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汇报>情况汇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时间:2022-11-19 04:31:56 情况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三都农业产业工作在、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政协、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州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农村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早熟蔬菜、水晶葡萄、柳源香鸡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凸显,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现将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6.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3.04万亩。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7.1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4.23万亩。全年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出栏1.8万头,生猪存栏16.05万头、出栏18.05万头,柳源香鸡存栏81.05万羽、出栏150万羽。“185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施“185工程”17.06亩,“185田”6.36万亩、“185山”9.3万亩、“185工程”畜禽及水1.4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个,完成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州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完成“山野水晶葡萄”品牌国家注册,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

(二)特色产业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政策和项目上,得到国家、省和深圳对口扶持,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上狠抓特色农业,大力 1

发展生态农业,确定并推进主导产业—-茄果类早熟蔬菜、野山水晶葡萄、九阡李、脐橙等种植上规模。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已初具雏形: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成为早熟蔬菜生产区;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为冷凉蔬菜生产区;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为柑桔生产区;交梨、普安、三合为葡萄生产区;九阡、扬拱、周覃为九阡李生产区;恒丰、塘州、廷牌为辣椒生产区。

2、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果蔬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1147元的66.1%,达到758元。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16.30万亩,其中冬春蔬菜7.75万亩;夏秋蔬菜8.55万亩。商品蔬菜13.04万亩,产量23.15万吨,产值3.9亿元,纯收入2.6亿元;其中冬春商品蔬菜播种面积

6.20万亩,产量11.62万吨,产值1.9亿元,纯收入1.24亿元;夏秋商品蔬菜播种面积6.84万亩,产量11.53万吨,产值2亿元,纯收入1.3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7.15万亩,总产量为4.41万吨,总产值1.65亿元。种类主要有葡萄、九阡李、脐橙、椪柑、杨梅等。其中,葡萄总面积达3.05万亩,挂果面积1.78万亩,总产量2.60万吨,总产值1.04亿元。蔬菜产业和野山葡萄已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3、三都柳源鸡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特色良种体系初具规模。建成柳源鸡原种和3000套扩繁场各一个,年可供鸡苗20万羽以上。二是规模化程度得到提升。2011年全县养殖柳源香鸡1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发展到91户,其中年出栏10000羽以上11户,年出栏5000羽以上20户,年出栏1000羽以上61户,养鸡小区3个,解决农民工就业4000人,带动农户160户4800人。发展规模养鸡已成为广大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2011年全县出栏柳源香鸡150万羽,总产值6525万元,实现利润2050万元,全县农户户均养殖柳源香鸡增收330元左右,小型规 2

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1.5万元,中型规模养殖户年均收3—5万元,较大规模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0万元左右。计划2012年出栏柳源香鸡200万羽,“十二五”期末实现年出栏500万羽的目标,力争把三都建设成黔南乃至全省最大的地方特色优质肉鸡养殖大县。三是养鸡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柳源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养鸡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养鸡户对疫病的防疫意识、环境消毒意识、日常管理等明显增强,饲养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成活率、出栏率大大提高,商品鸡出栏率一般达到90%以上,高的达98﹪。 四是特色优势初步显现。目前柳源鸡产业在我县19个乡镇实施,通过对柳源鸡特色产品的开发与打造,已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特色养殖优势初步显现。目前活鸡远销重庆、贵阳、凯里及相邻的都匀、丹寨、独山、荔波等地,三都柳源鸡开发有限责任公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活鸡批发市场建立了三都柳源鸡供销伙伴,预定年销售量在5万羽以上。五是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有县级畜牧龙头企业1家,农民家禽业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建立,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通过项目带动、试验、示范和推广,基本形成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在运作机制上,通过建立果蔬、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方法试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品种储备;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已建立了农残和亚硝酸盐检测体系,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监控,注册了“江柳”牌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商标。获得了农业部、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等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面积6万多亩,大大地促进了我县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 3

向发展。

二、2012年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计划

根据我县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条件及农民科技种养水平情况,将全县分为“一带三区五线十园百点”即

一带:百公里“185工程”特色产业带,包括从交梨—普安--丰乐—大河—合江—塘州--廷牌—恒丰、三合—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三合-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三区:西北面特色产业核心区,包括大河、丰乐、合江、三合、交梨和普安等六个乡镇。重点发展早熟蔬菜、葡萄、柳源鸡。南面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区,包括周覃、廷牌、九阡、扬拱、三洞、中和、水龙、塘州和恒丰等九个乡镇。重点发展夏秋蔬菜、葡萄、柳源鸡和九阡李。东面特色产业扩展区,包括拉揽、打鱼、都江、坝街、巫不和羊福等六个乡镇,重点发展葡萄和柳源鸡。

五线:交梨—普安--丰乐—大河、三合—大河—合江—塘州、交梨-三合-水龙-塘州—廷牌—恒丰、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十园:大河、合江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普安万亩水晶葡萄科技示范园、丰乐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交梨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蔬菜(辣椒)科技示范园、九阡、扬拱万亩九阡李科技示范园、东面万亩椪柑科技示范园、周覃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洞畜禽养殖科技示范园。

百点:在全县百公里沿线特色产业带上建成百个规模种养示范点。

(一) 蔬菜产业

2012年蔬菜产业计划发展面积19万亩(含复种),比2017年增加58.33%。其中辣椒7万亩,比2017年增加66.7%;叶菜3万亩,比2017年增加200%;番茄1.6万亩,比2017年增加100%。比2017 4

年增收1.26亿元,人均增收382元。

第一、二线为早熟蔬菜和延秋蔬菜产业带,包括三合镇、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交梨乡、普安镇等西北河谷、宽谷地区,由于海拔低,地势低洼,冷空气受周围山脉阻挡,气候湿热,适宜发展早熟蔬菜和延秋蔬菜。第三、四线突出高中海拔优势区域,“围绕“两广”市场,包括水龙乡、中和镇、三洞乡、周覃镇、廷牌镇、塘州乡、九阡镇、恒丰乡、扬拱乡等南部低山宽谷盆地,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适宜发展夏季蔬菜。

1、早熟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早熟蔬菜生产利用稻田种植,采取“菜~稻~菜”生产模式,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不影响粮食生产。县内的低热片区,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适于种植冬春早菜。主要分布在北部低热片区的6个乡镇51个村,即三合镇11个村:三合、交杠、晨光、三郎、猴场、巫塘、牛场、姑挂、龙台、中乐、中纳;大河镇8个村:大河、打锄、营寨、山勤、怀所、拉江、龙场、甲排;丰乐镇的10个村:平寨、交然、尧基、巴若、交同、沃屯、马场、巴林、新立、鼠场;合江镇10个村:合江、后山、奇江、麻拱、庸寨、巴佑、五星、平荡、联江、中江;普安镇的7个村:普屯、平和、新华、双江、小河、燕高、星光;交梨乡5个村:即前进、新联、阳冬、王家寨、永兴。种植种类以茄果类蔬菜为主,其它如早熟大蒜、菜用马铃薯、瓜豆类、甜糯玉米蔬菜等作补充。

2、夏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1)延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延秋蔬菜指低热地区水稻收获后种植的蔬菜,采用“菜~稻~菜”模式,即第一季为冬春菜,第二季为水稻,第三季为延秋菜,该模式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不影响粮食生产。选择在热量条件好、交通方便,有水灌溉的北部地区。延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低 5

热片区的5个乡镇23个村,即三合镇的猴场村、晨光村、姑挂村和牛场村;大河镇的怀所村、大河村、龙场村、拉江村、营寨村和打锄村;丰乐镇鼠场村、新立村、沃屯村、马场村和平寨村;合江镇合江村、奇江村和后山村;交梨乡前进村、新联村、阳冬村、王家寨村、永兴村。种植种类为瓜豆类、茄果类、大蒜、甘蓝、白菜和莴笋及其它蔬菜等。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夏季蔬菜商品基地

夏秋蔬菜为7~1O月份采收,因此,需要将部分稻田改种蔬菜,采用菜~菜~菜模式,该模式可提高群众收入。选择在气候冷凉,稻田多,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南部山区。夏秋蔬菜(含佛手瓜)商品基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的9个乡镇44个村,即:周覃镇的场坝村、三院村、拉近村、新合村、板料村、新各村、播花村、板光村和三江村;廷牌镇的廷牌村、化贤村、羊楼村、廷新村、本托村、的空村、新仰村、甲乃村和高-潮村;恒丰乡的丰来村、塘党村、板力村、留连村;水龙乡的独寨村、马联村;塘州乡的雄寨村、梅花村、梅育村、塘州村、中化村、石旺村、板良村;九阡镇的水各村、白庙村、姑偿村、母改村、板高村;扬拱乡的新阳村、扬拱村;中和镇的姑引村、庞寨村;三洞乡达便村、水根村、下街村、善哄村和群力村等种植种类为茄果类、瓜豆类、甘蓝、西兰花及其它蔬菜等。

(二)水(干)果产业

2012年全县水果产业计划发展面积达10.8万亩,比2011年7.15万亩增加51%。其中葡萄达6.5万亩,比2011年3.05万亩增加113.11%。投产后总产值达6.5亿元,增115%,总收入4.55亿元,比2011年增2.45亿元,人均增收743元。核桃产业2万亩,主要分布在九阡、扬拱、恒丰、廷牌、塘州、水龙、三洞、周覃、中和、普安、打鱼、巫不、交梨、都江、坝街等15个乡镇。

1、全县水晶葡萄建设重点是以交梨乡、普安镇为核心,联动三 6

合、丰乐两镇,极力打造我县北大门7万亩野山水晶葡萄核心示范产业园区,以“两高”过境及轧道出口沿线、“321”国道沿线、三都—旷家店县级公路沿途、交梨—猴场村级公路沿线、磅房—-高洞片区村级公路沿线、大坪—-杨家坡—-半坡—-姐刹的山脊沿线产业带、普安火车站周边纵深坡地、杨勇关—-丰乐乡级公路沿线葡萄产业长廊、普安—-总奖沿线的村线公路两旁、丰乐鼠场—交然县级公路沿线、丰乐—敖寨村级公路沿线区域,实行纵横交错、连片开发野山水晶葡萄核心示范产业园区;

2、实施本县“北果南移”战略,在南片区以水龙为中心,带动水龙—塘州—廷牌—恒丰、水龙—中和—三洞—周覃公路沿线发展野山水晶葡萄产业带4万亩,其中水龙重点是以县级公路沿线为主导,以水龙—地祥、地祥—白家寨村级公路为辅助进行开发。

3、东面林区的拉揽、打鱼、都江、坝街、巫不、羊福等乡镇以“321”国道、过境“两高”为主线,发展野山水晶葡萄1万亩;

4、以合江镇奇江—甲倒—塘州丁寨—安塘——拉海—拉下—杨猛—廷牌阳安—板老—廷牌街上的村级公路沿线、廷牌—周覃公路沿线,以及周覃播花—和周一线,发展2万亩加工型(酿酒)葡萄产业带;

5、以三合、大河、丰乐、合江等乡镇公路沿线低山河谷地带,打造万亩提子葡萄高效栽培示范产业带。

(三)畜牧产业

至2012年,实现出栏肉猪19.52万头,出栏肉牛1.86万头,出栏肉羊0.75万只,出栏家禽200万羽,水产品产量达3000吨,肉类总产量达20813吨,禽蛋产量586吨。生猪存栏17.4万头,肉牛存栏8.47万头,肉羊存栏0.6万只,家禽存栏150万羽。大鲵养殖数量达0.1万尾;培育和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县级龙头企业12个;新增万头猪场(小区)1个,新增2千头猪场2个,新增百头猪场40 7

个,新增50头养牛场1个,新增100只以上规模养羊场或200只以上规模养羊小区5个,新增1000羽规模养禽场36个。

1、特色柳源鸡产业。柳源鸡是我县的一个新兴项目,近几年来

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州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柳鸡产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现建有柳源鸡扩繁场一个,存栏种鸡1万羽,1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90户, 2011年全县可出栏柳源鸡106万羽,计划2012年新增规模养鸡户100户,全县共出栏柳源鸡150万羽。

2、产业带建设

特色柳源鸡产业重点建设好以下五个产业带:

一是指交梨乡杨勇关—普安镇—丰乐镇—大河镇—合江镇西北

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的交梨乡前进村,普安镇普屯村、燎原村、燕高村,丰乐镇的平寨村、沃屯村、交然村、新立村、鼠场村,大河镇的拉江村、龙场村、打锄村、大河村,合江镇的奇江村、胜利村、麻拱村、平荡村、拥寨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二是指交梨乡新联村—三合镇中乐村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交

梨乡的新联村、王家寨、高屯村、羊送村,三合镇苗龙村、巫塘村、交向村、三郎村、中纳村、牛场村、姑挂村、中乐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三是指水龙乡—塘州乡—廷牌镇—恒丰乡西南部产业带。以公路

沿线水龙乡的马联村、独寨村,塘州乡的中化村、水平村、梅育村、塘州村、板良村,廷牌镇的新仰村、化贤村、廷牌村,恒丰乡的本托村、芒勇湖村、丰来村、塘党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四是指水龙乡—中和镇—三洞乡—周覃镇—九阡镇—扬拱乡的

南片区产业带。以公路沿线水龙乡水龙村,中和镇的庞寨村、和寨村、中和村、姑引村,三洞乡的板告村、红星村、群力村,周覃镇的新各村、新合村、场坝村、三院村,九阡镇的水各村、水条村、白庙村、

姑偿村、板高村,扬拱乡的新阳村、水昂村、扬拱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区域内其他村发展。

五是指三合镇—拉揽乡—打鱼乡—都江镇—坝街乡的东面片区

产业带。以公路沿线三合镇三合村、拉揽乡的拉揽村,打鱼乡的打略村、打鱼村,都江镇的柳叠村、上江村,坝街乡的坝辉村、羊瓮村、坝街村为重点,辐射带动羊福乡、巫不乡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业定位小而全。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由于各乡镇面散、点小、不上规模,造成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规模优势不够突出。主要是因为在产业发展上定位太多,不分取舍,力量分散,导致小而全的产业态势,缺少专业化生产和加工,农产品无法在国内外市场占有比较稳定的份额。

2、加工企业少而小。由于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农民难以拿到生产订单,家庭经营和生产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经营中潜伏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和不可预测因素,使许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变得茫然而无所适从。不仅要承受自然风险、经营风险,还要承受市场风险、价格风险,农民的经营收入得不到保障。

3、产业经营方式粗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然传统落后,温饱农业、自给自足生产理念难以改变。先研究自给自足,再考虑产品销售,势必导致以农户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存在着农产品数量多,质量差,品种多、主导少,投入多、效益小的问题,再加上产品包装粗放、

优劣混杂,没有品牌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4、市场开拓意识淡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

备,信息手段不先进,产品吞吐能力不大,与农业生产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要求极不适应。在干部和群众中,还有许多人只注重抓生产,不注重研究和开拓农产品市场,如果没有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领进千变万化的农产品大市场,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现有的市场信息、科技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和专业大户发展缓慢,目前省级龙头企业只有1家,州级龙头企业3家,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规模带动产业力度还很小,没有真正形成“五统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引导等不够,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部分地区仍然是农民单一的分散经营。

6、基础设施落后。一是果树、蔬菜、畜牧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种养地到主干公路的交通条件落后,成为制约畜牧、果蔬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二是浇排灌设施严重滞后,受天气影响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直接影响了果蔬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三是冷冻库设施刚建立,分布不均,贮运能力有限、销售时间短,销售价格主动权在收购商,群众所得收益不高。四是柳源香鸡产业前期投入大,农民投入有限,我县财政紧张,制约了产业的扩大升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措施。强化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我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把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按照“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要求。成立县和项目乡(镇)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实施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项目实施。组织和指导编制项目计划,落实任务,建立保障制度和管理措施。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指导人员全程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创办示范点的模范作用,建立“185”工程推进工作责任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布局,将具体规划落实到人、任务细化到村、组和田块,做到每个乡(镇)都办有示范点,充分发挥

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技术措施

1、组建专家组。聘请李桂莲、王天文、李琼芬等省州果蔬专家作产业指导,解决产业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和项目申报工作把关。

2、抓好技术服务。一是整合培训项目和资金,向“185”工程倾斜,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奖惩机制,强化对乡(镇)农技人员的管理,明确责任到人,切实做好以示范点为主的技术跟踪指导、培训服务,确保科技示范效果;大力推进“土专家”的聘用机制。二是抓好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率。三是抓好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科学、绿色种植的意识。四是抓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加强预测预报,准确发布防治信息,认真落实防控措施,严把防控关口。

3. 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实施人员技能。做好技术干部和农民不同层次培训,同时还要适时进行技术更新培训。培训方法将采取办培训班、广播、电视等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技术培训服务。

4、抓好宣传指导。一是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加强市场信息和订单生产服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深入指导群众做好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进种植技术,实施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市场化营销。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蔬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安全规程实施,加强对生产过程特别是农药使用的指导和监督,主推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物农药

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农产品上市安全,维护我县农产品“优质、生态、绿色、高效”的良好形象。

6.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管理。一是农业、畜牧、供销、农机等农资供应单位积极组织供应秋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筹备供应服务工作。二是农业、供销、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国发2号文件和黔党发9号文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加大对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与外商联系,邀请外商到我县考察水晶葡萄、早熟蔬菜、柳源香鸡等产业发展和市场前景,争取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政策措施。一是实行特色农业产业统一规划,基地连片开发。在不影响原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可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巩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搞好土地流转。二是实行谁开发、谁承贷、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推行“公司(农技人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实行项目承包。鼓励农技干部、行政人员到项目基地承包、领办、协办项目,责权利挂钩,奖惩兑现。四是开通绿色通道,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五是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2017-03-23 20:07 | #2楼

一、麦积区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1、传统优势产业实力显著

“十五”以来,麦积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0.6亿元,加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麦积区目前已形成了以机械、食品、制药、电器、建材、轻纺、化工等行业为主的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鲜明的区域工业体系。其中以星火、锻压和长城果汁为代表的一批机械制造和食品饮料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产品数控机床、大型车床、锻压机械、凿岩机、铸造机、果汁饮料、特色食品等均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以成纪药业、华圆科技为代表的制药行业技术力量雄厚,优势比较明显,开发潜力很大。

2、新型特色产业发展劲头强势

“近年来,麦积区坚持比较优势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在继续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的同时,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制药等新兴特色产业。天水长城果汁有限公司万吨浓缩苹果汁年需要消耗2.5万吨苹果 ,占目前全市苹果产量的二分之一;天水威龙葡萄果园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三阳川,已流转土地17164亩,栽植苗木5300亩;天水雪园农业开发有限公

司流转土地2100亩,参与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这是麦积区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思路的产物和成果,对推动麦积经济发展乃至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截至2017年末,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6亿元,比2017年增加1.2亿元,增长1.56倍。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0.5: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4.8%。全区制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比2017年增加0.9亿元,增长81.11%。目前,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成纪药业、天森药业等现代制药业已发展成为麦积区工业中成长性较好的效益性产业。

3、特色优势产业分布区域明显改善

近年来,麦积区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成了一批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初步构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产业带。目前,全区已形成以社棠星火产业园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廿铺工业示范区为中心的生物制药基地。此外,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强区的重要力量,重点扶持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特征日渐显现。现已形成以三阳川农业高新园为中心的菌类品、乳制品的品加工工业基地;以二十铺工业示范区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4、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麦积区工业企业坚持把技术进步与加快培育主导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主导行业,推进全区工业经济合理布局与优化升级。星火公司近年来认真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多种产品获行业或省、市科技进步等级奖,该公司已申请专利113项,年平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2%。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三户企业荣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四户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水风动工具有限公司等四户企业技术中心被确定为省级技术中心。五是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廿铺工业示范区现已成为天水经济开发区两个“带动区”之一,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00余万元,入园企业已达到48家。其中长城电工、万达电气、天森药业、成纪制药等25家企业已建成投产,目前大部分企业运行良好,电传所石油钻采装置、片式电子、陇新生物科技、丰收农业等20个项目正在建设。天水高新技术工业园是2001年经省经贸委立项、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个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各种投资3600多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引进工业项目9个,项目建设投资2.4亿元,其中长城果汁饮料、家园饲料、华建商砼等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不够。我区属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虽然是甘肃的“东大门”,相对省内市、州的县区来说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放在全国来横向比较,我区地处祖国大西北,距离内地和海、陆口岸都比较偏远,各种信息相对封闭,交通相对落后,运输线路很长,获取各种信息的时间也比较滞后。同时,我区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匮乏,这就造成我区工业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原材料需要从外地采购、产成品需要销售到外地的“两头在外”的市场竞争格局。

2、企业“低、小、散”问题仍比较突出,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区的骨干企业都是在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建设投产的企业,受历史的原因影响,其生产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的“小而全”企业,产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相互协作能力和配套能力较差。主要集中在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多数企业在协作联合上仍处于小而全或舍近求远的运行状态,从表面看是观念问题,其实质是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产品质量、供货及时程度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分工协作不充分、产业链条短的具体表现。

3、企业的科研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重视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主创新实力不够。五是各企业的自身积累能力有限。我区经济欠发达,民

间资本聚集能力弱,依靠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受现行金融体制和企业资本运营状况的双重制约,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贷款异常困难。六是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管理人才匮乏,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管理理念落后,企业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提高。

三、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1、机械制造产业

重点扶持星火、锻压、风动、电传所等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挥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骨干企业采取联合、购并、控股等方式实施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资产重组。支持骨干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制造基地、运营中心和营销网络,加快向跨国公司发展。积极引进跨国公司、中央所属企业和省外大型民营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区设立生产、研发和营销基地,促进我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项目为支撑,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设备、落后工艺和落

后产品,实现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以社棠工业园、东柯河工业新区等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科学规划和统一协调各类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发展规模、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区的产业层次和管理服务水平。鼓励大企业、大项目及其它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提升,以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为指导,以产业链为纽带,着力建立和完善区域服务体系,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强配套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间分工协作,形成麦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新优势。

2、轻工建材产业集群

依托现有资源和骨干建材企业,打造现有建材及轻工产品的产业链。充分利用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工业所产生的废气物及城市固废,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围绕发展先进和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向节能、节地、环保达标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水泥、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等产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延伸水泥制品产业链,加速淘汰落后工艺。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非粘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深度开发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等产品。

3、农副深加工产业

打造食品、果蔬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点发展果蔬深加工、饮料、乳品、粮油食品加工等产业。以麦积区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天水市及周边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把壮大龙头企业与发展种植基地结合起来,一果蔬制品、食品加工为重点,围绕我区特色农产品,着重发展苹果、桃子、葡萄、花椒等果蔬制品深加工,不断提高加工能力和深度,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加快发展果蔬农产品加工业。

4、能源产业

依托天水周边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煤气层资源,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铁路大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效应,以天水华能热电在三阳川建设2×300MW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为支撑,发展煤电能源,余热利用及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积极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煤气层资源向民用、化工等方向转化,重点发展甲醇、二甲醚、醋酸、甲醛、聚丙烯等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实现周边资源在麦积聚集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周边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为周边地区提供新能源产业协作配套,快速引进和发展生物质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着力发展生物质乙醇、生物质柴油等和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等。

5、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

以廿铺示范区成纪药业、天森药业等现有企业为基础,加大生物制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中药材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中药材深加工项目。

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采取的措施

1、牢固树立大工业理念,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要跳出小地方小工业的思路,树立地企合作、地企共建的大工业理念,走“办大工业、建大园区、求大发展”的路子,逐步构建我区工业经济新格局。要建立工业扶持体系,出台工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抓好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2、坚持引大扶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对于我区来说,工业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按照“引进大集团,实施大项目,做强大企业,开辟新园区”的工作思路,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才能够使工业经济在短期内有大幅的增长,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一要引进大集团。要高度重视“招大引强”工作,进一步加大与央企和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和重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与中航集团、中材集团、北车集团、湘电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力争使这些大企业,大集团与我区骨干企业尽快实现强

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工业规模。二要实施大项目。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实施大的项目才能有大的发展。要放宽眼界,拓宽思路,立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方向,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我区传统产业优势和农村土特产品质优品繁及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紧抓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当前,要统筹抓好华能热电联产、奔马啤酒10万吨技改等45个在建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风动公司矿用井下救生舱、锻压大型制管成套设备、中铁天工高速铁路扣件生产线、卷烟厂改造升级等一批即将开工的重大工业项目协调保障工作,做到以大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三要做强大企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驻区企是我区工业的脊梁,也是我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驻区优强骨干企业扶持服务力度,全面兑现“10强50户”企业的税收奖励政策,集中财力推进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有市场份额,实力强、规模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龙头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四要开辟新园区。工业园区是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把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强区进程的突破口,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园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区现有的四个工业园区中,廿铺工业示范区和高新技术工业园已无土地可供工业项目落地,甘泉科技园和三阳工业示范区两个工业园受规划限制,不可能有大的发

展。要想寻求我区工业经济有新的突破,就必须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区上已做出了开辟东柯河区属工业园和三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两个工业新区的工作部署。目前两个新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两个新园区的环评、手续报批、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承载大企业、大项目打好基础。

3、着力扶持工业小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工业企业梯次推进的格局。我区工业小企业虽然在经济总量、财税贡献等方面与骨干企业相差甚远,但其在扩大就业、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同时,这些企业也是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后续力量。因此,在做强大企业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要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争取国家及省上对小企业的各类扶持资金。要加强小工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金融信贷对小工业企业的支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企业互保融资担保机制,及时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推行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质押等新型抵押方式,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系列活动,争取信贷投入的最大化。要完善区级财政扶持工业小企业发展机制,根据财力发展情况,逐年加大对小企业的投入,着力抓好成长性小企业培育工作,重点扶持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工业企

业梯次推进的格局。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麦积的实际来看,当前尤其要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科技为先导,加快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切实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力。一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企业为中心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集成创新体系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大力支持星火、锻压、风动、华圆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优势行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动成纪、天森等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开发合作,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继续支持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推荐和认定工作,抓好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的储备、申报、推荐等管理工作。要加快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二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加快引进技术项目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大力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新型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三是要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质量品牌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晶,是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积极鼓励企业依托

专利技术和优质产品创知名品牌,使更多的企业继星火、锻压、风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创出更多的中国、省、市名牌产品。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提高品牌的技术标准水平和档次。要切实加强品牌保护,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品牌竞争环境。

5、实施人才战略,为工业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把实施人才兴工战略、加快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抓实抓好。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尽快形成面向工业、市场配置的用人机制,要把懂工业、会管理、善抓项目的干部充实和调整到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充分调动各类人才抓工业促发展的积极性。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放宽视野,拓展渠道,眼睛向外广泛招揽各类人才为我所用。继续积极鼓励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机关干部到企业发挥才能,建功立业。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引进、聘任、公开考选、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各类人才。建立人才使用的激励机制。对为工业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在政治上给予荣誉,生活上给予关怀,经济上实行重奖,使他们的劳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工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不惜重金,不拘一格,加以引进聘用,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6、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加快构建新型工业经济体系。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辅以强制性法律和行政措施,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

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一要切实提高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资源集约利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发利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项目。二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要适应国际反补贴的要求,整合政府扶持经费的使用,调整支持重点,优化经费的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益。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工艺和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产业、产品和企业,探索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企业资源利用行为。三要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建立控制污染排放的长效机制。四是要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推广各类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加大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7、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工业强区战略顺利实施。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在领导力量和人力、财力上进一步向工业倾斜,形成对工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领导,成立工业强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

议,督促检查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切实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要建立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将年度工业发展目标量化、细化到有关部门、乡镇和工业园区,作为对责任单位的一项硬性指标兑现奖罚。要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入。继续落实区财政每年600—800万元的工业发展资金,采取补助和奖励的方式主要用于扶持地方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配套省、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产业技术研发。要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审批和收费,在重大项目报批、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方面,积极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便利和支持。充分发挥投资服务中心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天水市麦积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2年4月24日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8篇)10-26

发展水平自查情况汇报材料09-22

羌圩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简版09-22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通用12篇)12-30

特色产业情况汇报09-22

发展党员情况汇报_发展党员情况汇报范文09-26

特色班级汇报材料01-30

特色办学汇报材料12-28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09-22

特色小镇汇报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