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危险品回收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满足施工的需要,保障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危险品(剧毒品、爆炸品、易燃品、高压气瓶、有害放射性或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等)的采购必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化学危险品凭证经营采购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
2、危险品设专人采购。
3、认真做好危险品的验收工作。购回危险品后,采购人员要按单据说明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现场验收,无误后方可入库。
4、危险品必须由专人保管(剧毒品双人、双锁保管)。对采购、保管和使用危险品的人员要认真审查,要求政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熟悉危险品的有关知识,懂得技术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采购、保管和使用。未经有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5、凡库存的危险品必须有明显的标签 (名称、 规格、 数量、 质量)。禁止存放无标签的危险品。
6、严禁将危险品带出工作场所。不得私自转让和赠送危险品。
7、存有危险品(尤其是剧毒品)的库房必须严格人员出入制度。因工作需要进入的人员,必须经过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8、使用、储存危险品的部门未经有关领导批准不得私自出售危险品。
9、领取剧毒等危险品,必须遵守领发制度和领发手续。
10、剧毒品的使用、领取,必须写明用途、用量、日期,做好登记工作。
11、使用后,必须将剩余危险品立即退回原处,不得私自存放危险品。
12、使用危险品的教师必须确保安全。对有毒物品的处理,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进行。
13、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指导安全操作方法并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4、对过期变质和必须销毁的危险品,要经有关领导签署意见,在指定的地点由指定专人采取安全措施进行销毁。
15、加强检查,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安装技防设施。定期检查,发现库存数量与账目不符时,要查明原因。
16、发现危险品丢失、被盗,要注意保护现场,并及时通知有关领导,上报公安机关。
中化十三化建晋城项目经理部
2017-07-20
危险物品回收管理规定2017-03-09 11:01 | #2楼
一、危险物品的定义
危险物品是对具有杀伤、燃烧、爆炸、腐蚀、毒害以及放射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容易造成财物损毁、人员伤亡等社会危害的物品的通称。
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品的分类如下:
1、爆炸品,这类物质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爆炸性物质如贮存量大,爆炸时威力更大。这类物质有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乙炔银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2、氧化剂,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对这类物质可以分为:①一级无机氧化剂;性质不稳定,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氯酸及其盐、高锰酸盐等。②一级有机氧化剂;既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又具有易燃性。如过氧化二苯甲酰。③二级无机氧化剂;性质较一级氧化剂稳定。如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④二级有机氧化剂;如过乙酸。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使都具有危险性。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钢瓶内气体按性质分为四类:剧毒气体;如液氯、液氨等。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助燃气体;如氧等。不燃气体;如氮、氩、氦等。
4、自燃物品,此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自燃点即能发生燃烧。如白磷等。
5、遇水燃烧物品,此类物质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高热,并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燃烧爆炸。如金属钾,钠,电石等。
6、易燃液体,这类液体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可燃液体以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闪点在45℃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45℃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不纳入危险品管理)。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两极:①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
硝基苯等。② 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7、易燃固体,此类物品着火点低,如受热,遇火星,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作用等能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同时放出大量毒害气体。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纤维素等。
《危险品回收管理规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8、毒害品,这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毒品分为剧毒品和有毒品。凡生物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在50毫克/公斤以下者均称为剧毒品。如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砒霜)、二氧化汞、硫酸二甲酯等。有毒品如氟化钠、一氧化铅、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
9、腐蚀物品,这类物品具有强腐蚀性,与其它物质如木材、铁等接触使其因受腐蚀作用引起破坏,与人体接触引起化学烧伤。有的腐蚀物品有双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蚀性还有毒性和燃烧性。腐蚀物品有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甲醛、液溴等。
10、放射性物品,此类物品具有反射性。人体受到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如硝酸钍及放射性矿物独居石等。
二、危险品的安全贮存要求:
1、危险品贮藏室应干燥、朝北、通风良好。门窗应坚固,门应朝外开。并应设在四周不靠建筑物的地方。易燃液体贮藏室温度一般不许超过28℃,爆炸品贮温不许超过30℃。
2、危险品应分类隔离贮存,量较大的应隔开房间,量小的也应设立铁板柜和水泥柜以分开贮存。对腐蚀性物品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作架子。对爆炸性物品可将瓶子存于铺干燥黄砂的柜中。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及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应分开存放,绝不能混存。
3、照明设备应采用隔离、封闭、防爆型。室内严禁烟火。
4、经常检查危险品贮藏情况,及消除事故隐患。
5、库房中应准备好消防器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防火灭火知识。
三、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办法
1、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性质。在生产、贮运使用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的物品,均属危险物品。
2、危险品必须按其性质和贮运要求,严格执行危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能配装的危险品,必须严格隔离。
3、危险物品的装卸和运输,必须指派责任心强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承担。
4、装运人员应按危险品性质,配带相应的防护用品,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撞击和拖拉、倾倒,所用扳手等工具应为铜、铝合金。
5、液体危险品物料装卸时,要严格执行防静电的有关规定。往贮罐内输送物料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料管路,输送泵和电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按要求启闭阀门,并随时检查液位,防止溢料,往铁桶内灌装物料前,要认真检查桶是否完好,灌装时要认真负责,灌装毕桶盖应拧紧,防止跑、冒、滴、漏、洒落地面的无聊要及时处理,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残液。
6、危险品仓库、货场,必须严格执行出入库发放制度。
四、危险品管理条例
1、危险品要统一归口管理,安全主任是本室危险品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2、从事危险品运输、保管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定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并持有有关部门核发的相应证件。
3、从事危险品领用、使用的人员,应为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
4、危险品的购买、搬运、运输,应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并办齐各种手续。
5、危险品贮藏时,应按不同特性分类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6、严格发放制度和出入库手续。 剧毒品领用时,应由项目经理(或相应部门领导)审签、批准后,由使用单位同时派两人到仓库领取,领取时要准确计量,领取后应立即投入使用,如因特殊原因不能马上使用或使用后有剩余时,应立即将未使用或剩余部分送还仓库,仓库收、发危险品时,都应做好记录,并由全部在场人员签字。
7、危险品在领用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剧毒品使用过程中,必须至少有两名掌握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同时在场,全过程参与。
8、危险品使用中生成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气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或直接排放,应交由管理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9、危险品库房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使用制度,指定安全条例和岗位责任制度。切实做好危险品库房的防火、防爆、防事故等有关安全措施。发生失盗、短
缺及其它意外情况,要立即上报。
10、对所保管和使用的危险品严禁随意转送和非法交易,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11、五双"制度。"五双"即双人保管、双把锁(匙)、双本账、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12、出入库登记制度。无论何人进出库区都须详细登记。
13、安全检查制度。检查有分工,职责明确,记录详细,及时整改。
14、清点帐物制度。保管员每天清点,安全部和物资部门每周清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5、禁止吸烟制度。进库人员必须交出火种。
16、安全操作制度。搬运装卸及堆装易爆物品必须轻装,轻卸,轻拿轻放,严禁摔掼撞击,开箱应使用不会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应在专门的发放时间内进行。
17、仓库保管人员的'一日三查': ①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仓库的保管人员"一日三查",即上班后、当班中、下班前检查。②查垛码是否牢固,查包装是否渗漏,查电源是否安全,查库内温度,在雨雪天时候有雨雪进入库房等。
18、危险品仓库严禁闲人进入,保管人员离开必须锁好门。
19、消防器材设备严禁圈占、埋压、挪用。
【危险品回收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废品回收管理规定(精选5篇)12-04
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通用9篇)10-19
包装物回收管理规定(精选10篇)05-18
关于废旧编织袋回收的管理规定(通用5篇)11-24
公司管理规定04-19
厂区管理规定09-26
出版管理规定09-26
噪声管理规定10-26
士官管理规定07-26
制度管理规定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