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式快速发展,尽快将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从而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3月5日至12日,、宣传***率我市文化产业考察团先后到上海、浙江省桐乡市、杭州市、安徽省芜湖市以及广东省深圳市进行考察,对上述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思路措施、重大旅游开发的融资机制及具体运行模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的成功经验等进行了专题学习。在八天的考察学习过程中,我随团先后实地考察了上海文广集团、M50创意园、田子坊文化产业园区、上海马戏团、杭州元谷文化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乌镇景区、宋城文化景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东部华侨城等旅游景区,与当地领导、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交流、亲身体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亲身感受到了文化旅游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勃勃生机,同时对于上述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式发展方面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好做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也加深了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
一、本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体会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是日程安排很紧,地点和内容安排的很多,考察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也看到和学到了很多东西,
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尤其是浙江乌镇、安徽芜湖、深圳华侨城等地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给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更好地打造文化旅游大市树立了更多的信心。通过考察,我想对于考察团的每一位成员内心来讲都是一次很深地触动,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了与上述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发理念、政策措施、工作力度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距。我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上真正欠缺的,不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展示,而是对这些潜在资源的挖掘整理包装、高端旅游策划和有效市场营销。必须承认,文化旅游产业是创意产业,无论是上海和杭州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是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华侨城,都改变了我们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以个性化产品、动漫、视觉艺术以及3D、4D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上述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一)定位决定地位
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条件。我们所考察城市均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娱乐化等特点。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路,
上述城市通过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整合现状,主要从文化、资源以及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立体的、多-维的整合,提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上海的M50创意园和杭州的元谷文化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基本上都是独辟蹊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现出对文化发展的包容性。同时创造性地利用的城区内的老厂房加以简单改造后,迎合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以动漫、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艺术品开发等新兴文化产品,既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思路决定出路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无中生有。比如安徽芜湖市,市内基本上没有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但是当地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敢于尝试,善于筑巢引凤,在土地供应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通过引进深圳华强集团开发建设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属于芜湖华强旅游城的一部分。方特欢乐世界打造的高空飞翔仿真体验项目“飞跃极限”和灾难体验项目“恐龙危机”等多种体验项目,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给游客带来身临奇境、不同寻常的惊险刺激的旅游体验,极大限度的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奇,注重体验效果的旅游需求。
(三)规划决定未来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始终坚持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高标准、大投入的建设以及高质量、人性化的管理,是文化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考察的浙江乌镇景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华侨城在景区建设初期都把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放在首位,规划一次到位。同时在规划建设方面舍得大投入,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后,即投入数十亿到上百亿元资金用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与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有效确保了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实干决定发展
在与当地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座谈和交流过程中,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实干、巧干和能干精神。只要认准一件事,就会准确把握政策和法律底线,最大限度的利用政策机遇加快发展。比如乌镇景区的开发就是由原乌镇党委书记,现在乌镇旅游开发公司的董事长一手推动的。据当地陪同人员介绍,当初正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在乌镇搞旅游开发,并且把乌镇的保护与开发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才有了今天的乌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待在乌镇从事旅游开发与保护工作,熟悉乌镇的一草一木,就连整个乌镇平面布局图都是他
亲手画的。后来中青旅投资和桐乡市合作开发乌镇后,提出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由他来担任公司的董事长,继续负责乌镇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
三、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产业地位,提高思想认识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第一,文化旅游产业最具发展活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0年到2020年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速度。第二,文化旅游产业最具拉动作用。文化旅游产业涉及面广,跨行业多,它的发展,必将带动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商贸娱乐业等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其他相关部门的收入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会给其他部门带来5个就业机会。第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最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建设文化大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思想,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文化旅游产业培植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一要打破“条块”观念,围绕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体性、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的原则,聘请高层次的专业人士修订、完善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长期总体规划及各旅游景区(点)的详细规划,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功能区划、核心景区、开发重点。规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决不能有章不循,乱开发、滥建设。二要准确定位。我市应积极争取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旅游圈,着力打造甘肃东部旅游集散中心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以特色吸引游客、以服务留住游客、以文化熏陶游客、以产品惠顾游客,使我市真正成为文化旅游大市。
(三)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正确处理好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有效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精心设计好 “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并积极探索策划“三日游”旅游线路,使各景区(点)连线成片、优势互补,增强观赏性。三要打造精品项目,丰富景区内涵。要紧抓新景区新项目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亮点,并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使景区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相结合的多元化转变。开发一批互动性、参与性、刺激性较强的项目,全面提升景区品位。
(四)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运作
一要紧紧抓住国家省上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项目资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开发建设一批重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要重点做好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策划工作,以项目建设推动景区基础设施改善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二要把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引导性投入,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三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资。要尽快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企业、民间资本等投入文化旅游建设,还可以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推行租赁、承包、合股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景点,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旅游产业引资格局。四要坚持市场运作。可以采取整体拍卖、出售、产权置换,旅游景区、企业之间联合与重组等方式,把非文物景区(点)培育成市场经济的主体,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鼓励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管理合作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快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或行业协会,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健康规范运行。
(五)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
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加以重新策划包装,借鉴杭州宋城文化演艺项目的成功做法,在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要推陈出新,要有好的创意,节目编排上不仅仅要注重艺术性,更要突出娱乐性,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给游客造成强力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尽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要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上述城市在探索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经验虽然不可复制、照搬,但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结合麦积山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对这次考察学习取得的成果要认真消化吸收,加以利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麦积山景区科学发展。一是抓紧启动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要求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二是逐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对市区两级政府管理的驻景区单位进行整合,然后逐步理顺与省管驻景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真正实现景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三是全力促进景区综合发展。为解决景区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问题,抓紧开展景区门票提价工作,通过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为景区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市场运作、项目合作、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景区开发管理工作;四是继续巩固5A品牌,当好全市旅游发展龙头。按照“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景点布局,完善接待服务设施规模和档次,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关于赴新疆考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2017-03-29 10:05 | #2楼
为了进一步做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经验,加快我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经、市政府同意,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九月中、下旬,区委书记边玉广同志、区政府副区长王晋婷同志带领文化、旅游、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一行11人前往新疆吐鲁番、库尔勒、和田、喀什、阿克苏、伊宁、阿勒泰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以上地区的部分景点景区建设,座谈交流了“创优”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通过看、听、议深受感触和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外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内与甘肃、青海、西藏自治区为邻,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人口约2000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有“天然博物馆”之称。境内冰川与火洲为邻,雅丹地貌、戈壁与绿洲草原相伴,雪山与湖泊相映,连同29个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构成了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有着古丝绸之路上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庙、古驿站、古屯田遗址、古墓葬等诸多的文物遗存,加之47个民族、8种宗教的民族和民俗风情,风格特异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美食等迥异于内地的异域风情组成了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新疆致力于将旅游资源大区建设成特色旅游大区、旅游经济大区,立足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发旅游项目,超常规的发展思路,高起点的旅游规划,多元化的强势资金投入,高品位的旅游形象策划,超强阵容的旅游宣传促销,使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很快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者31.69万人次,创汇9108.3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241.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9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达116.5亿元人民币,已占GDP的5.7%。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应带动全疆交通、餐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发展步伐,乌鲁木齐、库尔勒、吐鲁番、克拉玛依、喀什、哈密六座城市已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阿克苏市、伊宁市、石河子市、阿勒泰市正在迎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全疆已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区、天池、塞里木湖和博斯腾湖风景旅游区,吐鲁番、库车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喀什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伊犁的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为重点的“五区三线”发展格局。新疆旅游产业走上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色鲜明的健康发展之路。
二、考察所取得的主要经验
新疆旅游之所以发展较快,固然与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异域风情不无关系,但当地党委、政府开阔的思路和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坚持政府主导战略,促进大旅游发展格局。这次考察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当地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全社会人人都在关心旅游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全民旅游意识深入人心。各地党委、政府都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从自治区政
府到各地州市,均把旅游业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市场营销中,政府的市场调研、政策扶持、服务职能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挥。各地对旅游规划和形象策划都着眼于高起点、大手笔,往往不惜重金聘请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大旅游、大发展”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产品和旅游时空布局为核心,制定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按照做大、做精、做强、做出特色的要求,结合实际,在科学、准确进行旅游形象定位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积极探索。吐鲁番地区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继精心打造“吐鲁番葡萄节”黄金旅游品牌之后,为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概括吐鲁番旅游形象,委托复旦大学进行“吐鲁番地区形象竞争战略”课题研究,将吐鲁番形象战略定位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绸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科学而深度的形象定位,带动了吐鲁番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创新,催生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葡萄长廊步行街、火焰山地宫景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等新的景区景点项目的建设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吐鲁番旅游的内涵。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立足于民族的、历史的、民俗的、自然的特色旅游资源,各地因地制宜、狠下功夫,深入挖掘各类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在精品、特品、绝品上大做文章。老景点、新包装,新景点、精包装,采取传统的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发旅游精品,树立旅游品牌形象。为改变新疆旅游旺季太旺仅集中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的现状,将旅游一季歌改为四季歌,自治区旅游局在总揽全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冰雪旅游、文化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主题,再造新疆旅游新品牌的战略构想,2001年率先与乌鲁木齐、市政府打造了“丝绸之路新疆冰雪旅游节”的品牌,一举打破了国内冬季旅游市场常年由黑龙江冰雪游为代表的东北旅游垄断市场的局面,推出当年就接待来自海内外冰雪旅游客3万余人。近两年,已形成了以乌鲁木齐、昌吉周边为代表的赏冰滑雪旅游圈,以石河子、五家渠两个兵团城市为代表的红色旅游项目,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四地州也在将旅游资源大整合、大规划、大促销的基础上,推出了民俗风情、文化观光、沙漠探险等旅游项目,使旅游产品发展走向了多元化。在景区建设上,各地都舍得大投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以大手笔的策划、建设、包装及深度挖掘,凸现旅游文化内涵,树立品牌。石河子市新建的兵团博物馆,布展形式上,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实物、文字、图片材料,展现新疆建设兵团进疆后的艰苦创业史,更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虚与实相结合,以立体影院的方式再现兵团建设场面,给游客以强烈的震撼。吐鲁番对火焰山景点重新策划,深度挖掘,充分利用《西游记》神话小说的影响,投入资金建成了火焰山地宫文化景区。地宫内,以浮雕形式展现《西游记》精彩故事片断、以人物雕塑、图片文字展现的吐鲁番历史文化名人展构成了景区地下文化长廊,以孙悟空金箍棒形式设计的世界最大的室外温度计等不仅赋予老景点以新的文化内涵,更极大地提升了这一景点的档次,连同地宫内设立的旅游商品专柜、地宫外驼队等游乐设施,把过去旅游线路中仅为摄影留念的一个点,变成了游、购、娱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大大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参观和滞留的时间。
3、以“创优”为载体,优化城市综合旅游环境。发展旅游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旅游业来说,城市的处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和条件,
都是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的有效载体。基于上述认识,新疆各地州市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的大局出发,以“创优”为抓手,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综合配套网络的完善,起点高、魄力大。我们所到的城市中,吐鲁番市、库尔勒是全国首批创优城市;止2004年乌鲁木齐、喀什、克拉玛依、哈密市也相继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考察期间,阿克苏市、伊宁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正在接受创优验收。各地都以创优为载体,重视和加强了城市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建设,抓住旅游“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全面优化旅游环境,不惜巨资努力建设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一是交通网络完善,便捷。新疆的交通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铁路为骨干、航空相配合、覆盖全疆,连通国内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在公路建设上,所有通往景区的道路均在国家等级公路标准以上,加之完善配套的道路交通标示,有效增强了景点、景区的可入性。二是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程度高。各旅游景区内水、电、通讯设施配套完善,从公共图形符号设置到高标准的环保型公厕,无不彰显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阿勒泰、阿克苏等地紧紧围绕“城市争国优、景区创A级”的目标。狠抓规范管理,使景区景点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接待水平显著提高。三是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改造,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各地都把城市建设纳入大旅游的格局,普遍实施了以塑造城市新形象为目标的“绿”、“亮”、“净”、“美”、“畅”等城市改造工程,使城市形象、品位得到了很大提升,旅游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绿化成效突出已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公园城、生态城的石河子市,绿化覆盖率达42%,居全国领先地位。阿克苏市为“创优”,专门成立了创优政策研究、城市美化、城-管环保等10个工作小组,投入大量资金清理背街小巷、死角的垃圾,更换旅游标识、改造公厕,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使市容市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宾馆、酒店的改造升级工作,使星级宾馆由原来的8家增加到了13家,旅游承载能力大大增强。
4、突出形象策划,高度重视宣传促销。新疆各地都将市场宣传促销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始终着眼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按照“科学运筹、合理规划、推陈出新”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州市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内涵和潜力,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积极推出新卖点、新亮点。在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宣传上,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前介入,组织力量,提炼旅游资源主题,策划、塑造旅游形象,制定市场开发战略,明确促销主攻方向,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广泛参与旅游宣传促销的格局。在政府主导战略的推动下,各地不仅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示会、洽谈会,利用多载体、成体系的旅游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促销,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方式,举办各具风情的旅游文化节,为旅游宣传造势。新疆丝绸之路“冰雪旅游节”,阿克苏地区各县市联办的“龟兹旅游文化节”,吐鲁番的葡萄节、“国际沙雕节”等,异彩纷呈的旅游节会为新疆旅游品牌的树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办节思想也由过去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经历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并向“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市场运作”的方向发展。为有目的的开拓客源市场,有的地区还采取异地办节会的形式,扩大目的地影响,展示当地旅游产品,树立旅游形象,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宣传促销态势。同时,充分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在异域风情上大做文章,充分利用歌舞、服饰、小吃等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宣传新疆。品尝民族特色小吃,欣赏民族歌舞,到少数民族家做客已成为新疆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加快旅游业发
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的繁荣和发展,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三、对今后我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联系我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的信心,坚持将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指导思想,举全社会之力,积极兴办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要进一步创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我区与新疆各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新疆依托资源优势,年年都有新主题、新节会,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经济,带动了旅游经济特别是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而我们仍沿袭传统的旅游观光形式,旅游商品发展滞后、旅游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新疆部分城市跳出单纯依*自然风光发展旅游的思维,利用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增添了新“卖点”,而我们的旅游产品多少年无变化,甚至一些原有的好项目也呈衰退之势;部分城市采取旅游景点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斥巨资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景区开发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学习借鉴上述经验,要求我们今后必须切实更新观念,树立抢抓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高度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形成抓旅游产业发展全区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对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在旅游产业定位、重大项目策划上要引导把关,在规划实施中予以政策扶持,遇到难点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有力的领导保证。二要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要适时提高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按阶段制定发展目标,作为政策扶持性资金,专项用于阶段目标的实施和建设。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或市场前景看好的重大旅游开发项目,不仅要优先纳入建设计划,必要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对旅游产品的宣传策划、包装方面,政府要负主导责任,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集中精力做精品,集中精力创市场。三是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除了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如水、电、交通道路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优先考虑安排外,特别是文化部门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为旅游发展服务的理念,通过保护挖掘开发民间民族民俗文化,为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形象策划提炼文化内涵,赋予旅游项目以深厚而迷人的内在灵魂。通过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的繁荣,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鼓与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文物历史遗迹,促进旅游项目的开发;通过各类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展示,丰富我区旅游内涵,借鉴外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做法,加快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2、坚持“一圈四线”的旅游开发战略,深入开发旅游产品。一是抓好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目前,重点抓好四个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即继续抓好西汉酒泉胜迹国家4A级景区建设,在完善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以“玉文化”、“酒文化”为内涵的二期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将该景区建设成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令人回味的精品景区,成为肃州旅游的主打品牌。以酒泉博物馆的开馆、使用为依托,整合丁家闸魏晋墓、西沟唐墓的墓葬文化资源,以创造新的景区景点为目标,打造西凉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加快法幢寺景区建设步伐,完善配套建设,加强管理,构筑以佛教、宗教文化为背景的北大河风景旅游带;抢抓神舟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机遇,采取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方式,早日启动天外天太空城项目建设,利用古代飞天与酒泉航天两大品牌,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二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规划新建一批旅游产品。抓好四坝湖、海马泉、花城湖、清水河流域、北郊公园等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和形象策划,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按规划启动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新建一批A级景区;同时,整合水利、林业、建设等部门及各乡镇旅游资源,按照旅游景点建设要求,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旅游功能等途径,积极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区,丰富肃州城乡“一日游”内容。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理引导区内农家休闲园、度假村建设向高品味、特色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策划开发自然风景或特色农业观光游、文物历史游、民俗风情游等主题旅游产品,科学编排区内旅游线路,抓住酒泉城区人气旺的特点,积极培育城市旅游环线,做精、做强“肃州一日游”。三是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满足旅游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旅游、文化及相关景区要加强协作,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策划、打造一批以酒泉悠久历史文化为主脉,以游客多元化需求为动因,展示酒泉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及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品位、上档次的歌舞节目,充实景区旅游内涵,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使之成为酒泉旅游文化精品。要尝试在重点旅游景区如西汉酒泉胜迹景区组建文艺演出队伍,开辟夜间旅游文艺演出专场节目,丰富景区旅游内涵。
3、高度重视旅游商品开发,促进旅游商品多样化。考察期间,我们感受到所考察的几个城市对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发经营都非常重视,有几个旅游目的地,游客几乎是慕名其旅游商品而去。如和田的玉、英吉沙的手工刀具、喀什的民族工艺品等,由此也带动当地形成了专业化程度较高、颇具规模的旅游商品市场。因此,实施旅游业开发带动战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要在开发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上下大力气,抓住旅游六要素中“购”的环节,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一要高度重视旅游商品的研发。要责成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旅游商品研发机构,或者不惜重金聘请一流的旅游商品设计单位和专家,深度挖掘我区历史文化底蕴,设计开发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也可重点围绕玉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及航天科技、民族宗教、文物仿制、特色食品等主题,采取面向社会有奖征集设计作品的方式,创新旅游商品开发思路。文化部门还可通过聘请名人专家,围绕酒泉历史、酒泉名人、酒泉民俗等著书立说,使以酒泉为主题的书籍也成为特色旅游商品。二是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我区现有的夜光杯、神舟酒等已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旅游商品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引导其深层次开发,努力将其建成为集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景点式购物中心;对新建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按现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重点工业企业进行扶持,帮助壮大其发展实力,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扶持其做强做大。三是要重视旅游商品的销售。要制定出台有关政策规
定,在已建成的或正在建设的旅游景区内,合理布局,设立旅游商品专柜,建立旅游商品市场,使其成为景区内必不可少的一景,形成强势推销。与此同时,要重视已有的旅游商品市场的规范和整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净化市场环境。
4、重视旅游形象策划,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景点的大开发和市场的大开发是相辅相承的,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景点开发是手段,市场拓展是目的。吐鲁番、阿克苏等地走主动出击、联合促销之路,采取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的叠加式旅游宣传促销方式,不仅有效拓展了市场客源,也使当地的知名度迅速得到跃升,在树立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形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借鉴外地经验,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目标市场营销。即政府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确定重点客源市场,在目标市场所在地采取立体的、直观的、动态的营销方法,实施重点突破式的营销风暴,吸引当地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旅游动机,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市场潜力。二是抓住节庆活动促营销。节庆活动是展示目的地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营造旅游品牌的最佳机会。要积极承办和参与大型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和参加省、市乃至国内外的各种会议和文化、体育、经贸活动等,借势宣传,集中展示,形成良好的旅游宣传促销效应。要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都为旅游宣传的观念,在接待区外各类考察团、观摩团及区上各种对外公务活动中,设立专职解说员,实行专职解说,将特色旅游商品作为对外礼品,抓住每个环节,展示肃州形象,提高肃州知名度。三要充分发挥旅游中间商的作用。旅游中间商是旅游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旅行社在组织客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与各地旅游中间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政府与旅行社的合作洽谈会,重视解决旅行社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旅游中间商组织客源市场的积极性,扩大团队旅游规模、数量,以提高旅游的综合效益。四是加强网络营销和新闻媒体的宣传。设立旅游网,利用省、市其他地区的旅游网,构筑快速、便捷、现代化的宣传营销网络,抓住旅游资源和品牌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借助新闻媒体等传播机构的力量,对外宣传、推介我区的旅游形象和产品,扩大对外吸引力。同时,要编辑制作肃州旅游手册,肃州投资指南等在星级饭店、房间摆放,加强宣传。
5、以创优为载体,全力优化旅游环境。一要进一步加强景点景区交通道路建设。旅游交通部门要制定旅游景区道路建设规划,分期建设,利用三年时间,使区内所有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达到有关规定标准,以增强景点、景区的可入性。二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高城市品位。要按照城市处处都是旅游景点的要求,重视并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加大庭院绿化达标、园林化单位创建力度,增加城市绿地率,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以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三要推进旅游景点景区及旅游接待单位的标准化建设,提升接待和服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宾馆、饭店加强内部改造,服务上水平,管理上星级,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督促旅游景区景点完善配套设施,特别要健全环保型公厕、安全警示、各种指示牌的设立,步行道、垃圾箱、停车场的建设,引导各景区景点加强管理、规范服务、争创A级景区,改善景区接待功能,优化景区形象。同时,要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切实维护广大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要注视人才培养。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层次的旅游人才培训,把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作为旅游工作的基础环节,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出成效。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经济产业园区考察报告01-03
产业集聚区学习考察报告09-22
中国竹乡竹产业考察报告09-22
旅游考察报告03-22
文化考察报告05-09
旅游产业汇报材料09-22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05-06
赴赣南学习柑橘产业发展考察报告09-22
文化产业调研方案05-11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