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产品导入期 营销策略
1.快速掠取策略,即高价格和高促销策略。
采用高价格,有利于树立产品形象,有利于企业获取较多毛利,更有利于回收成本和推动高强度促销;高促销有利于吸引目标顾客购买产品。
采用的条件是:产品有质量优势,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了解不足,但市场的容量较大并且稳定,产品的价格弹性较低,企业急于占领市场。
2.慢速掠取策略,即高价格和低促销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增加利润,回收资金,减少未来的风险。
适用条件是:产品价格弹性低,市场容量稳定但不大,或容量大但不稳定,竞争对手较弱,品牌作用不明显,企业注重短期收益,不注重长远的市场占有率。
3.快速渗透策略,即低价格和高促销策略。
该策略注重企业长远的占有率和规模优势,采用该策略的条件是:产品价格弹性大,降低成本,增加销量;产品市场容量大且稳定,市场竞争激烈;高促销有利于品牌的传播,争取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采用这种策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般被实力雄
厚的大企业所采用。
4.慢速渗透策略,即低价格和低促销策略。
低价格有利于产品进入市场,低促销有利于降低成本。
采用该策略的条件是:产品价格弹性大且市场容量大,低价本身就在争夺占有率,如果新产品是原有产品的改进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已经熟悉,或者该产品已经是名牌产品,促销的作用已经不大,低促销有利于产品的竞争。
简述产品导入期的特征及营销策略。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信息产品导入期的营销策略
但是促销宣传费用的增加又会使产品价格提高。可以利用原有名牌提携新产品的销售,利用优惠、免费等方式使顾客试用,争取中间商的支持,给其优惠或资助。这一阶段的策略重点突出一个“快”字。如何处理好价格与促销的关系,有四种策略可供选择:
①高价格高促销策略,又称快速掠取策略
信息产品企业以高价格与高促销水平将新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这种策略的适用条件是:潜在市场中大多数消费者对该种新产品缺乏了解;了解该产品后,消费者能够并且愿意出高价购买;企业面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急需大造声势,赢得消费者。采取该策略的目的是:通过高价位尽可能快地收回投资;以大量的促销活动加速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并以此建立市场品牌偏好,抵御来自竞争者的威胁。采用该策略的产品通常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有相当的优越性,能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②高价格低促销策略,又称缓慢掠取策略
以高价格与低促销水平将新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这种策略的适用条件是:市场容量相对有限,消费者相对稳定;产品知名度高,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竞争威胁小。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回报,同时又降低了营销成本。适用于该策略的产品,通常其价格弹性不大,且市场上供不应求,消费者选择余地小。
③低价格高促销策略,又称快速渗透策略
指以低价格与高促销水平将新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这种策略的适用条件是:市场容量大;潜在消费者对该新产品不熟悉;消费者对新产品价格十分敏感;竞争威胁大;企业可以通过大批量销售降低单位产品成本。采用该策略可以使产品迅速地攻占市场,并使其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④低价格低促销策略,又称缓慢渗透策略
以低价格与低促销水平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该策略的适用条件是:市场容量大;产品知名度高,消费者熟悉该产品;多数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竞争威胁大。采用这一策略既可以加速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可以通过降低促销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回报。一般适用于价格需求弹性大、替代产品较多的产品。(摘自http://http://www.oh100.com)
产品生命周期之导入期的营销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企业的营销策略也就以各阶段的特征为基点来制定和实施。
导入期的营销策略:
导入期的特征是产品销量少,促销费用高,制造成本高,销售利润很低甚至为负值。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企业应努力做到:投入市场的产品要有针对性;进入市场的时机要合适;设法把销售力量直接投向最有可能的购买者,使市场尽快接受该产品,以缩短介绍期,更快地进入成长期。
在产品的导入期,一般可以由产品、分销、价格、促销四个基本要素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仅将价格高低与促销费用高低结合起来考虑,就有下面四种策略:
1.快速撇脂策略。即以高价格、高促销费用推出新产品。实行高价策略可在每单位销售额中获取最大利润,尽快收回投资;高促销费用能够快速建立知名度,占领市场。实施这一策略须具备以下条件:产品有较大的需求潜力;目标顾客求新心理强,急于购买新产品;企业面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需要及早树立品牌形象。一般而言,在产品引入阶段,只要新产品比替代的产品有明显的优势,市场对其价格就不会那么计较。
2.缓慢撇脂策略。以高价格、低促销费用推出新产品,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费用开支求得更多的利润。实施这一策略的条件是:市场规模较小;产品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目标顾客愿意支付高价;潜在竞争的威胁不大。
3.快速渗透策略。以低价格、高促销费用推出新产品。目的在于先发制人,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市场,取得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然后再随着销量和产量的扩大,使单位成本降低,取得规模效益。实施这一策略的条件是:该产品市场容量相当大;潜在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且对价格十分敏感;潜在竞争较为激烈;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可随生产规模和销售量的扩大迅速降低。
4.缓慢渗透策略。以低价格、低促销费用推出新产品。低价可扩大销售,低促销费用可降低营销成本,增加利润。这种策略的适用条件是:市场容量很大;市场上该产品的知名度较高;市场对价格十分敏感;存在某些潜在的竞争者,但威胁不大。
【产品导入期 营销策略】相关文章: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11-03
虚拟产品营销策略04-10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05-27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精选12篇)11-18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5篇)11-04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7篇12-09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7篇)12-09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6篇12-27
产品营销策略方案(6篇)12-27
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