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16 22:53:52 统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通过在xx几天的课堂学习及实践教学,我对统筹城乡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全局、重中之重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仅着眼于“农”字本身无法完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唯一可行的诊治思路,要始终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大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健全保障机制,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动力。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措施和健全的保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对城乡统筹发展实行统一领导,并确定专门的机构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在政策制定、财力投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制订详细的规划,明确推进步骤,健全保障机制,确保目标按期完成。三是强化考核,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

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远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加强农村新型社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配套完善雨污、给水、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村镇建设布局问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结合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全面摸清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使村镇建设走上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的轨道。二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重点要加

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工作,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村镇建设用地,不予受理或审批;严加大土地巡查监察力度,及时发现违法建房行为并予以制止。三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引导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土地综合整治,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群众看病成本。四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让农民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1]12017-02-20 09:43 | #2楼

参加区委组织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会和参观座谈后,我镇村(社区)书记纷纷表示在新农村规划、基层党建、廉政、四大基础工程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方面都有所收获,特别是对如何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动村(社区)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是一项深受老百姓欢迎、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的大好事、大实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其效应和作用显而易见。所以,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必要条件,主要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村镇建设布局问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结合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全面摸清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地质灾害防治、防洪防汛等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使村镇建设走上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的轨道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重点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工作。具体措施上包括:加强规划审查,严格宅基地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村镇建设用地,不予受理或审批;严加大土地巡查监察力度,及时发现违法建房行为并予以制止。

1

三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引导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激发群众自觉支持、自发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其算好经济成本帐、环境效益账、产业增收账等,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同时让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于实施全过程中,不断深化“两下两上”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重点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资金自由流动,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和开发利用,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解决农村在家闲散劳动力的效果和目的,从而有效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中共新都区新民镇委员会 

2011年4月23日 2

(修改)考察学习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心得体会2017-02-20 09:43 | #3楼

2017年5月16日至22日,在铜仁党校第十五期县干班学习期间,本人有幸参加了由党校统一组织的赴四川成都市锦江区、郫县战旗村、农科村考察学习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活动。考察学习期间,通过教授讲座、现场教学、讨论交流三位一体的学习培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又深感差距与压力、更倍增了动力与挑战,我感到受益匪浅,也深受启迪。一是科学决策,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战略的气魄值得学习,二是开拓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值得学习,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思路值得学习,四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求真务实、真闯实干的工作作风值得学习。

一、基本情况

(一)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政策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成都、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局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19个县、市、区全面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工作部署,旨在以“城乡一体化”工作思路统领城乡发展,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破解“三农”难题,被国家确定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经过历时八年之久的不懈进取,苦苦探索,真闯实干,位于改革前沿阵地的成都,已经成功走出一条用城乡一体化改革思路,统筹城乡经 — 1 —

济社会科学发展之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区域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其经验和作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肯定。

(二)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基本做法。可概括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镇为重点;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为核心;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障;六是以真正转变农民身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西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作为来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从而达到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的目的。

(三)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主要特征。政府创新制度环境,市场活化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实验区正是较好地运用了政府和市场这两支巨手,从改革旧体制入手去打破城乡分治的政策环境,激活生产要素,用一体化统筹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可谓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多得的创造性实践。

二、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深深感到,成都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气魄之大,措施之力,效果之显,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那么,就一个地方而言,现阶段究竟如何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践行好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哪里?我觉得通过本次在成都的考察学习,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2 —

(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发展目标,是确保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们讲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该有一个旗帜鲜明、正确的出发点,这是统领我们改革的灵魂和基石。那么,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根本目的,显然应该是把改善民生和寻求区域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必须始终坚持好这个定位,才能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改革才有可能不断向前推进。可以说成都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就是如此。通过考察不难看出,成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战略。改革几年来,、市政府在改善民生和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他们在反复论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多项惠及民生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几乎覆盖了农村养老、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村级组织运行及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各个层面,须直接增加的财政投入数额巨大,在全国属首创。对此,、市政府可以说是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可想而知,这如果没有决策层坚定的改革决心和非凡的政治胆略,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也正是因为政府的政策支持,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增强了基层的改革信心,也激发了全民的参与热情,从而牢牢把握住了工作的主动权,使整个改革呈现出上下有序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是确保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客观地说,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暂新课题,在工作中没有多少现成模式可供借鉴。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涉及到改革的方方面面,异常复杂,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应该说仅靠政府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可能会更有效。关于这一点,在成都战旗 — 3 —

村、农科村考察时感触很深。例如他们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地流转这项非常复杂和慎重的工作中,政府并没有大包大揽,作为政府只是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致于具体的土地确权、流转事项的处理,都是依托村民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按照习惯性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的议事程序推进到位的,不仅办事效率高,而且农民感到公平合理,心里踏实,也乐于接受,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化解。用成都市领导的话说:“老百姓的事放心让他们自己去办更好”。

(三)科学规划,完善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改革可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无疑肩负着总设计和总指挥的重大职责,可以说这个中心梳纽的决策水平和指挥水平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一个方案是否可行,一项规划是否科学,一项政策是否合理,都将直接影响到改革能否持续向前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者们对改革的每一项决策,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保持清醒头脑,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失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否则,任意一项不应有的决策失误,都将可能使改革遭受重大挫折。成都八年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市政府曾下发了近一百个涉及各个改革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和配套的改革政策体系,而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可以说都经过了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科学论证的过程,既没有短期行为,也没有政策体系的断层,出台的政策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真正成为了统帅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重大工作部署的行动指南,使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

— 4 —

习心得体会 城乡统筹2017-02-20 09:45 | #4楼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在阐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提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思路确实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成效显著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商品化率都比较低,如果不能与城市、与工业充分地有机对接,很难有大发展,反过来,农村市场又是我国城市工业品的主要内需消费市场,农村经济不繁荣,农村市场容量小,则我国的工业发展也会受到巨大制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这部分劳动力不转移,则农民增收、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以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都会受到制约。只有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直接或间接融入到与城市发展和需求对接的产业中,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提升农村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化率,提升农村居民的文明程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所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模式,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这一思路在实践中已经并继续产生着积极效果。据悉,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连年增长,其中一块属于惠农政策带来的补贴,另一大块就是非农务工收入。相当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过培训,成为技术熟练的非农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劳动者,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地在非农产业就业,获得收入,同时也享受到现代文明和市民待遇,这给他们的家庭、子女就学等等带来了多方面实惠。这对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也有好处。根据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村土地(含耕地、林地、坑塘等)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在稳步推进,出现了规模不同的经营大户,这对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作用显著。也是对农村居民的一种极大解放。一些地方的农村开始出现“劳力荒”,有劳动能力、闲暇时间的农民也可以从就地打工中获得收入。

城乡之间的产品良性流动也促进着城乡共同繁荣。位于河北衡水市安平县的京安猪场,常年为北京市场供应优质生猪,承德市宽城县也有一个大型猪场成为2017年北京奥运会定点生猪供应基地。这种“基地”对接模式,对城乡的共同稳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大城市的超市,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食品,绝大部分都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的,这些食品丰富、便利了城市居民的消费,其实质也是通过各种生产和流通环节,增加着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着周边的农业生产(为这些龙头企业提供稳定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原料),以我们河北省为例,张家口怀来一带的农民种植葡萄,为长城系列葡萄酒提供优质原料;秦皇岛昌黎一带也是如此,为茅台、华夏等葡萄酒企业提供原料;邢台隆尧的华龙集团生产方便面、面粉等,带动了周边地区优质小麦种植;承德露露集团,带动了主要生产原料食用杏仁的种植、科研、优质品种改良基础上的推广,关系到很多个县的

农民稳定增收,“伊达”水果制品也是如此,带动着黄桃、山楂等的生产、运输、品质改良、标准化,石家庄“三鹿”品牌对奶业、畜牧业的带动提高也是如此。唐山的京东板栗、邢台邯郸的薄皮核桃、优质苹果,都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果品的同时,增加着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得农村消费市场空间大大拓展,城市的大量消费品也源源不断进入农村,从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自行车手机电脑照相机,到服装、饮品,城市的各种现代文明与时尚也进入农村,从有线电视、微机上网、到婚纱影楼、彩票投注。农村居民到城市购物、探亲、看病、旅游越来越频繁,城市居民到乡村体验风情,节假日进行生态观光游,也已经形成热潮。这都有利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各级党委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强力破解“三农”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鼓励农民创业、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放宽户口限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等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推进措施。我们河北宣传部也连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协调省直党委政府系统多家涉农单位以及涉农骨干企业,把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理论、物资、资金、项目送下乡,送到村甚至送到户,以城市的优质资源支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的建设进程。我们还努力探索常下乡的长效机制,今年组织开展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就是着眼于长期对口帮扶、切实抓出成效。我省邯郸市深化“三下乡”活动,实施了覆盖全市的“帮村住户工程”(又称“1151工程”),把大型企业也纳入到“三下乡”活动中来,每个市直“三下乡”成员单位每年选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为这个村至少解决1个发展中的难题,帮助这个村的5户群众各寻找1条脱贫致富门路。这些措施,就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方针贯彻的更加深入扎实。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对城乡来说,都是多赢的战略,各有关方面应深入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这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深化,共同谱写城乡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09-19

统筹城乡发展宣传方案09-19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方案05-11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结09-19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09-19

城乡统筹发展汇报材料(精选6篇)11-09

思想汇报搞好城乡统筹发展09-19

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09-19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事迹材料09-19

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