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俊元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预防措施
一、奶牛蹄病的种类
(一)、指(趾)间皮炎 没有扩延到深层组织的指(趾)间皮肤的炎症,称为指
(趾)间皮炎。特征是皮肤呈湿疹性皮炎的症状,有腐-败气味。
(二)、指(趾)间蜂窝织炎 指(趾)间蜂窝织炎是指(趾)间皮肤及其下组织
发生炎症,特征是皮肤坏死和裂开。常常包括指(趾)间皮肤、蹄冠、系部和球节的肿胀,有明显跛行,并有体温升高。坏死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所以本病又称指(趾)间坏死杆菌病。
(三)、指(趾)间皮肤增殖 指(趾)间皮肤增殖是指(趾)间皮肤和(或)皮下组
织的增殖性反应,各种品种的牛都可发生,发生率比较高的有荷兰牛和海福特牛。中国荷斯坦乳牛发生也很普遍。
(四)、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 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又称为蹄叶炎,可分为急性、
亚急性和慢性,通常侵害几个指(趾)。最常发病的是前肢的内侧指和后肢的外侧趾。
(五)、局限性蹄皮炎 局限性蹄皮炎又名蹄底溃疡。是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一个局限性病变,是蹄底后1/3处的非化脓性坏死,通常靠近轴侧缘,真皮有局限性损伤和出血,角质后期有缺损。
(六)、蹄糜烂 蹄糜烂是蹄底和球负面糜烂,又名慢性坏死性蹄皮炎,是奶牛常发的蹄病。
二、发病原因
(一)钙磷比例不当或不足
正常情况下奶牛日粮的钙磷比例应该是1.5或2:1。钙的比例过高会影响磷的吸收,反之磷的比例过高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日粮中高钙低磷或者低钙高磷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导致代谢障碍,引发肢蹄病。
(二)奶牛缺锌会影响蹄部的角质化,引发蹄病。
(三)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奶牛肢蹄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D的饲料来源主要是经日光曝晒市制的优质豆科或禾本科牧草。困此,粗饲料特别是干草品质低劣是引发奶牛肢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日粮结构不合理
奶牛日粮精粗比例不当,一般情况下高产奶牛的精粗比例最高为60:40,如果精粗比例不当精料过多会导致奶牛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瘤胃中产生过多的乳酸,造成奶牛酸中毒引发蹄病。特别是现在很多牛场为了提高产量,对奶牛投入过多的精饲料,而缓冲剂应用的量不够,更容易造成奶牛酸中毒,导致蹄病发生。
(五)环境因素
运动场过小没有给奶牛足够的运动空间,圈舍环境差,潮湿会使蹄部角质层抗感染力下降增加蹄部变形与细菌性蹄叶炎的发生率。运动场地面坚硬,不平整,有石头,水泥地面,都可造成奶牛蹄部损伤或挫伤加上粪便不能及时清理,给病菌繁殖制造了良机,容易造成蹄部感染,发生腐蹄病。
(六)季节性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奶牛应激比较大,抵抗力下降。奶牛蹄部长期在污水中浸泡,角质层变软,增加病菌的感染率,容易发生蹄病。饲料容易发生二次发酵,酸度提高,更容易产生酸中毒,引发蹄病。据统计每年从5月份以后蹄病的发病率会逐渐提高,特便是7、8、9三个月的发病率最高。
(七).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奶牛的蹄形有一定的遗传性,不良蹄型奶牛的后代容易发生蹄变形。 三、临床症状
奶牛蹄病的主要症状就是站立不稳,姿势不正,跛行,奶量下降,局部红热肿痛,消瘦,繁殖障碍,起卧困难。蹄底被异物硌伤,穿孔造成蹄底溃疡。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用叩诊锤或手按压蹄部时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球节肿胀、疼痛。严重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严重跛行,甚至卧地不起,消瘦。用刀切削扩创后,蹄底小孔或大洞即有污黑的臭水流出,趾间也能看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重者蹄冠红肿,痛感明显。
四、预防及治疗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预防。生产中应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乳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乳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一)、预防
. 1、为预防蹄叶炎的发生,需按母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饲喂,不能随意改变。在干奶时期,首先应喂较少的精料或不喂精料,而给予优质粗饲料;其次在产后喂精料应逐渐增加
. 2、同时须喂给搭配较好、含有锌的无机盐混合料,因为锌对预防趾间蜂窝织炎有效,增加锌还可以抵抗细菌的感染,而且在感染的情况下锌也可提高皮肤病的治愈能力。按每头牛每天供给2—4克硫酸锌的量,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急性蹄叶炎也可静注葡萄糖酸钙,肌注维生素A、D或维生素D3。
3.平时做好饲养管理,给牛足够大的运动场,运动场要保持干燥松软,运动场中不要有石头砖块等杂物,以免蹄部受伤。夏季做好运动场排水工作,保持牛蹄干燥。如果使用三合土(黄土、沙子、白灰)运动场,一旦被蹄粘下后,就粘得很牢固,很易形成蹄冠尖。或着使用水泥地面,光滑面易摔跤,麻面对蹄壳磨损太快,长期卧地,会使跗关节脓肿。为了防止牛被滑倒,床面要适当做成皱纹状,硬化饮水槽周围地面,
饮水槽安装水面自动控制阀,防止饮水外溢。
(二)、治疗
治疗蹄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以确切的诊断为基础,应根据奶牛的临床症状,并通过问诊、望诊、触诊以及各种特殊检查等诊断程序确定蹄病的病情和病位。不论治疗何种陈病,首先应彻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的污物,然后对蹄病进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实施治疗措施前要对患蹄彻底消毒。
通常蹄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局部治疗:治疗牛蹄叶炎采用的“五步疗法”即洗、削、挖、敷、包,就是将患牛固定于六柱栏内,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患蹄清洗干净,整修削平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形,让其流出鲜血,而后用高锰酸钾填塞创腔止血,接着用3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腔,将其拭干后将血竭研末倒入清创后的创腔内,再用烧红的斧形烙铁烙之,使血竭熔化与角质结合(若创腔深,最好分层烙熔),最后以绷带包扎固定,隔5天检查一次。如绷带未脱落则无需处理,否则再补一次,一般2次即可治愈。如病变处脓血分泌物较多,可在常规处理后待其处于脱水再生阶段时再用血竭封闭。
为预防牛蹄叶炎,应定期修剪和清洗牛蹄,用带喷嘴的喷雾器将10%的硫酸铜溶液直接喷入蹄叉内,隔日一次。另外,加强环境控制、健全防暑御寒制度也有助于预防该病的发生。
全身治疗方法:急性或严重性蹄病可采用全身疗法进行治疗,使用药物多为抗炎及镇痛药。如青霉素3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或10%磺胺噻唑钠2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7天。
五、小结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蹄病是奶牛养殖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蹄病的发生轻则影响牛的正常采食、活动和产奶量,严重的可导致牛无法站立、卧地不起,最终因失去经济价值而淘汰,给牧场和养牛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奶牛的实际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配制营养均衡的日粮,合理分群饲养;加强牛舍卫生管理,实行清粪工作岗位责任制,保持牛舍、牛床、牛体清洁干燥;定期浴蹄:夏季每周用4%硫酸铜溶液或消毒液进行一次浴蹄,冬季容易结冰,每15天~20天进行一次。适时正确地修蹄护蹄。专业修蹄员每年至少应对奶牛进行两次维护性修蹄,修蹄时间可定在泌乳期120天左右,齐抓共管,才能降低奶牛蹄病的发生。
【高俊元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肉鸡免疫引发呼吸道病的预防措施10-14
雪灾的预防措施05-24
雪灾预防措施05-24
水痘预防措施04-04
预防措施名言12-27
仓库火灾预防措施06-06
水痘预防措施方法08-30
班级水痘预防措施08-25
春季水痘的预防措施10-13
社区安全预防措施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