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时间:2022-11-19 00:53:18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新的课堂模式的改革,各个学校都在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也不断得到优化,现就结合学校课改的实际,谈一点浮浅的认识:

一、怎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今教学中尚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辅导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数学理论的实际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开展自学探究活动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的意义后,问:“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学生们顿时有了精神,纷纷说:“骑过,学校到家里”那么:“你们知道你们的家里离学校有多远吗?怎么知道的呢?”“等等”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我再用多媒体演示自行车的行驶过程,并找到路面和自行车轮胎的关系,让各小组自己去想办法学生边观察边理解还兴奋的交流着,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泼。最后学生根据学到的圆的周长知识算出了实际距离和自行车轮胎 1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交流汇报。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创设情境,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要适应学生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有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从一楼到二楼需要15秒,那么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多少时间呢?”学生在思考时都会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一楼到二楼只上一层楼梯,最终大部分学生知道一楼上六楼也只有五层楼梯。这道题目就能把数学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生活中挖掘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呈现数学的底蕴和魅力,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激发自学探究的愿望。

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 学习内容是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完成的,每当此时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需要别人帮助的强烈愿望,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更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师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逐渐形成。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可以出示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三是注意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理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自学探究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更好地激发 2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找到符合生活实际的理解方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一是大胆猜想,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当一个问题提出时,教室里应该是一片讨论声,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这是实施开放性活动的表现,专家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就是想象力太缺乏,因此从现在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是充分的思考。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

二、怎样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的生命力在于其“合作目标”,合作学习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虚假繁荣、貌似好看的场面,还正被不少教师所追求着!

1.思想的转变是合作的根本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是对知识的关注。新时期的教育有新的特点,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新角色,因此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上,我们要教师实现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转化。我们只是他们学习中的服务者、引导者、伴奏者和促进者,只是“平等中的首席”!

2.有效的方法是合作的利器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分组,有效的分组才能有效地学习。1.合作小组的人数要适宜。2.组员搭配要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3.小组成员的“角色互补”,小组内的角色分配要明晰,并要对合作组内的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角色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如小组长怎样进行组内分工、怎样综合多数人的意见、怎样督促合作顺利进行?又如每个组员如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他人发言、如何纠正别人意见、如何采纳他人见解这样,才能确保每组每人在一个平台上展开合作,以利于学习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将新课程追求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成为现实。

3.良好的技巧是合作的前提

学生良好合作技巧的运用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保证,然而学生不是天生会合作,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象,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吸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意见等。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发展也是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1.学会收集,预学是关键,要学会编写预学案。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并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2.学会倾听。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3.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4.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了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不轻易放弃一个方案或想法,不迷信权威。教师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全员的参与是合作的基础

展示交流是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环节,是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而这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枝独秀”。在小组活动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他们承担的任务更多,相应的发言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更多,弱势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在小组中易受到忽略。弱势学生绝不能成为教师的忽略对象,而应受到特别关注。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对他们实行不同的指导.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其次,教师给他们找到他们能胜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中找到自我成就感,增强信心。第三,在合作学习进行时,教师要强调整体的进步,让小组内形成主动扶持较差学生的氛围。最后,在评价时,教师要强调小组的整体评价,也要对弱势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予表扬。只有全体同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才能使合作学习具有生命力

5.充足的时空是合作的保障

数学课上,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不要受我们自己预设的时间影响,以教师为中心,要因学而导。因此在合作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在恰当的情境中实践、思考、讨沦、交流,感悟。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转变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为了减负提质,当前的工作者,为了自己的工作越来越顺利,不得不让陈旧的观念发生变革: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更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共勉,它不再是“一言堂”。课堂教师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观念的转变,通过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学内容的代表和示范。使我们认识到要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指导者,教师应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3)学生观念的转变,通过实践,我们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展不同的个性潜能,同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探究,培养了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观念的转变,课改实践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教学活动,提高应变能力,自愿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和观念,注重分层次教学,尊重个性差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新课改的探索者,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

(5)评价观念的转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学生的考试,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在课改的今天,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在评价时,不能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多种方式的结合。

2.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是认识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所教的内容,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构建知识体系,从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其实,创新是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因此,教师应通过完全挖掘教材,高效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办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3.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改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课前、课堂、课后应更多地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让他们在调查、操作等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4.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一是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二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以《西游记》中贪吃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分吃的情景中体会到比较分数大小的必要性,从而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

5.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课堂教学。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数学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首先应转变观念,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

维,同时,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首先具有创新精神,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017-03-20 10:07 | #2楼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来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凡的教学中我认真去发掘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例如在教学“银行的利率”、“打折销售”时,我先让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利息、利税等或去商店看一看商品的打折情况,了解标价、折数、售价等等。然后每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走出课堂去学习时,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让学生亲近、感染、和敬佩,亲近了就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同时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学生差异,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以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 指导学法,自主发展

学生不仅要在师生互动中学习知识,而且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实际上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目前我根据随堂练习掌握的情况,协助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外练习等四个环节制订自主学习的进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光做好示范工作,还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索方法,一起体验学习历程,引导各层次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帮助分析思维过程,寻找原因,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例如拿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故意放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更正错误;或者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陪同暂时落后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培养自信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我也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我的思维过程中去,从而达到让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四、激励学生,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要时刻激励学生,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对部分学生要提出期望,主要是针对较优秀的学生,要不断抬高对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以消除他们自满的情绪。当然教师也要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信心得以增强。多表扬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注意表扬、不能批评,教师要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要注意他们每一次的进步,要及时给于肯定,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经历,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注意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关文章: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04-21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自己终身学习能力12-28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归纳能力11-14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能力11-17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1-15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04-0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