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效果>《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3-03-13 15:49:21 秀雯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教师面对最伟大的理想事业一定会在思考、坚持中充满激情地向着心中那明亮的地方慢慢前行,不懈努力!下面小编为您带来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篇1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梅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如何营造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心理氛围,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讲究教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组织教学。例如,在讲物理规律时,可以穿插讲讲这些规律发现的背景资料。如在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中介绍法拉第。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想,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经过多次失败,他并没有退缩,坚信“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磁一定能生电”。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8月实验获得成功,实现了“电生磁”,宣告电气时代的到来。通过讲解这些名人轶事,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肯钻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切忌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精辟见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要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精神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当然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也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底蕴和个人性格情操的魅力等等。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够设置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气体的压强”这节课之前,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开冰箱门比较费力?”然后解释那是因为:打开冰箱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常温空气进到里面,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将这股“热”空气也关在里面,但密度小了。之后,“热”空气冷却、收缩,产生了一定的降压,内外的大气压力产生差异,开冰箱门时就要克服这些差异所引起的阻力,所以感觉开冰箱门比较费力。再如解释火车站台上为什么划有安全线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气体的压强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再讲课程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

  (四)掌握学生心理,善于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很在意一点,那就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此时的鼓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相互和谐、融洽。这就要求老师对好的学生要时时鼓励,对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要委婉,拒绝简单粗暴,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掌控课堂秩序,以防学生思想抛锚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且易激起抵触情绪。老师不妨适时使用一些调侃语言制造一些幽默,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据说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一堂课上老向窗外望,美国老师就对学生们说看这位同学对美丽的校园风景竟然如此的痴迷。一句话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疲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积极地寻求知识归宿。如尽量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使用成熟课件,使物理教学更直观,更生动。

  二、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懂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学生开始学时感到很不习惯,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易跟上,就会产生思维上的困难,自然感到物理难学。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照本宣读,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差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作为教师,除了前面所阐述的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设计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和学生交朋友,课间和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解答疑难,热情鼓励,悉心教导,以增强他们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经常性的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要说清“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了解物理现象,得出规律法则。

  2.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图、物态变化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轨迹图等等都是从图画、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

  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做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5.注重实验的分组归类,使学生知识的储备进一步系统化,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只有系统性条理性强的知识才便于掌握。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都是根据课文知识章节安排的,各章节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无必然联系,学生掌握的实验知识往往既多又乱。因此,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打乱,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等。实验分组归类是在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配合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可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篇2

  1、创设“探究型”课堂

  国家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素质教育重要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主。”

  “探究型”课堂模式打破书本知识观点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地理现象的分析研究,给予学生更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更易于思维创新。同时,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规律明显, 更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在对教师的建议中认为:“教学内容由具体而抽象,便于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复杂,联系着较大难度,有引人入胜的激励作用”。 “探究型”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 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2、激发地理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感知的前提,它作为一种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在教学进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种电教媒体组合形式进行激趣引思,不仅能向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现象和发展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是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 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具有负载量大,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 还可以节约部分板书及板图时间。

  3、锻炼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可以将某些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促进学生看书、查找资料, 自己思考总结。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型”学习的理念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作为案例,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教学内容;培养自己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4、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

  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是弄不清楚。如果改由学生自己动手,在课后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比赛,效果可能更好; 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其地理意义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 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会比较顺利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很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过程,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以及创新能力。这两个过程相互渗透,相互衔接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体。

  5、培养思维能力

  留美教育学博士周南照先生结合在美留学的经历谈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以启发思路为主的学习。还在中学阶段,就普遍让学生作‘课题’,即给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自己进行研究,然后再写成文章。这样就打破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探索、自己发现的乐趣,从中锻炼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上,我尝试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某一专题让学生搜集资料。例如,以“全球气温变暖将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要保护人类之家”等为专题,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搜集资料,然后以一节课时间组织一场“地理小论文交流会”。

  6、到实际中应用

  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 就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有时候教室以外也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09-21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09-21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11-21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09-21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09-21

如何提高朗读技巧09-22

如何提高面试技巧04-18

如何提高说话的技巧02-03

如何提高电话沟通技巧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