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急性心衰: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 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药物方面因素
1.1 药物本身输液质量中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青霉素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而引起变-态反应
1.2 运输储存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是瓶口松动等可能导致漏气、产生玻璃碎渣等而污染输液;含糖量高的输液,如储存条件不当则容易霉变,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1.3 热原累加 临床上合并用药很常见,由此产生的热原叠加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尤其是三联、四联用药。临床处方中,将4~6种小针剂同时加入到250ml或500ml的输液中混滴,其中热原便累加起来,可能超过人体的耐受量而发生热原反应。某医院某病区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甲硝唑0.5g,庆大霉素16万U静滴,连续有8例出现热原反应。经实验检查分析认为是,各合格注射剂中的内毒素累加超过了阈值,致发生热原反应。
1.4 微粒增加有些中药注射液及粉针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原因是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有些成分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有些生物碱、皂苷配伍后pH值改变可析出产生大量微粒。在输液操作中,多次穿刺橡胶塞、折断针剂等都会造成颗粒增加。
1.5 药物配伍临床上输液多数被作为药物载体。通过静脉滴注,配伍1种或多种药物。随配伍药物的增加,微粒数也增加,尤其是中草药针剂。药物配伍不当,配制后的溶液颜色、澄明度会受到影响,可产生结晶、气泡、沉淀或pH值改变等变化,也可因pH值变化、稳定剂等的溶解度改变而导致分解或沉淀、含量及效价变化、渗透压和离子平衡从而使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受到影响。另外,患者生理状况不同,对配伍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2 、 输液操作因素
2.1 输液环境输液环境的卫生条件影响输液的安全。输液配制一般由护士在病区内完成,环境中的细菌和微尘有可能进入药液而造成污染和出现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后易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异物肉芽肿等严重后果。尤其在急诊室病情严重的患者较多,环境中的各种病菌和微粒也多,对环境卫生的要求相应提高。如果输液室及配液室环境没有不定期消毒,空气洁净度不符合要求,就会增加输液被污染的几率。
2.2 无菌操作无菌观念要强,在操作上无菌原则执行认真,如配药前注意洗手,配药时注意戴口罩,切割安瓿时正确消毒等,如操作不当,这些都是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
2.3 微粒引入反复多次针刺橡胶塞及涤纶薄膜,导致碎屑脱落,进入液体,直接成为不溶性微粒;安瓿折断时会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
药液。
2.4 输液速度输液速度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报道,1例患者使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快速滴注时,致口麻、颈胸部瘙痒等症状。临床上应用时应注意滴速的药物有:肠外营养药物、治疗指数窄的药物、易刺激血管的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如氨基酸类、脂肪乳、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多巴胺、间羟胺等。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条件和不同的药物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以减少和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3、 输液器具 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的质量至关重要,即使是质量合格的器材,操作不当及储存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污染。由于劣质输液器材造成输液反应甚至酿成严重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仍需严格检查,防患于未然
4 、 患者方面因素
4.1 患者年龄某院对158例输液反应进行统计分析,55岁以上患者占70%。老年患者,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耐受范围缩小,输液速度应较青壮年患者慢1/3~1/2。新生儿输液速度稍快便可引起心衰等输液并发症。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2 疾病 血栓性疾病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输液中微粒特别是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这样会加重疾病发生发展,甚至危及生命。
4.3 个体差异合格的输液不等于绝对没有热原,只是含量极微,一般患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热原反应,而有些体质弱,对热原耐受性差的患者在同样条件下就有可能引起发热反应,这是因为进入体内的热原已经达到该患者发热反应的作用剂量。
三、预防临床输液反应的措施
1 把好药品生产和输液器具购进关 购进应选用生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好,质量可靠,信誉好的厂家。
2 输液中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用输液时多种药物联用会使药液中内毒素累加,多种药物联用,由于溶媒pH值的改变,药物相互配伍的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药物的沉淀、结晶等现象。另外,由于反复多次穿刺胶塞会使药液中微粒增加,由于含有较多微粒的液体输入人体也会发生热原样反应。故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用。加药后的药液应做澄明度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弃去。
3 提高输配液间的空气质量增加有效的空气进气过滤装置,在有条件的医院输液添加药物应在符合GMP要求的配液中心进行,没有条件时也应在洁净的环境中操作,操作时应避免空气流通和人员走动,输液间最好是在装有空气自净器的房间进行,条件不具备时,输液时也应在输液间或病房清扫完卫生之后进行,同时减少人员走动。为了使进入液体瓶内的空气洁净,应增加有效的空气进气过滤器,减少细菌和微粒对液体的污染。
4 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首先,轻轻提起液体瓶对着光线充足的地方检查液体中是否有异物,瓶身是否有裂纹,再将液体瓶轻轻翻转竖立,自上而下观察是否有玻璃屑、沉淀或其他异物存在,同时注意瓶口及瓶身是否漏气,铅盖是否松动等。检查时切记不可振摇。检查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在添加其他药物前应用少量的液体冲洗输液器,以减少输液器中可能存在的微粒和内毒素的输入。
5 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要适中。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xiaosanhao2017-03-19 14:37 | #2楼
前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消毒灭菌不严密,输入药物导致药液被污染,致热物质进入人体体内均可引起输液反应。病人常常表现为:突然发冷、寒颤、高热,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给病人的身心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已发生的输液反应护理人员应进行分析总结,指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40例,女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病毒性肝炎2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16例,原发性肝癌5例,发热待查3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输液后1-2小时发生18例,3-4小时发生27例。临床表现:发冷、寒颤、高热37例,恶心呕吐9例,皮疹、瘙痒6例,低血压休克2例,口周发麻肿胀1例。
1.2所输药物:胸腺肽19例,中草药制剂(单身,肝乐宁等)15例,血制品(血浆,白蛋白)8例,脂肪乳2例,葡萄糖液1例。
1.3症状缓解时间:15-20分钟后消失24例,30分钟后消失11例,40分钟消失7例,1小时消失3例。
1.1.4预后:本组病人均相继治愈出院。2例病情危重者,经积极抢救,给予保暖,苯海拉明20mg肌注,氟美松10mg入壶,升压药等对症治疗处理,痊愈出院。
讨论
2.1药物因素 输液中的特异物质输液中的某些特异物质,可引起人体类热原反应。现今,静脉给药时常常是多种药物配伍,研究表明,药物配伍后输液中的微粒数会增加,尤其是加入中草药注射剂和粉针剂。许多中药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分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差异。
2.2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目前都采用封闭式输液,出多少药液就要进入多少空气。其由于进气针过滤装置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带进药液,造成污染。有些是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配药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碘酒、酒精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都有可能使输液被细菌污染,从而诱发输液反应。
2.3输液速度过快 如果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在体质虚弱和敏感患者也可能引发输液反应,我国药典规定人体每公斤体重在每小时最多可接 1
受内毒素剂量5eu, 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离子的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氨基酸类药物渗透压过大,若滴速过快,易引起溶血反应;滴速过快也可引起毒素阈值低的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2.4病人自身因素 每个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是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
结论
3.1加强药品管理,把好药液器具关。坚持执行药品法法规,杜绝三无药品。药液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冬季远离暖气。定期检查,7-10填周转一次,防止积压过期。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保证安全无菌,使用前认真检查,若有破损、漏气、过期者禁止使用。
3.2 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应该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治疗是每天清洁消毒,每月定时做空气细菌检测;配药及输液过程中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空气中的微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操作污染,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等。
3.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用药种类繁多,且名称各异。对中草药制剂应单独使用,特殊药物,要行先冲管后加药,以免几种药物同时使用,配伍禁忌不严,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引起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发生反应。
3.4把好药液配置关 配钥匙要求护理人员要求衣帽整洁、带口罩、洗手,加药前必须认真检查药液,如有药液漏气,标签不清,瓶口松动平、瓶身有裂纹、液体浑浊、有沉淀或絮状物等不得使用。加药时禁止一个注射器反复使用,手不可触及注射器活塞,禁止敲安瓿,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后,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重新消毒后垫一无菌纱布掰开,防止玻璃碎片进入药液内,药液要现用现配,不宜放置过久,保证安全、准确、无菌配药。
3.5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把好药液输入关 首先在治疗室将药液配好,插好输液器,严格三查七对,认真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针刺部位皮肤消毒要彻底,针眼处要用无菌创可贴样胶布覆盖固定好,更换液体要重新消毒旧输液瓶口后拔针。应用留置针者,3天后针眼部位进行消毒并更换无菌敷贴,5-7天更换留置针。长期输液者,24小时更换输液器。
3.6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病房 在病人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病房,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主诉。观察输液速度,瞩病人勿私自调速。对昂贵药品,更换液体时先给输液器壶腹部加压,同时拔下针头,这样可使颈部药液吸净,避免浪费。
3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对中药不良反应原因预防措施分析09-21
棉花早衰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锅炉结渣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儿科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09-21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玉米秃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
空压机站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