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发提问素材提高提问技巧
在大同二小数学组开展的《6—9岁儿童数学思维启蒙的教育素材开发及应用》课题研究中,我们希望在低学段儿童的数学学习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并能启迪儿童数学思维的教育素材,创设适宜的数学活动,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提升儿童学习的潜能。因此,我们选用素材时力求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从实际生活出发,选用合适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理解对话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往往借助课堂提问来完成。只有开发有效地课堂问题素材,才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开发有效地课堂问题素材,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提问技巧。我们伙伴三人认为,开发有效的课堂问题素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
一、块状设问,调控好提问的频率。
“块状设问”就是“精简环节”,所以“块状设问”比“满堂问”的所谓“启发互动式”显得更为粗旷。但正是这种粗旷,解放了师生为急于追赶“满堂问”的后续环节而“满堂跑”的步履,使师生有了更为宽裕的时空余地来充分突破各独立版块的预期目标,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在一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拼组”这节课中,在第一次试教过程中,我老是担心学生答不出问题,在30分钟的片段教学中提问68次,平均每分钟提问2.23次,高频率的提问使得全课没有旁逸斜出的余地,没有回望反思的机会,师生双方就这样貌似顺利的数学课堂中“蜻蜓点水”,因此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感悟。课后,我们伙伴三人通过反复思量,进行了该课的重新设计,课堂提问围绕三大板块(动画辨认,回忆特征;初次拼组,感知关系;再次拼组,拓展应用)展开,提问减少为39次,这样,孩子们的探究空间就更宽绰了。如初次教学有这样的提问:“这两种拼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后来,我将其重新设计为:“比一比,这两种拼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于是,我就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
二、精心设疑,把握好知识生长点。
课堂提问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课堂提问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使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只有在知识的“增长点”处布设悬念,在学生的原始生长点上处设置问题,并逐步螺旋式提高问题难度,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迅速提高,让孩子们在“最近发展区”跳起来摘“桃子”。
又如“立体图形的拼组”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动画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互变过程,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它是正方体的?”既让孩子们回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又感知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当孩子们用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时,老师故意质疑:“我明明只看见了7个,你怎么说用了8个呢?”
孩子们在思考问题中较好的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拥有积极地思维活动。
三、引领猜想,拓展好感悟的深度。
在《拼组立体图形》这一节课中,我设置了2次封闭式猜想和1次开放式猜想,尝试着让学生在猜想中培养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如:① 猜一猜最少需要用几个正方体宝宝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② 猜一猜你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长=宽×2=高×2)的相同的长方体才能拼出一个大正方体;③想一想,我要拼一个更大的正方体的话,需要多少个正方体宝宝。这样的猜想活动的设计旨在观察中培养空间观念,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反思拼的过程、归纳拼的方法。而这样的创造性的提问合理地搭配了问题的类型,有利于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立体图形的拼组》这节课提问的反复设计、共同研讨,我认识到在开发问题素材时应当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思维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着力体现“块状设问、精心设疑、引领猜想”的理念,为有效课堂“调控好提问的频率、把握好知识生长点、拓展好感悟的深度”做好充分的预设。
在伙伴互助这样的集体研讨中,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反复磨课,我们对教材脉络的了解更清晰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思路也更开阔了,将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提问技巧,提升了专业素养,教学的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专业发展。
【开发提问素材提高提问技巧】相关文章:
沟通提问技巧12-02
人事招聘提问技巧04-16
电话面试提问技巧04-17
英语面试的提问技巧04-18
招聘人员提问技巧04-18
校园招聘提问技巧04-18
面试提问应对技巧04-18
辩论的提问技巧有哪些03-22
面试时提问技巧05-18
面试向公司提问技巧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