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国培置换学习研修总结
本次参加国培置换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珍惜的机会,这些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繁重的工作压力,沉重的家庭负担,是每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很好的梳理,也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的学历起步较低,中师出身,所学的知识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也略显不足,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要搞教学研究真的是很吃力,同时大量的精力用于学历的提升和教学工作,所以花在教研上的时间就较少。二是一直都在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农村的小学教师结构很差,年龄偏大的教师居多,刚分配到这些学校就要担任繁重的课业压力,没有很好的岗前培训,很多的时候都是边学边教,所谓的经验都是靠自己的摸索和积累,也没有很好的教研氛围,所以自身能力的提升就十分的有限。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越来越感到从教的能力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了几十年的书,现在上课反而谨小慎微,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我们的教法会不会被称为“穿新鞋走老路”,这些问题是我目前从教的最大困惑。虽然教育部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应该说教改已经到了深水区,可是这些对我来说却是越来越渺茫,很多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只是拿来应用,缺乏对它核心理念的研究,根本不能掌握其精髓,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工作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实质的变化,学来学
去就如同邯郸学步,很多的老师放弃了一直以来从教的方法,新的教学方法也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所以教改的效果并不明显。新课程改革是走入了深水区,可是在农村现在俨然成了重灾区,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的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城市打工,定居,这一大部分人口的流动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在农村十几年前两三百人的一所小学现如今只有几十名学生了,学校的办学规模极度缩小,如果加大投资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投资就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窘境,而资源的短缺就会制约新课程的实施。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大多数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期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亲情的缺失或是过分的溺爱,都使他们养成了很多的不良的习惯,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自私自闭,冷漠孤僻等性格特征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教师队伍的不合理流动,近些年来,城市的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许多新建的学校,所需的大量的师资都是从农村的学校抽调,这样的选拔性的抽调使得许多能力突出的教师进了城市,对原本就薄弱的农村教师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农村教师工作繁重待遇低下,所以没有几个人会选择坚守。还有新上岗的年轻教师被安排到农村的小学任教,名义上是加强农村的教师队伍,可是这实际上又是另一个无形的伤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正处于职业成长的黄金期,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教研环境来成长,可是安排到农村的小学,课业压力极大,几乎没有什么教研氛围,很多本来有潜质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人逐步变得平庸,有个别教师甚至
满腹怨言,工作应付而没有创新,其中有个别培养的较好的,很快又会调入城镇,因此,教师资源的短缺和教师执教能力的低下导致农村的中小学成了新课程实施的重灾区,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进展不快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新课改何去何从,走向哪里,该如何走,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这些困惑和面对的问题也也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中最为关心的。虽然近几年来参加的培训很多,网络研修,短期培训等,但是由于组织形式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很多都流于形式,收获不大。荀子劝学篇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些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这次培训中大多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习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找到了新课程的目标。两个多月来集中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很多的知识都很系统,甚至深入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所以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的感觉是知识能力得到了提升,认识水平也有了提高,当然最大的收获就是为以后自己的实施教学获得许多的重要借鉴,现在本次培训已经结束,我就自己两个月以来的所学所感做如下四个方面的总结。
一、专家引领,明确认识
本次培训的第一大收获就是从各位专家的报告中汲取营养了。一直以来,我们身处教育的第一线,虽然是教育教学过程最直接的实施者,但是由于所处位置与知识层次的限制,始终对整个课程环境与教育环境一知半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各位专家却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把整个教育活动当成一个研究现象来
《国培置换学习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研究,广泛的深入基层调研,这样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对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也就研究的格外透彻了,所以各位专家的理论就对我们的教育行为起了明确的引领作用,指明了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明确了我的认识。
吕世虎教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首先就明确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应该以课标为准还是以教材为准。吕教授从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和新旧课标的对比变化两个方面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做了深层次的解读。明确了课标的地位,那就是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围绕课标,在课标的指引下进行,当然也包括教材的编写。新课标的修订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许多的要求和内容的改变也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点在新课标的变化部分,尤其是对数学的认识做了很重要的变化,试用版课标定义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新课标的定义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定义更加的简洁准确,同时新课标在以往“双基目标”上明确提出了“四基目标”,加入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数学思想及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也就反映在了教材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上。新课标还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习惯,所要培养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加的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同时也对教师的施教行为和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都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了课标的具体要求,一切从课标出发实施教学,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这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
是非常必要的事情。新课程实施进入了深水区,每当我们快要迷失的时候,你只要记得在水的彼岸有课标的指引,那么你就能找到目标和方向,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那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罗增儒教授的案例分析与教师发展的报告,为我们一线的教师的教研和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以前总是抱怨没有时间研究,没有研究的课题,没有研究的条件,通过罗教授的报告使我明白,教研和职业成长其实就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可以用来研究,新课程对教师的施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这种挑战,如何去应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罗教授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做案例研究,对我们自身的教研工作有着指导意义。罗教授独特的思路把难懂而且难以控制的案例研究变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案例研究就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揭示问题的深层结构,然后把这一过程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案例可以是反映教学活动的课例,把课例用于研究,用于教师的培养就是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进行分析,反思,提炼又促进了案例研究的发展,这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但是案例也要区分与一般的课例,不是我们平时的每一节课都可以拿来当作案例的,作为案例的课例要代表一类实物,特征是要有典型性、研究型和启发性,所以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课例,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典型性教学过程的分析来学习
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方法,是一种教法的延伸。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典型性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所以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典型性的案例的收集,应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并及时的归纳出结论,形成一定的成果,这就是好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也就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推进新课程的进程。
阎颖教授关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实施策略与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解析,对我们的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思想决定行动的深度和力度”,所以新课程如果在思想上得不到重视,那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应有的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课程的核心概念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围绕这个核心,针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策略,阎教授给予了很多的独到的见解和指导,要求我们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一是要改变教育理念,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发展上的差异,分层次有坡度的实施教学,尤其是对学习能力发展滞后的学生的教学,阎教授给了“了”“认”“析”“阶”“跟”“长”的六字秘诀,让我们对如何帮教学习能力发展滞后的学生的认识上又上了一个层次,以前我们对这一部分学生一直冠以差生的称谓,后来改换为后进生,但是以上的种种称谓都是一个不恰当的评价,有着明显的歧视的成分。他们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能力落后与同一阶段的其他学生而已,只要我们充分的了解他们学习能力发展滞后的原因,用心分析,合理施教,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二是教育模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教学活
《国培置换学习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动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创设合谐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交给才能教会,教师只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教会他们如何去主动的获取知识。三是教学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突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是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知识的需求,注重能力的培养,教会学习的方法,这才是新课程的理念。四是教学过程的变化,新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学结果,更重要的也包括了教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蕴含的教学思想,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五是方法与手段的改变,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由计划式向生成式转化,要充分地利用好情境创设和课堂生成的资源的利用。六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课程要求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非常的重要,同时生与生之间也要建立起合作交流的伙伴式关系。
当然其他的几位教授的讲座也是非常的重要,罗新兵教授的“数学教学应有的追求”对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他特别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他认为一堂好课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学生动脑思考了、参与了,这样的课才是好课,这也解决了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好课的问题。当前世界上知识的发展与知识需求的发展飞快,但是我们教学所能涉及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所以光是教给学生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应该教会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应对这种需求的策略有两条,,一是学习
时间的扩展,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相结合。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再将知识装别人脑中,要学会使用人与外界知识之间的联系。罗教授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好的见意,鼓励学生积极的多角度的思考,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己做法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积极的评价等,这些好的做法对我们开展教学的指导意义很大。巩子坤教授对“概率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也非常的有意义,这次课标的改变中概率这部分知识的变化最大。巩教授通过两个教学的案例展示了教师对概率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上的偏差,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二是知识本身存在问题,知识有相当的难度。鉴于此,新课程包括新的课本中对概率这部分知识难度有很大的降低,同时教材的编写中也要求适应学生概率思维发展的水平。王鉴教授所做的“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个专题别开生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王教授先对学员进行分组,然后提出了“1、什么是合作学习?2、为什么要倡导合作学习?3、合作学习的要素是什么?4、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哪些?5、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方法?”五个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先让个人独立思考完成,进行了展示交流,接下来让两人合作,最后让小组合作,形成结论后在全班分小组进行展示。通过学员们的自主合作学习找到了五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合作学习的真谛。王教授让学员亲身经历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认识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了解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真的是匠心独运,对我的启发
很大。还有其他的几位专家的讲座也让我收获颇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专题研究,解疑答惑
本次培训的另一大收获来源于一些专题的研究报告,这些针对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解答了我们心中的许多疑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师院的李艳红和吴彦文两位教授做的“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和“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的专题”,对我的施教和从教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这个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被人们赋予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自身期望能成为好老师,社会用道德模范的标准来要求老师,但是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这些重重的压力使得教师长期处于压力之中,精神的健康状况十分的糟糕,这种情况下的教师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自我调节以减轻压力,针对这些李教授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教会许多自我调节,减轻压力的手段,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受用无穷。吴艳文教授针对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给我们很多的应对策略,这些年来,过分的注重学业成绩的教学,忽视了儿童心理成长的需求,只有当心理和生理都健康,孩子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让学生乐于学习快乐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正确的自我信念,能了解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具有健全的人格,对挫折和失败要有较好的承
受能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热爱生活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行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与反应,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这些积极的健康的儿童心理特征要求和我们的教育中积极的培养和引导,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有好的应对策略也能正确的实施健康教育,这些心理学的知识在我们的工作中十分的重要。
另外成县教育局的杨必强局长和四位老师一道所作的研说教材,促进专业成长的报告也让我们眼前一亮。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的新课程模式,我们在借鉴他人先进理念和好的手段的时候,如何辩证的吸收,为我们所用,推进我们自己的新课程改革,这一方面成县教育局的做法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成县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采用研说教材的形式,让每一位老师在一个个的知识树的体系下去研说教材,这样每一位老师熟悉了新课标下的教材,能够针对课标和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很好的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老师们也在研说教材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近年来许多的课改,过分的追求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是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光有教法的改革远远不够,所以关注教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成县教育局从根本入手,通过层层的知识树,理清了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也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各个知识树又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片知识的森林,既有知识之间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联系,这样有体系的系统知识为铺垫,那么老师的施教就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教学
质量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他几位教授所做的关于几何图形,教学课件的制作,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概率与统计等专业知识讲座,使我们的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题。特别是逸夫中学的宋继凯老师所作的命题与考试的讲座,对我的影响最大,也改变了许多以前对命题考试的片面的错误的认识。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考试要通过一组试题来完成,所以教育测量的关键是试题。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试。可是课改中忽视了对考试的研究,许多用于测验的试题难度不适宜,缺乏信度,导致测试的成绩缺乏可靠性,往往达不到测试的目的。宋老师就命题的四个指标: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进行了详尽的阐明,使我们对命题考试的基本原则有了一个根本的认识,我们往往不能很好组织考试,是因为对测试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对试题的命制就会出现偏差,根据测试的目的,即诊断性测试,形成性测试,终结性测试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同时提高试题的信度和区分度以期待达到最高的效度,这些对试题的认识对我们以后教学中组织测试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示范引领,专业成长
这次学习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许多一线老师的亲身经历的教育,让我明白了教师职业成长的重要性。学院聘请天水市小学的一线老师给我们进行讲座交流,这些优秀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解决的关于知识点的具体教学,对我们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每一位老师对每个知识点的把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宝贵的经验的分享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形成有自己风格的课堂,这才是学习交流的最大的意义之所在。能和这些优秀的老师一起交流使我获益良多,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方法,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的经历告诉我,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名师也不是一夜练就的,教师的职业成长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我们人生的意义之所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这些话并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要我们用毕生的奉献与拼搏去践行。我们的教育生涯是一个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只有教育生涯的成功,我们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用爱心化作泥土,让学生思想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如何更好的实施我们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同时还要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教师的终身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一直忙于教学,平时的时间大多被许多的琐事所占用,这次终于有机会系统的学习,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落后了太多,之前的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中最多的是机械的重复,教学中缺乏自主创新,所以也就制约了自己的课程改革的步伐,成绩也就无从提高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但是没有新的先进的理念,没有很好的知识基础的支撑,没有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法,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是专业成长的历程,我们只有在自己
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随机现象加以研究,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经验,并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样既实现了教育科研的目标,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些优秀的教师的成功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用心去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唐太宗有语:“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用这些优秀教师来作为一面镜子,我自当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缺失,以便早日改正,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四、观摩实践,交流提高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实践交流,学院组织外出去徽县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听课了解他们的教学特色。张红梅老师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课堂教学充分的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也展示出了他们自己教学模式“导”“学”“动”“练”“思”的具体要求,既有规范的模式也有独特的个性。学院还组织学员深入市区的各个小学实习,通过听课,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并和指导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交流,收获真的很大。多年来一直忙于教学,这次能够走出来,看到不同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展示,对自己的提高还是很大的。另外在这次的培训中,有来自于省内的四个地区的不同地域的老师,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两个多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家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体会,互相交流各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也
是这次培训的一个重大收获,同时在班内进行的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把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和自己以往的经验积累相结合,进行新的更为高效的课程设计,大家通过交流,无论是自己的理解水平还是施教能力都有所提升,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一定的创新,同课异构,百花齐放,展现了良好的教研氛围,这才是值得称道的。
总之,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自身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可是一转眼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了互相说再见的时候,虽然短暂的相处可是我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以后大家将回到自己的岗位,我想,今天的离开并不是学习的结束,我们都会用所学的知识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首先是改变自己,再就是带动其他的老师,我们的培训成果只是一粒种子,但是一定会在教坛上开花结果的,如果这些洒满大江南北的种子都能丰收,那么我们就会迎来新课程美好的明天,迎来中国教育的明天,我相信这一天必将到来。
国培置换学习培训总结2017-02-27 22:21 | #2楼
回想此次研修活动,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伙伴们的探究,所获颇丰!每一次活动带给我的都是一次次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教研型的教师转变的过程!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我们把课程限定在狭小的学科课程的圈子里,从而人为地缩小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当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课程体系,都说要努力还学生一个自我,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却难以落到实处。课堂上,专家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他们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每一个人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老师们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在准备和分析的过程中,自己这是收获很大,感觉自己也成熟了很多,尤其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变的高了,远了。
一、国培研修认真学习知识。从国培研修开始,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课例,并且坚持做好听、看笔记,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与反思。坚持观看网络视频,按时提交作业,及时浏览学员作业及评论文章,做到积极交流,虚心学习。
二、国培研修改进了教学观念。通过研修,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通过深入学习,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高-潮的教育智慧,远大的教育境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从而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因此要给自己身体加油,给自己头脑充电,博学广-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国培研修增强了我教学信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课改,面对新的学生,有时我真的不知何去何从,我忧郁,我困惑,甚至有时我失去了自信。自从踏入国培研修平台,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通过听专家讲座我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选择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课,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通过研修平台,我浏览了一篇篇感人的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使我感悟到了怎样做好班级管理,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而
言之,通过研修,我不再那么迷盲,不再那么困惑,我找回了原本属于我的那份自信。
四、国培研修我懂得了思考与总结。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研修,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及时的反思、总结。也有人说的好,与其写三年的教案,不如认真写好一年的反思与总结,我觉得道理也在其中。
五、国培研修让我回味无穷。每天的听课、评课、写作业,都凝聚着自己及所有老师的教学思想,呈现出老师们深邃的智慧。虽然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不是很多,辞藻也许不够华美,但是,那种坦诚的交流,真诚的指点、丰富的思想、开阔的视野、碰撞的火花,使老师们深深的感动。参与研修的所有老师们真诚的一切,都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最后感谢国家对教育的巨大投入,使我有机会参加国培研修,我一定把在国培研修里学到的知识、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国培置换学习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国培研修学习总结11-12
(精)国培研修学习总结03-10
国培研修总结10-01
国培研修总结(精选)07-12
国培研修总结[精选]07-07
国培研修总结05-24
国培研修总结12-09
国培研修学习计划03-21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10-01
幼师国培研修总结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