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时间:2022-03-20 02:51:57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道,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听课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可见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说到预习,老师和家长们往往认为是高年级学生的事情,其实不然,低年级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部熟悉,上课上到哪可能都找不到,肯定也会影响上课的效率,因此我觉得低年级学生也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因此,作为一个经常教低年级的教师来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首先,坚持每教一篇新课文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形成习惯。

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让他们接触预习,所以要想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必须要老师时时提醒,要不,低年级孩子是很容易忘记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每教一篇新的课文时都要提醒孩子预习下一篇新的课文,同时布置做哪些预习工作。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要想让学生坚持课前预习,必须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只有学会了方法,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预习活动。那么,低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预习方法呢?个人认为应该掌握以下四种:

方法一:读

读是预习的第一步。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说明阅读教学中的“读”是方法、是手段,通过方法、手段,达到目的,三者统一。从中可以看出,要想理解课文,应该把读放在首要位置。可见预习课文时,也应该把读放在首要位置。虽然低年级段的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如果上课时读书还是很疙疙瘩瘩,势必影响上课效率。因要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会生字,再把生字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熟。这样,老师教学时也能很顺利,学生也能很快找到答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二:划。

划也是低年级学生预习课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把自然段标好,然后把生字和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划出来。最后,有不懂的地方就打上“?”。这样形成习惯后,到上课时,哪个地方不懂就能认真听讲,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方法三:思。

思就是要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在预习课文时,思考问题,并进行质疑,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虽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思”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降低要求,让学生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慢慢、慢慢,积累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主动去思考问题了。从而为高年级学生更高要求的预习课文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方法四:查。

需要查资料的课文,老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查找有关资料,可以是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是通过工具书、网络等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坚持第二天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玩心还是很重的,你布置了作业如果不检查,学生肯定在认真做了一次两次后就开始偷懒了,有的会以忘记为理由,不做了;也有的认为你老师又不看,怎么知道我预习了,预不预习都一个样;还有的甚至没预习也说预习了,他们会觉得反正老师也不查,谁知道呀。如果老师不检查,长此以往,学生的预习习惯肯定会越来越差。低年级学生是不自觉的,我觉得我们老师必须监督好学生的预习工作,因此,在布置完预习工作的第二天,老师一定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总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更能提高我们老师的上课效率。低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是起步阶段,我们老师更应该培养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2017-03-21 11:23 | #2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已经根植在每一位教师心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做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认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抓好学生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预习的要求不仅在于熟悉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于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低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可以如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读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与识记生字相结合

根据低年级的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就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认,使生字在孩子们眼前多次重复出现,才能牢固掌握它。根据以上原则,我是这样帮助学生预习的。每次在教学新的课文之前,我都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自己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让家长考考你。之后想想生字的识记方法,说给家人听,并认真听取家人的意见。再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如果有不理解的,就在生字或新词的旁边做上记号。以便第二天在课文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做交流。

3、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疑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二、加强家校联系。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三、定期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检查。

只有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大学生如何培养运动习惯05-14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倾听习惯05-16

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04-07

培养学生习惯总结05-24

语言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倾听习惯04-21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