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总结

时间:2022-05-18 18:07:06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总结

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开始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销售等岗位工作,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实施了教学计划,现总结如下: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总结

1. 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2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评奖活动,如:我系朱建平(2015年)、孙红霞(2015年),分别获得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其次,我们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本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另外,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我们安排老教师担任新进和青年教师的授课导师,指导青年老师备课及上课,迅速提高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

2. 精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教材应该溶传统性、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于一体。带着这种理念,我们专业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十二五”或“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

3. 切实抓好教学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基地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我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效果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我系与东营泰星模具有限公司、东营万通模具有限公司、山东

博瑞制动有限公司、山东东营汇丰集团、山东恒丰橡胶有限公司、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帘集团、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并把这些学校作为我系重点建设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系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4.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我系曾多次下企业进行企业调

研,修改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为了更新知识,我系采用了全国最新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绝大多数教材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提提高教学效果,我系配备了12个专业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我系绝大多数教师能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用电脑收集教学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和从事科研教改活动。

5. 重视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最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作为第一要物,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融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贯穿于始终。其一,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标准。其二,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益。其三,积极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确保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几大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合理,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行性强。机电专业基础课开得比较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向课能反映出不同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选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设计

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1)由系主任张震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陈为全负责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实施方案、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对选题、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都作了严格、具体、规范的要求;

2)挑选科研能力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3)对学生论文写作及教师指导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论文分一、二、三稿和最后定稿,每一稿都要求学生认真写作和修改,老师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4)认真严格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三个答辩老师,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毕业证。

7. 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在继续原有的院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在积极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已得到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全系教师密切配合,专业学科建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8. 加强教研室建设,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我系现有机械和电气自动化两个教研室。每年各教研室都制定了教研室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我系的常规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教案检查,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外活动等等。

9. 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如: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系还成立了创业社团,每年组织外语戏剧演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我系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同时,我系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增开很多选修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总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全面完成了授课计划,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需求。

机电工程系

2015年9月

3.1.2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2017-01-03 20:31 | #2楼

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开始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销售等岗位工作,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实施了教学计划,现总结如下:

1. 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2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评奖活动,如:我系朱建平(2015年)、孙红霞(2015年),分别获得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其次,我们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本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另外,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我们安排老教师担任新进和青年教师的授课导师,指导青年老师备课及上课,迅速提高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

2. 精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教材应该溶传统性、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于一体。带着这种理念,我们专业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十二五”或“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

3. 切实抓好教学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基地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我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效果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我系与东营泰星模具有限公司、东营万通模具有限公司、山东

1

博瑞制动有限公司、山东东营汇丰集团、山东恒丰橡胶有限公司、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帘集团、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并把这些学校作为我系重点建设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系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4.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我系曾多次下企业进行企业调研,修改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为了更新知识,我系采用了全国最新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绝大多数教材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提提高教学效果,我系配备了12个专业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我系绝大多数教师能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用电脑收集教学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和从事科研教改活动。

5. 重视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最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作为第一要物,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融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贯穿于始终。其一,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标准。其二,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益。其三,积极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确保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几大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合理,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行性强。机电专业基础课开得比较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向课能反映出不同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选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6. 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设计

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1)由系主任张震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陈为全负责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实施方案、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对选题、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都作了严格、具体、规范的要求;

2)挑选科研能力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3)对学生论文写作及教师指导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论文分一、二、三稿和最后定稿,每一稿都要求学生认真写作和修改,老师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4)认真严格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三个答辩老师,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毕业证。

7. 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在继续原有的院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在积极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已得到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全系教师密切配合,专业学科建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8. 加强教研室建设,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我系现有机械和电气自动化两个教研室。每年各教研室都制定了教研室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我系的常规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教案检查,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外活动等等。

9. 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如: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系还成立了创业社团,每年组织外语戏剧演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我系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同时,我系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增开很多选修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总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全面完成了授课计划,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需求。

机电工程系

2015年9月

2011年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总结2017-01-03 13:28 | #3楼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是学院2015年新上专业。经过一年的试用后,我们针对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职业教育为特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因材施教,在体现特色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订,成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经调研认为,原计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恰当的,但比较缺乏针对性。

新的培养目标修订为:以建筑工程学科为依托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系统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四大平台: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在业务能力方面,培养能独立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会编制建设工程预决算,懂得工程项目企业经营,工程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新目标更加强调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四大平台的搭建。

2.修订的主要内容。

按照专业发展规律和国家建设需要,广泛吸收现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专业课程群主干课程的筛选、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经过改革与建设,构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主干体系,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的专业人才模式,研究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

提出了岗位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思路,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施工员岗位能力,突出四大平台并以四大平台为支撑,培养学生建设工程预决算编制、工程项目企业经营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的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新的方案更注重开设课程的实用性以及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顺序,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优化了课程体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拓宽学生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的特色。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制度和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

新方案强调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骨干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

3、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在认真学习、吸收国内相关专业精华的同时,认真分析我校该专业与其他院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工程建设现状,充分考虑了本专业面向山东省和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域特点等情况,经过两次修订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明显的特色:

(1)搭建了本专业四大平台(技术、管理、经济、法律)

工程技术平台主要是回答“怎么去做”工程,这是建设工程管理的基础与核心。要完成工程必须对各项工程技术有很好的掌握。工程技术又分为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和工程施工等部分内容。

管理平台包括:工程计划、工程组织、工程协调、工程控制。

经济平台:工程资金预算安排、怎样做更经济合理。 法律平台:工程项目的多方参与主体需要以法律为依据,工程实施的法律准则以及不确定事件的发生等。

四个平台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目标:项目管理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新方案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修订的。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特色:方案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活动突出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课外教学和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注意加强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通才教育,构建科学基础,文化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的特色。

(4)不断拓宽专业口径,适时调整专业方向的特色: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如果专业口径偏窄,毕业生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所以拓宽专业口径对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提高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方案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内涵和面向,淡化原有以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使专业内涵向工程管理方向倾斜,以符合目前以至将来国家经济建设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根据“工程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还增设了“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等选修课程。

(5)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特色:按照专业发展规律和国家建设需要,广泛吸收现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本专业课程群主干课程的筛选、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

(6)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 在专业学习层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知识系统性、综合性的需要,明确划分两个专业方向模块,同时还增设了部分反映现代水平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建筑绘画》、《3DMAX》、《美术鉴赏》、《摄影技术》等。

(7)深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能力与技能训练的特色:通过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与改革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方式与方法,深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能力与技能训练。

建筑工程系

二○一一年十一月

附表4:对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总结】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总结04-26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03-12

团队管理优化方案(通用10篇)03-29