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省级创业型城市总结
今年4月,我市被确认为首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在大丰、市政府和盐城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
1、构建创建组织体系。大丰、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盐城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常务副范大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为组长,市政府办、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大丰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大体系66项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标,细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2、完善创建政策。为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2015]48号),就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等18个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政策,同时市财政设立1个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为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大丰日报刊登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同时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资金补贴、申请流程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大丰市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3、强势组织推进。为推进全民创业,我市将全民创业工作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盐城市全民创业大会召开后,我市书记倪峰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全民创业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全民发动,重点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9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现场为100名企业者免费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政策,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9月26日,在市新词广场举办’2015促进创业就业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市领导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现场视察。会上进行了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吸引4000多名群众到场。
二、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
一是宣传创业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造浓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络、电子广告屏等宣传创业政策、意义,同时向社会发放政策简单、宣传页10000多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盐阜大众报》对我市两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在《大丰日报》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
组织全市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已在我市大中、新丰等镇组织宣讲活动6场,3000多名群众、村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创业愿望人员到场学习。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市政府网站《中国大丰》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包括创建动态、政策文件等栏目,进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创业园区等宣传,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加强宣传政策,特别宣传身边的创业典型,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开办创业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全民创业。
三、加快载体建设,培植创业典型
今年,市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初专门发文将全市12个镇工业集中区集体更名为创业园,将我市商业街更名为全民创业街,在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向创业载体倾斜,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
1、大力培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学生创业园效应。为了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成长企业,培育高科技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包括层高24层的国际商务大厦、标准厂房40000平方米和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德国留学回国的李臣创办的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学回国的李浩杰创办的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培植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我市建立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建立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37家企业入驻。三是培植农民创业园。为发展农业项目,鼓励农民创业,向农民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今年我市加大农业创业园建设,在草庙镇建立的农业创业园“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有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业观光园、植物园等3个农业创业项目进驻园区。目前东方1号、希望田野正在积极申报省和盐城市创业载体;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部门、企业建设生产型、市场型等类型的创业园,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模式。
2、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让我市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创业培训的机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市职教中心共建创业培训基地,计划三年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投入 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
3、大力培植创业典型。在各镇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活动,共征集项目43个,并选取其中3个申报盐城市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联合市妇联、市团委推荐20个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在我市新词广场进行推介和展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
四、切实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
1、加强创业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专门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解答创业咨询,受理创业相关业务,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9月,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胡谊教授为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成功创业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参加盐城市创业讲师培训班学习,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在每月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中加入创业意识培训课程;联合各镇组织开办创业培训班,先后在南阳等镇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
2、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进一步扶持全民创业,从今年起,我市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小额贴息贷款不受总量控制。今年预计对初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超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根据我市出台的创业相关政策,抓好初次创业补贴、房租水电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建设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确保年底兑现相关奖励和补贴。
3、严格考核督查。在日常创建工作中,定期制作工作简报,组织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建工作目标,年终由市政府办和市考核办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绩效考核。
五、下一阶段工作
1、进一步培植宣传创业典型。通过举办“创业之星”评选、举办创业成果展、编印创业典型事迹小册子等活动,加大表彰和宣传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业专栏,加大宣传,用创业精神激励人,用创业经验鼓舞人,引导更多人投身创业。
2、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服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确保2015年创业培训2000人, 2015年创业培训人数达3000人。整合培训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创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对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实现较高的培训后创业成功率,确保到2015年全市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规模不少于40人。
3、进一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加大留学生创业园、东方一号科技创业园、职教中心等现有创业载体建设力度,根据创业群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建设农民创业园、下岗失业人员小本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区等创业载体,以此引领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确保2015年底建成建成省级创业产业园2个,市级创业产业园4个,镇级创业产业园区8个。
4、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积极完善创业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等促进创业政策和措施,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长效机制,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细化政策扶持措施和办法,提高各项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
创建创业型城市总结
XX办事处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总结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并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把创建创业型城市作为激发新的经济活力、实现跨越的重要推动力是大势所趋。
我XX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工作,在区人社部门召开会议安排工作后,我XX街道办事处立即安排召开社区书记会议,安排悬挂标语、条幅,利用LED屏滚动播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口号,下发宣传单到每一个个体工商户等工作。而且,我XX街道办事处由分管领导牵头,到各辖区督导,督促“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顺利开展。在我XX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共有19家LED屏滚动播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宣传口号,在各社区悬挂条幅11条,并将《全区创业环境征求意见信》下发到个体工商户手中,在辖区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宣传工作中,我XX街道办事处强化责任,由分管领导牵头,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社区,让尽可能多的个体工商户都了解创城工作,提高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切实做好创城的宣传工作,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得以顺利完成,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XX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中心
201X年XX月XX日
创业型城市 工作总结
根据、市政府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优化服务、强化培训等方面,对创建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为促进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截止现在,一个群众共同参与、服务平台完善、工作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正在形成。现将镇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创建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统筹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推动,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全面部署了镇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使各行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二)努力健全和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培训创业师资和创业园区建设支出,促进各项创业政策的落实。对有创业项目、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但无资金、无场地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推荐入驻创业基地,降低创业门槛、拓宽投资领域、完善注册登记、提高税费优惠等具体办法,大幅降低创业成本,尽可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全镇将形
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创业政策支撑体系,确保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营造“零障碍”创业环境。
(三)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 “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根据各创业群体的不同需求,为创业者提供 “一条龙”创业服务。二是宣传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四)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和示范引导。对就业先进企业和自主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通过进村、社区、企业和印制宣传手册方式,全方位宣传创业政策,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共同参与创业型城市的建设。
(五)建立工作考核体系,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按照创建要求,将创建工作的各项指标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主要指标,并定期组织考评,及时掌握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创建工作协调推进、有序开展。
2011年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1
2011年,团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的优势,按照《六盘水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办发[2011]30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相关工作。
一、建机构。
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认真开展好此项工作,专门成立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团书记任组长,团副书记任副组长分管具体工作,市青年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各部室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在团的带动下,各县区团委也迅速成立在团领导下的青年就业指导中心,并明确专人负责。青年就业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二、抓载体。
以大学生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带富工程、青年创业导师、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为载体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1)大学生见习基地工作开展有成效。2011年,新建贵州天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千惠职校、六盘水市广丰职校、水城心悦幼儿园等十个青年见习基地。通过见习基地的建设,搭建青年见习平台,为我市各类种养殖业,煤焦化企业、民营教育行业等提供见习人员,为我市各高校、职
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截止目前,已有397名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参加见习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见习基地的管理,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见习合同等形式,进一步细化见习基地管理工作。
(2)青年创业导师工作有进展。与工商联、各商会多方联系,聘请热心青年就业创业公益事业的专家、企业家、技术人员、行业老总为青年创业者导师。2012年,新礼聘创业导师22名,为创业青年在观念引导、信息咨询、就业辅导、创业指导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3)小额贷款工作有突破。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创业青年的金融扶持力度。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截止12月19日,今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发放小额贷款1029.5万元(460笔),为我市青年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4)青年创业培训求实效。
12月,团到六枝随却乡开展了一期42人的青年创业就业培训班,授课内容主要为马铃薯市场拓展、种植等,通过培训,学员们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大家感觉受益匪浅。全市各级县乡团委也积极与农业、林业等部门联合,共同开展各类青年种养殖、园林、园艺培训,培训人数达500余名,为青年创业在意识引导、专业指导、信息交流、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重落实。
为使各项工作有效执行,团制定了《团重点工作月调制度》,要求各县区团委将每月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送团,并要求将新建见习基地情况、见习人员基本资料按要求填录团中央城市共青团网站。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加大创业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各级团组织要从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主动联合相关单位和媒体,通过树立典型、开展培训、见习实习、举办论坛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创业观念。
2、加大青年培训力度。联系劳动部门及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扩大对各类青年群体的培训规模,要特别针对城市青年、大学生及农村返乡青年,开展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技能。通过组织导师、专家到基层开展相关志愿服务,为农村、社区创业青年推广科普知识,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着力提高农村、社区青年的科技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3、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园
各级团组织要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在工业园区、街道、社区建立创业孵化园。由团组织牵头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方案评估、经营管理指导和融资担保等一系
列的支持服务,切实创新扶持青年创业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的政策扶持、产业联盟及专家顾问等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陪伴式”服务,确保扶持一个,成功一个。
共青团六盘水
2011年12月24日
【省级创业型城市总结】相关文章:
五型班组总结01-07
创建省级卫生单位工作总结11-14
2型糖尿病总结11-02
五型班组工作总结01-20
五型班组总结15篇01-07
创业培训总结02-27
五型班组工作总结5篇05-29
五型班组工作总结15篇03-02
2型糖尿病总结9篇11-02
2型糖尿病总结(9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