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5s业绩整改报告
“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现场生产的基本职业素质。下面结合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阐述实施方案。
一、实施理论
一个宗旨:课程目标与社会企业需求“零距离”的宗旨
二个转变:1、素质教育贯穿课程教学过程的内涵转变,将“5s”活动融入课程教学之中;2、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过程重点转变。
三个层面:学生作为主体的层面、教师作为主导的层面、资源充分利用的层面。
四个合一: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竞赛与考试合一。
(一)“一个宗旨”—课程目标与社会企业需求“零距离”的宗旨
1、整合课程是企业岗位的需求
2、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零距离”
教师计划到机械厂和化工厂下厂实践,参加压力管道设计人员培训,提高实践能力,要承担实训室的设计、安装、调试等任务。
3、实训室建设要与企业“零距离”
实训室的所有设备仪表均要与企业一致,装置及控制系统紧跟现代企业要求,如流体输送运行,要用触摸屏、内部用plc,可进行自动调节液位等。实训室布置要结合现代企业要求。如管路拆实训室建设时区间要划分为:
实训室的仓储区(货架四层)→企业的备品备件仓库
实训室的工作区→企业的预制车间或安装现场
实训室的教学区(含钳工桌)→企业的培训场所或休息场所或维修场所
实训室的低位槽高位槽(含操作平台)→企业的物料储罐区
实训室的控制装置→企业的控制房
(二)“两个转变”
——素质教育贯穿课程教学过程的内函转变,将“5s”活动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过程重点转变”
1、“素质教育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内涵转变”
素质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原先主要停留在教师口头教育,而真正有效地付诸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得还不够。结合企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必须从内涵上,真正做到职业素质的贯穿。如,《配管及阀门技术》模块课程共有八个子模块再加一个下厂实习共九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均要有职业素质的考核,作为考核成绩之一,占本门课程的10%。把企业的“5s”活动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5s”活动,具备企业所需求的基本职业素质。 “5s”活动,体现职业素质:
5s活动起源于日本,是以“s”为开头的日文罗马拼音的5个单词构成,故简称“5s”。被美国人认为是“管家概念”,旨在改进工作条件和促进过程的有效实施。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现场生产的基本职业素质。“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seiri):把工作现场区分为要的与不要的(保管需要的,撤除不需要的)。目的:腾出空间,活用空间;防止误用,误送;塑造干净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将留下来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且放置整齐并加以标示。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有一个整齐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必须要做到物归原位。 清扫(seiso):将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以保持工作场所无垃圾、无污垢之状态。目的:稳定品质、点检设备,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etsu):维持清扫过后的场所及环境的整洁、美观。目的:维持前3s的效果,让现场保持美观状态;使员工觉得干净卫生而产生无比的干劲;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提高公司形象。 养养(sh-itsuke):让每一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目的:培养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营造团队精神;改造人性,提高道德品质(人心美化)。素养是5s的重心。
5s的作用:提供洁净的工作场所,减少浪费,节约成本,规范生产经营(工作)秩序,提高安全生产保障系数,创造利于职工作业的优良环境,为现场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生产经营做好铺垫,有利于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过程重点转变”
如《配管及阀门技术》模块课程作为实践课程教学的。子模块培训时原则上要按照“学习目标 、操作方法与步骤、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进行。突出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三)“三个层面”
“学生作为主体的层面”
“教师作为主导的层面”
“资源充分利用的层面”
1、“学生作为主体的层面”
《5s业绩整改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主体性包括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三个要素。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后者只有本能和模仿,没有人的意识和抽象思维。自主性是学生区别老师之所在,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他主”(来自老师)和“自主”的融合,而不是让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创造性强调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区别,是张扬学生的个性。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有教的方案,还要有学的方案,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教案与学案必须合一设计,但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相长,怎么学应与怎么教放在一起同步设计。
如: “模块四 管道安装(管道螺纹连接的实训)”学生学的方案:现场泵的进口如何用“一段螺纹管路”连接(从货架上选择螺纹管段、压力表、缓冲管、阀门、过滤器、活接头等,分组自主思考)→选择完后连接→连接好后,每组检查其它组,并记下错的和正确的,而后再结合查的结果,自己思考纠正自己的错误→最后向指导教师报告完成。另外整个过程至实训结束自觉贯彻“5s”活动,养成好的职业素质。
教师教的方案:让学生了解“本模块四”的大的学习目标,而后了解本节是学习的哪一点,明确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强调一下包生料带的方法→学生在连接时碰到实在不会或无法进行下去影响整节进度的指导一下(如活接头连接方法,学生会卡在那儿的),同时提问一些相关知识,并加以考核→学生全部初步完成后,在安全通道上集中列队纠错,让学生逐组评价连接情况和自己觉得做得好的一面→学生评价完成后,教师再逐组评价→实训过程及最后,同时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如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整个一节课,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己部分独立完成工程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学生纠正别人的错误和讲出自己做得正确的地方,让学生“表现一下自己”从而激发或激励学生的“创造性“。
(2)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就是全把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也不是教师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不要把学生变成“听客”和“看客”。如上面(1)中举例,整个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以“辅导或诱导或考核或纠错”。一节课下来,学生自我动手,自我思考等在时间上均是主体。改变了过去“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而是向“深刻体会和自我动手学习”
的转变。
(3)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如上面(1)举例,学生回味初步讲的内容,每组自我思考和讨论“如何连接螺纹管路”、查其它组的时候还可以互相交流讨论、集中纠错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有了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改变,促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投入,真正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再从另一层面看,更利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更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前面三点的说明,教学过程①有利于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②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③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进行争议,相互评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效能”,从而达到这一节课培养目标。
2、“教师作为主导的层面”
(1)指导方向
所谓指导方向就是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朝着目标而努力。上第一次课时,首先为学生指明《配管及阀门技术》在本专业中的学习目标;其次该课程每个子模块学习时,为学生指明该子模块的学习目标;最后每次课学习时,为学生指明该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如,管路维修,结合现场若流量计坏了,又要不影响生产,怎么办? 学生结合现场,思考,马上就知道旁路作用;泵坏了怎么办?连接生产中备用泵的作用。
(2)传授方法
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是靠老师喂,在于满足一时温饱,而“授人以渔”是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本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
教学生获取该课课程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管道材料、阀门、防腐涂料、保温材料可以利用网上的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源,或要求学生查学习前查相关的资料;也可提供教学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本课程相关资料,而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问相关内容;工程中往往按规范和标准执行,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标准的习惯,如通过学校提供的“全文标准数据库”学习相关内容(如管道系统图形符号,gb 6567;阀门检验及管理规程,sh3507;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 2022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等)
做好实习日记,实践课上相关知识的信息量较大,记下标题或问题,可以课后问教师或自己查阅资料,直至搞懂,免得下次上课提问考核时不会等等。
【5s业绩整改报告】相关文章:
业绩不好整改报告05-19
车间5s整改方案05-19
业绩提升整改方案05-19
销售业绩整改方案05-19
个人业绩差整改措施03-24
仓库5s整改方案(通用10篇)10-25
整改的报告02-16
反馈问题整改报告_整改报告反馈问题07-11
整改评估报告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