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时间:2022-11-19 01:51:0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一、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科学是人类探究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统一。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的启蒙在东方和西的早期都有发生,人文的启蒙在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就产生了。现代科学在十六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才正正的产生,人文这个概念的正式确立也是在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确立的。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人类自我发展的自我完善的意义上说,人文意指人类文化、人类文明。在次,人文的内涵可以在社会群体和独立个体的层面上表现出来:就社会层面而言,人文负载了文化传承的重任,充当了文明进步的先锋;就个体层面而言,人文侧重于个人心智的历练,个人情操的提升。人文还是一类学科的专名,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驾齐驱是关于人的本性、特质、才能和未来状况的知识和学问。人文的本质是人文精神,而所谓人文精神,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高扬人性、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

“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人文”在哪里?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

科学是这世界真理的理性表达,人文是这世界真理的感性表达。我认为这两者是互相渗透的。科学中蕴含着人文,而人文中又体现着科学。

人既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也是它的归宿。科学、人文都是人们自己的事业,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要求、两方面表现和两手选择。既然科学是人创造的,科学中必然蕴含着人文。 首先,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类在认识自然界中获得了系统的科学知识,这是确立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的基础,由此,才能正确地认识人类自己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例如,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证明了“灵魂不死之说”的虚妄;近代天文学的发现颠覆了“地球中心说”,宣告了上帝的存在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把人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才能有可能使人的劳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成为吸引人的活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才有可能不断扩大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等,使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的普通的人”,才有可能使人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

其次,人文在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升华境界,乃至推动科学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上溯百年,回到那英杰辈出的纷繁年代,回眸一下,那些把自 2

己的姓名永远镌刻在时代之上的人们。以文艺复兴为例,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使经受了长达一千年之久的宗教禁锢和封建束缚的人在思想上得到解放,从而使人的智慧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创造出空前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诞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以致引发出三次科学革命。

再次,从认识活动来看,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体现了自由探索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精神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与人文的分隔和争论,在欧洲近代历史上由来已久,内容广泛。上个世纪中,斯-诺鲜明地提出“两种文化”的问题,又一次引起知识界的聚讼纷纭。那么,斯-诺是不是单纯地为维护科学文化而斗争,却根本忽视人文关怀呢?完全不能这样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斯-诺为他的《两种文化》增订本写的一篇前言,这样概括了自己的基本立场。

第一,我们(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走向极其危险的境地危险之一是热核战争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尽管是现实的,但概率小于另外两个主要危险:世界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鸿沟,人口膨胀以及所导致的苦难的前景。

第二,这些危险并不是由技术或我们现在所谓的应用科学带来的,这是我们理解、控制和利用自然界某些方面的能力。技术具有两面性:行善和威慑。这全部历史中它都给我们带来了福和祸,对此,我一再重申过。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三,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没有别的武器。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伊甸园。

第四,人们必须了解技术、应用科学和科学本身究竟如何,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需要有一种共有文化,科学属于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否则我们将永远看不到行善或作恶的各种可能性。

能说这几条,不是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吗?

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就科学的外延来看,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门类。从这三大门类科学与现实世界(包括人的心灵“小宇宙”)的关系来看,自然科学主要是以求取自然世界的“本真”为目的的描绘性的科学,社会科学主要是以求取社会秩序的“至善”为目的的建构性科学,人文科学主要是以求取人的心灵“完美”为目的的超越性科学。

既然“人文”能称之为“科学”,我们就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指出,科学并不是与人文迥然相异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原本就是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历史形态出现的,只是由于后来它的片面发展,最终在解决人的生存价值问题上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今天人们真正认识到,科学虽然是展示和证实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但并不能合理地解释和解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在应该让它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使它真正成为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对现代科学体系构成的这种认识,为我们避免将科学实证主义化,进而从“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的僵硬对立中走出来开辟了道路。

在建设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必须在文化的科技向度与人文向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产创新于消费享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之间寻求一种“中庸之道”。为此,既必须切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弘扬科学精神,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既应该正确评估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价值,正确对待科学家、工程师的意见,也必须正确对待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沟通和交流,多听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

当然,科学与人文融通的实践机制的建立,必会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辩证关系,创造性的去运作。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

二、如何培养

科学观是高等教育的基石,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从事“科学”的人。但在有些人心目中,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研究、发明的,具有某种呼风唤雨般的神奇功效的东西。这种被泛化、神圣化的科学,削弱、模糊了认识世界的专职。它盲从于科学权威而离开了文化之根,只是接受来自西方体系化教科书里既定的知识、原理、成果、结论,而不是人们探索的过程。

中国社会接受科学之后,科学更大程度上被作为一种为单纯的功利目标服务的工具,只是机械地学习、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导致无法走到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真正超越功利目的的科学精神至今没有在中国扎下根来。当我们只是注重于科学结论本身,那么科学精神始终外在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表层。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学校重视现成知识技艺的灌输和训练,而不关心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教学体系上,工科专业在功能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口径上精打细算,学生也希望学那些就业容易、有“钱”途的专业,只学那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原理和结论,而缺乏一定的基础理论。在这样的科学文化氛围中,科学研究缺乏深入开展基础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专业人士乐于重复有限的科学事实,而缺乏有想象力的大胆假设和艰辛论证,从而导致没有创造性的科学追求。由此看来,对科学的重视和普及,有些人是建立在对科学的迷信上,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原理、结论、规范、标准,是一种教条,凡是科学说什么,教科书说什么,科学家说什么,你一信就灵,只求能管用就行,至于它怎么来的,本身有什么奥妙,都不重要。

中国学生去美国,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远比那里的同龄人多,就因为走了教科书的捷径。但是,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体验,没有无数试错性的游戏,没有个人化的即兴探索,独立工作、探索创新的能力远不及别人。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是尤为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反对知识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主义、教科书主义,建立为求知而求知,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理论敢怀疑、敢探索、敢想象的态度,而不是对科学顶礼膜拜,奉之为遵守客观规律的迷信。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现代科学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教科书为教学依据,所有人接受同样的知识体系。教科书是现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它是经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只要从头到尾接受它的灌输,循序渐进,就可以全面而完整地掌握这个学科。但是,人们在把握以先辈们的智慧荟萃成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常常忘记了它的反面:因为省略了这个学科漫长的发展过程,把人们在生生不息的探索过程中的不同思路、不同表达方式、还有不完善或错误统统去掉了,留下来的虽然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里最正确的知识,但它的生命却凝固了。人们通过教科书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用它解决具体问题,但人们也被它禁锢了思想,把它当成真理的标准,难以发现它所有的缺陷,就导致难以永远走出它的思维框架。

克服教科书教育的缺陷,一方面要从课程教学本身着手,课程应当更多,增加个人的选择余地;上课应当更多对话,更多的思考;教科书应当多一些学科历史,多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多一些问题,包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课程之外着手,学校不仅是上课的地方,还是自修、研究、对话、交流、游戏、实践的园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现实,但教育不是由过去或今天的教科书去规定、控制和支配明天,而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话。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扩散和推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再生。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在于广泛的文化修养,其中主要是人文修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本身。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通向自由的阶梯。一切思想在它最终的状态下是一致的,共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最深处是一体的。活生生的科学精神浸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信仰、好奇、直觉、想象、联想、试错以及执著精神的产物。科学的每一重大发展都与非科学的滋养有关。哲学构成各种文化形式、各门学科内在的思想基石。文学和艺术给科学以想象和灵

感,活生生的思想史给科学以自我认识和定位的镜子。宗教是科学想象力的重要源泉,当然这宗教是摆脱了原始巫术、迷信的高级精神信仰。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真正的科学大师都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有很高的素养的根本道理。

总之,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战胜“科学迷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教师更要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明确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2017-03-21 09:44 | #2楼

既然是谈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那我们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然后再思考如何培养。笔者虽不才,但愿勉力一试,与诸位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人文起源于文艺复兴,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自我肯定和自我追求,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科学精神呢,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成为大众的行为规范。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残缺不全的、无法真正实现的;而人文精神又是科学精神的行动导向,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将失去正确方向,成为无人道的科学。所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缺一不可!

笔者以为,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应当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占据关键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当前教育形势下更显得尤为突出,而且难度颇大!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以及我国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不平衡给广大初高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求学压力,也使得几乎所有的初高中学校只重课本知识教学,谋求高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文方面的教育,致使很多学生人文缺失,笔者也不例外。进入大学后,以往高压式的学习环境骤然消失,失去监督获得自由的学生们普遍惊慌失措,生活、学习失去控制。无目标、无理想、无追求,既不自尊自爱,又不爱人尊人,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或自私自利、待人无情,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纵情于校园恋情,甚或眷念于七尺小床,梦死去了,精神世界季度空虚。而且大学生均是刚成年或即将成年,正是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进行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就更有必要且重要了。那么培养人文精神,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笔者认为要培养人文精神,关键在教育。学校成为首当其冲的第一责任人——一个连人文课都不开的高校怎么可能让它的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呢?!人文观念诞生于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小说、诗歌、美术、音乐等来表达对人、对人的情感的抒发。所以开设这类人文学科——文学艺术、诗歌小说、美术音乐、思想哲学等——通过耳提面命、口传身教,使人文观念深入人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文精神。我认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二三门人文学科课——不是作为校任选课,而是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与“两课”一起承担起对学生的思想、人文教育。另外,开办书画艺术展、音乐欣赏、组织参观博物馆、举办专家学者讲演论坛等等,凡是有利于学生人文教育的在条件容许下应尽可能多的开展。我们努力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尊自爱且尊人爱人、爱祖国爱社会,既有对个人人生价值的奋力追求,又有甘愿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的高尚理想!

人文精神具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价值观的追求。其实它的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就是科学精神。前面已经讲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二者互补互成,保证了生活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所以培养人文精神的同时必需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说白了就是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长期的求学求教、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本着务实真诚的态度去探寻属于自己的真理,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关键。然而时下在大学校园里却弥漫着一股不正之风,制约着科学精神的发展。学术抄袭、科研抄袭,学生抄、老师教授抄,屡禁不止,且有更加严重的趋势。这样的报道也不断见诸于报,不足为奇了。就拿我身边能见到的来说吧,每学期同学们都要交上两三篇学习小结或结课论文。这本该是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并不难,可现在许多同学甚至是大部分同学却把它交给了电脑。百度、谷歌上胡乱一搜,再随便找上几个相关的内容,剪切、粘贴几段就成了自己的作品。可这里面哪有半点自己的东西啊。不是不让查资料,勤于查阅是好事,可搜集来的东西是要吸收转化的,这样原文原本抄下来有何用啊?还不如不让你写了!当然,这只是个不足道的小事,很多人也并不在意。但它反应却是一个校园文化现象,笔者妄言,若此现象不灭,科学精神无从谈起。笔者认为改变这种不正风气应从师做起。师,人之表率,应当为学生树起楷模榜样。俗话上不正则下歪,师不诚则生欺,老师应在严格要求自己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为人师表,育人为本。培养科学精神,首要任务就是灭抄袭之风。

作为学生,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才是培养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主体。就算有再好的风气、条件,学校提供优良的环境、学风,开设种种课程、活动,而我们自己却不身体力行,不努力、不求上进,甘做末流之徒,终究无济于事,培养不了什么精神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就是对价值观、生活意义的追求。笔者希望每个青年学子都能立足自身,放眼大众,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树立远大、高尚理想,思古贤、作表率,完成中国文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夙愿。

笔者所学微薄,见识不足,只能言尽于此。寥寥数语,多半谬言,或片面或浅肤,然句句都是心中所思所想。若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者海涵。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02-27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02-27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

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09-22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2

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05-18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9-22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3-1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10-14

如何培养和提升创业能力?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