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立自信
自立是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努力做事的精神品质。自立自信乃是人生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精神的必须追求。自立,对于新一代是刻不容缓,如果丧失了一生中最好的发展时机,将需要以终生的代价来偿还。俗话说: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 靠天, 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它启示我们人生应自立自强,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讲,尤为显得重要和紧迫。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学习不够自觉,学习上生活上依赖父母 ,未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思想上缺乏自立自信的态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很需要培养自己的学生学会自立。而培养学生自立自信的思想应该从小抓起,那么应该怎样抓才能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
一、首先引导学生克服依赖的心理
1、在家庭作业上培养孩子自信心思想
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我初次接手教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每一次的数学作业,学生的作业都做的都很认真,正确率非常高,几乎没有错的地方,与我原先教学的班级学生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我批改的很轻松,多数学生不需要二次批改,但我觉的心理仍得很承重,为什么?究此原因,孩子的作业每次做的都正确,那是家长的“辛勤劳动”,是家长的“功劳”,只要老师一布置作业,孩子就依赖家长给予指导,没有家长在边上帮忙,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做作业,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在教学五年级时,就发现有这样一名学生,其家长经常和我进行交流,向我诉苦,说哪是孩子在做作业,简直就是自己在做作业,孩子没有学会的自己到会了,真后悔啊!一开始她孩子在低年级,怕孩子不懂,就指导孩子做作业,久而久之,不知不觉转变为替孩子做作业,因为,孩子一遇到所谓难题,就问家长,家长又不会去引导,哪只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孩子就像机器人一样不动脑筋,恶意循环,孩子养成非常大的依赖性,在学习上完全没有自信,以致学习成绩差,但又不能放手,因为一放手孩子什么都不会,成绩会更差,家长觉得非常累。别说家长非常累,作为老师的我也非常累,由于家庭作业是家长的功劳,我失去了一个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途径,不知道学生知识到底掌握的怎么样,就不知道怎样给学生补缺补差。而学生自己觉得更累,在学习上是家长在完全包办,自己已失去独立自主的思想,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觉得学习没有乐趣,逐渐失去了自信心。
所以,作为教学工作者,要正确地引导家长科学地管理孩子,不能事无巨细,尽量让孩子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像家庭作业一类,让学生自己做,对低年级的学生,最多为孩子读读题,让孩子独立思考,作业做错了,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首先这是孩子独立做的,印象深刻,能够克服依赖心理;其次学生通过学习自己会分析发现是怎么错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订正错误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错误有的放矢,对该生补缺补差,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增加自信。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应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独立思维品质的形成。
经常听到个别四、五年级的学生家长与老师交流,说我的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经常都是“双百”,可是现在别说“双百”,大多时间学习成绩都跟不上班级的学习步伐。就此原因,有多方面,在这里不一一细述,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和老师没有重视对孩子的独立性学习的培养,如孩子上课不认真,还做小动作,作业不主动做还拖拉家长大都因为是小事,认为孩子只要考“双百”就行,只注重成绩,不注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众所周之,知识是连贯的、渐渐深入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产生消极因素,对学习产生非常大的阻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贻害无穷,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现在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一位老师教学“80减去一个数得49,这个数是多少?”时,整整提了10个问题,如下:“x是哪个数?(用手指80)这个数是哪个数? 80减去什么?x是什么位?80叫什么?49叫什么?x叫什么?求什么?用哪个关系式?也就是‘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是不是?”对于学生来说该内容相当简单,易于掌握,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只需轻轻点拨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位老师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树立自立自信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立自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位教师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信息量很大,地球仪、围棋、迪卡尔的数学事故,很想一节课都能把所以知识都带给学生,结果40分钟一节课上了60分钟,学生并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现实中,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他们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很多相关的信息,不一定在课堂上呈现,类似迪卡尔的数学信息,完全可以布置在课前,或是课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做进一步学习与了解的拓展内容,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的延深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尝试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向榜样学习
学习自立要向成功人物学习,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主要是向榜样人物经历的失败多学习,多和学生探讨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介绍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文天祥、华罗庚他们都经历数不清的坎坷,磨难和挫折,最后都走向成功的典型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向榜样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立自信的重要,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以文明礼仪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应以文明礼仪作为突破口,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引导,能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日常行为的养成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如:自己穿衣服、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乱花零花钱。在生活中学会自立,并根据学生自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指导,找出不文明,使学生逐步养成自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总之,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立自信思想,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探索和实践,努力创新出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精神(转)2017-03-20 16:44 | #2楼
1、孩子缺乏自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就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孩子缺乏自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父母对孩子舍不得放手。一是包办太多,不管是家里的事儿,还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一律揽下;二是想得太周全,什么困难都预先为孩子想到了,时时事事抢着帮孩子解决难题;三是过分娇惯、过分保护、过分迁就、过分照顾,老是把孩子窝在翅膀下,不能放手,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在无意中剥夺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让孩子所感受到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去“操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于依赖,自立的生活能力就被父母活生生地砍断了。所以孩子的不自立完完全全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作为父母明白这个道理后,就应该立即将伸出的双手收回来,想想草原上的羚羊,特别注重小羚羊的奔跑能力,因为它们知道,当敌人来的时候,它们除了飞快地逃走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和对方较量,它们没有攻击能力,只有快速逃掉。如果小羚羊不能练就一身善跑的能力,就必然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动物尚且注重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何况人?因此家长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2、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自立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当然培养得越早越好哟。比如:小班幼儿会自己大小便,大小便后会自己洗手,睡觉前会把自己脱下的衣服折叠整齐,自己动手吃饭等。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这时父母就要珍视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注意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的能力。从点滴小事强化自立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同时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其责任心。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孩子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每一次的练习、操作激发起责任心。
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会“闯祸”,面对孩子的情况,家长就不要抱怨,不要指责,更不要说以后不要做了此类的话,而是亲自做一遍,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然后亲手辅导孩子再做,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做对了,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就会喜欢上劳动,喜欢上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段,刚出生的小孩子我们叫他自然人,因为在这一阶段除了他的本能以外,他什么也不知;第二阶段为社会人,也就是对孩子培养教阶段,孩子通过方方面面的学习,结触社会,认知社会,丰富社会知识。第三阶段,一个真正的人。这是一个孩子出生后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磨炼,不断成熟的结果。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立自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同时最好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本事、同时又必须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3、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当然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在充满亲情与爱的环境下,每个成员之间会相互依恋,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待家庭中的问题,任何成员面临的压力和危机,都要以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共同设法解决。做到: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经常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交流、谈心,在愉快的气氛中郊游、打球、游戏等,也可以由父女、母女合作去完成某些家务,如一起做一顿可口的晚餐或是全家人周日休息时合力把家里打扫一番等等。从而把家务从讨厌的负担变为调节生活的内容,变为协调家庭气氛的调合剂。
我个人觉得: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优良性格形成的良好环境,便是为他开辟了一条走向成功、幸福的康庄大道。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他必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他最早的生存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向幼儿园、学校乃至更为广阔的社会以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朴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父母对孩子没有同情心,孩子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孩子,就是培养孩子友情的最好手段。”事实也证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做父母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保持心情开朗、愉快,可以感染孩子及周围的人,使孩子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才会真正健康快乐的长大。
4、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方法?
说到方法可以说是太多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为他们的自立打下基础。比如,可以让孩子观察母亲是怎样刷牙或洗袜子的,父亲是怎样整理书柜的。如果家中有摄像机的话,还可以将大人做事的过程摄下来给孩子看,这样会提高孩子的兴趣。当孩子知道父母如何做某件事情时,就会照着做,并会为自己能够完成某些事情而骄傲。家务劳动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孩子最容易接触的劳动就是家务劳动,比如自己洗衣、做饭,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手脑并用,不但会促进大脑发育,激发求知欲,同时,还能学会独立思考,并能独立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自立必需的能力之一。
其二,把劳动游戏化。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对枯燥无味的事情没有兴趣,也不会坚持去做,因此,做父母的可以利用游戏方法使他产生兴趣。比如,小孩子玩完玩具后,父母可以和他玩“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在玩具架上贴上各种玩具摆放的标记,请孩子把每种玩具送到相应的位置上。孩子会将这种劳动看成是游戏的一部分,每次玩完都将玩具归位。再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用勺子吃饭的技能,父母可以把大可乐瓶子挖一个小嘴,再用手纸贴出娃娃的眼睛,然后准备一些豆子、纸球等物,让孩子用勺子喂娃娃吃饭,这样,孩子既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也学会了自主吃饭的能力。
第三,运用比赛的方法。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比如,比比看谁吃饭的碗干净、不剩饭,谁床铺整理得好,谁的衣服穿得快等。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以及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当然,如果孩子把事情做好时父母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然后提出那些事儿还可以做得更好。
第四,运用奖励的办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立习惯,能够让孩子坚持经常去做。比如,让孩子每天自己穿脱-衣服,叠被子。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他插一面小红旗,等孩子坚持到插满十面小红旗时,可以奖励一些小礼物,如图书、画笔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第五,把生活技能编成儿歌。父母以生活中的技能为内容编成儿歌,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操作。比如,穿裤子可编成儿歌“两座山洞前边站,两列火车向里钻,呜的一声开过去,两个车头又见面。”孩子不喜欢穿衣服时,父母说了有趣的儿歌后,孩子会很高兴地自己去穿。另外,洗手、刷牙、吃饭等都可以编个儿歌,这样,孩子比较喜欢接受。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陶行知先生在《自立歌》中写到的几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这首歌启示我们:人生应当自立自强!所以,孩子不能老是被父母“捧着”、“抱着”,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吃饭到穿衣,以及自我服务,从小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活,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尽早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进而让孩子自觉学习;让孩子从小明白,他们不光是接受父母的爱,还必须爱父母、爱别人;从小让孩子交朋友,从小让他们融入社会中去;让孩子吃一些苦,让孩子经常受一些挫折,让他们尽早明白人的一生不是风平浪静,不是一帆风顺的;让孩子自作自受,从错误和挫折中接受教训,积累生活经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条有理地处理事情,使他们有能力有主见,有自尊、有自信,明白自己的责任。
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改变生活不自立的现状,我认为首先得从父母做起,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放手,少一些唠叨,多一些信任和宽容。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母亲反复告诫孩子要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孩子却将母亲的话当做耳旁风,依然故我,屋子杂乱如前;妻子苦口婆心地劝诫丈夫要戒烟,可丈夫依然我行我素地吞云吐雾;老师语重心长地教育学生不要经常迟到,可那些经常迟到的人,仍然在上课很久后才姗姗来迟;公共汽车上,售票员多次提醒乘客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财物,可遗失手机钱包的事件屡有发生;领导一次又一次地训诫员工要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依旧拖沓懒散……“话说三遍淡如水”,没完没了的说教,往往让对方产生听觉疲劳,甚至让人极度反感,反而达不到说服的目的。相反,言简意赅的批评既能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又能留出空间让孩子自我反思,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所以父母必须首先改变,把孩子的事儿教给孩子自己去完成,家里的事儿与孩子共同完成,学习的事儿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父母就不用担心了,一定要学会放下,再放下......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立生活的氛围。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立自信】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能力11-17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01-1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03-2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10-14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09-22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06-07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12-2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03-31
如何培养小学生注意力范文11-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