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实践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在修养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形象就好。
具体说来,创新思维对我们个人的直接影响、重要作用、乃至积极意义,可归纳以下几点。 1、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 2、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与低(大与小),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天地。 3、创新思维能力的超与凡,将决定一个人的勇气谋略。4、创新思维能力的显与隐,将决定一个人的目标设计。而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的创新思维的发展主要来自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
社会的发展,课程的改革都要求我们的教学由指导学生继承学习向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学物理学科本身特点决定了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师,毫无理由回避积极寻找、探索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新路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本人认为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教师素质及观念方面: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估者,在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教师不要再把风华正茂的学生当作“录音机”或者“容器”,而实行灌、挤、压;而要相信学生是会思考、会自学、会创新、智力相当的群体进行疏、导、引;教师要淡化权威角色,强化指导功能,由管束走向指导。教师不要再经常以“领导者”和“家长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因而,教师只能把自己当作指导、启发、激励学生学习、求知、创新的引路人。
其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关系。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课堂上构建多边活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体现教学特长。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坦诚相见,感情沟通,智慧碰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产生勤学、乐学、好学的志趣。
其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才能摆脱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以至在教学中面对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教育手段捉襟见肘,无法适应的尴尬局面。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物理学史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物理史的教学,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适当向学生作以介绍,如:瓦特通过观察水沸腾对水壶盖的振动现象从而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通过这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有,创造就在身边,物理这门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科学发现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同时也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适时引入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物理成就,介绍学科新动向。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增加有关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息,增强学生创新的使命感,也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点,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创新永无止境。
2.注重启发,调动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启发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方法,加强“示范”效应,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运用设疑启发方法,将设计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化,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比较启发方法,抓住可比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情景启发方法,抓住关键环节,不断转变问题的情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运用类推启发方法,借助于已知的熟悉对象达到对未知生疏对象的某种理解和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上述种种灵活多样的启发方法,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
在创造活动中,错误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爱迪生发明电灯,瓦特发明蒸汽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都是建立在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失败会使人聪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学中要将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百折不挠的意志,献身科学的精神融合在知识传授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5.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
协同合作精神是21世纪对人材的基本要求。重大的发明创造,需要众多人才共同去探索、开发、创造。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以满足未来的社会对人材的需求。
三、强调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倒不如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因为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传统学习重视的是问题的答案,特别是所谓“标准答案”,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
教学实施方面: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目前,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多注重理论的教学,而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实验教学,这关键是没能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在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实际上,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现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怎样通过物理实验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要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理解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来展现给学生,这就是演示实验,虽然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将演示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实验过程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力的合成”改为“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实验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及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让学生在实验中先获得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起单纯地教师演示、讲解的效果,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强,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能有更容易让自己接受的方法,教师可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中那些方法独特、标新立异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帮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创新意识。
二、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物理实验的优化与创新既包括以新的视角对原有实验的思考,找出不足或缺陷给予矫正,也包括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来确定实验仪器、装备和操作方案等。主要有实验方式的改进和实验装备、实验方案的改进。
《高中物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高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有些地方可能比较抽象或者与现实有偏差,加之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材中说明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创新设计,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对现有实验进行大胆创新。我们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优化原有的实验,进行新的实验。
例如在高一物理教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的实验教学中,课本上参考案例所给出的前提条件是水平板必须光滑,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摩擦是不能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实验不能验证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由此提出疑问,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又如何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呢?提出解决的办法,再次实验。
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规的教学实验,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形式,基本上属于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审视传统的物理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要真正塑造创造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需要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即便对那些已成定论的东西也不妨去重新审视或争论一番,使之不成为僵死的教条。诚如笛卡尔所说:“科学产生于怀疑”。充分利用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室是学生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的重要场所,如果实验室只是用来做一些课堂实验,其利用率是不高的。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望,有些学生则动手能力不强,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做不成功,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施展身手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便利。这样做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能有效地拓展学生创造的空间。
具体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定时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复习已经学过的实验的操作,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或自主选择身边的材料去做各种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小实验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和基于何种目的,这些实验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仍然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教师要检查、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质疑、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新课改下,作为物理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实践,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2017-8-7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017-03-20 20:56 | #2楼
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中,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人才也成为了社会最主流的主导因素,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考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全面普及的形势下,高中物理的课程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当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物理课程的改革落到实处.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老师是高中物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和课本传授的知识,并且有些物理实验的方案是固定的,结论也是课本给出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某些个物理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而且也不知道每一个实验的具体细节是怎么回事,这就导致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薄弱,同时也会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欠缺,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降低了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传统的物理实验模式,老师就应该改变教育理念,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讲述水的沸腾这一实验的时候,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老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时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学生们会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加盖后杯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改革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改革这种模式,建立“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创新性的进行一些实验过程问题设计,将学生推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例如,在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时,教师不是把感应线圈的绕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的结论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思考,自己弄清线圈绕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感应电流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的情况有关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试验进行探索和研究,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握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比较现象、动手操作等.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多向式信息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多运用演示法诠释相关概念及规律,并尽可能进行小组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理论知识讲得再多再全面,不演示一遍,不自己做一遍,就永远不能真真切切明白其间的道理,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更不能在动手实践中有所反思、感悟和新的体会,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清相关概念及规律知识后,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可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学生操作,使学生无论实验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能在这过程中得到交流和思考,感受到队友思维的迸发,有些学生擅于在失败中总结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运动这一章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时,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合作,一个释放小车,一个记录并操作电磁打点计时器,得到纸带后,学生们通过对纸带上的点反复大量举例的研究及计算中,理解速度概念,进一步得出一些规律,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甚至会有创新的发现.如,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在此次教学中很快发现了有关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相等关系,即v=[sx(]v0+vt2[sx)]关系,甚至很自然地发现了用v-t图象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在线性变化中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得出一个很有用的结论.既理解了概念,发现了规律,甚至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创新学习的好效果,令人惊喜!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外,还应充分挖掘物理问题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所蕴藏的意义就在于此.猜想是人们凭想象未经逻辑分析而对问题结果做出合理推断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学说的出现,都是从大胆的猜想和提出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艰辛和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机会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师生角色互换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其中蕴涵极其活跃的、能激活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师生角色互换”能高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本的内容.“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并没有消弱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也没有消弱教师在教育活动和对知识的传授中的作用,它只是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也就变为了主动吸收,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实现了素质教育中以点带面、全面合作型的学习方式.此外,学生在扮演“老师”这一角色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她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更多的细节让她知道老师备课的不易.例如在讲解《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时,教师完全可以先布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实验,接着进行讨论,最后得到楞次定律,其实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其实在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而且学生亲手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理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去保持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培植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热情和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展和亲身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
【高中物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07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06-1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09-22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9-22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9-18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1-15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能力11-17
如何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