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总体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总体规划亦称“总体设计”。是建设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之前,所进行的一个轮廓性的全面规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体规划设计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体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一、基础资料调查要求:
1、严格按基础资料调查题纲进行。
2、对现场主要建筑、道路、设施位置记忆准确、清楚。收集如文字、图像等资料。
3、甲方提供资料应审查、确认,并保存完好,不得丢失。如丢失必须尽快想办法补救补充。如有不完整的应尽快与甲方联系补充完善。
4、归类整理资料,是谁掌管一定要分类管好。并有记录可查,不得出现不知在谁手里或互不认帐的情况。
二、图纸要求:
1、成套图纸的图幅尽量作到大小一样,纵横一致。
2、一整套图的图面、图框、构图、色彩、线宽尽量一致统一,正式成果的大图的大小最好以A1 或A0为主。合订本以A3或A4为主,应考虑出图后A3或A4图纸中内容清晰性。
3、各图纸的名称要完整统一(必须用全称)。字的色彩、大小、字体、位置、边框宽窄、色彩应一致。图号按顺序一致、统一编写。
4、图纸上的规划期限必须表示正确(现状、近期、远期)。
5、比例和比例尺必须标注准确。比例尺以5、10、50、100、500、1000为基本单位为宜。打小图(A3或A4)用比例尺表示。
6、风玫瑰、指北针一定要准确(切记不要随便找个风玫瑰套用)。全套图纸应统一,位置、大小、色彩等应一致。
7、不能缺少编制单位和图签(一般是建筑方面图纸),编制单位包括甲(委托方或政府)乙(设计院)双方,而且要注意双方名称的完整性。
8、图例的大小、位置尽量作到一致。图例必须与图中所画用地、设施一致。
9、图纸中黄色和绿色线条少用或不用,因看不清或易与底色相近,图中线色与底色应有较大区别。各管线的线型应做到不同的管线设不同的线型,不得设置一样的。线条色彩、宽度、比例均应注意在图中的表现 。图中线条不得与图中其他线条在色彩、线型等方面相同或相似。
10、提供的打印图必须是可直接打印而无需再调整、修改的。特别是CAD图。
三、每张图纸内容的相应要求:
(一)、区域位置图:区域位置必须准确,大小、比例要合适,相应的边界要明确、清楚、完整。主要道路和设施要求标注。
(二)、区域分析图:
1、作好区域空间结构分析,注明周边相邻的行政区(包括市、县、区、乡镇等)。
2、省级以上的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位置、等级必须标注清楚,其余的道路可根据需要标注。
3、表示所在区域与周围在空间布局上的联系、关系。
(三)、镇域现状图:(总体规划一般是镇域居民点分布规划图,特殊的有文化古迹分布现状图、林地现状图、资源分布现状图等)
1、镇域内的公路、硬化道路要表示清楚。道路可不分级,但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应有区别。
2、标注所有村庄的名称(村名不要用简称)、范围。
3、明确驻地的位置及范围。
4、标明其它独立功能区(如大型市场、工业小区、名胜古迹等与镇驻地不在一起的)的位置及范围。
5、主要的河流、水域、湖泊、水系、山体等。
6、周边行政地区的名称、地域边界。
7、居民点的规模(<500人,500—1500人>1500人)。
(四)、镇域居民点分布规划图:(劳动力重新调整的结果)
1、规划驻地的范围一定要准确,衬区、村的位置要明确。
2、镇域内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要等级明确, 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等级的道路。
3、取消掉的村庄与保留的村庄要有区分,取消掉的村庄与背景色相近,可偏绿(背景色一般是绿色的)。
(五)、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图:(该图的道路系统可以不分等级)
1、这张图中取消的村庄与保留的村庄可以不区分颜色。
2、污水处理厂、水源地、大的动力源(如电厂、35千伏以上的变电站等)必须标注清楚。
3、通信一般只标网通支局。国防干线应标注清楚。
4、35千伏以上的电力干线、高压线走廊必须标注清楚。
5、一般10千伏电力线可标可不标,如果标一般沿主要道路布线。
6、通信线路一般布置干线和去中心村的有关线路。
7、水厂出来的主干线必须标注明确,支线可以不标。
(六)、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图:(该图可以在第四张图的基础上作)
1、每个功能区必须标清楚其功能,这样比较明确。
2、原则上不强求用圆、椭圆等规则图形表示,可以用比较自由的形式,以实际区域形状相近即可。
(七)、镇驻地用地现状图:(调查好现状是作好该图的基础)
1、中小学最好分开标清楚。
2、可在政府办公用地上加一个“五角星”,与其它行政办公用地区分一下,因此可设两个图例。
3、道路必须标注清楚(用不同宽度表示不同等级的道路)。
4、道路两边的绿化带有的就要标清楚,没有的不要标,注意与图例的统一。
5、用地分类按《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划分。
6、弄清楚现状范围。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指参与指标计算的用地),规划控制范围(包括不参与指标计算的林地、河流水面、特殊用地等)。规划控制范围(规划用地范围)一般大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至少也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一样大。
(八)、镇驻地总平面规划图:
1、道路等级要明确(注意各道路绿化带的宽度)。
2、规划时中心要明确,不一定只有一个中心,可有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
3、作好区划。工业用地尽量作到比较集中比较独立;居住尽量作到成组成团,合理配置小学、绿地、基础设施等。
4、处理好与周边道路、山体、水系及现状的关系,尽量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布局。
(九)、镇驻地结构分析图:
结构尽量简化。用地规模较小的或功能比较简单的总体规划图可以适当细化,规模较大或功能比较复杂的总体规划图要简化,在明确其主要功能分区的提前下从大处着手,画大的结构。
结构用色要注意,不要乱,要和协,同时考虑与底色的关系。
(十)、镇驻地道路系统规划图:
1、驻地内的道路系统如果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支路三级(特殊的包括:步行道、木栈道、高速路等),则三级道路的颜色要明确,主次要分清。
2、表示清楚每条道路的等级。最好有所有道路的名称。
3、图例中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支路要与图中的保持一致。在分层上主要道路应在最上面,次要道路在中,支路在底下,相互叠的要合理。
4、作好道路横断面设计,标注一定要准确。
5、标注清楚城镇主要出入口。
(十一)、镇驻地绿化系统规划图:
1、大的绿化轴、绿化面(滨水绿带、公园、街头绿地等)要标注清楚,然后是功能绿地(防护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
2、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纳入到绿化体系。
3、如果规划用地规模较大,可以统一建设用地颜色,注意处理好色彩关系。
4、为画面上能较好的表现绿化走廊,可适当加大绿化带的宽度。
(十二)、镇驻地景观分析图:从商业、风貌、工业、绿地等角度出发,作好点、线、面的景观分析。尤其要注意绿地景观系统的分析,避免与绿化系统的功能分区相同。
(十三)、镇驻地电力电讯规划图:
1、线路沿道路南北、东西布置要统一,互成系统。
2、标注10千伏电力线,可不标或标注10千伏变电器,服务半径为250米。
3、35千伏以上的电力线及走廊要标注清楚。
4、注意线形、色彩、比例与图例的统一,避免不同管线用相同的线形表示。
(十四)、镇驻地给水排水规划图:
1、水厂或水源一定要标注清楚,如果经过规划范围去往别处的水一定要明确其去向。
2、规划范围较小的原则上采用枝状布置给水管线,规模较大的可设环状,根据规模的大小设计环的个数。
3、雨水就近排放,采用枝状布置管线。雨水原则上不进入水源地,所以布置管线时要避免。
4、污水尽量往一个点排放,需要设泵站的要明确泵站的位置。
(十五)、镇驻地燃气热力规划图:
1、原则上热力管线跟燃气管线不要走同一条路(防止变形),50%可在一起。
2、燃气管线跟热力管线很少用回路,大部分是枝状布置方式。
3、集中锅炉要处于下风向。
4、燃气调压站的设置要考虑周围有防护绿地,最好放在公共绿地周围。
(十六)、镇驻地抗灾减灾规划图:(原则上以防为主)
1、消防规划:确定消防站的位置,4-7平方公里一个。
2、消火栓在图上可画也可不画。对规模较大的规划原则上要设有几条专用的消防给水管线,可在给水规划里单独表示清楚,对于消防给水与城镇给水合用的可不用区分。
3、对规模较大的城镇可设几个消防取水点(如大口井、水塘、河流等)。
4、人防规划:指挥中心的设置。一般设在政府所在地或消防站。
5、防灾储备库一般是粮库、食品库等。
6、医疗救护中心一定要靠近救灾通道。
7、在分层上生命线应在最上面,次要道路、支路在底下。
(十七)、镇驻地公共设施规划图:
要清楚设施的名称,以居住区规范里的设施名称为依据,不要用某某用地表示。
(十八)、镇驻地近期规划图:
近期规划范围尽量完整,不要太零碎。道路和基础设施名称等应相应调整。基础设施设置和布局、道路系统的规划要跟近期建设范围保持一致。总体规划资料调查阶段要仔细,作为总体调查的重点去作,详细了解当地近期计划建设的项目、规模、地点、投资量和进度。
(十九)、镇驻地远景规划图:
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在远期规划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与远期规划一致。功能区、道路画清楚就行了,不用细化。
四、说明书及文本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各章节的开头地名、项目名称一定要用全称。
2、牵涉到法律法规的名称、用词一定要用全称并准确。不得出现乱用词和发明新词(除非有明确的解释)的情况。没用过、没听说过的词一定要查有实据,否则不得使用。
3、规划的解释权归当地人民政府,如果是市级的解释权归市级人民政府或有关(如规划管理)部门。涉及法规、法定的内容一定要根据规划法和有关法律,不得自己认为怎样就怎样,或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抄他人。
4、原则上标题用黑体字,不用宋体加粗。标题编号要合理,并全文标题编号统一设置,上下一致。
5、注意统计数字和计算单位的统一,单位以国标为准,坚决避免出现英汉混用。如使用非标准,应在标准单位值后,用括号()另行表示
6、尽量避免漏字、错字、费字的出现。错误率不得超过1.5个/万字(以WORD中字数统计中的字数为准)。
7、用地平衡表中人均公共绿地(除非有特殊情况)现状、近期、远期三个阶段是不断增加的,人均居住用地三各阶段应是不断减少的。
8、注意文不对题的问题。不得出现只有规划原则,规划原理、规划应如何做,而无本规划怎样布局的文字内容。所写内容与标题应一致,不得出现如教育用地如何布局的内容写成教育制度、方法如何改革;医疗卫生用地如何布局的内容写成医疗制度如何保障、如何发挥作用等。
9、有些项目的论述要充分,要从大处往小处写。尤其是规划总体布局、景观规划和近期规划的论述,注意论述的深度问题。景观规划的论述应以规划手法和景物布局为主,少用或不用发表感慨的散文式描述,或游记型语言,因你所说的景多数根本没有形成或没建,何来感受?(与开发商传或旅游宣传不同,那些景观往往是已建的)
10、编制单位落款时人民政府在前,设计院在后。
11、提供打印的文字资料内容、目录、封面等必须完整,并设定准确,无需重新调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文章起头以奇数页码为宜。文字资料中表格应设定紧密并尽量排在一页内(单独调整行距)。目录应左右对齐。封面(1、2、3)根据出图大小、内容做 适当设定(A3或A4)。
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应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法规审查。为抓好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本单位特制定城镇总体规划成果审查技术要点如下:
城镇总体规划成果的技术要点
一、规划方法
审查《城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否客观地总结上版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明确本次规划的编制重点。
1、是否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2、是否全面系统地回顾上版规划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并发现实施偏差的原因。
3、是否深入分析城镇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城镇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规划编制的重点。
4、是否针对重大矛盾和制约因素,从不同的规划思路提出多个比选方案。
5、是否符合上层次城乡规划的要求。是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有较好的衔接、协调。
6、是否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经济社会发展
审查《规划》是否准确判断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主要特征,注重宏观分析与区域研究,科学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及目标。
1、是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涵盖镇域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与城乡建设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2、是否综合研究区域、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准确判断城镇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
3、是否对城镇产业的发展过程、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城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产业结构。
4、是否注重对产业集簇的引导,提出壮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三、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发展规模
审查《规划》确立的城市性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提出的城镇空间发展方向是否反映城镇的发展趋势,确定的发展规模是否合理,专题论证是否深入、充分。
1、城市性质的确定是否综合分析城镇的环境与资源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与周边城镇的关系等因素,正确把握城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其基本特征、主要职能及总的发展方向。
2、城镇发展方向是否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经济适用性、城镇主要的经济指向及对外交通导向,且符合城镇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是否全面研究城镇发展的动力、城镇化目标、产业发展目标和就业需求,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经过多种方法科学测算并进行合理论证。
4、城镇用地规模的确定是否从城镇现状用地水平、资源条件等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城镇产业发展的要求、交通方式的转变、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因素。是否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并符合上一层次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四、空间布局
审查《规划》确定的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及用地功能组织是否合理,与城镇所处的地市或更大的区域规划是否落实。
1、是否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2、主要用地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是否结合土地的供求关系,实施统筹安排、科学配置。
3、总体空间布局是否紧凑,土地利用是否集约,功能结构是否清晰;是否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和城镇传统风貌,有利于规划的分期实施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4、是否合理安排镇中心区、主要工业区、居住区的选址与布局,是否有利于引导“工业进(工业)园”、“住宅进(社)区”、“商业进(市)场”,为二、三产业,尤其是主导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各生产要素的集聚。
5、用地功能布局是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交通方式和开展合理的交通组织,有利于城镇生产、生活的统筹安排与运转。
6、旧区与新区、新建与改建、近期与远期等空间地域关系和发展时序是否协调。
7、镇域的具体范围是否在空间上明确落实,并有基本明确的地界,控制发展区的划定是否为城镇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选择。
8、是否提出具体建设或控制要求,并强化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五、综合交通体系
审查《规划》提出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否合理可行。
1、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否充分研究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全面考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迅速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的交通政策和交通组织方式。
2、对外交通规划是否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衔接,并满足城镇发展的空间需求。城镇内外联系是否便捷,对外出入口是否畅通。是否协调好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与区域城镇布局的关系,尽量减少过境交通对城镇的干扰。
3、城镇道路系统是否完整、顺畅,且均衡分布。道路布局是否与用地功能组织相配合,道路选线是否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并有效地组织城镇景观。
4、道路功能及断面形式的确定是否综合考虑城镇规模、空间布局特征、道路及两侧用地的类别和交通需求。
5、是否合理安排社会停车设施。
六、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
审查《规划》提出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目标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区域化服务和共建、共享的原则。
1、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是否满足城镇居民及周边农村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并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功能配套完善的需要。是否从区域整体的角度予以考虑,并按照效益优先、市场一体化的要求,实现区域化服务和共建、共享。
2、设施的配套类型、项目、规模及服务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省的有关标准和城镇总体布局,并按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或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的配套层次,分级设置,合理分布。
3、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环保等各项设施的规划目标和布局是否在对现状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镇规模、产业规划及用地功能组织等因素综合确定。
4、变电站、燃气储气罐站、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水厂等重要市政 6
公用设施的选址是否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质、风向、水系、交通条件,及风景区、城镇生活区、重要建筑物的分布,并留有发展备用地。
5、消防、人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根据城镇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镇地位,制定城镇防灾标准,进而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和布局。并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镇日常市政、公共设施的有机结合,科学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维护管理等对策与措施。
6、城镇总体规划是否具备可靠的工程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总体规划是否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的内容;属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是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安排是否符合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
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审查《规划》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内容和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1、是否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镇域范围内落实区域绿地、环城绿带的范围和类型,提出保护、控制要求。是否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要素改善城镇人居环境,重视绿化廊道、轴线的设置及道路、河道两旁的绿化控制。
2、是否综合评价现状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城镇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大气环境保护区、水环境保护区和噪声控制区,提出环境标准和环境分区的要求。
3、城镇绿地系统是否结构完善,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绿地规划的基本指标是否达到国家、省的有关标准。
4、沿海、沿江城镇是否合理划分生活、生产、生态岸线,保障城镇居民对生活岸线的享用。
八、历史文化保护及城镇特色
审查《规划》是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城镇特色。
1、是否充分研究城镇自然、人文、社会的主要特征,保护并强化城镇的自然环境特色,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城镇景观。
2、是否合理划定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控制措施,建立“紫线”管理系统。
3、是否对城镇的形态格局、景观风貌、空间环境等提出引导和控制要求,确立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原则。
4、历史文化名镇(村)是否编制专项的保护规划。
九、水资源的保护意见及措施
审查《规划》是否对该规划范围内的水资源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和建议的可行性。
1、是否充分论证规划范围内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针对有些现状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2、针对该范围内出项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十、发展时序
审查《规划》是否注重对城镇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规划研究,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时序。
1、是否处理好“远期合理和近期现实、普遍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部署。
2、近期建设规划是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属性和开发时序,主要的工业区、住宅区、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治理、公共设施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是否适应城镇社会、经济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不超越地方政府的 财政支付能力。
3、远景发展规划是否兼顾各分期目标的现实推进和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结构和布局的预测及环境容量的分析,为城镇的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并进行规划导控。
十一、实施措施
审查《规划》是否针对本地实际提出整合空间、重要项目建设、村庄迁并、旧区改建的具体措施。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定是否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
1、是否合理整合城乡用地,清晰界定城镇规模和建设区范围,逐步将现有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和其它非农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城镇建设区范畴,使土地等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上内实行整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是否从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出发,提出符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村镇调整、撤并方案,减少城镇建设区外分散的自然村落数量,整合土地资源。
3、是否按照“政策引导、市场推进”的原则,提出旧区挖潜改造、改善环境、集约用地的措施,提高建成区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其物质形态向现代城市型转变,使城镇物质形态与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4、是否明确对城镇重点建设项目、控制地段的相应管理措施。
5、规划的实施措施是否有利于公众参与,及时满足城镇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营造适应市场化的政策环境。
总体规划简介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总体规划的分类
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园区总体规划、都市区总体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概念性规划是指对—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区域总体规划是立足某一特定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与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体系构建与重点产业发展,建设布局与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区域转型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区域统筹与跨区域分工合作,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是对区域总体定位、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总体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行动指南。
园区总体规划: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都市区总体规划是立足某一特定的都市区域发展实际,研究都市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与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是对都市区总体定位、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总体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行动指南。
开发区总体规划,是指对整个开发区的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规划期限、规划原则、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布局、招商引资、保障措施等,具体模式有循环经济模式、总部基地模式、孵化器模式、产业集群模式等。
高新区总体规划,是指实现一定时期内对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对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功能、空间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高新区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总体规划设计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名片设计注意事项03-02
设计印刷前的注意事项09-21
室内设计注意事项09-21
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汇报材料(精选8篇)01-17
设计师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04-17
露营注意事项04-25
大暑的注意事项07-22
面试的注意事项05-19
面试中的注意事项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