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降
众所周知,种子萌芽,必须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才会破土而出,迎来第一缕阳光;飞蛾破茧,必须经过辛勤磨炼才会拥有彩色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而青少年学生是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因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如何衡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心理测量法,即运用各种心理将抗量表对个体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方法比较科学,但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人们通常用另一种方法——经验法来进行判断,即提出一些判断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对个体进行考察,从而做出判断。关于青少年学生心理是否处在健康状态,人们主要提出六种标准:
(一)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二)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三)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四)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五)正常健康的交往;
(六)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
根据调查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四个方面。
一、 家庭方面
青少年的家庭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家庭的结构、气氛与管教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青少年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状态;家庭结构不正常,如单亲家庭,则易使青少年经常产生失落感。家庭气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父母经常吵架,容易给青少年带来焦虑感;而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则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家庭的管教方式更是不容忽略,父母的管教模式是溺爱、粗暴还是民-主,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是否恰当,是否给子女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等,对于青少年能否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民-主型的管教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既要管教引导,不放任自流,又要尊重青少年,循循善诱,耐心说服。而溺爱型、保护型的管教方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易适应社会与学校生活。专制型与粗暴 1
型则易使青少年富有攻击性或者产生自卑心理。这些管教方式都有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个体的幼年经历(一般指五六岁前),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幼年时的心灵是极脆弱的,不能承受太多不良刺激。若是幼年时经受较大的挫折,形成的创伤可能会埋藏在儿童的潜意识中,在以后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个体的心理障碍。因此,注意在幼年阶段不要让儿童经受较大创伤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校方面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学校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占据了了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管理方式及期待效应。民-主型的管教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专制型、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均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即期待效应。如果教师对某学生的期望是积极的,不用言语表达,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期待信息,心理处在和-谐状态,从而能健康地发展。反之,教师对某学生抱有失望态度,即使不明说,学生也会接收到这种信息,导致心灰意冷的消极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学习压力的影响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会使学生产生中等程度的紧张,易于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行为,振作精神投入学习中,但如果压力过重,会造成学生焦虑不安、忧郁惶恐,长期则会导致心理疾病。目前中小学中,教师力求高分,家长望子成龙,给予学生太多压力,导致青少年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等不平衡的状态之中,使其心理健康损害很大。
(三)学生团体的影响作用。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健康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一个混乱、松散的班集体不利于学生心理品格的健康发展。这学生团体影响作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影响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所处团体中受欢迎,有较好的位置,则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社会方面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滋长,给予青少年心理健康负面影响。例如,社会及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加剧了青少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随着市场竞争滋生的一些不良观念,对青少年的品德产生消极影响。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否协调一致,与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息息相关。三者的教育如果方向一致,就会对学生起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其易形成统一的人格。如果方向不一致,则对学生心理健康危害较大,可能导致其人格失去整体性而形成分-裂。例如一个学生在学校帮助同学补习功课,老师表扬他是助人为乐,而回到家则受到父母斥责,他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人格分-裂。
四、学生的个人特点方面
学生个人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其心理健康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若其外貌、能力等处于较优的位置,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满意、愉快,易促使其心理健康;反之,相貌一般、能力较低,有些生理缺陷的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卑、焦虑、挫折,从而导致不健康的状态。
青少年学生基本上处于中学阶段,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中,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进行呢?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在学校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在教学中,注意以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教 2
学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身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介绍自己、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就新生入校时的不能适应,老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升学填报志愿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个别交流,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真诚关注学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4、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才能发现开拓自身的潜力。第二课堂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学校班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举办如形势教育类、社会生活类的指导性讲座,可以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也可以建立课外活动小组。总之,第二课堂应当努力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5.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较强联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正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应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并且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供可能性。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在可提供的资源上优化配置,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家长应鼎力支持,青少年自身也应自觉规避社会某些方面的不良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成为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降】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11-2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09-22
如何培养中学生减轻心理压力09-22
如何培养面试礼仪04-18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培养职业素养09-22
如何培养销售习惯09-22
如何培养忠诚顾客06-06
领导如何培养下属03-07
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