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的秩序中达到相对自制,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过分保护孩子,致使孩子从小在家中就处于自我中心的地位,根本谈不上发展平等自制的伙伴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并教育引导幼儿来遵守。它是幼儿园为了是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与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它把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通过规则教育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游戏中、生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育引导幼儿遵守各种规则。
一、榜样作用
榜样学习就是模仿学习,它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对幼儿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教师的榜样作用,俗语说:其身正,不令也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如:幼儿排队洗手时,教师不能以其特殊身份加塞先洗,要求幼儿做操到位,教师就必须做到为……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幼儿,真正成为幼儿的镜子。 幼儿中榜样与榜样的作用。幼儿之间是互相密切联系的,小伙伴之间互相攀比,以幼儿好的行为为榜样,那样他们更觉得亲切、具体、生动。如:发现某小朋友遵守游戏规则,立即提出表扬,那会有很多幼儿积极模仿,以幼儿为榜样,是他们有正确的学习模仿目标,是规则培养简单明了,容易形成气氛融洽的集体。
二 行为练习
行为练习是指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规则)去反复进行实践。3—4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易反复,所以就需要反复强化,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幼儿练习,另外,创设情景,使幼儿得到反复练习的机会,要努力引起幼儿练习的兴趣、愿望,并且注意使幼儿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及完成后,能产生愉快情绪与获得满足。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孩子说话轻、动作轻的规则习惯,她首先编了一个儿歌:班上来了一只小兔,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多有礼貌。让全班幼儿猜猜这是谁?当猜到这是谁后,又加以具体形象的要求,所以,小朋友都愿意这样做,
而不是屈服于老师的压力。最后练习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 三密切联系家长 家长与幼儿密切相处,最了解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使幼儿获得初步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又是幼儿接受个别教育和训练连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育形式。我们在幼儿园辛辛苦苦让幼儿形成的规则,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延续,那就是徒劳的,所以要和家长密切联系,加深沟通,使他们了解我们在园的教育目标及活动内容,家园双方达成共识,共同为达到一个目标而努力,我们小班组各班对于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视的,除了个别交谈外,还有经常性的小型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育儿知识……使我们和家长的关系十分融洽,配合的十分默契,从而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得到培养。 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好的,以后我们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幼儿规则意识,为幼儿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2017-03-20 08:04 | #2楼
走在教育的征程中,投入地爱着这个别样的天空,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中撒播文学的种子,用语言渲染属于童真的天地,涤荡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在我创造的阳光幸福的教育专列中快乐驰骋。锲而不舍、勤奋上进、自强不息、豁达乐观、善解人意、执著果敢,看着他们形成美好的品质,我发现“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这样既简单又朴素的道理。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过:“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其实,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也一样,不是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会遵守,规则意识只有在不断练习中才能形成。
让规则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并持之以恒,是我们的最终期望,也是这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规则意识的建立首先要有标准和要求。比如,课堂上要保证桌椅书本整齐、文具放置工整、板书字体规范、展示积极主动、表述清晰流畅等。这些规则存在的背后,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比如,课堂上让学生将书本放置整齐,表面上看这只是行为上的要求,但我们相信,学生在行为上做到这一点,也会在思维上形成条理清晰的潜意识。我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上台展示,意在锻炼学生的勇气与处事不惊的习惯和态度。
再比如,我们对学生的展示要求非常严格。因为精彩的展示能够获得同学的掌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斗志,是唤醒学生内心的一种方式。
规则意识的建立,其实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当然,规则意识的建立除了硬性规定之外,也有教师无形中的影响。
教师的行为会给予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比如,平时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面有碎纸就随手捡起来,久而久之学生会认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的影响作用显著,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至关重要。其中,让学生自觉地相互评价,从他律转向自律,在我看来极为重要。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认同规则、接受规则,趋同于规则,并在集体中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长期集体教育的影响,使学生达到独处时也能自觉地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让规则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细微处,还体现在众多主题鲜明的活动中。确定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主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着力点。我们需要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多方合力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实践了。(《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28日第4版作者: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商洪涛)
【如何培养规则意识】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03-0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03-22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05-18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04-07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03-12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4-06
如何学会学习之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03-3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03-03
如何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的思考05-18
培养主动沟通意识的技巧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