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考察报告>《野外考察钻孔位置报告

野外考察钻孔位置报告

时间:2022-03-20 18:50:42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野外考察钻孔位置报告

考察目的:在浙北地区找到湖泊相沉积物的钻孔位置 考察地点:下渚湖,湘湖,瓜沥镇,曹娥江

野外考察钻孔位置报告

考察时间:2017年7月8日到2017年7月10日 考察成员:叶玮、朱丽东、胡忠行、陈渠、裴豪杰

考察过程

2017年7月8日上午从浙江师范大学出发沿沪昆高速于上午10点左右到达德清下渚湖景区。景区具体地理位置为E120°03′11.53″ N30°30′52.33″,海拔6米。我们的考察路线为:河流型湿地——中心湖——沼泽型湿地——1号岛——2号岛——3号岛。在湿地迷宫处询问当地人叶师傅,可以租用当地人的船只(200一天)将机器运进去。在临近桃子采摘园的荒地,洛阳铲探1m左右,土壤物质组成均匀,有较薄的碳层。

2017年7月8日下午驱车赶往下渚湖管委会,询问事宜(此部分空缺),之后前往下渚湖景区北侧的湖上山村,做当地村民的小船前往下渚湖内的无人岛(此部分空缺),之后驱车前往萧山湘湖的宏昌酒店住下。晚上询问闻堰镇的村民得知,为了打造湘湖景区,最近几年湘湖经历了人为的大范围改造,大部分是的湖水是人为灌入。已经很难寻到古湘湖的自然痕迹。

2017年7月9日上午9点前往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但未找到与湘湖有关的资料。之后在湘湖景区西南侧政和桥处E120°11′51.4″ N30°07′35.2″,海拔104米的南侧荒地上,荒地长有湿生芦苇等先锋植物。用洛阳铲探1.5~2m深,土壤物质组成均匀,粉砂为主。

2017年7月9日下午驱车前往瓜沥镇,根据古代方志记载,瓜沥镇有古湖泊名为瓜沥湖,但到实地已找不到古代湖泊所处的位置。在柳湖桥(萧山区)处E120°26′20.0″ N30°08′24.3″,海拔17米,此处水塘多,地势较低。

2017年7月10日上午9点驱车前往曹娥江,过了曹娥江闸前大桥在一片施工公路上,地理位置为E120°52′25.5″ N30°10′29.0″,海拔21米。用洛阳铲探0.7m左右,发现土壤大部分是粉砂为主,含水量非常高,没有明显的分层。

2017年7月10日下午2点驱车前往上虞北站附近的宏丰建筑工地,询问陈工。了解到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公司在此处打下几十米的钻孔,通过翻阅他们的资料我们大致了解了此处地层的概况如下地基物理性指标设计参数表

图书馆以及网络上都没有找到《浙江省地质图说明书》根据浙江省地质层简表和我们了解到的地层概况大致推测上虞北站附近的宏丰建筑工地这块区域地层层序属于新生界第四纪全新统中河姆渡组和更新统中的西塘组

地层表现出沉积物有粗到细的轮回

自下而上为:粉质粘土 砂质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 填土 推迟此处的环境记录:

沉积层出露地面为开始,全新世早期,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区逐渐沦为浅海——河口环境(砂质粉土为主),以后又发展成浅海——沼泽环境(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再此经过较弱作用的海侵作用。

标号1~16为建国后围垦的先后顺序。老沙地丘为清咸丰年间围筑。

上虞周边钻孔记录

(1)SE2钻孔(科学钻探2号孔,地理坐标为120°21.7624'E,30°12.5079'N)地处杭州湾环线高速机场互通南侧,区内少数孤丘外,大部分为农田,地势低平,平均海拔7.5m,总体上为西南高,向东和东北方向逐渐降低。河湖密布。村的北侧和西侧依次为大治河和炮台湾。

(2)河姆渡孔(HMD)

余姚市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西连绍兴市,东接宁波港,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m,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采样点所在的罗江村就是位于中部姚江冲积河谷平原,余姚江的北侧。

(3)湘湖孔(东经120°12'58''北纬30°08'36'')

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湘湖之滨的跨湖桥(古桥)南西侧距跨湖桥遗址发掘点不足100米。 钻孔区如今现代化建设进程飞快,人工建造的设施居多,只有在湘湖南侧有一片荒地,目前也有开发商在此动工,准备盖楼。

(4)XL孔(30°24.088' N,120°1.640‘E)

在浙江省余杭区安溪镇西梁村该孔深度29m,全部取样,其南北两侧为山脉,28-29m处见硬土层,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潘峰等通过对钱塘江南岸SE2孔的粒度资料,并结合沉积物沉积构造和有孔虫的分布特点对末次冰盛期以来该区的环境演化进行了分析。末次冰盛期 (18000~15000 a BP) 时,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河流侵蚀切割钱塘江南岸地区老地层形成下切河谷,接受了河床相(砂砾为主)沉积;冰后期早期(15000~7500aBP)时,随着温度开始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水首先沿河谷内侵、填充并溢出使其接受河漫滩相(以细砂、粉砂级为主)沉积和潮坪相(粉砂和黏土互层沉积)沉积;冰后期中期(7500~4000aBP)时,海侵达到鼎盛时期,接受近岸浅海相(淤泥质黏土为主)沉积;冰后期晚期 ( 4000 a BP至今) 海平面趋于稳定,沉积物

大量输入,海岸向海方向推进形成河口湾相(粉砂和细砂互层沉积)沉积。

覃军干在其博士论文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析世以来的饱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中,在精确AMS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采自宁绍平原河姆渡钻孔的样品进行了孢粉、藻类、有机碳同位素、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等获得了宁绍平原氧同位素3期(MlS3)以来的植被、气候和沉积环境变化的记录。河姆渡钻孔所在位置原先是湖泊,冰后期13715一6040aB.P.,6040一4957aB.P.和4957一4393aB.P.受到了海水3次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湖泊冰后期开始积水,13715一4393aB.P.一直是受海水影响的半咸水湖,直到4393aB.P.开始淡化,4350aB.P.后历经沼泽化,1050aB.P.后干涸。受海水影响,该区土壤遭受盐碱化,并在4957一4393aB.P.达到全新世盐碱化的顶峰。作者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顾明光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样品,分析了各高分辨记录,运用Fe3+/Fe2+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式推算了各样品点的古温度值,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14C测年结果以及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将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初步划分为(10~3kaB.P)初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并指出7.5~5.1kaB.P之间为本区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马春燕于杭嘉湖平原西部南北向的古湖州-杭州河谷西侧谷坡上打钻孔,通过对钻孔的分析表明该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经历了五个阶段,依次为滨海平原相,潮滩相,河口湾相,潮滩相,泛滥平原相。表明该区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滨海平原-潮滩相-河口湾相-潮坪相-冲积平原的演化过程,通过高程和海平面的相对关系,探讨了其环境演化的原因和控制因素,主要是受古地貌和海平面的共同控制。

【野外考察钻孔位置报告】相关文章:

野外考察报告04-18

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05-05

考察建筑渣土管理考察报告12-06

野外实习报告06-01

大学考察报告06-11

考察报告范文12-26

授课考察报告05-05

文化考察报告05-09

高校考察报告05-10

考察报告范本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