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

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

时间:2023-03-03 19:31:37 炜玲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

  与危重患者和家属沟通的目的是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及在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配合的相关事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1

  沟通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沟通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递给需要的人,从而形成一健全、迅速和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危重病人,不仅面临生命威胁,还可能遭受躯体伤残,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医务人员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病人,帮助病人接受并适应突然改变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一)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

  危重病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共性。首先,急诊入院后紧张的抢救过程及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而后,在进入监护室的2-5天内则会先后产生否认、孤独及忧郁情绪。而意外受伤者则还易愤怒。一些病人则会因认同监护病房环境对其生命安全有较大保障,而产生依赖心理。

  了解了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后便可“对症下药”,使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与危重病人及家属的语言沟通

  首先是针对恐惧、焦虑孤独等负性情绪。要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没有一个意识清醒的急危重症病人可以承受医务人员的一句“你已无药可救了”,特别在患者极为痛苦时,我们更应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对于患者增强抗病的信心和战胜恐惧都有着

  很大的作用,在与意识清醒的危重病人沟通时应尽量安慰,特别注意可以使用“善意的谎言”可消除部分的焦虑情绪。然而面对病人的发怒,护士应充分理解其过激行为,切不可训斥病人,反之应鼓励其合理宣泄,在与其沟通时应给予充分的精神支柱,尽力消除意外使其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要对倾诉出烦恼表示充分理解,并使其感觉到你感同身受,这样可让其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安全的同时也可加深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另外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更是并不可少,记住一条中心法则“护士不能完全代替患者家属满足患者对情感的需求”,探视前护士应指导患者家属不要在病人面前流露出悲伤情绪,沟通时强调在病人面前保持镇定的重要性,所以探视时应嘱咐家属对患者讲一些利于疾病康复的话,以利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如何面对家属质疑和愤怒。首先对于前者,我们应该真诚的表示理解,沟通时要以病人为中心,相互讨论,告知家属,病人病情的转归,以及下一步对其实施哪些治疗。并诚恳的请患者家属提意见,予以改正。对于后者,应及时找出家属愤怒的原因,不急于与其辩白和诤论,也不要急于否认,等待其情绪宣泄,找好时机介入,勇于承认自身错误。

  其次是应对病人产生的依赖情绪。应了解病人产生此情绪的原因在于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充分不自信,护士在沟通过程应与病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主动:让病人尝试简单的恢复训练,为其建立“我办得到”这以信念;调整情绪:沟通时适时转移病

  人注意力,不让其想起不美好的回忆,从而进一步克服忧虑。

  最后是对否认这一问题的处理。若病人产生短期否认,尚可作为正常现象,但若病人持续存在否认,则表示病人认知错误,需在沟通中使用认知疗法。护士在与意识清醒的危重病人沟通时应鼓励病人把自己对个人和事物的看法说出来,但切不可对其的看法直接给予评价,而是在谈话中引导病人从客观的角度自己进行评价。而后从其谈话中可发现问题,此时便可与其谈论其病情当前的治疗情况,并告知其下一步治疗计划,关键在于让其明白该怎样配合,为其树立信心,告诉病人“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一定能去的好的效果,最终生活将得以自理”。但在后期的治疗沟通中,护理人员应着重于帮助病人建立新认知,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对自己病情作出客观分析和思考。

  (三)与危重病人的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来传递,而在医患关系中更要掌握良好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如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时,必须控制有关惊慌、紧张、厌恶、害怕接触的表情,以避免本已是危重的患者更将这些表情与自己病情恶化情况相联系,同样,护理人员也应注意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获得信息。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自然而真诚的

  微笑具有多方面的魅力,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信任感、安全感。尤其是对一些失语的患者,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营造出安全和可信赖的氛围。

  另外护理人员的衣着及各种动作姿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理人员的衣着气质大方得体,可稍作面部修饰,整体效果显得干练、精神便可给病人带来安全感。然而监护室里病人更渴望得到尊重,有时可能一个极细小的动作便可对其造成心理伤害,甚至延误病情。例如医务人员倾听时频繁改变姿势,会让患者觉得漫不经心和不耐烦,从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又譬如:当患者痛苦时,轻轻的抚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患者发高烧时,摸摸他的额部,都会带给患者无言的关心。非语言性沟通正好体现了护理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句话的含义。

  总之,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非语言性沟通都是对患者的一种“支持的精神疗法”目的在于把你想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患者或患者家属,使其建立信心,最终更好的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于此同时也将营造出更好的医患关系。

  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2

  危重病人即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病人,人体内重要器官功能任何微小改变即可导致机体器官系统的不可逆的功能损害或死亡。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则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监护和救治的特殊单元。由于ICU特殊的管理要求和危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也因危重病人病情重,抢救治疗任务繁重,护理工作量大,大多数医护人员只重视病人的“抢救治疗”,而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沟通或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至于危重病人得不到应有的人文关怀,最终影响病人的病程及转归。因此强化ICU病房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一)人文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人的素质最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的,即如何做人;二是技术的,即如何做事。人文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对人、对人的生命尊重、关爱,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性,善良,仁慈,博爱)。

  (二)是为培养理想的人、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者是近似“人文精神”,后者是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这里我们要讲的作为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的人文,也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

  人文关怀——为一哲学伦理学概念,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是以理想的人或人性的观念去关心、爱护人。它包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性、善良、仁慈、博爱的原则,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幸福的重视及对人的信任、支持,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医学上具体体现在

  ①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②建立在医疗水平上的延伸服务——人性化医疗卫生服务;

  ③病人利益最大化,即为病人受到最少痛苦、最少损伤,得到最好疗效,最适宜病人经济承担能力的医疗成本等。

  (三)危重病人的人文关怀是医护人员以人性、人道的观念关心、关注、关爱危重病人的感觉世界、精神世界,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的为危重病人着想的文化。

  (四)人性化护理

  “人文关怀”在护理上具体体现为“人文护理”,而人文护理的实质内涵就是“人性化护理”,即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将病人的利益最大化,尊重和关爱病人,护士要将自己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患者情感的付出,而人性化护理是通过护士与病人良好的沟通来实现的。

  二、危重病人人文关怀的背景

  (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不断的提高,但这其中以大部分是因为科学技术成果所成就的。如应用危重病人抢救的仪器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出现了医疗方式的“非人化”,许多冰冷的仪器横在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把两者的距离拉大了,曾经靠触摸和谈话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医护人员更多的关注那些仪器上的数字,而忽视危重病人的感觉和精神世界。

  (二)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商品社会中,更要弘扬人文关怀的精神,呼唤人们内心的真善美。(使医护人员不要只追求个人利益)

  (三)现如今的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怎样在竞争中发展和生存,需要发展比文化、比特色阶段。

  (四)医院内存在着危重病人人文关怀的缺陷:

  1、 病区环境的缺陷,如ICU的墙、床单等设施的不合理,人员的着装不合理,机器的报警声,医护人员的讲话声及走路声等等,都足以使病人感到恐怖。

  2、 医护人员的情感冷漠。情感冷漠是部分医护人员不自觉的人文病态,他们见惯了病人的痛苦,听惯了病人的呻吟,熟知病人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因此他们习以为常地处变不惊,吝啬说几句宽慰话,更别是有别的关怀举动。

  3、 无视病人的隐私:在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时,有些医护人员注意病人的隐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力等等。

  三、危重病人人文关怀的特点

  (一)人文关怀中主体的单元性、个体性:他体现了人群的整个和个人。的素质,因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地理环境不同,历史、管理方法、人文素质各不相同,每个个体或每个单元各有自己的特点

  和方法,不可作具体规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相貌相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同一个环境下,但心理与个性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每个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修养及心理状态,注重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

  (二)客体的特殊性:危重病人包括很多有各种病、有清醒有昏迷、有外科有内科、有积极治疗和积极配合的、有消极对待病情的病人。由于这些特殊性,所以,对危重病人所做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护理内容则各不相同。

  (三)内容的综合性:危重病人在医疗护理单元内要接受许许多多不同的治疗、护理,因此在关怀的内容上也是综合性的。

  (四)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是唯一能够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的高级动物。人性的基础就是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病人不是被动接受医疗服务的对象,而是主动的追求者。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病人的积极配合与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病痛。

  (五)具有意志和情感

  病人的情绪是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在疾病的特殊时期病人常常表现有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和情绪的不稳定。护理人员要懂得给病人情感上的支持,让病人有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

  (六)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特性。马斯洛认为:人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满足状态。一个欲望满足以后,往往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而需要的满足可以使身体健康,可以治疗由需要被剥夺而造成的疾患。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特点,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四、危重病人人文关怀的营造

  (一)从物质层面上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在ICU的布局及设置管理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比如ICU颜色、光线等等。

  (二)从技术层面上赋予人文关怀:我们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用于人文关怀,如与家属可视交谈。

  (三)从行为层面上体现人文关怀:危重病人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从医护人员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医护人员的每个动作都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

  (四)从教育层面上强化人文知识:要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医护人员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只是金钱和地位。人与人之间要有真情、真爱、真正的理解。

  (五)从内修层面上深化人文素养:所谓内修层面即在深入全面理解患者主体病患的经过上,来进一步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五、危重病人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

  危重病人由于自己病情危重、严重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乱,同时ICU陌生的环境,忙碌的医护人员,监护仪器设备多,机器的报警声,病人的呻吟尖叫声,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和对今后转归的担心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等,常常导致病人出现恐惧、焦虑和悲观心理。

  (二)角色紊乱

  ICU病人病情重,同时多数突发式的病情恶化等等,特别是有的病人发病前年青力壮、充满活力,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者、工作中的业务骨干,他们往往毫无思想准备,无法面对和接受残酷的现实。否认、愤怒、情绪激昂或悲观、沉默寡言、麻木幻觉甚至精神紊乱,不能适应目前的病人角色。

  (三)言语沟通障碍

  ICU的危重病人多数由于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因素及病人本身表达无力、言语不通或由于医护人员繁忙等等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

  ICU的管理多是封闭式的,无病人家属陪伴。多数ICU只能做到每天探视一次,或通过可视屏幕进行交流。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亲情交流和情感支持。

  (五)疼痛

  ICU病人多因外伤、手术后的组织损伤、各种炎症的缺氧、引流管牵拉、体位不适等等,导致病人疼痛不适,病人常表现为痛苦表情、呻吟、面色苍白、躁动不安等等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六、ICU护士必须的人文修养

  (一)积极的性格特征

  个性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ICU护士要有积极的品质,为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1、对患者诚信、可靠

  (1)尊重患者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在疾病的状态下,患者心理变化是复杂而微妙的,即想得到帮助,又不愿把自己的秘密公开,因此护理人员要获得患者的信任,就必须尊重患者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2)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了解患者有无得到了解病情的动机,既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又要根据情况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

  2、对工作认真负责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

  3、对自己自信、开朗

  自信开朗的性格才能够增加护士与病人的亲和力,才能更好的与病人沟通。

  (二)学会“通情”又称为“同感”

  是把护士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文化观作为行为标准,也包括个人偏见暂时忘掉,以中性的态度、开放的思想进入患者的感觉世界中,与患者一道感受其经历,同时又能意识到自己不在病人所处的事件中,以保持专业人员的理智。

  (三)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护士的情绪直接影响其观察力及行为。情绪健康、稳定则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要使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稳定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促进护患间的人际吸引。

  (四)注重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及语言文字的修养

  文学艺术修养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而逐步提高的,对于护士来说,文学鉴赏能提高她的观察、认识、理解能力。

  文化传统的修养包括历史、地位、民俗民风、民族的传统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修养,护士的服务对象来自社会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他的社会关系、经济条件、政治文化背景各有不同甚至还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因此护士要培养不断学习的习惯,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五)培养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1、 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要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善于倾听至关重要。

  2、 善于使用辅助语言:辅助语言又称副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节奏、流畅性等。

  3、 善于使用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

  (六)仪表亲切、得体

  在个性特征中,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与护理人员的关系。

  七、ICU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关怀与沟通的方式

  作为ICU护理人员,在为病人实施护理服务前一定要按照护理程序,用观察法和询问法,全面地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客观的评定,根据性质和强度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从而进一步分析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最后选择对患者进行关怀与沟通的方式。

  (一)了解患者需求,尽量满足患者情感需要

  病人入ICU后,护士要迅速了解病人的各种信息,迅速主动准确地向病人介绍ICU环境及治疗情况,以减轻病人的孤独感、恐惧感;遇有严重需抢救的患者,安排护理人员持续在其身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等。

  (二)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维护患者的尊严,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在日常护理服务中要时时处处的做到。

  (三)熟练的专科理论和过硬的护理技术

  由于ICU护理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特殊技术型护理,各种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ICU护士必须要有过硬的专科护理知识和专科技术,以使病人以最小的痛苦、最小的损伤而得到最好的效果。

  (四)重视与家属的沟通

  病人因病情严重须入ICU,会使病人全家处于危机状况,而病人也因特殊状态有着强烈与他人交流的需要,因此延长病人和家属的探视时间或设立探视通道,可以隔着玻璃和患者电话交谈,病房内设有电视,让患者一定程度的保持与亲人联系。

  (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理念

  人性化护理不是一项或几项护理操作,它的实施贯穿着整个护理服务的时时刻刻及每个护理动作中。护士工作时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

  (六)与患者沟通的方式

  1、语言沟通

  语言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心灵沟通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对清醒病人抓住机遇用准确的语言、合适的副语进行安慰、鼓励及暗示性沟通。

  2、非语言沟通

  ICU患者的特点是因疾病或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暂时失语,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沟通计划。

  (1)术前约定交流方式

  术前与患者约定好形体语言交流方式(如大拇指是大便、胸口是胸闷、手摸切口是腹痛或切口痛)等等。这样从术后猜测性的交流成了主动告知,简单明确的表达,大大方便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交流与沟通。

  (2)书面沟通

  对那些有书写能力的危重患者,可为他们准备好写字板和笔,可以通过书写与病人交流更明确、清晰。

  (3)简单的图片卡

  对那些无书写能力又不能语言交流的患者,可选择简单易懂、贴近生活、便于患者识别的图片卡与病人进行沟通。

  (4)目光交流

  目光交流是传递信息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和危重病人交流,目光交流是很重要的交流途径。护士可通过目光接触,把自己对病人的关心、鼓励、同情、安慰来表达,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5)面部表情

  知心会意,表示友好的微笑,可以增加护士与患者的信任感,缩短护患之间心灵的距离,能大大缓解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压力;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尽可能地掩饰忧郁、不满、反感、愤怒等会造成患者伤害的不良情绪。

  (6)步态

  护士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镇静、沉着的动作可让病人产生信任、踏实的感觉;直立、快速、有目的的步态表示自信和健康。

  (7)适当的触摸和接触

  ICU护士工作繁忙,且由于人员相对少,不可能做到一个护士看护一个病人,因此很多危重病人在护士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时会感觉到恐惧不安;从而护士在繁忙期间,抽出短暂的时间与病人适当的触摸交流,会使危重患者很快产生安全感和被关注的感觉,同时可很快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病人产生亲切、温暖的感觉。

  与病危病人谈话注意事项

  1、注意病人的忌讳,谈话也不宜触及病人最难受的症状

  2、要多谈些室外的新鲜事,问病情宜简要,多讲些外面生动有趣的新闻,使病人愉快,有利康复

  3、要说些有益于养病的话,向病人介绍自己或熟人治愈该病的经验,介绍报刊上登载的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多讲讲病人家庭和睦、工作单位情况良好的事,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专心养病。

  4、语气委婉,语调亲切,情真意切。危重病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共性。首先,急诊入院后紧张的抢救过程及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进入监护室的2-5天内则会先后产生否认、孤独及忧郁情绪。而意外受伤者则还易愤怒。一些病人则会因认同监护病房环境对其生命安全有较大保障,而产生依赖心理。

  危重患者沟通

  一、危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需求

  (一)危重患者的心理

  1.紧张、恐惧心理 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自身未来生活、事业发展的担忧,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等忧郁心理反应。

  2.焦虑不安心理 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陪伴而倍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

  3.情绪低落 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感到茫然或受到过度的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言语、拒答等急性应激障碍。

  4.抗拒心理 部分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拒绝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易激惹等。

  (二)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

  当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状态时,家属往往表现为关注、悲痛甚至绝望的心态,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家属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对患者生命的抢救、病情恢复、抢救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医疗费用的担忧是家属常见的焦虑因素。

  二、沟通要点

  与危重患者和家属沟通的目的是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及在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配合的相关事宜。通过有效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对抢救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及医疗费用有合理的预期,保证患者抢救和治疗的效果,避免可能造成的医疗纠纷。因此,在沟通环节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客观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疾病信息

  由于危重疾病起病急、预后不佳,医务人员应在充分了解病情,做好各项检查,做出相应的预后判断,并及时将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良后果、并发症和预后告知患者家属,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危险性、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正确客观的了解,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过高期望,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二)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危重疾病抢救治疗过程复杂多样,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否采用有创技术、选用何种药物、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均应客观真实地提供给患者或家属参考。如抢救过程中涉及的输血、创伤性检查和手术、特殊药品使用的不可预测的并发症和副作用,都应及时告知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始终与患者和家属保持及时沟通

  危重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变化随时发生,治疗方法随着病情变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随时保持与患者和家属的密切沟通,对疾病的变化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均应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掌握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注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沟通感受、对交流的期望值,随时将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告知家属,必要时出具病危通知书,通知家属履行签字手续。

  (四)病情好转后的沟通

  如果病情出现好转,医务人员也应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反复的可能性和原因,以及防止或减少疾病反复的方法和措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方法和功能恢复训练的手段。

  三、沟通技巧

  (一)语言沟通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渴望了解病情,心理安慰及心理支持需求更加强烈,且大部分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因此,在用语言与患者沟通时,语调就显得特别重要,要表达出对患者的真挚与关爱,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随时领会患者手势动作的含义,调整说话内容和语调。交谈过程中,尽可能耐心、专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诉说。对悲观的患者要给予疏导,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需求。

  (二)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主要是指行为举止的沟通,包括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等方面。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庄重的仪表、亲切的微笑、同情关注的眼神能给患者及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反应机敏、熟练操作、医护配合默契,可以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安全感,适当的触摸、安抚以及用肯定的目光与患者信息交流,能缩短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产生温暖、亲切感。

  危重患者通常言语表达能力非常困难,因为医务人员尤其要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变化。不仅医务人员要通过患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的改变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病情变化,尽可能也对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三)沟通的环境营造

  由于大部分危重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敌对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应激状态,对危重患者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应尽量为危重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治疗空间。危重患者因为疾病的特点,大多全身暴露,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尊重患者的自尊心。

【与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危重患者护患沟通技巧02-27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11-23

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04-22

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制度04-22

沟通技巧07-17

销售技巧的沟通技巧10-15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条例04-05

沟通的技巧与艺术05-15

沟通的作用及技巧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