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方法>选择方法>《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

时间:2023-03-23 01:44:48 选择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

《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一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做出各种猜想和假设。教学中我们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大多数都能够用语言表述做出比较正确的解释。那么,学生是真正理解了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了吗?那又该展开教学呢? 本课中,貌似学生已经知道了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

在教学伊始,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篮球代表地球,我们不让学生描述,而是让学生制造一个昼夜交替现象。由此我们发现,虽然部分学生能用语言描述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但在让他们制造昼夜交替现象时,却并不是按照他们的表述进行的,部分学生就直接用模拟太阳的手电筒围着地球往复划半圆。也就是学生想的和他做的并不一致,也就说明了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那么这样的活动设置,就正是很好的教学起点,通过这个活动,充分暴露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做了顺理成章的铺垫。

以暴露认知矛盾作为教学的起点,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2017-03-21 14:46 | #2楼

一、背景分析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现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自然课中的传统篇目,在新课改中又把它编进了四年级《科学课》教材,我们也经常听到这节课的公开课,大体上有两种设计方法: 第一种:听听声音后,直接引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然后展开验证性研究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验证性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乐器发声的原理。听课老师感觉整节课是直接在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基础上开展活动,由一个探索性的活动变成了一个验证性活动,显然层次性不强,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意义不大。

第二种:课一开始,先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制造声音,再让学生提出与声音有关的各种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等很多问题,然后选择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很聪明,选择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教师顺势让学生展开研究活动:用各种材料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经历了10多分钟的探究,但汇报时学生认为声音是由“振动、弹动、碰撞、击打”等产生的,很难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每个活动环节都充分展开,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频繁的活动后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我们听下来觉得这两种设计方案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起点把握不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我们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那么怎样来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觉得关键是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和尝试。

(二)、设计思路

1、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本课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这是设计的关键。声音是由怎样产生的?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敲、拍、拨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 1

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再次观察发声物体与振动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因此,我们在进行第一、二个观察活动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相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展开第三个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二个活动是应重点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尺子发声和不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这是扶的探究过程,接下来再放开,让学生把习得的这一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对其它发声物体的观察之中,体现探究的层次性。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现了活动的真正价值。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

二、教学进程的描述和分析

1、引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要不要看一下?不让你们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吗?闭上眼睛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2)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意想不到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本,开门见山,这样相当于“热身运动”。】

2、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如果让你制造声音,行不行?要求高不高?老师提高一点要求:每人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声音,小组长统计有几种方法,看哪个组方法多?声音不要太响,清楚了吗?

2

(2)学生分组制造声音。

(3)我们来交流一下,边板书:敲、拍、拨、弹

(4)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你们想出那么多办法使物体发出了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猜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有没有办法证明?

【让学生制造声音,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这是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这样在活动中融入了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接下来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假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能是敲、拍、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活动,自然而富有挑战性。】

3、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

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与不发声的尺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生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把学生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科学的严谨性,让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

4、活动三:观察振动的物体

(1)教师提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振动了吗?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的?

教师出示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鼓在振动。

【方法引路,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正向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物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有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

【从有结构的材料到无结构的材料,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在我们观察到了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如果不振动了,它还会发出声音吗?

(教师出示:锣)你有办法让发声的锣声音停止吗?这证明了什么?

【这是一个反证法实验,让学生深入体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人说话时,哪里在振动?

生活中有很多的乐器,像鼓、锣、二胡,它们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用已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5)现在如果有人问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

5、拓展:

(1) 老师送给你一件礼物,出示:麦秆,你有办法让它发出声音吗?

(2) 学生制作发声的麦秆。

【这是一个能力运用的活动,通过学习,应该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动手的兴趣很浓,连听课老师也忍不住前来一试,课堂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三、教后思考

(一)本课的实施策略

1、从学生原有认识到科学认识

观察尺发声和不发声的变化,这是引导学生经历从原有认识到科学认识的关键性活动。在教学时,学生认为尺不发声时是一动不动的、安静的,尺碰动了才有声音。看来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对外力作用的关注上,这时教师就要站到学生的对立面,提出仅有外力的作用尺一定能发声吗?老师用手弯一下尺不松手,尺不是也没有声音嘛!用事实来激化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学生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那么再来观察观察吧!学生产生了想进一步观察研究的欲望。随后的观察活动,学生更多地关注了尺在受外力作用下的变化,汇报时,我们惊喜地听到:

生:我看到很多的尺在晃动。

师:真的有很多尺吗?

生:不是,只有一把。

师:那是为什么呀?说明什么?

生:哦,尺在上下振动。

生:我听到了弹动的声音。

生:尺在振动时,我的手有点麻。

生:如果振动很厉害的话,手会很疼。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初步摸到了研究物体发声的“门道”——即关注物体在发声前后是否发生了振动。在对尺的深入观察中,学生“看”到振动、“听”到了振动、“感觉”到了振动。其它物体在发声前后也是这样的吗?引导学生去观察更多物体在发声和不发声时的变化,学生很自然地“悟”出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从科学认识到深入理解

物体在发声时一定发生了振动了吗?当我们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又动摇了刚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认识。怎么办?必须对这个科学认识进行深入理解!于是课堂上又有了如下活动:

老师出示鼓后,问:你怎么知道鼓在振动?

生:手放在鼓面上。

生:手放在鼓边也行。

生:耳朵贴上去,但要轻轻地敲。

生:碎纸、橡皮、尺等放上去也行!

生:我还要补充,鼓振动时,米粒会像爆米花一样向空中散开

师:那么其它物体在发声时,你们也能观察到振动吗?

从有结构上的“鼓”到无结构的其它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个深入理解“振动”内涵的活动、是一个加深科学认识的活动!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无法用穷举法一一正向证明,为此在教学时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反证法实验,使科学过程更具“科学味”。

3、从认识活动走向实践活动

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已经有了较深入地认识,但我们觉得这还只是认识层面的活动,认识必须走向实践!课堂的拓展环节,我们让学生做发声的“麦秆”,直到下课音乐响起了,学生们还在忘我地吸麦秆。一学生兴奋地向我跑来说:“老师,老师,芦苇的秆子,划一下后也能吹得响,比这个麦秆更响”学生们玩得开心,学得更快乐!

(二)教后启示

经过这样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课上表现出一些令人可喜的变化。在科学课教学设计和实施时,我们也经常在思考“”,也学习过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初步的体会是:

1、了解学生是前提

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先了解学生:

(1)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哪里?

(2)学生是否储备了参加了新课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3)课堂中有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教师只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一堂课的重难点,以学生为本,这是把握教学起点的前提。勿容置疑,学生确实有多种起点的可能,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切实考虑学生的各种可能,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预设水平,即备好课。

2 、面向全体是根本

学生的认知起点虽然是丰富多彩,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有时这种差异性很大,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教学呢?从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出发,我们就要善于分析

学生的认知起点,哪些起点是同一认识水平层次的,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适当兼顾好个别起点,尤其要抓住课堂中转瞬即逝的时机,引领学生,使之深入,推至高-潮,这样的课学生才真正喜欢,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境界。

3、驾驭课堂是关键

对教学起点的预设还要在课堂中得以检验和完善,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断提高把握教学起点的能力。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教学伊始,如何引领学生从已有认识到科学认识,教师必须做好铺垫引导,这是我们在课前预设到的,但在教学结束前,让学生制作发声的麦秆,就有学生不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这是教学预设里所没有的,是新生成的内容。为此老师就要适当引导,今天你学懂了什么?学生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这个,你要让麦秆怎样呀?振动,有学生反应过来了,就试着划个口子,但始终不能响。为什么呢?尝试的方法应该很多,一种不行,换一种,要敢于尝试。终于有学生试出来了,是用吸,而不是吹。同学惊讶极了,随即兴奋起来,“我也响起来了”、“我也响起来了”学生碰到困难,很正常,需要老师充满智慧地去引导,这样预设和生成就会有机融合起来,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何选择教学的起点】相关文章: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09-22

如何选择花岗岩台面09-22

如何选择西装面料09-22

如何选择创业行业05-18

创业如何选择城市05-18

如何选择创业公司05-18

如何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06-30

高考如何选择学校与专业09-22

创业项目如何选择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