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新常态>《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时间:2024-04-07 16:30:08 新常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纵观人类数千年发展史,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若干“常态”。其中有些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譬如中国魏晋时期崇尚玄谈,追求修仙,服食丹药蔚然成风,导致整个社会弥漫着虚无和荒诞的氛围;再譬如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享有无上权威,凡是胆敢质疑者一律被打为异教徒,受到迫害和极刑,使得文化和科技一度止步不前。而有些“常态”则预示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譬如中国汉唐盛世文化昌明,国力强盛,国威远播,“万国来朝”成为常态,留给后世许多遐想的空间;再譬如信息时代众多科技新贵横空出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本世纪初最真实可感的常态。

  而近年来,在神州大地上出现的诸多常态,也早已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和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发展,不断被实践证明着其合理性和先进性;中国经济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保持年均10%的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利比亚内战也要等中国撤侨完毕才开打。这些让外国人瞠目结舌的“中国奇迹”,却已成为国人见怪不怪的常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些负能量的“常态”同样存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步调不一,人们对于物质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种种“怪现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时有耳闻;个别党的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四风”问题严重,舆论却见怪不怪、日渐麻木…… 在这样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新常态”的提法,无疑蕴含着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的寓意,孕育着积极进步、生气勃勃的正能量。“新”是不同以往,“常”是相对稳定,“态”是趋势形式,“新常态”则是一项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并行过程。知名的理论家施芝鸿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战略,以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方面,中国领导人已经营造了“十个新常态”。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更是为准确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提供了现实手段与可靠保障。

  从宏观处着眼,自细微处入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妨从更加“接地气”的角度来看待“新常态”。不难理解,凡是那些有悖于群众根本利益、不利于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陈规陋俗及所谓“潜规则”,哪怕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都是应当果断打破和坚决摈弃的;而那些真正实现、维护和发展了群众利益、切实为我们的事业增光添彩的新规矩、新办法、新举措,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拥

  护,逐渐成为得民心,扬正气,凝聚共识的“新常态”。

  而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名“新丁”,深入学习理解“新常态”适逢其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以如下“新状态”来严格要求自己:

  一、全面从严治党已逐渐成为政治新常态,作为一名新进队伍的青年人,要从一开始就养成认真、务实的作风,修身、用权、律己当严,谋事、创业、做人要实,慎始、慎终、慎独牢记。惟其如此,在“漫漫而修远兮”的人生路上,方能不行差,不踏错,昂首阔步,愉悦前行。

  二、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保持学习热情不退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想要成为一名有觉悟有素养有水平的宣传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中称职的一份子,必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更要常思考、多感悟、善交流。特别是作为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身上的包袱不多,家庭的负担不重,有较多空闲时间可以拿来读书思考。要保持学习热情,时刻警醒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勇于担当,敢于亮剑,有成为一名“战士”的觉悟。很多信友都提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是看不到硝烟的战场,舆论思想阵地形势严峻,“战况”复杂。既然选择了加入宣传部这个大家庭,选择了成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就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以饱满的精神、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打好每一场“战役”。在平时踏实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竭尽所能,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敢于迎难而上,不退缩,不避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网络作家周小平有本写给青年人的书,题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我们是生逢其时的一代人,亲身经历国家的发展富强,即将见证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人,新常态是历史的机遇,是个人施展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有力保障;我们更是肩负使命的一代人,“让清风正气更加浩荡,让改革之势更加强劲,让文明法治更加彰显,让民生福祉更加丰厚,让千年古国更加生机勃发”,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才能给历史、给后人一个够格的交代。

  适应新常态需要“新状态 ”20170106 12:10 | #2楼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年。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有所作为,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唯有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始终保持“新状态”,才能适应新常态。

  始终保持勤于学习的状态。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事业的基石。对领导干部来说,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水平的自然提高。面对新常态,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很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干部队伍有学历、有书本知识的人不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管用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很不扎实,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作为安身立命、履职尽责的内在需要,坚

  持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做终身学习型干部。

  始终保持激情满怀的状态。激情是一种积极心态,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要有一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一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锐气,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豪气。无激情,无发展。保持激情燃烧的状态,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的标志。作为领导干部,对工作满怀激情,首先要热爱本职,只有打心眼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履职尽责。当然,我们所提倡的激情,是遵循规律、讲求科学、注重效率的激情,而非头脑发热、脱离实际地蛮干。只有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自觉地把国家政策、上级精神和外地

  经验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发展,从而适应新常态。

  始终保持敢于担当的状态。担当精神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担当是不允许选择的,因为我们已经入了党、做了干部,向党和人民作出了承诺。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职责和权力,担任职务必须担当职责,担当职责就是担当困难和风险。不担当,往轻里说,是不兑现承诺;往重里说,是逃避责任甚至是背叛。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更大、难题更为集中的挑战。“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只有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敢想、敢做、敢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正气充盈、无所畏惧,才能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才是新

  常态下我们应有的状态。

  始终保持个人干净的状态。我们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圣洁而光荣,不干净的人没有资格。只有个人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要自己堕落下去却很容易。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干净,是对组织忠诚的体现;干净,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干净,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个人干净,最为要紧的就是心存敬畏、严格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只要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自觉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来约束自己,以远大理想和宏伟事业来激励自己,以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来鞭策自己,就一定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相关文章:

适应新常态养成新习惯05-18

书记 适应新常态05-18

适应新常态 讲话05-18

财政 适应新常态05-18

认清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05-18

充分认识新常态 积极适应新常态05-18

企业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05-18

主动适应政治新常态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