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开发智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引入到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在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借此与同行交流。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氛围,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为成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其次,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谋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不要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服从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尝试,并通过各种途径去思考、探索获得结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在活动中如果学生的行动和思维发生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和引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活动的乐趣,体会问题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每次数学活动都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不断探索、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归纳和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经常利用归纳、类比思维来解决观察到的现象,无异于给学生的创新能力插上了翅膀。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说明牛顿的伟大成就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并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很强,由很多概念和规律组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类比、抽象、概括、总结与归纳活动,把有关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中,把知识点连结成面,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之后,智力就会得到相应发展,创新能力也会提高。
四、培养创新能力的素材——教材
仅从数学教学课本上看,其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页上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创新教育的素材,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因为无论从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发展、公式的推导,还是解题方法的设计与改进,无不包含着“创新”这一思维过程。因为对数学问题的“思想化、抽象化、形象化”的处理,充满着创新;各种规律的发现、公式的推导均是创新的结果;对数学例题、习题的分析与解答是学生最佳也是最主要的创新实践。因此用好用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的素材,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我们从主观上重视起来,充分利用好我们手中的传统武器——课本,那么创新教育将不再是令人生畏、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
五、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的发现学生的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能看到、能做到的,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创新,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六、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设疑
科学创新,贵在置疑,创新往往是从“置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只是一个数学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新的问题,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给学生造疑,使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能,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七、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内容的挖掘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的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各种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时,我们可以利用猜想—实验—假设—检验—修正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解妙算”等都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的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2017-03-21 06:53 | #2楼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创新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势,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感到我能行。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了使学生能在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抑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营造愉悦的、宽松的、开放的学习气氛,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机会,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手脑结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易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我出示:“医院包扎用的三角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0.9米,现在有一块长18米,宽0.9米的白布,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课前学生已进行预习,可我在教室里巡视一周后,发现只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能够正确解答,多数学生只会求出三角巾的面积。面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画一个长方形表示长18米,宽0.9米的白布,再引导学生在“白布”上按题意截取三角巾。(如下图。)
18米
0.9米
0.9米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快理解了题意,并列式解答:18×0.9÷[ (0.9×0.9)÷2]。之后,我让学生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学生思维的大门再次被打开,他们在纸上画画、写写,两分钟后部分学生举手了。我请学生说说看法,一位学生说:“通过画图,我发现白布的宽就是三角巾的底或高,那么边长为0.9米的正方形里就有两块三角巾,我只要先求出白布里有几个边长为0.9米的正方形,再乘2就能求出有多少块三角巾了。所以算式是18÷0.9×2,这种方法更简便。”在他的提醒下,刚才还有些不知所措的学生也都恍然大悟。我及时表扬了那位男生,同时也鼓励全班学生课堂上要大胆思考,要重视动手操作的过程,养成实践操作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中国古代有许多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起于思而源于疑”。有疑必问,有问必有所得,学生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在采取教材上给定的解题方法教学后,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多角度的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学生这种方法与教材的编排意图怎样,但这种思维上的创新,教师应给予鼓励。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四、增强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发展创新思维
在素质教育下产生的开放题,因其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因而蕴含着多种可能,这类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给学生提供较大的独创空间。在数学教学中,突破教材中例题习题条件完备,答案确定的模式,适当地选取部分开放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补充题时,给出条件,让学生给应用题提出问题。例如:甲、乙两辆车在长达8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甲车每小时走50千米、乙车每小时走40千米。( )?在没有说明是同时从某地出发,还是相向而行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把题目补充完整。这样就有利于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旧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更要培养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用全部的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创新嫩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01-12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合集)07-20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09-22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03-03
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09-22
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