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效果>《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措施

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措施

时间:2022-11-18 18:42:37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措施

随着近年来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农村养鸡场、养鸡户相距过近,鸡舍过于密集,局部内鸡的承载量过大,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严重污染,鸡的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养鸡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采用科学的消毒措施,及时杀灭各种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是保障鸡群安全、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然而,在养鸡生产实际中由于主观的或客观的原因造成消毒效果不佳的情况很常见,如何才能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下面的建议可以供养鸡场(户)技术人员参考。

1.合理选择消毒药物

消毒药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消毒的目的、对象、疫病流行趋势,依据高效、广谱、经济、副作用小的原则选择药物。市场上消毒药物品种繁多,要选用生产规模大、经营时期长、信誉较好的厂家的产品。

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类:氯类副作用小,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多作饮水消毒;季胺盐类,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多作棚舍、设备的消毒;甲醛对细菌、病毒均有效,但作用缓慢,有腐蚀性,多作棚舍的消毒。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药。

2.关心消毒药物的配合使用

有些消毒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或减弱消毒作用。例如,甲醛和三羟甲硝甲烷配合,具有缓释长效的特点。酚类、酸类两大类消毒药一般不宜与碱性环境、脂类和皂类物质接触,否则明显降低其消毒效果。反过来,碱类、碱性氧化物类消毒药不宜与酸类、酚类物质接触,防止其降低杀菌效果。酚类消毒药一般不宜与碘、溴、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配伍,防止化学反应发生而影响消毒效果。 注意消毒药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物类、碱类、酸类消毒药不宜与重金属、盐类及卤素类消毒药接触,防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不仅使消毒效果降低,而且还容易对畜禽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重金属类消毒药忌与酸、碱、碘和银盐等配伍,防止沉淀或置换反应发生。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中,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互相抵消,因此不可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忌与碘、碘化钾和过氧化物等配伍使用,不可与肥皂配伍。

3.掌握消毒药物使用的剂量

消毒剂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药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强度与作用时间的乘积为剂量,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相应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当然,如果消毒强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用再延长时间也达不到消毒 1

目的。在一定范围内时间与强度之间可以互相增减达到互补。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满足所需要的作用强度是非常重要。消毒处理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所需的基本条件,在实际消毒中,必须明确处理所需的强度和时间,并在操作中充分落实,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通常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杀菌力也就越强,但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增高,对活组织(畜禽体)的毒性也就相应地增大。但是,个别消毒剂当超过一定浓度时,消毒作用反而减弱,如70%~75%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酒精好。 一般情况下,消毒剂的效力同消毒作用时间成正比,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并作用的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就越好。作用时间如果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保持消毒环境适宜的温度

除热力消毒完全依靠温度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外,其它各种消毒方法亦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杀菌效力增强,因而夏季消毒作用比冬季要强。当采用熏蒸消毒方法时,在温度15℃以下时会降低消毒效果,在25℃~40℃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消毒效果最好。关于温度变化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消毒方法、药品物及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用温度系数来表示。有的情况下,消毒处理本身就需要一定温度才行,因此,当温度降到极限以下时,即无法进行消毒处理。例如,环氧乙烷熏蒸,低于10.7℃时,药物本身就不能挥发成气体;过氧乙酸熏蒸也有同样反应。紫外线照射时,灯管本身功率输出的强度也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弱,有的灯管在4℃时,输出功率的强度只有27℃时的1/5~1/3。

《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保持消毒环境适宜的湿度

环境湿度对熏蒸消毒的影响较大,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利用甲醛、过氧乙酸进行熏蒸消毒时要求湿度在60%~80%。另外,大部分消毒剂干燥后就失去了消毒作用,溶液型消毒剂只有在溶液状态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下时,杀菌力较强,在80%~90%时,杀菌力下降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力。

6.消毒环境适宜的pH值

酸碱度主要影响化学消毒剂的作用。酸碱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一方面是pH值对消毒剂本身的影响会降低或提高消毒剂的活性;另一方面是pH对微生物的影响。化学消毒剂由于其化学性质的不同,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戊二醛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好,如戊二醛在pH值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而酚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等则在酸性条件下作用强,如次氯酸盐溶液,pH值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却逐渐下降;洗必泰、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大。有些消毒剂可通过复方强化来改变其对酸碱度的依赖性。

7. 减少消毒表面的有机物质

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往往能抑制或减弱消毒剂的杀菌能力,特别是化学消毒剂的杀菌能力。 这是因为,一方面有机物包围在微生物周围,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剂的穿透;另一方面在化学消毒剂中,有机物本身也能通过化学反应消耗一部分化学消毒剂。各种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在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显著下降;季铵盐类、双胍类和过氧化合物类的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也很明显;但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有机物存在,消毒剂量则应加大。

2

8.考虑消毒对象被微生物污染程度

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原因是需要的作用时间延长、消耗的药物增加、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耐力强的个体随之增多等。对于污染严重的对象,消毒处理的剂量要加大,在消毒的实际工作中,规定的剂量一般都能使污染比较严重的物品达到消毒要求,并还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除非污染特别严重,一般按规定的剂量处理即可。

9.了解消毒措施的穿透作用

物品被消毒时,杀菌因子必须直接作用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杀菌作用。不同消毒因子穿透力不同。例如,干热消毒比湿热穿透力差;甲醛蒸汽消毒比环氧乙烷穿透力差;紫外线消毒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和浅层液体中的微生物,一张白纸即可使其杀菌力降低95%以上。消毒中所需要的穿透时间,往往要比杀灭微生物所需的时间长得多,最长的可达十几至数十小时。消毒时,除了要保证有足够的穿透时间外,还需要为消毒作用的穿透创造条件。

10.注意消毒剂的表面张力

消毒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药物接触微生物而促进杀灭作用。为增进消毒效果,一方面可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另一方面可在消毒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在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应注意选择,防止与消毒剂本身产生拮抗作用。此外,温度提高也具有降低药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11.微生物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针对要杀灭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型是有效消毒的保证。总体来说,细菌芽胞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最强、敏感性最差;而细菌的繁殖体,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体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最高。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低。大多数的消毒剂对细菌有杀灭作用,但对细菌的芽孢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毒时,应考虑致病微生物的种类,选用对病原体敏感的消毒剂。

使用任何消毒药,在一个地区、一个畜禽场都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会在环境中形成耐药菌株,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使药物对这些病原体的杀灭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无效。资料表明,带鸡喷雾消毒(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抗毒威等)在使用2~3周后要有计划地更换。 3

【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措施】相关文章:

医院消毒效果整改措施06-13

提高生猪免疫效果的有效措施09-21

养鸡场卫生消毒制度04-17

胃镜消毒整改措施10-18

提高顶岗实习效果之我见09-21

绩效考核提高措施05-20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培训效果09-21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09-21

安全检查效果如何提高09-21

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