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超常规人才如何发现和培养

超常规人才如何发现和培养

时间:2022-03-20 01:09:47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超常规人才如何发现和培养

日前,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校长张尧学在会上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本校22岁的本科生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奖励100万元,同时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使其进入数学家侯振挺研究所,并推荐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

中国每年有大约600万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能够如刘路这样在大学本科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可谓凤毛麟角,重奖刘路实际起着一个很强的示范效应:只要是骏马,总会有伯乐慧眼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对于有可能成为刘路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或者说如何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刘路式的超常规人才?

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规律性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但问题是刘路这样的人才并非一般的人才,他的成长和发展可能会超出我们人才培养规律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反思的是:究竟应当如何培养和使用超常规人才?这可能是一个大课题,但笔者以为有一个基本界限必须分清:不能将对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简单复制到超常规人才的培养上。在对刘路的一系列奖励举措中,笔者最看重的是让其进入著名数学家侯振挺研究所,为他量身打造未来科研之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地区都在出台人才培养和使用相关政策,其基本思路就是以一种标准化的模式去发现和奖励人才,只要人才达到一定的量化指标,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并且对于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路径也是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的。应当说,这种建立在工业化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人才选拔标准,从一定意义上,对于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可能忽略常规人才与非常规人才的不同点,对于后者,更多的是个案式、唯一性的培养方式。西南联大尽管条件艰苦,但却培养出如杨振宁这般大师级的人物,个中原因,是西南联合兼容北大、清华、南开的办学理念,给学生以“肆意生长“的空间。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用一种已经成形的人才培养模式去约束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他们还能够如此出类拔萃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每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和治学方式,也很难概括出对其培养设计的规律性经验,但有一条却是非常清楚的,就是7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导师指点或与导师合作研究中完成的,这条独特的成功之路,每一条都是不同质的,都是不可复制的,否则,他就不会成为超常规的惊世之才。

既然是超常规人才,他就不可能是没有任何不足的“完人”,乔布斯的孤僻、叛逆的性格可能阻碍了他与他人的沟通,但又可能使之成为卓越人才的爆发力所在。由此而见,对超常规人才我们应当宽容其不足,并且要善于将不足的方面转化为优点展现的内涵之中,知人善用,用其所优,避其所短,这是打造更多超常规人才的基本原则,正所谓:“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当然,讲常规人才与超常规人才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对立。事实上,超常规人才并非空中飞人、不食人间烟火,他成长成才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执著努力基础上的。鲁迅先生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就,就是把别人用在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工作,他的勤奋拼命是出

名的,他痛恨说三道四、虚度光阴的行径,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才害命”。著名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院士就曾说过,选择了科学研究这项事业,就注定你必须放弃正常人的生活方式。要指出的是,超常规人才的超越性体现在一种人文气场的导引。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热情和责任,有一种自信和自觉,他们不为一定的标准所束缚,或许,在他们选择行动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内心深处追求卓越,必然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征程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超长规人才的成长之路有许多条,但每一条都可能是不同质的、不可复制的,我们所要作的应是多一些探索和试验。

“教学的本义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郭晓奎

四把椅子、一张沙发从三面围住长桌,桌上放着投影仪,构成一片温馨的交流空间。这里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郭晓奎教授的办公室,文件柜隔开的另一片狭小空间摆着他的办公桌。“在我们整个教研室,这里是利用率最高的,面积不大,却经常有学生在讨论。”郭晓奎引以为豪。

一张关于细胞壁结构的幻灯片,可以用一分钟来准备,使用现成的电镜图;也可以用一小时乃至数小时来准备,人工绘制,不仅精确美观,也不会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讲授具体章节的内容时,可以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不费多少工夫,这对学生却是不负责任的。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如白喉棒状杆菌这一章内容,现在人群里已很少见,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讲述。而近几年逐渐多发的蜱传病原等,教材里没有,却值得详细展开。郭晓奎相信,负责任的老师一定会弄明白课程为什么这样设计,思考让学生掌握到怎么样的程度,理清一个结论的来龙去脉,并结合文献和临床实际对授课内容加以调整。

很多同学说,上郭老师的课有味道,一点也不枯燥。原来,《病原生物学》的教科书体系来自西方,郭晓奎在长期的教学中把这门课变得本土化了,介绍中国人的贡献,讲解中选用中国乃至上海本地的典型病历,难怪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眼前是一册《感染与优生优育》,介绍了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22种病原体,分别描述其生物学特征、该病原体感染与优生优育的关系及优生策略,论述周详严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本高级科普著作出于一群本科生之手,他们的指导老师正是郭晓奎教授。

郭晓奎认为,教学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智慧。他相信,课堂授课只占全部教学内容的一半,另一半是在课堂外的延伸学习中完成的,前者为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后者是学生基于兴趣和能力的自主探究。

在给低年级本科生讲授“病原生物学”课过程中,郭晓奎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尝试撰写研究综述,获得实际的科研训练。他说,低年级学生同样可以开展研究,为他们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悟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符合其个人偏好,真正因材施教。

在郭晓奎的引导下,上海交大医学院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感染与优生优育问题展开了探索,就病原与优生优育的关系这个专题进行研究。他们查阅大量文献,分组对各类病原体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郭晓奎问:“你们愿不愿意把各自的研究做得更漂亮一些,汇编成一本书?”学生一致积极响应。他们进入大二不久,编完了全部书稿,不久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到主动进行学术探究,学生学会了查阅外文文献,并翻译成中文进而比较、梳理,形成新的成果,既窥探到科学的奥妙,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面对一个话题,他们知道了怎么讨论,在辩论中说服别人,同时懂得了妥协,学会团队合作。郭晓奎说:“在同龄人的横向比较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悟性,拥有了做科研的体验,这对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只要学生愿意,郭晓奎就陪他们往前走。师生一次次地在办公室里讨论,学生“耗”在办公室,他甚至等到深夜12点才回家,为他们答疑释惑;学生写了课题报告,他不厌其烦地修改润色。近十年,郭晓奎指导的本科生几乎每年都有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感染与优生优育》正是学生集体成果的展示。

与学生相处时,郭晓奎注重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他提出,“教育的本意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比如老师给中学生布置了听课文的家庭作业,他看上去是在听,实际手里握着鼠标在上网,只是应付,根本收不到什么效果。有一个班的学生开始进行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方面的专题探讨,却没热情继续深入下去,郭晓奎便不再强求。另一个班的五六名学生,上完“病原生物学”的课已经一年多了,依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超级细菌方面的研究。郭晓奎认为,教学要尽量顺应学生的意愿,潜移默化的引导比“我是为了你们”的强制和说教更为有效。

郭晓奎用在教学上的个人精力多达80%,远远超过科研。尽管如此,他的科学研究同样成就不凡,32岁就破格晋升教授的他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奖,关于钩端螺旋体和益生菌安全性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负责人、国家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纲要(双语版)》的主编,可谓教学科研双丰收。

【超常规人才如何发现和培养】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05-18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05-18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03-01

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05-18

在大学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人才02-27

管理者如何培养人才04-19

如何培养和提升创业能力?05-18

如何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06-13

人才培养总结04-26

人才培养方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