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闻角度的实用技巧
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 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 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二、提问的类型
1、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 "新闻采访"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型和“闭和”型两种。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对方畅所欲言,采访的气氛比较轻松。所谓“闭和”型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求对方有一个明确、简短的答案:“是”或“不是”。
2、 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 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 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 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三 、问的方式
1、 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2、 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
3、 体验式访问:即记者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一块儿聊。
4、 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然后等待答复。
5、 电话采访。
6、 隐身采访: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到现场去采访和体验。
四、怎样观察
1、 到现场去:谈到观察,离不开一个基本条件――到现场去。从新闻事业本身来讲,从千千万万记者成长的道路来看,不经受现场的风雨,不吸收现场的营养,新闻就会变质,受到读者的放弃。
2、 看不等于观察:西方有句俗语:“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观察,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注意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3、 观察依赖过硬的基本功:观察是一门技巧,需要扎实基本功,既敏锐的观察能力。何为敏锐?在短时间内能扑捉到关键的镜头,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识别能力。
4、 掌握观察的规律:无论是观察人,还是观察事态,一般的秩序是:先动后静、先大后小、先近后远、先上后下。
5、 有粗看, 也有细察, 以细为主。
6、 几种有助于观察的技能:第一种:目测。第二种:速写。第三种:拍照。
为新闻“增光添彩”的实用技巧2017-03-31 18:16 | #2楼
毫无疑问,记者具备这种必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磨练。有经验的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意识地在日常报道中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对恰如其分地判断和展示新闻事实应有的社会价值,让报道“增光添彩”,是大有裨益的。根据笔者的体会,记者需要下工夫训练五种能力:
第一,“以小观大”的能力。通过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是新闻报道“出彩”的常用技巧。记者要站在全局高度,剖析手中典型的时代意义,向读者揭示社会发展趋势。在这里,“小”是报道的依据,“大”是报道的灵魂,“小”如果离开了“大”,“小”就没有报道的价值。许多精品佳作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穆青领衔采写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条条道路通小康的通讯《骑着黄牛奔小康》,描绘农民尊重知识、盼望知识、两个村庄争夺一名农业科技员情景的特写“抢财神”,就是那个时期发生在中国农村的“以小见大”的代表作。
第二,从一般中寻找特殊的能力。记者不仅要掌握微观,对同一主题的宏观情况也要了然于心,如果不了解宏观,微观的报道就找不到特色,出不了新意。这是一个相当艰苦的思维过程。我们在报道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时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时,高速公路还是一桩新鲜事。在沪宁高速通车之前,已有两条高速通车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条是沈大高速的“沈阳离大海近了”,另一条是时任山西书记被沿线农民支援高速建设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大局精神感动得流泪的报道“书记哭了”。那么沪宁高速通车报道怎样写才“不落旧窠”呢?在正式通车之前,笔者参加了建设部门组织的南京万人“尝新”高速公路的活动,从南京乘车到昆山,看到沪宁高速犹如一幅彩带在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昆山等全国知名的中小城市间飘荡,漂亮极了,每看到一幅美景,乘客们便一阵欢呼。于是,一个全新的感觉油然而生。最终,我们以“金三角上的金色飘带”作为通车报道主新闻的标题,既反映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成就,又形象地突出了沪宁高速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肯定。
第三,联想的能力。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联想,是记者让新闻“出彩”必须掌握的思维方法,是让新闻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常用手段。许多看似孤立的新闻事件,一旦通过联想串联起来,其社会价值便得到大大的提升。比如,新华社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成就性报道《“新中国第一”的更迭》,其主题的萌生便是得益于联想。据组织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介绍,有一年他在松花江丰满水电站参观,听一位负责人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水电站是全国最大的水电站,现在不行了,早被别的水电站超过了。当时他没有特别在意,后来研究成就性报道时,他感到像丰满水电站这些当年令人自豪的“全国第一”被甩到了后面,不是坏事,恰恰反映了我国建设的日新月异。于是在那年国庆期间,一篇开头为“在我们可爱的祖国,哪个油田最大?哪道桥梁最长?哪座大厦最高?对于这些问题,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答案”的通讯就见诸于报纸的显著位置,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给了人们以极大的鼓舞。如果没有联想,单个地报道各个行业的面貌变化,虽然也是新闻,但效果必然大为逊色。
第四,在积累基础上进行比较的能力。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单位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记者通过对差异的比较,可以给读者意想不到的启迪。有一位外国常驻我国的记者对我国的排队现象特别好奇,每次看到排队,都要仔细看一看,问一问,调查研究一番。对一个外国记者来说,把中国人排长队买东西的现象作为新闻一点也不不奇怪,但这位记者并不满足发这样的新闻,她把每次看到排队的时间、人数、买什么都记录下来,进行比较。结果,她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第一年记录的是居民排队购买带着泥的白菜和土豆,第二年记录的是排队购买新鲜的西红柿和豆腐,第三年记录的是排队购买中国自己生产的洗衣机,由此她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大步发展,市场的供应日益丰富,老百姓生活不断提高。她把记录引入新闻之中,在她本国的报纸上发表,为广大读者所关注。这当然是一个个例,但它告诉我们,许多出彩的新闻并不是记者的灵感所至,而是长期艰苦积累和比较的爆发,因为没有积累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鉴别,没有鉴别当然就不会有所发现了。
第五,报道吸引读者眼球的能力。现在人们阅读报纸,眼睛像个扫描器,看到新的重要的又是自己感兴趣的报道,才停下来看下去,这些报道好像有一把看不见“钩子”钩住了读者的眼睛。平心而论,现在有些有社会价值的新闻并不好读,数字成堆,政治术语、技术术语成串,枯燥乏味。记者花工夫采写的报道如果读者不爱看,那这些报道不过是记者的“自娱自乐”而已。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记者在写作时想方设法给报道安装一把“钩子”,让读者的眼睛停下来。“钩子”是什么?精心制作标题和导语是许多记者的首选。制作一个令读者眼睛一亮的标题和导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是记者永远无法毕业的一门“学科”。为构思标题和导语而殚精竭虑,挖空心思,中外记者概莫能外。当然,有些标题和导语过于奇特,有摆噱的成份,但它们奇妙的构思和对吸引读者眼球的追求,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实事求是地说,加强能力训练,让有价值的新闻更加“出彩”,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好比生产者要提高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永不疲倦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一样,是采编工作中的应有之义。早在几十年以前,我国新闻界的一位权威人士就说过,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带响”“带彩”的报道来。许多优秀记者遵循这条路子,向读者奉献了一批批的精彩报道。他们的实践表明,只要加强责任意识、读者意识、精品意识,虽然不可能让报纸版面上的每篇报道都“带响”“带彩”,但力争使“带响”“带彩”的报道多一些,响度更高一些,色彩更绚丽一些,新闻的社会价值体现得更充分一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且应该是一种工作常态。
【新闻角度的技巧】相关文章:
新闻专业面试技巧05-18
新闻专业求职面试技巧04-17
新闻稿写作技巧11-18
面试技巧讲座新闻稿04-17
新闻稿写作技巧9篇11-18
新闻稿写作技巧(9篇)11-18
销售技巧的沟通技巧10-15
面试技巧填表技巧05-18
主持技巧之特殊用气技巧-主持技巧01-01
演讲层次的技巧演讲技巧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