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力求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任何创造活动最初都起始于创新意识的萌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在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设置创新能力发挥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从“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放式教学方式。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主动求知、消极应付变积极探索。
(1) 创造出平等、自信的课堂气氛。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个性差异都是一名成员,应受到平等的对待,师生关系也要平等、融洽。要尊重学生的心灵和感受,培养学生自信心。正如索洛维契克所说:“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本来的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敢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在平等、自信、宽松气氛中培养创新的土壤,激发创新潜能。
(2) 鼓励学生多问、勤问。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世界。教师通过典型事例、案例的引导,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提出疑问,表明他们在积极思考,有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对有创新的问,加以鼓励、赞扬,且不可怒目以视、不加理睬。
(3) 创造学生说的天地。通过参照教师提出的寻疑纲领或自学问题,让学生说教材中内容,说出难点、重点,说出疑惑,说出感受心得,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以及教师归纳小结,培养学生创造性领悟教材,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在其过程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引导分辨,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等,为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借助历史人物、著名作家的事迹及贡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著名作家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渴望了解他们,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讲述历史人物、著名作家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他们成长的事迹,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我们学习《岳阳楼记》这一课,就出现两个历史人物:范仲淹、藤子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感受很深。当地方官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并在抵御西夏中,屡立战功。1043年,范仲淹任政事(副宰相),因敢于直言,实行一些进步的政治改革,遭保守派反对,1045年被贬到邓州(现河南邓县),之后还做过杭州、青洲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仕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集名《范文正公集》。藤子京是范仲淹同榜考中的进士。两人志同道合,交往很深。藤子京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一直同范仲淹亲密合作,这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嫉恨。他在担任庆州长官时,被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经范仲淹大力营救,据实辩诬,才得免以贪污罪论处,于庆历四年(1044)年贬谪到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遭祸,想找机会劝他,正好第二年(1045年)六月,他重修得岳阳楼落成,请范仲淹作记,范仲淹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的理想抱负,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藤子京。其时范仲淹也遭贬谪,处境同藤子京一样。写此文可以说既是劝友也是自勉,文中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表达作者的宏伟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连用四个“忧”字,把作者假托的“古仁人”无时无地不为国为民地崇高思想境界表现出来,以作者的宽阔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让学生自觉去探索、求知,在这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尝试、探索,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一)现在有些学生于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提问时就是不说,因为总怕错。这样,时间久了就形成老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直线下降。他们在课堂上总盼望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手表示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就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去理解赏析。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多面体,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会划出不同的层次,只要他们说得有理、合乎逻辑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千万不要在他们第一次发言就扼杀他们的创新。况且阅读一篇课文,只要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采取多思索、勤琢磨的方法,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深刻、全面、灵活。举一反三,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提炼,自然而然地激起其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到“学问”。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置疑问或让学生间互相设置疑问,有目的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阅读《愚公移山》一课,老师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远见性,然后启示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一问多答,一题多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而且能使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体验,培养其创造力。
四、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
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贴近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引导其关注生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展现自己的独特才华。初中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生活缺乏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贴近生活,仔细关察生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欲望。写作文时,有些学生常抱怨写腻了《我的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的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我就让学生仔细看朱自清笔下的《背影》,特别是“望父买橘”的细节描写,“父亲肥胖的身体” “慢慢爬过栏杆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淳朴的父爱,这是天底下父爱的缩影。然后再布置学生将鲁迅先生笔下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手”的语句抄出来,如“红活圆实”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写闰土的手不单是闰土一人的手,而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手的真实写照,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样一来,学生纷纷要求再写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这次作文,学生们大都情真意浓,血肉丰满,活生生的老师、爸爸、妈妈跃然纸上,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情感体验。作文又应是具个性的一种思维活动,无论是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还是阐述观点,都应是活气、志气、文气、骨气,充分展现其个性,在个性发展中,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每完成一次习作,就像演出一出戏,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既要教学生如何表演,又要和学生们一起表演。评价学生的作文,老师是评委,又应该接受学生的评判,帮助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述他们要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用独创精神思维。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围绕“老师”这一话题写篇作文。按照传统,学生会写老师的外貌,举事例,,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千篇一律。我在指导之后鼓励学生用诗歌来赞美老师。没想到,有近二十名学生写了诗歌,虽然语言稚嫩,但也不乏佳作。一位学生把老师说是书,老师是语文书,教会我人﹑口﹑手…老师是思想品德,教会我如何做人…,老师是百科全书,教会我所有不懂的知识…。这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是多么了不起的尝试,它超越了学生以往的自身体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主观环境。
只有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再现课文情景: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课文进行复述,实现“作者——读者”情感迁移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描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和奇特之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续写课文: 想像是思维的翅膀,想像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可以活跃思维,培养创造力。在讲授完《皇帝的新装》一课后,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有的说:“皇帝幡然悔悟,不再爱慕虚荣,成了一位脚踏实地的好皇帝……。”有的说:“骗子的伎俩继续在人间得逞,不信请看新的一幕……。”有的说:“诚实的小男孩在众人的鼓励下,与各种各样的骗子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学生跃跃欲试,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
3、绘画辅助课文讲解:一篇优美的文章仅凭讲解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绘画来对课文进行补充。如在讲解《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利用图画不仅将攀登珠峰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而且使学生对攀登珠峰的情景有了切身的体会。在讲解古诗词时,我采取边听朗读,边让学生自己绘景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画境美”。这样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自身特点,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17-03-21 08:55 | #2楼
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成为深化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应对新世纪严峻挑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创新时代,面临今后的世界强有力的挑战,我们能否继续占据世界强林之列,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在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出一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来站好未来的这斑岗和接稳接力棒。
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怍,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谈谈。
一 、运用教学媒体,优化课堂教掌,诱发创新能力。
如果教师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构建工具。同时,多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强烈,具有新颖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而产生直观形象、动静变换、快慢调控、化小为大、由近及远的直观优势,使规律性的知识表现得更为直观,更易于学生接受,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更易于启迪思维,更易于形成学生的能动性。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启迪后,有了更多的观察、探索试验和模拟机会,从而形成顿悟,进而作出预测,再通过检验、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教师角色,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促进的过程。要丢掉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明友,尊重学生自我表现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说话的勇气和思考问题的时间,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师要坚持“四为主”的原则,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起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只有新的、友善的教学环境,才能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当“主角”。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机会较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接受知识.勇于探索,从而实现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的多向性,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人潜能,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三、立足思维的创造性,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求异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因此要鼓励学生多发问、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开拓思路,摆脱习惯性程序、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态,通过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求异、求佳、求新。具体地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像这样设计出的思考题、创新题,探索讨论猜想各种结果的问题,发散了学生思维,有利于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尽量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营造一个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宽松氛围,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兴趣力量的巨大作用来诱导学生创新。
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实施开放式教学。
课堂教学的空闻要广阔、丰富、生动、具体,要驱使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要打破教材的束缚,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结合教材、日常生产、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应重视开放性的练习,萌发创新。通过活动,能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摆正师生各自的角色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疑敢问敢思敢做,着眼于素质提高,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加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4-06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9-21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03-03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意识12-08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1
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2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