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短,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有利于在校期间的学习,也有利于离校的不断学习,获得新知识。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呢?依我从教三十多年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课本内容上的新的教学理念,变被动、单调的“听,念,记”为主动,灵活的“探究,理解,掌握”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下面几点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听,听是一门艺术,只有会听课才能听懂课。边听边观察,对听的内容,你自己是否同意?有无不充的内容?听话要记住讲话人的主要观点,中心句子,好词佳句,表达技巧。边听边想,听到的观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条理化,表达效果怎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专门抽出时间做听课训练。如我在上学期教《菜园里》一课时。我只读一次,让学生说刚才说到了几种蔬菜,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我在黑板上列表示意,看谁记得多记得准,以此夺取“聪明星”的桂冠。经过每节课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在听课是都能够认真仔细的听。
我经常做一些课堂练习题也都是关于听到的内容测试,学生们听的能力逐渐形成。对以后的语文教学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这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摸索出一套系统地说的训练如仿述式,一年级的学生听话说话能力较差,我就采用了仿述式而且是开火车轮述,结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复述式较场的课文,故事性很强的,我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看谁讲的精彩,如在《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我们班最小的学生乌吉珉旧绘声绘色讲得十分精彩,其它学生纷纷要求复述。引导式这一活动体现了师生互动,,教师说上句,学生联下句。如在讲《赵州桥》时我说赵州桥的特点有它特别美观,学生讲出了美的具体事例。还有联想式看图式,讨论式,概括式,分角色对话式,口述见闻等等,都是多年尝试有效的方法。
三、读。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它对理解语文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一篇课文都要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程度,可通过默读,轻声读,指名读,分段读,齐读,分角色读,师生轮换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作者情感,从读中悟出道理,从读中找出重点段句。从读中达到理解课文的内容。上学期,我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雪孩子》时,一节课我只让读,第一次读完后,我问读懂了什么,很多学生告诉我,这是冬天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让他讲出有趣表现再哪些文字中,又读,同样又问的一个问题,这时举手的特别多,纷纷讲出了读懂的情
节。再读,最后我出示了课后问题,结果重点不攻自破,学生们既读懂了课文,也读出了兴趣,画出了好词好句,复述了课文,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写。写是比较困难的,但写又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们下达了硬指标,一日一段。学生们感到有些困难,我就指导他们看书,因为我在每课中都有做阅读练习的习惯。如在学习每篇课文中我都让他们画出有关阅读训练的内容,所以他们写水果要丛颜色,形状,味道几方面写。写动物应从哪方面写,有时候遇到好词好句需要摘抄,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学生们特别愿意写作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须贯穿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越学越好。才会主动学习,主动看书,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上几点浅显的认识是我的一点看法,愿与大家共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017-03-20 12:31 | #2楼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一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底子薄,因而这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依赖教师的灌输,被动学习。针对这些状况,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是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切实去做到:
一、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好多同学都能有这样的同感,对“摩尔”一章内容,如摩尔、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理解起来虽然费点劲,但认真听教师讲解,也能“明白”,可一做题就卡壳了。这里面有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切合同学们的实际之外,更多的原因主要是同学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具体而言:
1.按预习→听课→看书复习→做作业巩固知识的方法学习。
通过预习可以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预习的方法是把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文字、化学用语、图表、例题等)通读一遍,在不懂处作记号,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上课时首先要注意听讲,在把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都听懂的基础上,再把老师讲课的板书条文、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思路等简单记下来。并及时向老师请教自已不懂的问题。而在做作业之前,要先复习课本和课堂笔记,把所学知识理解之后再做作业,切忌边作业边翻书,否则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强化记忆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常有同学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怎样提高记忆效率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改进学习方法,关注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头脑中印迹的深度,用自己的话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努力提高记忆效果。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为什么要加热?如何验证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so2?生成的溶液为什么呈蓝色?稀硫酸能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这个反应说明了硫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对硫酸的强氧化性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也能比较深刻记住硫酸的这一性质。像核外电子排布及运动规律,电解质的电离、化学鎖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等都非常抽象的知识中,我们不妨先将其形象化,模型化加以理解,再深入探讨其实质,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学习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老师一般会出示小黑板的图象,使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同时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简化记忆。如:硝酸的化学性质。要求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记忆,不仅能记住硝酸的特性,还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克服了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其二是掌握遗忘规律,与遗忘做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规律学习中可采取如下措施与遗忘作斗争:组织有效地复习、经常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记住的内容,一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会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记忆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 增强改革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科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观念,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必须正确处理下面关糸:
1、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糸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能否实现取决于老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不在于问的很多,也不在于课堂教学气氛如何。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从形式上讲,主体性的表现不仅是师生互动,而且还包括生、生互动及学生独立活动。
2、正确处理容量与效果的关糸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仍存在重教轻学;重死记硬背轻消化理解;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由于一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课堂教学节奏偏快,因此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学生成为被动灌输知识的容器,结果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教学效率低下。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物理学家爱恩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要去学习。
2.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要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就要突出学生动手。如可采取以下学生实验操作流程:“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反应原理→学生选择器材药品→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得出结论”。实验中即使有学生的实验失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的严密的研究问题态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多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见解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引导他们对待科学要有严密的态度;在解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题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思考很少。因此,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一直是依赖教师的灌输,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学习,而且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改实验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08-11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09-21
如何正确培养学生学习习惯09-22
如何培养自己终身学习能力12-28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归纳能力11-14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12-21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04-07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07-04
如何培养和提升创业能力?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