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在写作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在写作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11-19 01:49:53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写作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创新,它不满足于一般常人所认为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它常常从一个问题人手,朝着多个角度、多种目标开拓,在开拓过程中,尽可能多产生新的设想、见解和方法,以打破人云亦云的传统格局,推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来。对于中学生来说,凡是能提供有某种创造性的有一定意义的答案,就是创新。例如一个具有创见的答问,一篇有新意的作文,一则独出心裁的读书笔记,都应该算是创新能力的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读写训练,运用创造性思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和问题。教育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受传统的束缚,不受知识固化的限制,不依赖现成的答案,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轻信老师的解答。就是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怀疑一切。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叛经离道和荒唐可笑,激励学生分析和思考,力争求新、求异。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多,他多我新。在指导学生材料作文时就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一个材料往往包含多方面的意义,要求学生扩大视野,广开思路,对材料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尽可能提炼出或引申出与材料有内在联系的正确而合理的中心来。例如下面一则材料:“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一百多部科幻小说,但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十五家出版社退回。他又气又恼,打算把稿子付之一炬,他的妻子夺过书稿,鼓励他继续投稿,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十六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不但同意出版,而且还与他签订了为期二十年的写作出版合同。”让学生先读材料,利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材料,看谁获得的启迪多,谁的新。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上手发言,结果得到了多种答案。从妻子的角度获得了这样的启迪:鼓励是催人奋进的动力;鼓励能使人人获得成功,要多给人以鼓励。从儒勒·凡尔纳本人的角度获得了这样的启迪:面对挫折更需要自信;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从赫哲尔的角度获得了这样的启迪:“千里马”需要伯乐的赏识和扶持;贵在识才用才。通过训练,打开了思路,开发了智力,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反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因为反向思维常常出新意,言前人、他人所未言。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对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和观点,打破传统的框框,敢于“反弹琵琶”、“唱反调”提出独到的见解,诱导学生遇到问题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人们普遍赞扬的,我是否可以贬一贬;人们普遍贬斥的,我是否可以褒一褒;人们普遍从正面下笔,我是否可以从反面下笔。这样从逆向延伸,坚持想下去,写下去,就会另辟溪径,标新立异,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人们常说:“近墨者黑”,而我偏要说:“近墨者未必黑”;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而我偏要说:“知足者未必常乐”。如此逆向思维下去,“坚持到底未必胜利”、“弄巧未必成拙”、“有志者事未必成”等新命题就出现了。只要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我们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可以说反向思维是中学生逆反心理在写作中的积极反映,是他们思维活跃、追求独创精神的具体表现,教师应予以热情支持和保护。但是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向思维也要注意分寸,防止一味求“反”求“异”,使思维过程出现极端化和片面性。

三、培养学生联想的思维能力。联想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桥梁。没有联想,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材料后,既不能囿于材料本身,就事论理,又不能丢开材料,痴心妄想,要引导他们利用事物的相似相关,对立因果等关系联想,从而看到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以便抓住本质,就事论理。考场作文要避免内容空洞、三言两语不成章的毛病,就需要运用联想来拓宽思路,充实内容。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种相似的事物,由眼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事物的心理活动。比如,看到慈祥的老师,你会联想到妈妈;看到辛勤的园丁,你就会联想到老师;看到中秋圆月,你就会想到亲人的团聚;看到瑞雪,就会联想到丰收的景象;看到熊猫,你就会联想到温顺善良的人……运用联想不仅能拓宽思路,充实内容,而且还会使文章产生新意。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性,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写作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03-21 08:03 | #2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作文教学也是如此。目前,作文教学处于低迷状态,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水平低。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写作指导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人云变云,众口一词,不重视教法上的创新,更未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套教法传了几代人,数十年不变,才导致作文教学死水一潭,毫无生气。如果再不在教法上寻求突破,再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就作文教学本身而言,更就新世纪教育工作的任务而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当务之急。那么,在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希望借以引起语文界同仁的重视。

一、意上的创新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胆。立意新颖的文章才能力挫“群雄”,脱颖而出,才能吸引读者,充满魅力。中学生作文往往喜欢模仿范文,观点陈旧,落入窠臼无新颖感而言,因而学生腔十足,考试时肯定难拿高分。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形式,创新思维的火花渐渐趋泯来灭。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给文章立意的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如对成语“班门弄斧”的理解本足贬义的,可引导学生得出“弄斧”还需到“班门”的结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可以用对同一事例从不同角立意的方式进行训练。比如对寓言“滥竽充数”的分析,可从齐宣王的角度写,可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写,也可以从吹竽者的角度写,还可从齐缗王的角度写,立意是不同的,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立意上的创新,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高考拿高分的决窍,切不可忽视,要加强之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二、选材上的创新

有了好的立意,只是作文成功的开始,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选择材料才是问题的关刍。学生作文往往在这方面缺乏创新意识,选择的材料都是一些“陈谷子、烂芝麻”。雷锋的事例用了几代人,讲崇高品质似乎除了雷锋再也举不出其他例子,同时代联系不紧。我们的学生也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董、老学究,可是又缺乏老学究的文学功底,笔下写出的东西当然无人愿看,更谈何拿高分。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材上的创新,让他们关心现实,深入生活,从现实中获得时代气息浓、活生生的材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既使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又能提高写作水平,在高考拿部分,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还要善于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对一些老材料(包括教材中的材料),要引导学生发现其创新价值,想人之所想,用人之所未用,使老材料能证明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同充满时代气息、切合社会现实的新颖材料相比,这也是一种新颖,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新颖,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篇章结构上的创新

立意有了,材料也选好了,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就是显得重要起来。学生作文在这方面也是守旧有余,创新不足。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而学生写起来一般都是平铺直叙,一竿子打到底,元曲折离奇可言:读起来也就平谈无奇,索然寡味,教师可利用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培养其创新能力。

结构上的创新训练可从多方面进行,倒叙插叙和补叙方式的运用,是避免平铺直叙、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欲扬先抑、欲亵先贬手法的运用,是增加人物形象的魅力。塑造人物形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尾呼应,前后照应是使文章结构严谨的得力的措施:悬念式的开头,含蓄性的结尾是激发读者探奇心理和充分想象的保证等等这一切,都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篇章结构上的创新要在学生掌握了文体概念的是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不能忽视这些特点来进行所谓的创新。不然的话,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非驴非马的“四不象”。这种创新是不可取得,后果也是恶劣的。

四、语言运用上的创新

新鲜的语言,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典雅,富有文采的语言是文章成功的基础。学生作文缺乏的正是这些。常常是好的立意,新颖的材料,精巧的结构都毁于语言的干瘪、苍白无力上。不讲究遣词造句,不追求词语的简洁精练,不谋句式的灵活多变,口里怎么说,手上怎么写,甚而至于条理不清,杂乱无章。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习作中是司空见惯,亟待改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上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词语运用上的创新。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挑选最能反映文章思想内容的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同时,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高度凝炼、生动形象、读者喜闻乐见的词语一旦进入习作,将使得文章言简意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增色不少。当然,这种创新要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目的。

另一方面,创新还可在句式的选择运用上进行,一篇文章如果句式单一,只能给人呆板凝滞的感觉,影响感染力。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式变换的训练,在习作中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使用常式句或变式句,整句或散句,长句或短句,奇句或偶句。使得文章句式灵活多变,读起来舒缓有致、抑场顿挫,体现其在句式上的新颖来。

五、写作手法上的创新

要使得文章的立意新颖,语言的生动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表现手法的运用。而这方面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因为联想、想象能力是任何创新不可缺少的能力。作文课恰好为培养这种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场所。可以这么说,作文课的教学目的除了传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即创新能力。

另外,象征手法的运用,同联想,想象密不可分,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要指导学生在联想、想象的前提下的运用象征手法,力求立意的新颖和构思的精巧。

为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比喻手法的运用,更需用在创新。比喻手法运用得娴熟,不光对于写用,就是说话也获益匪浅,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总之,作文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探索、而努力。

【在写作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新课标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09-22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11-28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1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合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