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XX中学位于XX县西城区,创建于1996年,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6566平方米,是一所26班编制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在校生1326人,其中留守儿童226,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62人,一方外出打工的164人,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只好跟随爹爹奶奶或亲戚朋友生活,只有寒暑假才能和父母团聚。亲情的缺失和对父母的思念,影响了他们在心理、身体、学习及行为习惯方面的成长。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结合县教育局“两温暖一牵手”活动,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科学管理。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和协调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包保对象落实到每位授课教师,不留死角,确保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特别关爱,真正使学校成为他们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各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对留守儿童变化情况实行每月上报,有专人负责记录、督查,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表一卡”,即家庭情况和父母联系方式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卡,及时记录每位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的变化。通过“一表一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营造关爱氛围,完善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一)成立关爱队伍,实行结对帮扶。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全校力量,在教职工中招募品德好、爱心浓、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选聘专职老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开办了留守儿童知识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和“志愿者”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引导“临时监护人志愿者”定期到校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这些关爱使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得到了补偿,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二)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营造留守学生的快乐家园。
为了让留守儿童也能向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到家的温暖,促进其健康成长,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购置了电脑、电视机并配备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仰卧起坐垫、臂力器、拉力器、跳绳、毽子、哑铃、象棋、五子棋等体育用品。此外,安装了专用亲情电话,完善了内部设施,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里,留守儿童可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观看电视节目、拨打亲情电话,还可与父母进行视频聊天。这里,既是留守儿童猎取课外知识的主战场,同时又是留守儿童静心休息的避风港。从而淡忘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远离了孤独和内向,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定期开放,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并根据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以经典诵读表演、新春、元宵民间文艺展演、艺术周、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作为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有效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锻炼了留守儿童的胆量,培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和勇气,使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11年9月,我校聘请了XX市关工委宣讲组成员XX老师为我校心理辅导教师。2011年10月成立了“X爷爷心理咨询室”,开设了“X爷爷信箱”,通过
举行讲座、信件交流、每日执勤班励志主题班会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青春期思想上的的困扰,受到广大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同时X老师还开通咨询热线,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播散人间真情”阳光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对留守儿童实行24小时无缝管理。每年新初一入学时,都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新生家长担心孩子的住宿而给学校打电话,而此时学生宿舍早已经安排的井井有条,被褥叠放整齐、生活用品摆放有序,原来我校初一班主任有个传统就是为所有学生吊挂蚊帐、整理床铺,并与学生同吃同住一周。这一传统解除了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切担忧,保证了留守儿童入校即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2、学校为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生活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多措并举为学生配餐。2011年暑假以来,XX教育办决定在XX中学实行错时配餐。教育办先后投资四十余万元购置成套的高标准餐桌、餐凳、餐车、保洁厨,并利用国庆长假对原先的餐厅、操作间、贮藏室进行了改造,同时精心布置了餐厅文化,尽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就餐环境,并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和生活特点提前一周制定营养食谱,做到主副食合理搭配,力争做到膳食多样化,营养平衡合理,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向先进单位学习,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正安县和溪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2017-03-26 11:04 | #2楼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 好!
我是正安县和溪中学李俊,今天,我心怀忐忑的向在座各位汇报我和溪中学关于“关爱留守少年,构建爱心家园”的工作汇报,内心深感荣幸。但一人之思、一校之思,广度和深度甚为有限,敬请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留守,是针对我们相对比较僻远比较落后而言的一个汉语新词,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期所滋生的一种普遍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个新词,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凋敝和零落,一方面又体现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窄巷里遗留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西部未成年人口数量大,直系关爱缺失,教育脱节,直接关系社会改良和下一代成长之重,早已引起了社会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层层关切。如何应对“留守”给我们社会,特别是给学校带来的困惑和困难,日益成为当下我们餐桌上的头刀菜!
然而,问题不容回避,困难不会自缩,我们的肩头是用来承担责任的。中国的体制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社会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和尖锐,我们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解决疑难和困难的信念。在正安县教育局和和溪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切实关注下,我们和溪中学迎难而上,在“关爱留守少年,构建爱心家园”方面小有所得,特此汇报,不敢喜形于色,只图抛砖引玉。
一、基本情况
正安县和溪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662人,教师51人。其中留守少年(120人)、困境少年(10人)共计13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9.6%。和溪中学学生大多来源于和溪、马鞍、大坎、杉木坪等村小,上学路途遥远,其父母大多在外务工,收入有限,难以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能将他们安置在故土,由其爷
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形成了极为不利于教育和管理的隔代抚养或代为监管现状。
二、工作措施
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我们有过困惑有过责难有过埋怨,但我们没有退却,而是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研讨对策,做出了有力的措施。
2017年3月,我校寄宿制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将原有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关爱工作进行升级,学校采取了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二三四”的关爱模式。
“二”——两张清单
1.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准确信息清单。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通过在校排查、电话排查、入户排查、联动排查等,准确掌握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监护人(家长)、成长经历、爱心家长等情况,底数清楚,情况切实,便于开展相应工作。
2.师生结对帮扶清单。
根据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基本情况,结合星级管理办法进行星级评定(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定为一星,身体状况不佳的定为二星,学习存在问题的定为三星,个性心理存在问题的定为四星,无人监管或孤儿定为五星),建档立卡,分类确定帮扶教师(爱心家长),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今年秦椒老师帮扶的李璐玉同学在课堂上比较忧郁,经了解得知其奶奶瘫痪在床,家里全靠年迈的爷爷一力支撑;秦椒老师当即重视并安慰李璐玉同学,并利用周末深入其家庭进行慰问,还联系当地政府,具体阐述困况,为李露玉家申请低保。爱使阳光灿烂,使鲜花盛开,在秦椒老师的爱心浇灌之下,李璐玉同学脸上的忧郁逐渐消失,学习和行为越来越鲜活,焕发出一种茁壮成长的生命态势!
我校陶敏老师,联系了上海杨浦新区证券公司精英理财顾问杨程同志,成立了困境少年关爱基金,今年一共筹集资金2万余元,对学校特殊留守、困境少年
进行帮扶、资助,我校现九(1)班学生张-林玉、李小红等十名特殊困境少年每人每年得到2000.00元现金及物资资助直至高中毕业,极大的温暖和鼓舞了受助留守、困境少年的心灵,点燃了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希望。
3、三个平台
①监护人交流培训平台:面对大部分监护人文化及教育结构参差不齐的状况,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统一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监护人进行一次培训,接着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升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管理能力。
②亲情交流平台:学校建立了视频聊天室和亲情谈心室,弥补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在亲情方面的缺陷,使其心理有寄托,心声有人诉,告别孤单,远离无助。
③心理辅导平台:学校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关注,消除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助其健康成长。
4、四项关爱
①家庭尽职关爱:学校明确家长责任,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加强亲情联系。父母是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第一监护人,父母的教育、关爱、引导和示范作用,是学校和其它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学校和家长在开学之初就签订协议,明确家长五个一责任(一天至少要心系孩子,一周至少给孩子一次电话,一月至少与爱心家长沟通一次,一学期至少与爱心家长签订一份协议书,一年至少回家一次)。
②社会尽情关爱:实施爱心家长制,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建立家的环境。由镇、村居、学校组成了一个爱心家长队伍,完善了爱心家长培训、评议、淘汰机制。通过结对帮扶、代管、领养认亲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少年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建好亲情联系卡,让爱心家长(爱心哥哥、爱心姐姐)当好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经常性地深入留守少年家中,参与真空时段的管理,做留守少年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成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心理辅导员,承担家长责任,填补亲情缺失,重塑家庭温暖环境,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③学校尽心关爱;学校是留守少年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让赞美和鼓励像明媚的阳光融化其心灵脆弱的坚冰。
第一、学校创建了“四在”学校,让学校成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温馨的家园。一是强化“三个意识”(卫生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吃在学校解食忧;二是抓好“三个管理”(住宿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住在学校受关爱;三是打造“两个特色”(文化特色、课堂特色)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学在学校长知识;四是建立“三个机制”(减负提质机制、自我展示机制、多元评价机制)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乐在学校感幸福;
第二、学校成立了七个兴趣特长小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制作、棋艺、朗读演讲、球类)和实施大课间活动,依托少年宫让留守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成立留守少年之家,解决其周末、假期生活学习问题,逐步将留守少年由校外无序行为转变为校内的有序活动,增强了学校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吸引力。
第三、学校还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线,坚持学校引领、部门联动、村(居)校相结合、教师为主体、爱心家长广泛参与、群团具体运作”的方式,建立了“三纳入、四统一”(纳入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纳入全体教职工的年度考核,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奖惩)工作机制,落实了“三管(管学习、管生活、管安全)、一强化(强化留守少年监护人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五必访(身体不佳必访、学习下降必访、情绪波动必访、迟到早退必访、同学争吵必访)、十个一(一张联系卡、一个记录本、每月一沟通、每月一家访、每月一谈心、每周一次学习辅导、每月一次亲情活动、每月与其家
长通一次电话、每期督促写一封家书、教给一门实用技术)”的工作措施,落实周末、假期和节假日的关爱行动,构建了“学校与监护人、留守少年与父母、学校与村居”“三线互动”的管理体系和父母、爱心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实施了家庭呵护、心理呵护、温暖呵护、平安呵护、救助呵护“五位一体”的呵护行动,构建了留守少年“四个全覆盖”(动态监测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教育关爱全覆盖、救助保护全覆盖)的工作内容。
④政府尽力关爱:政府成立了奖励基金,对学习成绩和特别优秀的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奖励;其中对考上高中及高中考上大学的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实行300—2000元不等的奖励,今年和溪镇党委共资助130人,金额达到一百万元左右。
政府还对相关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结对帮扶直到大学毕业。原和溪镇武装部长赵毅帮扶的秦青(困境少年)同学,中学时不但每月200元—300元不等的帮扶,秦青同学上高中后也一直帮扶,而且金额每月增加到400元—500元,直到秦青同学大学毕业。
三、取得的成绩
1、形成了“三增三减”(挣钱又管孩子的人增多,只顾挣钱忽视孩子教育的人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加了,误解对方淡化亲情的人减少;常回家看看或就近务工的人增多,夫妻双方都在外务工的人员减少)的良好局面;今年我校9月份留守少年数量为263名,10月份留守少年数量为130名,家长返乡率达到49.4%。
2、促成了“三个好转”(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健康水平)明显好转。 凸显了“三个增强”(社会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关注增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引导其在外务工父母在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健康意识上明显增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自立、自救、自护意识明显增强)。
3、实现了“三个提高”(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达到了“四有目标”(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
综上所述,面对今天农村形势,学校一定是社会道德和风尚的领头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留守少年当成自己的子女,倾尽学校所有的留心、关心、爱心和耐心,方显社会主义义务教育学校之本色。在这方方面,一定有更多的学校比我们做得更好更出色,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和溪中学一定会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切实解决好留守少年的成长、成才问题,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健全人格的人,让那些“遗落的种子”也能在阳关下茁壮成长。
【XX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诸佛庵中学留守儿童之家汇报材料09-22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汇报材料09-22
XX活动汇报材料09-22
XX市XX局扶贫汇报材料09-22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01-26
XX中学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09-22
XX中学团总支特色工作汇报材料09-22
XX中学教学评估工作汇报材料09-22
XX乡XX村文明村汇报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