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纳雍县认真贯彻中央、和地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三个重中之重”和“三化同步”的要求,促进农民增收“十大措施”的内容,对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特色种养业,以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着力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计划种植茶叶5万亩,全县茶叶面积达16.67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总产量550吨,总产值1.3亿元,带动农户1.68万户3.38万人。二是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力争中央、省、地投入蔬菜资金800万元以上,捆-绑项目实施,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年计划种植蔬菜3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18万亩,产量52万吨,总产值6.2亿元;带动农户6万户8万人。三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牛羊、稳步发展生猪、积极发展特种养殖,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实施连片种草4.2万亩,配套养畜0.395万头(只),引导发展野猪、野鸡、优质鹅等珍稀畜禽养殖,增加珍稀畜禽存出栏总量。扶持壮大30个现有生猪养殖场(小区),扩大养殖规模。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人工种草4.2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0个,牛、羊、猪、禽存栏量分别达10.6万头、
4.3万只、26.9万头、168.8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7.1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6万人。四是着重发展特色经果产业。依托 1
项目资金,合理布局,加快发展特色经果产业,确保今年精品果业产量2.4万吨,总产值7000万元,新种植精品经果林5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1万人。五是培育发展中药产业。重点发展天麻、葛根、丹参、金银花、鱼腥草等药材,扩大种植规模,新增种植中药材0.5万亩,总产量0.408万吨,总产值8508万元,带动农户0.27万户0.43万人。
(二)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以劳动力转移促进增收。积极争取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实施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引导性培训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做好劳务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有序转移,支持农民外出就业,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新增转移劳动力15472人。
(三)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加工增值促进增收。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对农业龙头企业在用地、税费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和壮大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企业实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基地对农民的吸纳能力。今年,要引进名、特、优茶叶加工生产线,扩大现有6个茶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和筹集资金,新建一批清洁化茶叶加工厂、茶青交易市场、茶叶产地批发市场。在现有11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新培育2个地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利益分享促进增收。大 2
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品种、产业等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家以上, 促进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每个乡镇发展1-2个,其中畜牧业合作组织20个、茶叶5个、蔬菜5个、粮食作物5个、其它5个。
(五)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以创业就业促进增收。依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新农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着力开发、培育、规划布局一批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区。实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0.16万人,年旅游接待量达到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亿元。
(六)搞活农产品大流通,以市场带动促进增收。大力培植专业市场,引导贫困农户进入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大特色农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今年,新增引进或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
(七)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以素质提升促进增收。围绕沼气池建设与维修,茶叶种植和加工,蔬菜、经果林、中
药材种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科学养猪、养牛、养羊、饲草饲料加工等技术以及村级防疫员、农机手、机防手技能等,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讲习班,加强农民技能普及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效农业规模化队伍,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今年要确保开展普训农民8万人以上。
《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以科技兴农促进增收。一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住国家把我县作为马铃薯产业和食用豆产业示范县的机遇,加强对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合作和沟通,积极探索马铃薯及食用豆新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二是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良法普及率。推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0万亩,种植脱毒马铃薯34万亩,组织实施“21.5万亩的粮食增产工程”。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完成1.8万头的牛改任务,产犊1.3万头。三是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各类科技协会、学会、专业大户、土专家联合起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能人为核心、产品为依托、科技为纽带、基地(项目)为载体的科技推广示范服务队伍,把送科技下乡作为常年任务,使全县农业科技含量达到7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九)实施城镇化带动,以减少农民促进增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和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吸
引农民向城镇转移,今年重点抓好1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城镇转移农民1.3万人,实现可支配收入2.1亿元。
(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政策支持促进增收。一是及时落实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各类补贴。杂交玉米良种补贴39万亩,资金390万元,水稻5.6万亩,资金85万元,油菜1万亩,资金10万元,小麦15万亩,资金150万元,农机具补贴60万元;二是积极执行新农合的新政策,今年,全县计划参合人数765409人,国家补助金额总计1.53亿元;三是加大对水利建设,确保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今年,全县水利建设将完成总投资1.5亿元;四是认真做好困难群体救助,着力解决困难群体衣食住问题。不折不扣地用足用好困难群体救助资金7000多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373.7万元,扶贫资金6968万元,教育贫困生补助资金10596.37万元。五是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严肃认真地使用好各级财政加大倾斜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类资金,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施2017-04-01 14:15 | #2楼
、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的问题,今年又针对“三农”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我们要把认真落实这些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贯彻到平常工作之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不仅是扩大内需的短期政策要求,而且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目标。为切实解决我市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应采取以下五方面的措施。
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拳头”产品,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应该说各个乡镇的情况各有特点,既有现实的可凭借的优势,也有潜在的可挖掘的优势,关键是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优势,把握优势。比如,张壁古堡所在地――张壁,就紧紧抓住古堡做文章。在古堡周围相继建成旅游胜地,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又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从而大力发展了本地的旅游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把握好三个方向。一方面是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我国加入WTO后,我们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是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要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 1
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组织发展特色经济,是发展特色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绝不能搞简单化的行政命令。政府要善于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而不能代替市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现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模式,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效果显著。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是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发展。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因此,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工、农和企业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不论是哪种所有制企业,也不论其经营方式如何,只要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都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初创阶段向积极发展阶段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 2
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三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要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切忌盲目扩张和地区性产品雷同。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步伐。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力,最终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率先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应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乡镇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是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各个乡镇各有优势,各不相同。但共同的都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无论是工业型的乡镇,或者是农业种植型的乡镇、养殖型的乡镇,还是蔬菜栽培型的乡镇,都离不开企业的带动。因而,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村企业的加快发展,拉动了农业产业化,推进了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不但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问题,而且使他们有了可观的工资收入,关键是促进了农民收入来源的多途径增长和快速增长。
二是要推动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
技术含量,市场潜力较大,立足当地资源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拉动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可以鼓励农村中的优秀分子和有胆略的优秀商人进入农业,形成城乡资源的“大对流、大融通”。这样,通过一人牵头创办企业,至少可以带动十几个、几十个农民脱离农业,从而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是要把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带动全局发展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问题,抓紧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道路。
四是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生产发展,生产发展必须加大投入。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主要从放宽准入、融通资金方面。重点在乡镇,就要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引导和激励农民创业,为农民构筑创业载体。有工业优势的,可整合资源,建设工业集中区,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有种植业优势的,可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发展种植业的规模效应。有水产养殖优势的,可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扭转过去“光有组织,没有合作”的现象,形成规模化、合作化的市场效应。
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减负增收
应坚决取消加重农民负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和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严格规范收费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和纠正“三乱”,为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对贫困、受灾地区,应无偿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利于农民增收的环境。
二是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实质上减轻农民负担。我们应该看到,各个村还要完成上级布臵的报刊款、村级各项事业款等,仅报刊款有的地方每个村平均达几千元。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村集体来说,只能向农民摊派。这些都无疑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是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兴节俭之风,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在强调各级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自我减负。目前,一个普通农户为儿子娶媳妇儿,要花掉10万元左右,而且亲朋好友有红白事还要送礼二百元左右。这对于本就贫困的农民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因此,加大移风易俗工作的力度,提倡婚丧事简办,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 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当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扎扎实实按农民需求解决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一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
二是注重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农民增收,已经从前几年的减免增收转到现在的收益增收,“多予、少取、放活”,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放活”了。结合全市农村发展的情况,为了加快农民增收,应该怎样放活呢?首先,应该从土地经营方式上放活。农村的现行状况是“家家有田”,但是我们要打破“家家种田”的局面,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更多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也就是常说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其次,应从金融环境上放活。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资本是不行的,而靠农民原来种田的收益是无法办到的。城市有许多
方式的抵押贷款,农村也应创新金融扶持方式,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缓解资金困难,相信农民也是讲信用的,他们会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出更大的事业。
三是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要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原有的县乡两级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以引导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诸如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提供抗旱、浇地、防治病虫害、收割、运输等服务,有效地提高农民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要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2017年6月6日
【纳雍县十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相关文章:
促进农民增收措施03-15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09-22
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09-22
关于我县促进农民增收措施的汇报09-22
试论如何促进农民增收09-22
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09-22
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09-22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9-22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