用菌生产遍布每个县市都有栽培,分布地域非常广泛,食用菌产业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收途径。”申进文如是的向记者讲。
河南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问题亦突出
申进文对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也告诉记者,虽然近些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菌种混乱,质量没保证。河南省基于粮食大省的定位,对于食用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科研经费短缺,食用菌品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选育的适合本省特点、高产稳产的菌种较少,对于引进的品种也不能顺利的进行试验、示范;菌种生产无序而混乱,菌种质量得不到保证,各厂家任意命名菌种,造成菌种多、乱、杂的局面,使伪劣菌种有机可乘。另外,菌种的生产过程对设备和培养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有些菌种加工厂家由于条件有限,在菌种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控制不到位,容易发生病害、感染的状况。有些甚至是菇农自己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从别处买来一支母种,回去之后自己扩繁,灭菌等环境条件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这样菌种退化、感染率都会比较高,产量也会很大幅度的降低。直接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目前,虽然国家对于食用菌菌种方面出台了有关的法规,但是在生产上很难落实。
申进文建议广大农户从正规单位引种,目前河南省从事食用菌菌种研究的科研院所主要是河南农科院资环所和河南科学院的生物所,他们有配套的技术,能够保证培养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清楚菌种的特性,质量相对来讲比较可靠。
其次,栽培技术粗放,产品质量差,病虫害难以控制。河南省食用菌生产普遍存在栽培管理粗放的现象,生产过程不规范,比如说平菇的栽培,各地方没有一个标准配方,鲜有人对栽培条件进行优化,菌种袋大小各异,所用菌种也是各有不同,多数菇农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多是望天收,根本谈不上科学管理,产量不稳定,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病虫害在食用菌生产上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原则上对于食用菌上的病虫害重在防不重在治。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原料处理、接种、培养条件等各个环节,让菌丝尽可能处于竞争优势状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比较常见的虫害是菇蚊和菇蝇,它们会侵害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虫害的发生季节性较强,在生产过程中要控制菇棚周围的环境清洁,避免污染源的出现。一旦发生病害感染和虫害侵染,严重的话最好是挑出棚外扔掉,程度较轻的也要挑出棚外使其单独出菇。
《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再次,产品加工落后,附加值低,销售环节问题多。河南省食用菌加工大部分仍停留在粗放加工、初级产品层次,主要以盐渍、烘干、罐头等粗加工为主,缺乏高技术产品,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低,而且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比较差。食用菌鲜菇贮藏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它不像其他农产品保质期比较长,目前有少量企业在做食用菌鲜菇贮藏,以香菇为例,厂家将香菇收购之后先放入冷库保存,运输过程中用冷藏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鲜菇保鲜期,但是一般的农户缺乏相对应的设备。
最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河南省食用菌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专业的食用菌服务队伍,菇农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技术培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推广,更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河南省食用菌生产比较分散,食用菌产业化水平较低。食用菌的销售不同于玉米和小麦那样有一套稳定收购系统,食用菌受市场影响比较大。目前,河南省食用菌销售以菇农单独销售为主,产品经营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也不大,没有形成功效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缺乏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市场依赖程度高,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新手入行要注意以下事项
当记者问起没有种植食用菌经验的农户如果想从事食用菌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的时候,申进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向记者分析:
第一,农户要先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食用菌种植在农业种植领域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不像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那样管理要求相对粗放。如果以前没有从事过食用菌种植但又有心从事这个产业的农户,首先要通过培训班、网络、有经验的种植户等多种渠道了解一些该行业的相关知识。
第二,选择发展适宜菌类。申进文建议广大农户在选择发展食用菌类的时候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发展一些种植技术要求低的菇类,等掌握了基本的种植管理技术之后再去种植其他的管理技术复杂的菌类,一般来讲以发酵料为主的食用菌种植起来较容易,比方平菇,而熟料栽培的菌类管理起来较复杂,比方香菇、金针菇、木耳等。
第三,要结合好当地的气候和原料。每种菌类用到的原料有差异,拿香菇来说,它是比较典型的木腐菌,主要原料是木材的木屑,而且对木材的要求最好的材质较硬的苹果树、梨树、枣树等树种,一般杨树、柳树种植香菇效果不太好,而西峡和驻马店之所以香菇发展的比较好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拥有占优势的木材资源。夏邑县双孢菇和草菇发展规模很大,但是发展香菇有局限性,因为当地适宜发展香菇的木屑资源有限。
另外,原本不以当地原料为主的食用菌类,也有人考虑将原料本地化。比如夏邑县的双孢菇和草菇种植,原料主要是用从南方运过来的稻草,有的人提出如果将稻草换成小麦秆是否也可以。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原料的改进是可行的,用小麦秆进行双孢菇和草菇生产非但产量没有降低,反倒比用稻草作原料产量还稍高一些。
第四,要掌握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多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种植技术,或者通过技术培训来掌握种植技术。把握好菌种质量关,控制光、温、水、肥、气等环境条件,使菌丝处于竞争优势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规模化和工厂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食用菌产业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最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增长太快了,而食用菌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上需要天天有人管理。另外食用菌种植本身劳动强度大,农村的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这项工作,这给食用菌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申进文面色凝重的说道。“讲到未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个人的观点是向规模化和工厂化两个方向发展。规模化就是说一户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户就管理一个菇棚,种植一万袋食用菌,而是一户可能同时管理十个甚至二十个菇棚,一下可能种植二三十万袋,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带来规模效应,为销售环节带来方便。其实每个菇棚的管理都相同的,规模化发展以后就可以考虑机械的应用,比如说装袋机,甚至拌料机,菇房微喷设施等,使用装袋机和拌料机,工作效率可以是人工装袋、翻料的几倍,原来需要每天有人在菇房手工喷水,一旦装上微喷设施,机械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慢慢会应用,这样就会省去很大的人力,这就是规模化;工厂化发展,整个就是人工控制环境下的模式,比如说通过电降温,通过加湿器加湿,通过排风扇排风等,整个食用菌生产过程完全以工业化形式来管理的模式,所以咱今后食用菌发展的方向我觉着在工厂化和规模化方向。”
采访临结束之际,记者问起申教授目前的工作状况,他表示目前他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服务生产,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发酵料栽培技术、腐熟料栽培技术,更细分培养料配如何更加优化,发酵和腐熟的时候控制什么样的条件更有利于食用菌生长等等;另外一方面就是实验室理论研究,包括食用菌生理生化机理和发育机理等。努力的目标就是使食用菌生产标准规范化、标准化,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同时也为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相关文章:
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09-22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09-22
农民增收的长期思路09-22
农民增收先进材料09-22
促进农民增收措施03-15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09-22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9-22
农民增收实施意见09-22
做活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