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3-03-23 00:53:29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对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极大,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涉及教学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主体因素,因而是十分复杂的。师生关系如何,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如何,关系到教与学的质量如何。因此,对,是当前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重视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一是有的老师不注重仪表。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延用六七十年代的教学方法,“严于学生,松于自己”,在校要求学生要仪容端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守校规,行班规。可是有的教师自己蓬头逅面,穿着随便,甚至不伦不类。学生见了,不知是老师,感觉象另类。这样,极易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是喜好,还是厌恶,进而影响师生关系。

二是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年龄不论大小,只要是在校接受教育,其学生本身都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生活见解,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和隐私范围。是应当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可是有的教师,却仍然以家长式的作风,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发号施令。当学生有缺点时,不是进行

真心的帮助,而是进行严厉的批评,使学生产生厌恶老师的情绪,导致学生抵触老师的教学,甚至不听其上课,不学其知识。

三是有的老师不求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调查得知,现在的老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老师,70%以上都跟不上时代教学的步伐,仍然延用“授知以考试,爱之以高分”的标准教导学生`,仍然以“分数高低论优劣,老实守规论好坏”,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性,背离教学的的实际性,不求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求教与学和学与用相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所学只能是书本理论,接触实际啥也不懂。“高分低能”必然产生,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

四是有的老师和学生缺乏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不是面对问题去分析,去了解,去解决,而是无端的批评,无理的指责,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总以为学生是错误的。不能真心的爱护和帮助学生,不能真心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平等的去和学生进行交流,必然让学生疏远老师,不信任老师。

五是有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尊重师长。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更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社会现象千奇百态,有好有劣,不良风气稀奇古怪。受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尊重人,不理解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现象在学生中也相当普遍,由于这种思想的泛滥,导致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影响了师生的关系。

六是有的学生家长不理解老师。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颇多,在

家象“太阳”一般被家长呵护,在校因违纪违规或其他的因素受到老师的批评,总是哭哭啼啼向其家长诉说,有的学生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怒气冲冲质问老师,甚至是打骂老师。我曾经在一所学校调查时,就发现有这种现象,亳州某小学二年级的一位学生,因其生病(微恙),老师给家长联系后,因没能及时送医院,其家长到后,大骂老师,进而找来社会上很多的地痞流氓,在学校公开打骂老师,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难道不影响师生关系吗?!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第一、老师要真正的尊重学生,做学生的“平等人”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因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如何真正地尊重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应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与人平等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其次、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二、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心理榜样”。 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首行,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上距离,是可亲可信还是反感讨厌?这就是第一印象。当然,在以后的接触中,教师的德才学识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但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喜欢某一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堂课的影响。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其次,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也同时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

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为学生争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个人仪表风度,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浓妆艳抹、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背后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威信的树立大打折扣,会影响学生对该教师的关系。

另外,可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而且能真正身体力行,必然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实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

第三、及时和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与现状,教师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才能可能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教师都应主动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师生相互了解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赖老师的理想境界。

从教育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内容看,既有知识或理性的交流,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品德风范的交流,又有性格或个性的交流。从交流的形式看,既有有意交流,如上课、改作业、谈话、家访、课外活动的组织,又有无意交流,如日常观察、言谈、举止和印象等。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不能凭着主观臆断,对学生进行一味地批评,而应问明缘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如果学生有苦衷,

就应给予宽容,耐心开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的,使师生关系得到升华。

第四、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乐接受 现在的教学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把握好现代教师的多重角色。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这要求教师及时给自己充电,广泛接受现代信息,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和新的学科知识,进而有目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接爱,喜于接受。在当今,“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所以新时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建立在新的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第五、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素质品德教育,塑造良好“尊师氛围” 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社会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使一些学生从小深受其害,我行我素,不尊重人,不理解人,自私自利,当老师对其稍加批评,就和老师记恨,不听老师的课,不听老师的忠告,甚至和自己的同学也不能很好的团结。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素质品德教育,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尊师重教的活动。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典范应及时的进行表扬。在学校中营造尊师的良好氛围。

第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行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潜能,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对他们进行表扬,使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于接受能力较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告诫他们,不能骄傲和自满,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七、教师应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做学生家长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不单单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当学生呀呀学语时,家长就已承担了教育的重任。所以教师和学生家长应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身体状况等及时的进行沟通。教师可以把学生认真学习、团结同学、拾金不昧、热爱班级等优良的行为告诉家长,让学生的家长也分享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可以把学生的不良行为通报给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让家长帮助教师对学生教育,以改正不良行为。这样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双向沟通,会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会更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第八、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经常保持平和、乐观、愉悦的心境。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真正进入教学的思维世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

者转变为引导者,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这样以来,在教学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总之,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观。换一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在师生关系中培养友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00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2017-03-20 11:47 | #2楼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达到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一、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二、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学校中,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 转轨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深化中学英语教改、积极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进入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并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当今英语教学良好氛围里,我们更应该重视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9-18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级学风09-06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倾听习惯05-16

如何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12-28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11-20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07-0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