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积极学习情感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学习热情、或兴趣的学生,或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恐惧的学生学习得轻松。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语文课堂目标教学中,要注重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丰富学生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切实领会,做到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使情感目标真正得以落实和实现。
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良好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推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探索和追求真理。
我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已有多年,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语文难教,埋怨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跟不上教师讲解思路。其实,这不能责怪学生,而是我们教师忽略了聋童的情感以及情感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语文老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情感呢?
在情境中诱发情感
聋生由于入学年龄的不同,使得同一班级的学生年龄有较大差别。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诱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愉快地主动的参与学习,在情境中得到情感素质的培养。如在教学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课《小壁虎借尾巴》时,老师就不能对大年龄学生用“情景剧”诱发情感,由于年龄大的原因,表演太儿童化的游戏,他们会感到没有兴趣或羞涩,而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则可以用此方式进行诱发其情感,借此“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教学中,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视频影像图像观察等手段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对学生进行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创设的特定情境氛围中,诱发情感,还可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情境创设,一般情况下,在低年级段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创设,而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则要少用游戏的方法,要多用研讨等方式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创设自主讨论的情境,能使学生体验到教材蕴涵的思想感情,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快乐学习。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借箭”的过程,我采用了问题式分组讨论法进行,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诸葛亮”,谈自己是怎样去借箭的?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鲁肃”,谈在借箭过程中自己做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然后,让两组学生自愿向“诸葛亮”和“鲁肃”提问题,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此教学完全由学生来支配,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的高涨,内容很充实,学生充满了自信,敢于发问,敢于回答,敢于挑战,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轻松,情感素质在不知觉中得到了培养。
在理解词句中深化情感
语文是培养学生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讲读课文时,既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本意,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词句在表达文章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如教学《王冕学画》时,我紧紧抓住“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了神”、“不灰心”等几个关键词和句子,突出王冕刻苦学习的品格。在教学“出了神”这个短语时,我没有从短语本意出发,而是从看图入手:“画上的王冕在干什么?谁能说说他的样子是什么?”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了“王冕两手托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荷花……”紧接着我又联系实际生活,说出“看动画片看得出了神”的例子。至此,学生对“出了神”短语本意有了清楚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就此,我提出问题:王冕看得出了神,到产生画下荷花的想法,你觉得你要学习他什么?这一提问、引导使学生对这个短语迅速产生了新思想: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结合词句训练进行情感教学,加强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实效性,会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朗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感升华手段。朗读不仅能以特有的表情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且更具有传情感人的功效。朗读得好,可以把人带入到文章描述的情境之中,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贴近,使他们能够以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有“感同身受”的升华。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当学生对一勤一懒的两只小狮子有了整体感知后,为了能让学生树立“做一个勤劳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者就应从两只小狮子的不同形象中,帮助学生建立“好”与“不好”概念,渗透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达此教育目标,教者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从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说话语气、声调和语速中加深对刻苦练功的狮子敬慕之情和对懒惰的狮子厌恶之情的感悟,帮助学生产生“做一个勤劳人”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自然状态下得到升华。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有了情感,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心中。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强调家长与聋儿的沟通、交流,使其有情,懂情,会表达情,能理解情;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情,创设情,抓住时机“触景生情”;第三,以语文课内容为故事蓝本,引导学生感受情,体会情,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把文字信息转化为视听素材,丰富学生的认知,加速信息的传递;第四,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如,走出校园去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增加课外阅读量,观看有意义的影视作品,学会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参观、游览等。
多次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了情感的含义,以及体会到对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人的感情时,他们才会拥有健康、积极的情感。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灯火阑珊)2017-03-19 18:34 | #2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而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我们应高度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素养,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1.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通过学习生字,学生可以受到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中国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些作品文字之简洁、语言之优美是十分突出的,比如,诗歌简练和富有韵律感,散文优美而富有内涵,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庐山的云雾》,紧扣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那么怎样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浅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还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感。
2.注重情感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感情,让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情节美、人物形象美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去感悟其中的情节美、人物形象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对于诗歌、散文,我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想象诗歌、散文所描述的情境,体会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越来越宽。如果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能够马上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在国庆前夕,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编一份迎国庆的小报,内容主要是反映祖国的建设成就,反映家乡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反映学校的变化和同学们的进步,要求稿件要短小活泼,形式多样,并注意书写工整,版面设计美观大方。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一幅幅富有个性的小报,再现了美,创造了美,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重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好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处处充满着美,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去捕捉美、去感受美、去体验美,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素养。学完《开国大典》一文后,学生都为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典礼所感动,都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所自豪。课后,我要求学生当一名摄影记者,在国庆七天长假时,深入社区,去捕捉一些难忘的镜头,并为每张照片配上说明文字,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都能踊跃参加、认真完成作品,这样不仅使学生用心去发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且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坚定自己更加积极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管理者的素质04-16
如何培养创业者素质05-18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各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01-03
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05-29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9-18
如何培养少先队员对祖国的朴素情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